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声乐中通常分为美声、民族与通俗三种唱法,中国还有一种原生态唱法不列入此三类,例如像信天游之类的,而通常所说的声乐,大部分泛指美声唱法。声乐教学,就是通过系统与科学的发声方法的练习与学习,不断训练歌唱能力的教学。其目的除了让歌唱者有极为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外,更多的是歌唱者通过训练提高对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所以,本文的探究对象就是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声乐歌唱的情绪与情感状态,旨在通过探究发现情感与情绪的培养方法,提升对音乐作品的处理以及艺术表现力。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不能混为一谈,虽然他们很类似,但其实还是存在区别的,情绪一般指人类或动物本身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是在生理条件反应下的一种影射与体验,说得通俗点就是佛语中的七情六欲。而情感一般泛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于人类本身的一种需要而产生的一个态度体验。情感分为道德情感和价值情感两个模块,通俗点说也就是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抽象化的一种思维。情感是人类赋予的抽象思维,因此,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可被视为蕴含着情感。心理学上情绪是生物伴随着意识过程进展对外界事物认知上的一种态度;而情感则是蕴含在态度这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具体感受、意向具有协调性与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又具体的独特反应。
二、情绪与情感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艺术类别中音乐的一个分支,而艺术是由多个一级学科构成的,可以说集心理、物理、语言、表演、教育、音乐、美术等众多的学科为一体。而音乐又是艺术中相对比较重要、占幅比较大的学科,音乐的魅力在于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通俗点说就是乐者通过对音乐作品中具体情绪与情感的表达,在听众脑海里形成画面,以此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这从作用上来讲与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相对于文学来说,音乐要更加抽象,所以在更加抽象的前提下,要让听众感受到情绪与情感的蕴含与变化,更是不容易。而声乐的形式其实与诗朗诵类似,就相当于深层次的配乐诗朗诵,与文学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挂了勾的,所以相对而言,声乐中的情绪与情感表达其实比器乐与舞蹈要简单些,但是情绪与情感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情绪与情感应与歌唱是统一体。良好的符合所演唱作品的情绪与情感能促进歌唱者达到良好的歌唱状态,负面的不良情绪与贫无起伏的情感则会降低对音乐作品情绪的表达,声音显得死板,高音不稳,低音不够,歌唱没有激情,更加没有表现力。歌唱者要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比如正确的歌唱方法,包括歌唱中的呼吸、发声、共鸣与咬字,同时还有呼吸系统的状态,比如感冒、发烧等症状就会对演唱者的状态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心理的,一般指心理状态,比如紧张与不紧张,有的演唱者心理素质较差,临场发挥总是不及平时练习水平的十之一二,而有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演唱者,则可以超水平发挥。除去心理素质的影响外,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力也是尤为重要的,这里就牵扯到了情绪与情感,对于音乐作品合适的理解与适当的表现是尤为重要的。也就是说,情绪与情感要适当,要符合音乐作品的意境。
三、如何培养与调动良好的情绪与情感
1.对歌曲的歌词与旋律要有情绪情感体验
想要对一首歌曲有相当不错的演绎与诠释,除了演唱者自己本身的音乐与艺术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乐曲的理解。比如说,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描写的场景、音乐中蕴含的情绪以及适当的艺术处理方式。之前有说到,情绪与情感是音乐的灵魂,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绝对不能只看重技能训练而不重视音乐素质的培养。但是技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只有演唱作品时游刃有余,才能把更多的精力与心神放在音乐感觉的表现上。因此在我看来,技能训练即日常的发声练习是显性的,是有具体方法与形式来增加的,而音乐表现力是隐性的,这个有很大一部分归咎于先天原因,但是后天也可以训练,即对于加强音乐的理解,多听多看,各种各样风格的都要涉猎。
2.树立歌唱信心,用真情实感去演唱
信心是关乎心理素质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信心才能不怯场,有信心在演唱时才能不犹豫,不瞻前顾后。许多演唱者没有信心,在演唱时经常会在心里冒出各种想法,别说音乐表现了,就是完整地演唱歌曲都有一大部分的不确定性。因此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带着真实情感去演唱其实很简单,集中注意力在歌曲上,自然就会忘情,忘情才能动情,动情了,音乐表现力就强了。
总之,情绪与情感的调动和学生的心理素质与音乐表现力有关,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要遏制学生的想法与创造力,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很容易有不同理解,不要强迫学生一定遵从教师的观点,可以借鉴但不要盲从,教师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带路。
(责任编辑黄晓)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不能混为一谈,虽然他们很类似,但其实还是存在区别的,情绪一般指人类或动物本身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是在生理条件反应下的一种影射与体验,说得通俗点就是佛语中的七情六欲。而情感一般泛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于人类本身的一种需要而产生的一个态度体验。情感分为道德情感和价值情感两个模块,通俗点说也就是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抽象化的一种思维。情感是人类赋予的抽象思维,因此,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可被视为蕴含着情感。心理学上情绪是生物伴随着意识过程进展对外界事物认知上的一种态度;而情感则是蕴含在态度这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具体感受、意向具有协调性与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又具体的独特反应。
二、情绪与情感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艺术类别中音乐的一个分支,而艺术是由多个一级学科构成的,可以说集心理、物理、语言、表演、教育、音乐、美术等众多的学科为一体。而音乐又是艺术中相对比较重要、占幅比较大的学科,音乐的魅力在于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通俗点说就是乐者通过对音乐作品中具体情绪与情感的表达,在听众脑海里形成画面,以此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这从作用上来讲与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相对于文学来说,音乐要更加抽象,所以在更加抽象的前提下,要让听众感受到情绪与情感的蕴含与变化,更是不容易。而声乐的形式其实与诗朗诵类似,就相当于深层次的配乐诗朗诵,与文学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挂了勾的,所以相对而言,声乐中的情绪与情感表达其实比器乐与舞蹈要简单些,但是情绪与情感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情绪与情感应与歌唱是统一体。良好的符合所演唱作品的情绪与情感能促进歌唱者达到良好的歌唱状态,负面的不良情绪与贫无起伏的情感则会降低对音乐作品情绪的表达,声音显得死板,高音不稳,低音不够,歌唱没有激情,更加没有表现力。歌唱者要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比如正确的歌唱方法,包括歌唱中的呼吸、发声、共鸣与咬字,同时还有呼吸系统的状态,比如感冒、发烧等症状就会对演唱者的状态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心理的,一般指心理状态,比如紧张与不紧张,有的演唱者心理素质较差,临场发挥总是不及平时练习水平的十之一二,而有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演唱者,则可以超水平发挥。除去心理素质的影响外,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力也是尤为重要的,这里就牵扯到了情绪与情感,对于音乐作品合适的理解与适当的表现是尤为重要的。也就是说,情绪与情感要适当,要符合音乐作品的意境。
三、如何培养与调动良好的情绪与情感
1.对歌曲的歌词与旋律要有情绪情感体验
想要对一首歌曲有相当不错的演绎与诠释,除了演唱者自己本身的音乐与艺术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乐曲的理解。比如说,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描写的场景、音乐中蕴含的情绪以及适当的艺术处理方式。之前有说到,情绪与情感是音乐的灵魂,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绝对不能只看重技能训练而不重视音乐素质的培养。但是技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只有演唱作品时游刃有余,才能把更多的精力与心神放在音乐感觉的表现上。因此在我看来,技能训练即日常的发声练习是显性的,是有具体方法与形式来增加的,而音乐表现力是隐性的,这个有很大一部分归咎于先天原因,但是后天也可以训练,即对于加强音乐的理解,多听多看,各种各样风格的都要涉猎。
2.树立歌唱信心,用真情实感去演唱
信心是关乎心理素质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信心才能不怯场,有信心在演唱时才能不犹豫,不瞻前顾后。许多演唱者没有信心,在演唱时经常会在心里冒出各种想法,别说音乐表现了,就是完整地演唱歌曲都有一大部分的不确定性。因此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带着真实情感去演唱其实很简单,集中注意力在歌曲上,自然就会忘情,忘情才能动情,动情了,音乐表现力就强了。
总之,情绪与情感的调动和学生的心理素质与音乐表现力有关,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要遏制学生的想法与创造力,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很容易有不同理解,不要强迫学生一定遵从教师的观点,可以借鉴但不要盲从,教师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带路。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