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借词的汉化及其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词汇系统的影响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英语借词。汉语吸收英语借词主要采用了音译、意译、音意兼译和字母词等方法。英语借词在经历了语音和语义方面的汉化后,对现代汉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和表达能力,也在改变着汉语的构词方法和语法规则。
  关键词:现代汉语 英语借词 汉化 影响
  一、引言
  借词也叫外来词或外来语,是民族交流与融合的产物。不同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语言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通有无。当某些事物的名称在交际一方使用的语言中并不存在时,该语言就会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借用词汇,这些借自其他语言的词汇便被称为借词。借词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汉语也不例外,现代汉语中便存在大量的借词。根据史有为(2000:24~39)的研究,早在远古时代汉语就从其他民族中借用词汇了,他把汉语借词的历史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近现代”五个时期。由此可见,汉语借词的历史与汉语言发展史几乎是相伴而行的。
  很多学者对汉语借词的源流进行了考证。高名凯、刘正埮(1958)考证了汉语中1500多个借词的来源,其中英语来源的有547个。史有为(1991)从共时和历时角度介绍了3000多个汉语借词的词源。邓丽(2010)对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收录的356条借词进行了研究,它们分别来自22种语源,主要是英语、梵语和法语,其中来自英语的借词数量最多,共230条,占收录总数的63.5%。这些来自不同语言的借词为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为研究对象,在考察汉语吸收借词的方法以及借词汉化的基础上,进而分析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的影响。
  二、汉语吸收借词的方法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汉语吸收借词的主要方法有音译、意译、音意兼译、音译加类别词和字母词等方法。
  1.音译
  音译是指用读音相近的汉字摹拟借词的发音,如“雷达(radar)”“迪斯科(disco)”“奥林匹克(Olympic)”等。音译借词是汉语吸收借词最主要的方式,一般会经历“借词→汉语拼音摹拟→选择对应的汉字→音译词”的过程。由于汉英语音系统的差异,英语中有些音无法用汉语准确音译,如“totem(图腾)”“brandy(白兰地)”等。
  2.意译
  意译是用汉字将借词的意思翻译过来。它是借词汉化的方式之一,主要有直译和整体翻译两种方式。直译也叫仿译,即按照语素的顺序将借词翻译过来,如“热狗(hot dog)、白领(white collar)、代沟(generation gap)”等。整体翻译即不拘泥于语素的顺序,将整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这类词的汉化程度最高,翻译后已看不出是借词,如“计算机(computer)、内存(memory)、峰会(summit)”等。
  3.音意兼译
  音意兼译主要有三类情况:(1)音译加类别词,即用汉语译出词的发音,然后添上一个表类别的词,比如“啤酒(beer)、高尔夫球(golf)、浪漫主义(romanticism)”等,添加类别词有助于使借词的意义更加明了。(2)音义双关,如“基因(gene)、绷带(bandage)、媒体(media)”等,它们不仅与英语原词的发音相似,还保留了借词的意义,这类借词容易让人觉得它们是汉语中的固有词汇。(3)一半音译,一半意译,如“新西兰(New Zealand)、奥斯卡奖(Oscar Award)、因特网(internet)”等。
  4.字母词
  字母词是直接把借词的字母形式抄写过来。字母词主要是缩略词,如“WTO,GDP,NBA,MBA,MTV”等,其中包括由汉语拼音缩略而成的词,如“HSK(汉语水平考试)、RMB(人民币)”等;其次是英汉混合词,如“AA制、IBM公司、SOS儿童村、IT人才、e时代、摆pose、叫taxi”等形式。这种借词方式的汉化程度最低。
  三、英语借词的汉化
  借词被吸收进汉语后,为了适应并融入汉语的语言系统,就得按照汉语的特点和需要接受改造,其读音、意义和用法往往会随之发生变化。借词这种为适应汉语需要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被称为“汉化”。下面从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对英语借词的汉化情况进行分析。
  (一)英语借词在语音方面的汉化
  “当汉语借入外来语时,必须根据汉语音系结构及表达式的要求,改变这些词原来的拼写形式和语音形式,以符合汉语习惯的音系结构及语音形式”(张吉生,2006)。英语借词被借入汉语后,既要尽量保留原词的语音形式,又要使之符合汉语的音位组合方式,因此在语音上需要进行一些调整。这些调整主要包括音节数量的变化、音位的改换和声调的增加。
  1.音节数量增加
  由于英语中大量存在汉语中所没有的复辅音现象,汉语在吸收这类借词时,常常在复辅音中间增加一个元音,从而导致了借词的音节数量增加的现象。比如“克隆”,“clone”是单音节词,但是在汉语中不存在辅音单独构成音节的现象,因此要在[k]后加一个元音来组成一个音节,这就使得英语中的单音节词翻译到汉语后变成了双音节词。再如,汉语音节末尾的辅音只有[n][?],而英语则自由的多,如果英语原词不是以[n][?]的辅音结尾,也需要在辅音后增加元音以符合汉语的音节结构,从而造成借词在汉语中的音节数量多于其在英语中的音节数量。如“吉普(jeep)”在[p]后加[u],“高尔夫(golf)”在[f]后加[u],分别由英语中的单音节词变为了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
  2.音节数量减少
  汉语音节一般不超过三个,因此吸收多音节的英语借词时,常采用音节删减的方式来对借词进行汉化,即保留原词的前一个或两个音节,而将后面的音节删除不用。如“浪漫(romantic)”,刚引入时直接音译为“罗曼蒂克”,但是因为太长,不符合汉语习惯,因此只保留了前两个音节,而删除了剩下的其他音节。   3.改换英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的音素
  英语辅音与汉语声母大致对应,音译时常以发音部位基本相关、相近,发音方法相似为选择依据。如用汉语的舌边音[l]代替英语的闪音[r],用汉语中的[f]对译英语中[f][v]两个清浊不同的辅音,[m]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音节尾辅音,于是改为相近的[n]。如用“雷达”音译“radar”,用“伦巴”音译“rumba”。
  4.用汉语中近似的音素替换英语音素
  英语中有些音素即使汉语中有音素与之对应,但由于受汉语音节结构的制约,也只能改用近似的音素以符合汉语音节结构,如“图腾(totem)”,原词的第二个音节是以[m]收尾的,汉语中没有以[m]收尾的词,却有与之相近的[n][?],由于“ten”不符合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于是用[?]来代替而产生了“图腾”。
  5.音节声调的增加
  汉语是声调语言,汉语中的声调起着区别语义的重要作用,而英语是语调语言,英语中的词只有重音,没有声调,因此英语借词在进入汉语系统时,要丢掉原来的重音,增加汉语的声调。如“coffee”变为“咖啡(kā fēi)”,“Hollywood”变为“好莱坞(hǎo lái wū)”。
  (二)英语借词在语义方面的汉化
  对于词汇的发展与演变,词汇语义学往往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和色彩的改变等方面进行研究,英语借词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之后,同样经历了这些变化。
  1.词义的扩大
  一些英语借词进入汉语后,受汉语词义系统的影响,其某个义项所指范围扩大,或增加了原来所没有的义项。例如“沙发(sofa)”,英语中的“sofa”指一种长的、可以坐几个人的坐具,而在汉语中“沙发”是一种装有弹簧的软坐具,至于长短、单人坐还是多人坐并不是本质区别,所以同样是表示坐具,汉语中“沙发”的范围比英语大。词义扩大的情况如“model”,在汉语中除了其在英语中所指的“雕塑家和画家所用的人体模特”以及“时装模特儿”外,还可以指英语中“manequin”的意义,即商店内陈列服装用的人体模型。
  2.词义的缩小
  一些借词在英语中本为多义词,进入汉语词汇系统时一般只带进一个义项,两个以上义项一起进入汉语的例子很少。如“鲨鱼(shark)”在英语中除了指“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凶猛的鱼”外,还有“坑蒙拐骗的人、诈骗者”的意思,很明显后一义项是在海洋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引申义。该词进入汉语后,只保留了第一个义项。汉语对借词语义的选择主要是受认知习惯及由此形成的认知系统、文化系统的制约。“鲨鱼”被借入汉语后,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该词固有的认知基础发生了变化,源语言中的语义联系也随之中断,这就使得借词的语义产生了单义化倾向。(李艳、施春宏,2010)
  3.词义的转移
  一些借词进入汉语后意义完全发生了变化,其在源语言中所指事物或概念与在汉语中所指事物或概念之间出现了错位。任何语言符号都是处于特定的系统关系中的,当符号所处的语言系统发生了变化,符号自身的内部结构关系以及同周围其他符号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词义的改变。如“扑克(poker)”在英语中指扑克牌游戏,而在汉语中指纸牌,汉语在借入“扑克”这个词语的时候,词语的所指发生了转移,由一种游戏转指为这种游戏所用的工具;“迪斯科(disco)”在英语中指迪斯科舞厅或舞会,而在现代汉语中指一种节奏快而强烈的舞蹈,也指一种摇摆舞音乐,在借入的过程中,“迪斯科”由场所或在某一场所发生的事件转指为在这种场所播放的音乐或所跳的舞蹈。
  4.色彩的改变
  一些借词在引入汉语词汇系统的过程中发生了很明显的色彩变化,这是因为汉语在吸收借词的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按照汉民族文化心理和使用习惯来改造借词,使之符合汉语言的规律。余广川(2001)认为,“借词的色彩意义包括内涵、情感、社会、形象、语体、反映等意义,也可用社会文化反映义或联想意义来概括。”
  英语借词进入汉语后,词的色彩义发生变化较多的是携带上了英语中并没有的感情义,从而使借词具有了一种积极的联想义。例如“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原义是“作为外语的英语测验”,汉语通过谐音的方式译为“托福”。因“托福”具有“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之意,这种吉利色彩使得原本不带感情色彩的英语词产生了希望顺利通过考试的联想义。再如“Robust”原意是“强壮的,结实的”,汉语将之翻译为“乐百氏”,这种音义双关的翻译因其“让很多人喜欢、高兴”的字面义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美好的联想,从而喜欢喝这种饮料。
  当然,英语借词进入汉语后色彩方面的变化并非总是积极的,有时也会产生消极联想义。如“sexy”在英语中并无贬义色彩,引入汉语后产生了“性感、色情的、引起色欲的”等意义,一度带有贬义色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其中的贬义色彩已越来越淡,甚至逐渐消失。
  借词的色彩义是附加在其理性意义之上的,色彩义发生改变是为了更符合汉民族的心理,体现了汉语强大的同化力。
  四、英语借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大量的英语借词进入汉语后,不仅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而且对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词缀层面
  汉语自身的词缀非常有限,真正意义上的词缀只限于“初~、老~、小~”等几个前缀和“~头、~儿、~子”等几个后缀,总体上带有封闭性特征。然而,随着英汉语言之间接触的增多,“新时期汉语词汇发展变化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新的词缀化倾向。”(沈孟璎,1999)
  汉语作为分析性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构词方法以复合法为主;而英语属于形态语言,词缀非常丰富,派生法是主要构词法之一。然而随着英语借词的增多,汉语在翻译这些借词时往往会保留英语的构词特点,以至于现代汉语中出现了一批类似词缀的构词成分,如“超”“反”“软”“硬”“热”“多”等。以“软”为例,仅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与之相关的词语就有“软包装、软磁盘、软广告、软环境、软科学、软任务、软通货、软着陆、软资源”等9个词。这些原为自由语素的汉字,在派生构词法的作用下,构成了大量新词,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而且它们的意义出现一定程度的虚化,在词中的位置也比较固定,从这些方面来看它们已经具备了词缀的特点。但是,由于其出现的时间较晚,临时性还很强,表意也不够清晰,还不能算作真正的词缀,因此常被称为“准词缀”或“类词缀”。它们能否发展成真正的词缀还有待时间检验。但不管怎样,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汉语中由派生式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成为汉语新词语中不可忽视的一类。   (二)语素层面
  1.非自由语素
  现代汉语中大量非自由语素的产生与英语借词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首先来看通过音译借词而产生的非自由语素。如“酒吧(bar)”中的“吧”在其借词原意的基础上词义泛化,产生了“休闲消费场所”的引申义,作为语素构成了很多表示场所名称的新词,如“迪吧、网吧、书吧、画吧、聊吧”等。同理“的士(taxi)”中的“的”发展出了“供人临时雇用按时间或里程收费的交通工具”义,构成了“轿的、摩的、的哥、的姐、飞的、面的、打的”等新词。“吧”“的”这种由一个无意义的音节演变为有意义的语素的过程,徐通锵称之为“字化”。一个无意义的音节字能否字化成为一个新语素,一要看其在结构上是否具有构词能力,产生类推词;二要看其指称意义是否扩大,是否形成类概念。因为“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汉语社团的认知心理不大愿意接受只表音不表意的汉字”(徐通锵,2005:150)。属于此类语素的还有“派”“秀”等。
  英语借词的意译也增加了汉语的非自由语素,如“因特网”来自英语的“internet”,是音译加意译的结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网”逐渐从整词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个诸如“网站、网址、网民、网友、网虫、联网、上网、新闻网”等的词群。由于这个“网”同汉语固有语素“网”同形同音,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是由英语借词转换而来的语素。然而此“网”非彼“网”,它从整词分化出来后代表“因特网”整词意义参与造词,从而获得了语素资格,这种现象可以称为借词音节的语素化。此外“领”的“社会阶层”义和“门”的“丑闻”义都属于此类情况。这类语素的能产性很高,构成了很多合成词。
  2.自由语素
  英语借词的借入和广泛使用同样使现代汉语出现了大量的自由语素。利用意译方式选择汉语中原有的词来翻译英语借词,是汉语中自由语素产生的主要途径。如用“绿色革命”翻译“green revolution”后,“绿色”便获得了“环境意识”的语素义,并构成了很多复合词。再如由意译“digital TV(数字电视)”而来的“数字”在“数字技术”“数字通讯”等此词中发展出了“电子技术控制”的意义。此类构词能力较强的自由语素还有“泡沫”“垃圾”“概念”等。
  由音译借词而产生的自由语素也不少,如“克(clone)、沙龙(salon)、晒(share)、马拉松(marathon)”等。由于这些语素的构词能力较强,词义比较明确,此处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由借词而产生的自由语素多为双音节结构,它们是造成现代汉语词汇多音节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三)词语层面
  1.词语多音节化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词为主,然而随着英语借词的增加,逐渐呈现多音节化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1)英语借词多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汉语用音译法引进这些词时,往往用一个汉字去对译英语词的一个音节甚至一个字母,其结果是导致了多音节词的产生。如“club(俱乐部)”和“golf(高尔夫)”在英语中都是单音节词,借入到汉语后都变成了三音节词。如果再加上类别词,“golf”就变成了四个音节的“高尔夫球”。(2)一些借词作为语素参与构造的新词绝大多数是多音节词,如“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垃圾食品”“零距离接触”等。
  2.构词成分字母化
  这一点可以从《现代汉语词典》对字母词的收录情况中得到反映。1980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不收英语原词或字母词,1994年修订版以附录形式收录了39个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2002年增补本中,字母词增加到142个,2005年第五版增加到182个,其中英语缩略词148个,英汉混合词17个,如“A股、B超”,并开始收录由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而来的字母词,如“HSK,RMB,GB”等。
  3.同形异音或异义
  用音译法引入英语借词使得汉语中产生了大量的同形异音或异义词,如“卡”由“qia”到“ka”,是音译“卡通(cartoon)、卡片(card)、卡路里(calorie)”等借词的结果。再如“的”,由音译“taxi”出现了“di”的发音,意义由结构助词变为表交通工具的语素。
  4.一义多词化
  音译词与意译词的并存,如“比萨—意大利馅饼(pizza)”“的士—出租车(taxi)”“镭射—激光(laser)”等,以及意译词与字母词的并存,如“飞碟—UFO、工商管理硕士—MBA”等,使得现代汉语中的一义多词化现象明显增加。
  五、结语
  现代汉语中大量英语借词的出现见证了语言接触、社会变革、科技发展给语言带来的深刻变化。可以预见,随着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日益广泛,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汉语词汇的结构形式也会更加多样化。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们在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和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人为增加了汉语中异体字的数量,尤其是由音译借词而产生的同音不同形的字,如“吉他”与“吉它”。受英语的影响,一些词语的用法,甚至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也在发生改变。如近几年出现的“很+名词”的表达、一些不及物动词的及物用法、语句中汉英语混杂等现象,这些用法是否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对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都是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121]和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2-GH-37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邓丽.《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外来词计量考察研究[J].文学界
  (理论版),2010,(9).
  [2]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
  社,1958.
  [3]李艳,施春宏.外来词语义的汉语化机制及深度汉语化问题[J].
  汉语学习,2010,(6).
  [4]刘正埮,高名凯.汉语外来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4.
  [5]沈孟璎.现代汉语理论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6]史有为.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1.
  [7]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徐通锵.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语言研究[M].青岛:中
  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9]余广川.异域文化与汉文化的碰撞——外来词的附加色彩义(联
  想意义)试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8).
  [10]张吉生.优选论与汉语外来语的音节可接受性[J].解放军外国
  语学院学报,2003,(4).
  [11]张吉生.再论汉语外来语音节可接受性的优选分析[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2).
  (刘卫红 河南郑州 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450007)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北方民族,鄂伦春族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语言保持情况尚好,却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语言出现不同程度的濒危现象。本文将结合小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运用浑沌学的相关方法论,多视角地分析发掘导致鄂伦春语言转用的多重因素、主次矛盾,从而试图理清鄂伦春族语言转用的类型、层次、形式、内在机制,为保持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的多样性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鄂伦春
期刊
摘 要:《匆匆》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文章朴素缜密、清丽脱俗,被许多翻译家译成英文。本文选取朱纯深和张培基的译文进行对比,从英汉语言音律美的角度探析叠词英译。旨在了解英汉语言的不同音律特征,从而更好地对叠词进行翻译。  关键字:音律美 叠词 《匆匆》 译文对比  一、引言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活泼的文笔,描写“时间”这一不断变化的形象。文章细腻地
期刊
摘 要:“祝发文身”一词并非成语,作为常用语它已沿用了数千年之久。将“祝发”释作“断发”也成为天经地义之事,但笔者考查了“断发文身→祝发文身”在古书中的用法,发现“祝发=断发”是个不存在的伪命题,笔者发现“断—斵—祝”其间有着文字错讹的轨迹,才导致“断—祝”两个本不相关的词变作通假字,故此应拨乱反正,还其本来面目。“强自取柱”中“柱”通“祝”也是个伪命题,王念孙是其后始作俑者,其错讹是对“祝(断)
期刊
摘 要:跨文化广告传播要抓住目标消费者的核心价值观。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使跨国公司在进行跨文化广告宣传时越来越多地采用当地文化表征。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当地的广告传播以及在美国本土的广告传播差异很大,但都采用了目标消费群体各自所熟知的文化,且取得了成功。可口可乐广告在中国的成功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商业广告 跨文化 本土化  一、引言  “特定的广告语言是特定的民族
期刊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汉语理论水平、扎实的外语基础和丰富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知识,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在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外贸、外资、中外合资等企业从事文秘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础课程的同时,主要学习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
期刊
摘 要:副词“就”语义丰富,用法多样,在词典释义中常有分歧,学者对“就”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对语言应用中的“就”进行全面考察,运用虚词的“语义结构分析法”,对副词“就”进行语义分析,概括了副词“就”的15个义项。其中既有对词典中一些义项的重新认识,也有一些新发现的义项。  关键词:虚词语义 语义结构 语义要素  一、引言  虚词语义空灵,不像实词那样“语义自足”(郭锐,2008:5),但却表达丰富的
期刊
摘 要:张爱玲文学语言善于状俗物之鲜活、深得世俗生活之乐趣,小说《金锁记》堪为典型。除了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有关之外,语言物化现象与作家的拜物价值观也密切相关。  关键词:语言 物化 《金锁记》  一  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且,常常是高雅的心理活动。作家提炼或升华生活,人类世俗的物质生活因而成为审美对象。但有的作家似乎更愿意展示、渲染生活中的丑,至少在他们看来创作就是还原生活,所以,写作就是
期刊
摘 要:双关语是汉英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爱的徒劳》中,莎士比亚运用了大量双关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文中双关语中译的重重困难。著名翻译家梁实秋和朱生豪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本文通过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对两人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种译本的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双关语翻译的认识  关键词:双关语 《爱的徒劳》 Delabastita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第十五届推普周期间(2012年9月14日~2012年9月21日)的《新闻1+1》为例,试析在推普周期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意识,使其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新闻1+1  2012年2月24日,教育部召开“当前广播电视语言问题与对策座谈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
期刊
摘 要:“承指”用法是汉语中疑问代词的一种特殊的非疑问用法。“承指”用法初见于宋代,但直到清末仍未成熟。现代以前,“承指”用法出现在典型复句中的情况比出现在紧缩复句中稍占优势,而现代的“承指”用法出现在紧缩复句中的频率要明显高于出现于典型复句中;现代汉语的“承指”用法出现了一些新的句式,已经渐趋演变为一种成熟的句式。  关键词:疑问代词 承指 历史考察  一、“承指”的形式和意义  (一)前人的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