解识无声弦指妙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lau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人教版必修五),不仅思想精深,立论博大,而且语言表达含蓄幽默,耐人琢磨。这篇课文对于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难。
  《谈中国诗》虽说是一篇演讲稿,但却有严密的论说文的逻辑结构:一二两个自然段为文章的引论部分,回答了在外国人看来,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三至七自然段,论述了中国诗的基本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八自然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顺带点明了文章针对的问题。下面就文本做逐一解读。
  一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但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却未作回答。第二自然段作者从中西诗歌的发展史谈起,就西方文学发展,“诗的发展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而中国诗例外,在没有史诗和戏剧诗的前提下,“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即抒情诗),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并以中国画作类比,证明“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作者的论述从经验知识,上升到哲学推论,“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最后以“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引力那回事”和梵文《百喻经》的例子形象地引出这部分的结论:“中国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就是中国诗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一般印象。
  这段结尾一句:“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有人说这里“聪明”为反语,笔者不敢苟同。前一句的“聪明”指中国诗超越了西方诗歌一般的逻辑发展和演变过程,在没有史诗和戏剧诗的情况下, 就产生了“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的抒情诗。“聪明”丝毫没有贬义。后一句“流毒”是个双关:一理解为“蔓延、延伸”,中国诗的这种特点蔓延到中国文化和艺术其他领域;二是指它对中国诗的束缚和限制,中国诗在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束缚并严重限制了中国诗内容表达上的外延和中国诗体式多样化的发展。这是典型的形式限制了内容的例子。从行文结构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二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论述部分,它客观上回答了引论部分提出的问题,即中国诗为什么会给外国人“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的印象呢?那是由中国诗的基本特征而决定的。作者归结中国诗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富于暗示,二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这里学生会将中国诗歌篇幅短小也列为基本特征,或者将中国诗注重抒情也归纳在列。中国诗具有抒情性的内容,属于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借此是为了引出对“什么是中国诗歌的一般印象”。同样将中国诗篇幅短小归结为中国诗的基本特征,这也是因为学生对文章的层次关系不甚理解。我们看第三自然段,除了写中国诗歌篇幅短小外,还写到了另外两层意思,一层谈中国诗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用鞋子和脚的比喻,说明中国诗的形式限制了诗歌内容的外延。鞋子喻指诗体,即形式;脚喻指诗心,即内容。中国诗由于受到字数、押韵等格律形式的严格限制,就难在诗歌的外延上有所突破,就只好在诗歌的内含即暗示性上下功夫,做文章。二是中国诗人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着”,他们致力于追求“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其实这也是在谈中国诗含蓄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所以这一段作者从中国诗歌篇幅短小,中国诗形式限定了内容的延伸和中国诗人的艺术追求三个方面来论述为什么中国诗“富于暗示”。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自然就会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基本内容,写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原因。原因有二:一是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二是跟中国古诗人的气质有关。对于前者,作者形象地比喻中西诗歌的音调轻重,说中国诗之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对于后者,作者说中国诗人追求一种“凌风出尘的仙意”;而西洋诗人则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该段结尾还谈到诗歌的评价标准问题。答案很简单:“或者你就是个没良心的人。”再结合文章开头一段说:“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可知“文学良心”,就是具体,客观,公正的文学评价标准。
  文章的第四段概括得出:“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基本特征:富于暗示。”文章的第三四两段对于这个观点多次做了阐释,“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中国诗人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最经典的莫过于“怀孕的静默”这个比喻。“怀孕”喻指诗歌所包含的丰富的暗示性,“静默”又指一种无言状态下含蓄情感的暗示。作者还对诗歌的文字表现和情感意蕴进行了层级上的划分:“说出来的话”,“不说出来的话”和“说不出来的话”。而这三个层次也包含着艺术境界的高下之分,其中那“说不出来的话”就是“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弄出不可明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是古代诗歌意蕴的最高境界。不仅如此,作者还引用了严羽《沧浪诗话》中“言有尽而意无穷”和欧阳修《六一诗话》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诗论名句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可谓论备理具,妙语解颐,颇中机要。
  三
  文章的第八自然段是全文的结论。我们自然就会发出疑问,通过作者论述,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这个结论很容易在文中找到,即中西诗歌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作者的观点的得出,绝不是一个生硬的附会,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文章在第四部分后半段和第五自然段,着重谈及中西诗歌的句式特点。中国诗使用最多的是“不知?”式,而西洋诗使用最多的是“何处是?”的形式。相同的形式表达的情感意蕴也相同:“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证明中西诗在情感表达上一致。其次在文章的第七自然段,作者以格雷的诗《墓地哀歌》和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来类比陶渊明和李白的诗歌,证明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这个结论。还进一步解说道,中国诗里的“安静”,常常令人想到魏尔兰的诗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文章的第八自然段,作者引用希腊神秘哲学家的话,“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因为这是人类生活的共同本质,也是诗歌表现的共同主题。即中西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作者得出的最严肃而公正的结论。
  说到这里,自然会提出文章写作的针对性问题,当然也包含着一个情感态度问题。钱钟书先生就是一个内心静默的人,但他又十分敏感,他能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瞬间闪光,并把它用形象的说法表达出来。中国诗就是诗,就好比人就是人,不论其国别,“《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现实针对性:反对西方本位文化。
  钱先生又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人。他持论的立场是客观公正的,“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他也间接地批评了那些大谈西方本位文化、恶意攻击中国文化的人,“作概论就是傻瓜”,或者就是“没有良心的人”,褒贬情感蕴含其中。对中国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其中也无不洋溢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不虚美,不隐恶”。钱钟书先生正是从比较文学的立场出发,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阐述了中国诗的基本特征,回答了中国诗为什么会在一般西洋读者的心中留下“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的印象,幽默而不乏嘲讽地回击了那些西方文化本位论者。恰如作者引用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中的佳句,“解识无声弦指妙”,读罢钱先生的文章,我们也会对钱先生的《谈中国诗》由衷地发出这样的赞叹。
  [作者通联: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二期A版刊发了乔化永先生的《好一个“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文章,对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所选高适的《燕歌行》的一处文下注释提出自己的质疑,应该说这种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治学态度还是令人佩服的。不过,乔先生自己提出的见解却未必能使人信服。  乔先生对注解26条中“节”注为“气节”一说并无疑异,但却生搬硬套机械僵硬地把“死节”解释为“为气节而死”,并据此认为原注中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呈现出开放化、灵活化、个性化的特点,各种教学新方法、新思路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可是笔者发现,有些阅读教学实践背后却是对文本解读和感悟的严重不足。某些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么就是引领学生做一些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肤浅问答,热闹过后很难令学生留下深刻、新颖的认识和感悟;要么就是紧扣教参或什么名师教案作定向探究,决不敢也不会越雷池一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荡然无
许多年以前,曾祥芹先生过访寒舍,看到现代书法大师沈尹默高足戴自中先生为我题赠的一些书法作品后,便托我代为求字一幅。我记得曾兄嘱告的书写内容即是题写“拓荒斋”之斋名。自中兄特意选用恩师遗赠的染色古宣,神完气足地挥毫写就这三个遒劲中带有几分高逸的大字。当时我的直感是纸好、字好、两位仁兄的品格都好。  多少年过去了,这张字的豪放洒脱印象和曾兄的刚毅执着乐观形象,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分明了。  我初次听到
自从分省自主命题之后,江苏高考语文命题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发展之路,收获了荣誉,也饱尝了争议与批评。本文拟从三个维度对近三年来江苏卷作一粗略透析,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向度分析  向度是一个含义较为丰富的词汇,指事物所隐藏或呈现出的不同指向的特征,包括:时间向度、语言向度、价值向度、逻辑向度、伦理向度、情感向度、精神向度,等等。我们考察江苏卷的命题主要从它的价值、情感以及精神向度上进行,这三个向
【评议文章】陶本一、于龙《“语文”的阐释》,原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1期  【原文提要】作为“天赋”的“语文”是指人天生具备获得语言的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是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是一个系统培养综合语言素质——理性和艺术地运用母语的素质——的逻辑体系,它所强调的应该是“学得”。  术语分析,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
单波老师在语文教学实践的前沿领域中探索,一直持守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注视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每一步走法。走偏了一步,或走歪了一步,他都会及时发出守护的警示,促进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探索的深入发展,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警醒人和富有实践智慧的引领者。他对语文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的文化思考以及语文课堂问题  的文化反思,给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探索以深层性的文化启示。    一、语文课程设计的文化渗透    “课程是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在逐步丧失。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语文论坛最热闹,语文教学最混乱,语文教师最焦虑。根源之一是,语文教学缺乏专业性,缺乏专业尊严”(王晓春语)。如何确立或重塑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建设性的探索。王荣生教授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之作,文中有许多意外值得我们品味,首先文中的对话描写之多就是一个意外,我们很少见过像这样密集的文言对话。其次,文中的结局很意外,唐雎经过一番舌战后,使秦王色饶,长跪着向唐雎道歉。一个如此强大的秦国国君竟然屈服于一个弱国的小小使臣。但文中最耐人寻味而又被很多人忽略或曲解的细节,应该是唐雎“挺剑而起”这个动作了,这是全文为数不多的动作描写中的一处,而且是使整个对话情节发生转变
早春二月,烟雨江南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时节,更让人心神不宁。果然,就在再次电询师长病情之际,噩耗传来,3月9日8时10分,我敬爱的导师顾黄初先生不幸与世长辞!真不敢相信,先生怎么这么快就匆匆地走了?怎不叫人莫名惊痛!  顾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审查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席学术顾问、扬州大学教授、民进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原扬州
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作为高中的核心课程,最大变化就是把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必修占1.25学年,选修占1.75学年。这一重大举措,是这次课改的一个“亮点”。它力图结束单一的必修课设置格局,实现语文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结合。  自2005年以来,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整体设计动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