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教学生态化探析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d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与生态化理念的兴起,课堂教学生态化也成为学校教育探索与关注的新视角。让教育发挥生态的育人功能,教育者必须关注生态教学的动静平衡,坚守教育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人格、价值生成以及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明晰课堂教学生态化概念
  
  课堂教学是一项职能活动,是一种生成与变化的组织过程,是一种沟通与交往的方法和技术。从职能论来看,课堂教学是师生通过对课堂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职能;从系统论来看,课堂教学是根据人与物作用的客观关系与规律,构建师生、媒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和谐发展的动态平衡关系,推动教学在交互中寻求有效,在和谐中寻求生态。
  “生态”一词在《辞海》中的意思为: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其中的关注点是生态各要素间的平衡、协同与和谐。联系到教学,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课堂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是由教师、学生、环境之间交互作用共同形成的有机生态整体。生态课堂实质上就是以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既有生物的又有非生物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动态也有静态,这些因子相互依赖、和谐共生形成教学氛围。生态课堂的教学就是在这种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媒体之间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使师生不断地开发潜能、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教与学的平衡是课堂教学生态化的追求。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平衡。课堂中教师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点播,会使整堂课在师生和生生所设置的情景活动中轻松互动。其次是动与静的平衡,“动”是一种状态——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活动状态。适度的“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和调动,确保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的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和整合的过程。当然,课堂的生态化应该是在“动”的激情中投入理性的“静”。这里所说的“静”也是一种状态——一种学生认真倾听、精心思考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状态。不言而喻,课堂教学生态化追求的是回归自然与高效优质。
  
  实施教学过程的生态化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更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它应保持生态平衡;课堂教学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命运动,学习内容和各种信息都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师生、生生之间流动、处理和深化。我们结合生态学原理,遵循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学生的特点,把握课堂教学生态化理论,力求建构一个自然、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实现教学生态化的平衡。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要抓住“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点。
  课堂教学是一门求真、尚美的艺术,是以科学性为基调,以艺术性为旋律的美妙的交响乐章。所谓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的叙述是否清楚、确切,是否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是否符合客观现实。例如,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为把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引进,必要的讲解与严谨的推理不可忽视。但是,讲解不能过于生硬,论证也要适度形式化,否则学生便兴味索然。课堂教学首先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不再是教师讲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对象,媒体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认知工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以说,教学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和依据;教学的艺术性是教学科学性在实践中的发挥、创造和升华。恰当地融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实现教学生态化的必要途径。
  2.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要抓住“情境”与“情感”的交汇点。
  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习情感,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态化的必要条件。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主要是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补充背景知识,丰富情感体验。有人说知识可以检测,方法能够提炼,似乎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以体现。其实,情境的创设在唤醒情感共鸣、引起情感共振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情境交融才会有感人至深的体会;情境交汇,才能有过目不忘的理解。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课堂上感染学生情绪的是情,打动学生心弦的是情,调动学生思维的是情,震撼学生心灵的仍然是情。拥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学生才会有主动、愉快的学习。例如,数学本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数学知识伴随着人类知识的丰富而不断深入变化,理解数学知识就需要丰富的情境知识,情感投入会使学生更容易学习数学,更好地感悟文化。
  3.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要抓住“适宜”与“生成”的兴奋点。
  所谓“适宜”,我们认为,主要是指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积累。所谓“生成”,即教师抓住学生课堂中的亮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生发着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兴奋点,但必须是“适宜”的,只有这些原生态的情境与条件,才能生成原生态的教学,让学生在“原始”的环境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课堂讨论是教学兴奋点生成的重要途径。但如何设计出有分量、有价值、适于学生讨论的话题却是件困难的事;如何把讨论引向深处,让同学们在思想碰撞中吸纳别人的知识;在观点交锋中,完善自己的主张;在质疑争辩中,生成新的观点,这才是教学生态化的价值所在。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调控,即通过增强教师的驾驭能力,随时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告诉”的知识会忘记,“生成”的东西永远属于自己。我想,问题因思考而有价值,问题因生成而有意义,课堂教学中有无生成性资源或生成性资源对学生有效思考的支持度,可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是否具有生态特征的重要标准。
  4.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要抓住“思考”与“研究”的着力点。
  布莱希特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而我们现在的学以应考是一种功利的诉求;学以致用是一种实用的诉求;学贵求新是一种开放的诉求。课堂教学生态化应让学生学会思考,享受思考的乐趣,回归学习的本真,把对知识的思考转化为一种“研究”,因为“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节省时间的事情”,思考是学习的深入,可以说没有思考的课是无效的课,没有研究的课是低效的课。高效的思考,依赖于师生的对话交流、情感互动,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养成。只有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研究才有可能,研究才有意义,研究的才会渐入佳境。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思考与研究着力点,教师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的教育规律,通过提出适宜、适度、适当的目标,使学生处于最佳兴奋点。这体现的是教师的课程理念,展现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可以单独设置思考题,也可以在课堂讨论中激发思考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学生思考的氛围,通过思考,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这正是原生态课堂教学的体现。
  课堂教学的生态化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它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思考与实践。真正实现教学生态化,仍将是广大教育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编辑 郭卿
其他文献
2010年5月28日晚,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座无虚席,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金帆民乐团以“走向未来”为主题的原创少儿作品音乐会在这里成功上演。这是人民大会堂首次接待的专门演奏儿童题材原创作品的音乐会,同时也是安慧里中心小学艺术教育理念的展示和成果的汇报。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张列执棒,160余位民乐团学生演奏了《彝山娃》、《放飞》、《校园晨曲》、《小巴郎畅想曲》、《晋乡童韵》、《走向未来
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中,“政产学研”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尽管科技创新的过程是在产学研之间发生,但“政产学研”的提法反映了创新体系中各主要角色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强
精神健康作为一个医学问题正在被社会所接受,但其治疗措施的进展却受碍于人们对该疾患的偏见和患者自身的原因——每天必须面对的精神困扰.rn最常见的精神健康疾病往往与焦虑
关于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社会各界已有许多阐述。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我们认为,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教育者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并且掌握有效的德育方法。爱是提高德育实效
北京育才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学有优长”。学校通过科学管理出效益,文化认同聚人心,课程建设促发展,优长育人显特色。  1.融合革命传统与现代化的学校文化  融合革命传统与现代化办学理念,努力追求高品位的学校文化,使师生进一步理解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形成以学校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办学氛围。  学校建设以激励为主的新型制度文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奖励、科研奖励、年度优秀奖励、育才青年
完善博雅教育理念体系,构建学校发展导向机制。我校在汲取以往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博雅教育理论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大胆重构,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博雅教育理念体系。  博雅教育即指追求“博爱、雅情、博识、雅行、博材、雅风”,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具备博爱的精神、宽广的胸怀、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在行为层面上具备广博的兴趣、文明的行为、优雅的礼仪,在形象层面上具备均衡的知识结构、国际视野、优雅气质,使
进入“十二五”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北京需要立足于国家首都的职能定位,在更大区域发挥功能、配置资源和拓展服务,更积极地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十二五”
校外教育的教学质量要提高,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各校外教育单位由于受办学性质、地域因素的制约,存在校外教师队伍管理难、稳定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从2009年初,我中心明确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任务来抓,把师资的培养和储备作为促进中心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来做,以全面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名师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校外教
根据中办发[2006]4号文件中指出的:“各地可因地制宜,依托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中心学校或其他社会资源,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建立乡村少年儿童活动场所,为农村未成年人就近就便参加校外活动提供条件”等文件精神,我中心在县域内设立校外活动站点,旨在通过对校外活动站的管理、组织和指导,提高教师辅导学生进行校外活动的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发挥活动站点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小学,始建于1911年,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因为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它的形成过程就是学校发展提升的过程,也是学校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过程,更是师生得以成长的优质环境形成的过程。    学校文化创建的目标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传承民族和怀柔一小优秀文化传统为基点,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提升校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