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惮于坏的方鸿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以方鸿渐始,以方鸿渐终,对主人公方鸿渐的叙述有始有终。茫茫大海里驶来一艘航船,客轮载来了小说的主人公,其始也;这位主人公消融在茫茫的幽冥之中,其终也。“所有乘客的票都是终点的,但每站都必须有一些乘客要下去,给新上来的乘客腾出地方。”下去的乘客也许一去不复还,但也或许会在此站盘桓些时日,再上来去另一个站——这就是真实的人生旅程:并在多为歧出,生离可判死别。
   人在婚姻、职业、乃至人生中,万事都普遍存在着这个圈、这座城,冲进逃出,永无止境。而无论冲进还是逃出,到站还是转站,都是无谓的,人始终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家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这世上本没有城,进出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城。方鸿渐正是一次次地种下希望之花,又一次次地看它凋零、败落,如此反反复复,不知是“花种”的问题,还是土壤和气候的原因。
   一、心灵的孤岛
   美国的夏志清早就说过:“《围城》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立和彼此间的无法沟通的小说。”这是颇有见地的说法,可以看到:《围城》通过一系列悲喜剧的事件,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以及孤独的心境。这种疏离感既表现在朋友之间、同志之间,也表现在情人之间、夫妻之间,在小说主人公的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方鸿渐和唐晓芙对对方都有真挚的感情,而且他们都是有个人自主权利的现代人,因此,造成他们之间“爱情悲剧”的就不是来自社会的金钱利害、门第观念以及旧式礼教,而恰恰是他们自身。他们缺乏一种将自己贯彻到底的勇气,同时也体现出了方鸿渐并不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不能因时异地地融入环境,采取行动,扭转乾坤。他和唐晓芙诀别以后,深刻体会到了一种疏离感,痛定思痛,他发现人与人之间根本就无法在精神上相互沟通和理解。他觉得天地惨淡,天地都变了相,“他个人的天地忽然从世人公共生活的天地里分出来,宛如与活人幽明隔绝的孤鬼,瞧着阳世的乐事,自己插不进,瞧着阳世的太阳,自己晒不到” 。到了三闾大学,由于他未能修炼成“瞒”和“骗”的“生存手段”,在经历了同志之间、朋友之间的相互猜忌、相互戒备、相互勾心斗角以后,更加深了方鸿渐对孤独感的认识。有一次,方鸿渐找赵辛楣聊天,不欢而散,这不仅使方鸿渐想到,“天生人是叫他们孤独的,一个个各归各,老死不相往来。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别人,或者别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之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以后,作为夫妻,彼此间难以相互理解,不是和睦相处,而是天天吵架。仿佛各自都变成了刺猬,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都成了“孤岛”。
   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写照,是现代社会里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群体疏离感的真实反映,也是对人的存在状态的一种基本看法。由此可以认识到,理解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理解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人类不可能达到完全意义的理解。因此,人的孤独、寂寞也是绝对的,它是人的一种近乎永恒的困惑。作为当代人,在文化素养上都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又是那么的多样化,但是,这种孤寂感时常还会涌上心头。
   二、一箭双雕的痛苦
   许多阅读者的评论从道德立场上批判了方鸿渐,比如,他曾与鲍小姐鬼混,他花钱买了个“克来登”文凭,等等,从而不会那麽轻易地就同情这位孤独的受难者。其实作者也不愿人们轻易就同情他,他只是一个‘俗骨凡胎’的知识分子,要同情他没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是不行的,这也正是小说刻意经营的深度和魅力所在。
   且不说他买文凭是迫于不得以的情势,与鲍小姐敷衍违心也是出于自卫,只要看他经常如此羞愧得无地自容,同韩学愈一比较,就足可以认定他是个正人君子。还有,他对“真才实学并不靠招牌”的认识,就比现在许多人深刻、清醒得多,虽然“撒了谎”但仍“讲良心”。
   方鸿渐受到(父亲和岳父)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就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象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他就这样为了精神上的充实而买了那片“树叶”。当时父辈们的观点是,象从前人一样没有文凭,“随你官做得多大,总抱有终身遗憾,留了学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出过洋就会“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作为尊父的他,“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他就这样“顺理成章”地买了个“克来登”文凭,以抚慰老人们的望子成龙心理。他在人们的评判标准上是不道德的,但他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崇高而清醒的,“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不开这个学位”。
   那么,这样一位正人君子为何会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受难呢?问题的关键恰恰是方鸿渐在人生的道路上处处受苦,并非由于他不道德的行为,倘若如此,则小说不过是从伦理的立场伸张了正义,惩罚了小人或坏人而已。而是相反,却是由于他未能、也无能把他那份情出无奈、偶然兴来的“玩世不恭”贯彻到底。原因便是,他的失败是由于他并不坏或未能修炼得不惮于坏——为什么同是“克来登”出身,韩学愈就能生活得那么遂心顺意,稳坐了“教授”和“系主任”的椅子呢?方鸿渐并不坏,甚至还是个伸张正义的正人君子,为了正义和义气辞去了华美新闻社的职务,就是他人格的一次闪光。可是,为人正直又如何,就会成为一位光彩照人的“悲剧英雄”吗?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由谁来正视或尊重你正直的人格呢?——“假如一个社会的成员都不能正常的发展起人格,那就可以称这个社会为病态的社会”,正因为那是个人人自私的“病态社会”,以高松年为校长的“三闾”,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真才实学”,最管用的生存手段,便是“瞒”和“骗”。方鸿渐远没有修炼到韩学愈那样的功夫,他“在悲剧中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
   “撒谎骗人该象韩学愈那样才行,要有勇气坚持到底。自己太不成了,撒了谎还要讲良心,真是大傻瓜。假如索性大胆老脸,至少高松年的欺负就可避免。老实人吃的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地兼备了。”
   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小说的主人公既不具备应有的“生存手段”,又缺乏那股“坚持到底”的勇气,才使得他那娇艳的希望之花一次次地凋零,一次次地衰败,让他“幸运”地一箭双雕了“撒谎”和“讲良心”这两种相反的痛苦。
其他文献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孩子是否能成才,是否能在社会有用武之地,都在学校的教育,其实,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教育生涯的一部分。而在孩子的一生中,接触最早的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家庭教育。正如俗话说所说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为人处世之道,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找到影子,必须要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鉴于以上分析,父母在平日生活中,就应该给孩子做一个榜样,从小培养孩子做个有教养的人。  
期刊
教师的教法不一,教学风格也多样,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大气灵动,有的温婉质朴。但都是从指导学生研究文本出发,自主学习,也处处体现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成效大家有目共睹。   一、导入时创设情境,语言优美,切入点简洁、自然、巧妙   比如,教学《赤壁赋》时,大多数教师的导入语都非常精彩,有的是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有的是结合别人对苏轼的评价,有的是从苦难挫
期刊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让生活走进教学,让教学贴近生活,让教学与生活和谐地衔接。彻底解决过去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引导探究、重智力培养轻全面发展、重经验模式轻创新实践等教学低效现象,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等待、设疑和反思,这样,才能调整好教师的角色,才能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理念。   一、教师要学会等待   在学校平时的听课活动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情景一:一位教师教学
期刊
近几年来,在写作教学中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许多学生的作文言之无文,视角狭窄,素材单一雷同,很少能够关注社会民生,很少能对生活有独到的见解,很少能写出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曾有人归纳了当今中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   面对这种现状,写作教学该何去何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把作文放到生
期刊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
期刊
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全国统编的中学语文教材而言,选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佳作,也有被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既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的名篇,也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代表《红楼梦》。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四处洋溢,是非常合适的美育教材。可是,为什么
期刊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深邃,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在整个中国词坛上,李煜是个不容忽略的存在。其词哀婉深切,震撼人心,远远超越文字本身。如泣如诉的“亡国之音”在他的小词中倾泻,仿佛一幅泼墨写意将人生之悲渲染得酣畅淋漓。“深哀浅貌,短流长情”,他的仇恨在长短不齐的词句间奔突流走,词,在此时成为他抒发感情的最佳方式。悲哀是词的底色,凄凉是他词的基调。词,已渗入到他的血液,幻化成他的生命,悲
期刊
高考作文的写作,看似八九百字,但往往给人一种“心中波澜千丈,下笔实无一言”的感觉。把作文写好其实不易,它需要作者心中有丰富的情感与生命体验,更需要高妙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靠两周或四周一次的作文训练,就达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应该化整为零,优化程序,步步攻坚,完成整合。   一、激活体验,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如果能在学生时代写上几本日记,作文水平
期刊
自己亲自到田里体会过劳动的艰辛的人,会真正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其实大家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然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和“听”出来的。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他们才能真正的悟出:语文内容无比丰富,它负载着人类文化、民族精神,涉及到政治、军事、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每一个领域。当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时,语文课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
期刊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灵活多样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思维的发散性与逆向性,都体现了思维的基本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着力于这些方面的培养。   一、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从小养成能独立、批判性地看问题的习惯。譬如说,这里有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