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狗秋千架》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小说之一,它不经意中表现了莫言小说甚至世界文学的四大经典主题:离乡/还乡、宿命/抗争、桃源/荒原、爱情/婚姻;从而使该小说的内涵十分丰富,得到一些作家和评论家的极力揄扬。
【关键词】:莫言;《白狗秋千架》;多重主题
《白狗秋千架》(原名《秋千架》)于1985年发表在《中国作家》第4期,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不仅莫言自己非常看重这篇小说,声称这篇小说对他的整个创作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为什么这部小说我特别看重呢?是因为在这篇小说里面出现了 ‘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地理概念,在这之前的我的小说从来没有提到过‘高密东北乡’。另外,这部小说中还提到了‘纯种’的概念。‘高密东北乡’在《白狗秋千架》之后的我的很多小说里面都变成了舞台,此后,我的小说就有了自己固定的场所。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人物、所有的场景都在‘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舞台上展开了。” [1]“《白狗秋千架》是我很早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里面第一次出现了高密北乡,也是写完这部小说后我才意识到我的文学地在这里”后来我一系列作品都是围绕高密展开的……写《白狗秋千架》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那是我文学的起点。”[2]“早年生活的最切痛的人生经验都集中在了这篇小说中。”[3]而且这部小说也是莫言最早引起同道嫉羡的小说,著名作家柳建伟2001年撰文回忆说到这是第一部让自己失眠的作品,是他认为能够进入世界短篇小说经典行列的作品;[4] 并曾获得过1988年“台湾联合文学奖”,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文学评论家程光炜先生更是认为 “《白狗秋千架》已然是莫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他全部农村成长史的缩微胶卷”。[5]然而该作的专门研究并不够细致深入,解读还有很大空间。
一、离乡/还乡
离乡/还乡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中一个经久不衰的情节模式及写作母题——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城市化与全球化的急剧进展,无数的人离开家乡进城出国,在城市或异国他乡的新奇感过后必然会思乡、还乡。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人口的离乡正如雷达所说:“由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体制由来已久,城乡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悬殊,都市对乡村构成的巨大诱惑与吸引,于是逃离乡土,进入城市,由农村人变为城里人,便成为现当代文学中不倦的命运主题。”[6]小说《白狗秋千架》真实地反映了年轻的暖和“我”都渴望离开农村,先是寄希望于蔡队长,,后寄希望于能考上大学的“我。在从秋千架上摔下后瞎了一只眼,只好彻底断了进城的念头。幸运的“我”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最终实现了离开农村进城。
然而故乡一直是人们精神的家园、灵魂的寄托,“还乡”这两个字眼常常以其迷离温暖的感觉无数次触动我们的心灵。还乡不同于回家:“回家作为一桩精神事件,是被放逐的罪人对于家园的寻找;是在路上的流人对于休憩、安妥的怀想;是饱受此岸、彼岸,尘世、天堂分裂之苦的凡人无法遏止的超越的冲动。而还乡则包括在城乡严重分化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人进入城市,接受了现代性洗礼成为知识分子后,重又回到乡村的所见、所闻、所感。回家的紧张机制是灵与肉的两分,还乡的紧张机制则是城和乡、传统和现代的对立。[7]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我”离开乡村十年后成了大学的讲师、在父亲的劝说下,“终于下了决心,割断丝丝缕缕,回来了。”作为知识分子还乡的“我” 首先体会到的就是物是人非之感,记忆中白狗已经苍老到认不出来,童年时期的遗迹不再,昔日美丽可爱的初恋情人已变得丑陋粗俗;接下来发现自己已成为故乡的“局外人”和 “多余人”,乡亲们嘲笑“我”的具有先进的城市文化的言行。惶恐无力的“我”感到自己与乡村格格不入。离乡/还乡叙事模最终鸣奏出双重主题的交响:“一是挖掘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发出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国民灵魂的/呐喊;二是展现一代知识者在中西文化、城乡文化激烈碰撞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选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仿徨、苦恼和困惑”[8]
二、宿命/抗争
宿命/反抗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关于宿命,朱光潜先生曾这样界定:“就是对超人力量的迷信,认为这种力量预先注定了人的遭遇,人既不能控制它,也不能理解它。……追求幸福的自然欲望使人相信,人生来就是为了活得幸福。当不幸事件不断发生,人的自然欲望遭受挫折,在悲欢祸福之间又找不到合理的正义原则时,人们就会困惑不解,说不清楚为什么在一个看来遵循道德秩序的世界里,竟会出现这样悲惨不幸的事情。……显然的答案就是:人不能理解的一切都是命运注定的。”[9]作为乡村“婷婷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的暖因为自己的美丽可爱而具有逃离乡村、追求幸福的先天的优势。暖第一次把逃离乡村、追求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喜欢她的文艺兵队长蔡队长,第二次把逃离乡村、追求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喜欢她的有可能考上大学的“我”。然而两次希望均落空,且暖因为从秋千架上摔下来而成了丑陋的“个眼”,且嫁给哑巴,生了三个小哑巴。暖认为:“这就是命,人的命,天管定,胡思乱想不中用。”“我信了命”。
然而人具有的追求幸福的天然冲动无论如何都不会泯灭,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会死灰复燃——而且是压抑得越久越强,则抗争得越猛越烈!已经“信了命”的暖在多年后偶遇还乡的“我”后,一颗不死的追求幸福的心再次跳动;当白狗把当年的心上人、现在的城里知识分子的“我”领到暖等候的高粱地,暖不顾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大胆而坚定地向 “我”求种。暖的人生尽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故和打击,但她仍然未被彻底摧垮,“不幸的命运可以改变她的容颜,扭曲她的性格,但并不能改变她对‘纯种’、对健康生命的执着和向往,她不甘于沉默无力的人生,这是她生存的动力。”[10]
三、桃源/荒原
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相比,乡村社会由于流动性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固定,农民大多是有缺点的好人,他们无权无势,生活中有喜有悲,靠着乡里乡情相互扶持克服困难,相处久了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大善大恶,变得宽容厚道。当城市的人们在高速发展的重压下透不过气来时,乡土家园成了人们心中向往的地方,作家笔下世外桃源的乡村社会、真诚质朴的乡里乡情,以丰富的质感、强力的当下意识冲撞着人们的心灵,遙远的乡村是人们心里一抹诗意的渴盼。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离开乡村十年了的“我”的眼中的乡村有美丽的一面:“时间已过午,太阳略偏西,一阵阵东南风吹过来。冰爽温和的东南风让人极舒服,让高粱梢头轻轻摇摆,飒飒作响”;“土路两边是大片的穗子灰绿的高粱。飘着纯白云朵的小小蓝天,罩着板块相连的原野”;“我很想家,不但想家乡的人,还想家乡的小河、石桥、田野、田野里的红高粱、清闲的空气、婉转的鸟啼”;“月光动荡如水,耳边习习生风,我有点儿头晕。你格格地笑着,白狗呜呜地叫着,终于悠平了横梁。我眼前交替出现田野和河流,房屋和坟丘,凉风拂面来,凉风拂面去;”…… 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相比,我国的农村因为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工业城市对农村物力、财力、人力的剥夺,长期的效率低下的人民公社制度,农村经济的“内卷化”,农村经济的粗放化和低机械化等多种因素;所以农村的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艰辛困苦,不少农民将农村当做活地狱和荒原。小说《白狗秋千架》对此有真实的反映:一方面尚未逃离乡村的少年的“我”感觉“秋千架,默立在月光下,阴森森,像个鬼门关”;已经逃离乡村十余年后还乡时“我”依然“很清楚暑天里钻进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打叶子的滋味,汗水遍身胸口发闷是不必说了,最苦的还是叶子上的细毛与你汗淋淋的皮肤接触”。 另一方面一直未能成功逃离乡村的暖沦落成生产和生育的工具——“要不是垂着的发,我是不大可能看出她是个女人的,尽管她一出现就离我很近。她的头与地面平行着,脖子探出很长。是为了减轻肩头的痛苦吧?”高粱地里像他妈的蒸笼一样,快把人蒸熟了。”
四、爱情/婚姻
爱情作为人类独特而美好的情感,深深激荡着每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青春期的萌动与期待,热恋中的狂热与痴迷,远离中的眷念与忧思都深深镌刻在人们的心坎上。爱情是超越功利性的、超越世俗性的、不计较成败对错的人生最美丽、最纯洁的情感追求,也因此浪漫的爱情是文学艺术常写常新的主题。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暖爱上文艺兵的蔡队长,等待蔡队长承诺的下乡征兵时把自己带走,然后嫁给蔡队长。不料蔡队长一去不返、没有音信;暖依然傻傻的等待,当暗恋暖的青梅竹马的“我”和暖的爹都攻击蔡队长早就忘了承诺,暖的脸上“浮起浓艳的红色”, “语无伦次地说:‘也许,他今年不来后年来,后年不来大后年来’”;原因仅仅是因为蔡队长在临走前一个晚上轻轻地亲了一下暖的头。在蔡队长久等不来且毫无音信的情况下,暖与青梅竹马的“我”拌嘴时承诺“他不要我,我再嫁给你”。 于是一个陷入热恋中不能自拔的纯洁、天真、可爱的乡村姑娘立即鲜明地显现在读者面前。当很多年后,已经瞎了一只眼、沦落成哑巴的妻子的暖面对当年的恋人“我”的来访,一方面依然想方设法维护自己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我很快明白了她迟迟不出屋的原因,干净的阴丹士林蓝布褂子,褶儿很挺的灰的确良裤子,显然都是刚换的……她右眼眶里装进了假眼,面部恢复了平衡。”另一方面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恋人蔡队长和“我”在她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要是我胆儿大,硬去队伍上找他,他就会收留我,他是真心实意地喜欢我。后来就在秋千架上出了事。你上学后给我写信,我故意不回信。我想,我已经破了相,配不上你了,只叫一人寒,不叫二人单。”
婚姻是两个个人、家族的结合,因此,婚姻在以家庭和家族为主要社会关系基础的条件下,它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形成一种复杂的文化丛。结婚作为重要的成人仪式,其社会性大于个人性,理性大于感性,是绝不允许越雷池半步的;而结婚导致的婚姻关系则是一种持久的社会关系,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也因此现实的婚姻也是文学艺术常写常新的主题。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暖在没能等来蔡队长,又因为荡秋千发生的意外事故成了“个眼”拒绝了“我” 后,嫁给了哑巴。嫁给了哑巴的暖依然尽力地干着农活,给哑巴生了三个儿子,全力主持着哑巴一家的生活,努力做一个贤妻良母——唯一的怨恨是没有一个能够陪自己说话的孩子。
参考文献:
[1] 莫言.小說创作与影视表现[J].文史哲,2004(2) .
[2] 刘志福编. 霍建起电影《暖》[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81.
[3] 莫言.白狗秋千架[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2.
[4] 柳建伟.永垂不朽的声音——我看莫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 3) .
[5] 程光炜.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J].文艺争鸣.2012(8):12.
[6] 雷达.城的灯[J].小说评论,2003(3):4
[7] 李丽.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中的还乡[J]..文艺争鸣 2010(11).
[8] 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2:.
[9]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见《朱光潜全集》卷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21.
[10] 康林.莫言与川端康成: 以小说《白狗秋千架》和《雪国》为中心[J].中国比较文学,2011( 3) : 129 -137.
【关键词】:莫言;《白狗秋千架》;多重主题
《白狗秋千架》(原名《秋千架》)于1985年发表在《中国作家》第4期,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不仅莫言自己非常看重这篇小说,声称这篇小说对他的整个创作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为什么这部小说我特别看重呢?是因为在这篇小说里面出现了 ‘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地理概念,在这之前的我的小说从来没有提到过‘高密东北乡’。另外,这部小说中还提到了‘纯种’的概念。‘高密东北乡’在《白狗秋千架》之后的我的很多小说里面都变成了舞台,此后,我的小说就有了自己固定的场所。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人物、所有的场景都在‘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舞台上展开了。” [1]“《白狗秋千架》是我很早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里面第一次出现了高密北乡,也是写完这部小说后我才意识到我的文学地在这里”后来我一系列作品都是围绕高密展开的……写《白狗秋千架》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那是我文学的起点。”[2]“早年生活的最切痛的人生经验都集中在了这篇小说中。”[3]而且这部小说也是莫言最早引起同道嫉羡的小说,著名作家柳建伟2001年撰文回忆说到这是第一部让自己失眠的作品,是他认为能够进入世界短篇小说经典行列的作品;[4] 并曾获得过1988年“台湾联合文学奖”,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文学评论家程光炜先生更是认为 “《白狗秋千架》已然是莫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他全部农村成长史的缩微胶卷”。[5]然而该作的专门研究并不够细致深入,解读还有很大空间。
一、离乡/还乡
离乡/还乡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中一个经久不衰的情节模式及写作母题——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城市化与全球化的急剧进展,无数的人离开家乡进城出国,在城市或异国他乡的新奇感过后必然会思乡、还乡。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人口的离乡正如雷达所说:“由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体制由来已久,城乡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悬殊,都市对乡村构成的巨大诱惑与吸引,于是逃离乡土,进入城市,由农村人变为城里人,便成为现当代文学中不倦的命运主题。”[6]小说《白狗秋千架》真实地反映了年轻的暖和“我”都渴望离开农村,先是寄希望于蔡队长,,后寄希望于能考上大学的“我。在从秋千架上摔下后瞎了一只眼,只好彻底断了进城的念头。幸运的“我”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最终实现了离开农村进城。
然而故乡一直是人们精神的家园、灵魂的寄托,“还乡”这两个字眼常常以其迷离温暖的感觉无数次触动我们的心灵。还乡不同于回家:“回家作为一桩精神事件,是被放逐的罪人对于家园的寻找;是在路上的流人对于休憩、安妥的怀想;是饱受此岸、彼岸,尘世、天堂分裂之苦的凡人无法遏止的超越的冲动。而还乡则包括在城乡严重分化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人进入城市,接受了现代性洗礼成为知识分子后,重又回到乡村的所见、所闻、所感。回家的紧张机制是灵与肉的两分,还乡的紧张机制则是城和乡、传统和现代的对立。[7]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我”离开乡村十年后成了大学的讲师、在父亲的劝说下,“终于下了决心,割断丝丝缕缕,回来了。”作为知识分子还乡的“我” 首先体会到的就是物是人非之感,记忆中白狗已经苍老到认不出来,童年时期的遗迹不再,昔日美丽可爱的初恋情人已变得丑陋粗俗;接下来发现自己已成为故乡的“局外人”和 “多余人”,乡亲们嘲笑“我”的具有先进的城市文化的言行。惶恐无力的“我”感到自己与乡村格格不入。离乡/还乡叙事模最终鸣奏出双重主题的交响:“一是挖掘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发出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国民灵魂的/呐喊;二是展现一代知识者在中西文化、城乡文化激烈碰撞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选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仿徨、苦恼和困惑”[8]
二、宿命/抗争
宿命/反抗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关于宿命,朱光潜先生曾这样界定:“就是对超人力量的迷信,认为这种力量预先注定了人的遭遇,人既不能控制它,也不能理解它。……追求幸福的自然欲望使人相信,人生来就是为了活得幸福。当不幸事件不断发生,人的自然欲望遭受挫折,在悲欢祸福之间又找不到合理的正义原则时,人们就会困惑不解,说不清楚为什么在一个看来遵循道德秩序的世界里,竟会出现这样悲惨不幸的事情。……显然的答案就是:人不能理解的一切都是命运注定的。”[9]作为乡村“婷婷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的暖因为自己的美丽可爱而具有逃离乡村、追求幸福的先天的优势。暖第一次把逃离乡村、追求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喜欢她的文艺兵队长蔡队长,第二次把逃离乡村、追求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喜欢她的有可能考上大学的“我”。然而两次希望均落空,且暖因为从秋千架上摔下来而成了丑陋的“个眼”,且嫁给哑巴,生了三个小哑巴。暖认为:“这就是命,人的命,天管定,胡思乱想不中用。”“我信了命”。
然而人具有的追求幸福的天然冲动无论如何都不会泯灭,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会死灰复燃——而且是压抑得越久越强,则抗争得越猛越烈!已经“信了命”的暖在多年后偶遇还乡的“我”后,一颗不死的追求幸福的心再次跳动;当白狗把当年的心上人、现在的城里知识分子的“我”领到暖等候的高粱地,暖不顾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大胆而坚定地向 “我”求种。暖的人生尽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故和打击,但她仍然未被彻底摧垮,“不幸的命运可以改变她的容颜,扭曲她的性格,但并不能改变她对‘纯种’、对健康生命的执着和向往,她不甘于沉默无力的人生,这是她生存的动力。”[10]
三、桃源/荒原
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相比,乡村社会由于流动性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固定,农民大多是有缺点的好人,他们无权无势,生活中有喜有悲,靠着乡里乡情相互扶持克服困难,相处久了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大善大恶,变得宽容厚道。当城市的人们在高速发展的重压下透不过气来时,乡土家园成了人们心中向往的地方,作家笔下世外桃源的乡村社会、真诚质朴的乡里乡情,以丰富的质感、强力的当下意识冲撞着人们的心灵,遙远的乡村是人们心里一抹诗意的渴盼。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离开乡村十年了的“我”的眼中的乡村有美丽的一面:“时间已过午,太阳略偏西,一阵阵东南风吹过来。冰爽温和的东南风让人极舒服,让高粱梢头轻轻摇摆,飒飒作响”;“土路两边是大片的穗子灰绿的高粱。飘着纯白云朵的小小蓝天,罩着板块相连的原野”;“我很想家,不但想家乡的人,还想家乡的小河、石桥、田野、田野里的红高粱、清闲的空气、婉转的鸟啼”;“月光动荡如水,耳边习习生风,我有点儿头晕。你格格地笑着,白狗呜呜地叫着,终于悠平了横梁。我眼前交替出现田野和河流,房屋和坟丘,凉风拂面来,凉风拂面去;”…… 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相比,我国的农村因为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工业城市对农村物力、财力、人力的剥夺,长期的效率低下的人民公社制度,农村经济的“内卷化”,农村经济的粗放化和低机械化等多种因素;所以农村的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艰辛困苦,不少农民将农村当做活地狱和荒原。小说《白狗秋千架》对此有真实的反映:一方面尚未逃离乡村的少年的“我”感觉“秋千架,默立在月光下,阴森森,像个鬼门关”;已经逃离乡村十余年后还乡时“我”依然“很清楚暑天里钻进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打叶子的滋味,汗水遍身胸口发闷是不必说了,最苦的还是叶子上的细毛与你汗淋淋的皮肤接触”。 另一方面一直未能成功逃离乡村的暖沦落成生产和生育的工具——“要不是垂着的发,我是不大可能看出她是个女人的,尽管她一出现就离我很近。她的头与地面平行着,脖子探出很长。是为了减轻肩头的痛苦吧?”高粱地里像他妈的蒸笼一样,快把人蒸熟了。”
四、爱情/婚姻
爱情作为人类独特而美好的情感,深深激荡着每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青春期的萌动与期待,热恋中的狂热与痴迷,远离中的眷念与忧思都深深镌刻在人们的心坎上。爱情是超越功利性的、超越世俗性的、不计较成败对错的人生最美丽、最纯洁的情感追求,也因此浪漫的爱情是文学艺术常写常新的主题。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暖爱上文艺兵的蔡队长,等待蔡队长承诺的下乡征兵时把自己带走,然后嫁给蔡队长。不料蔡队长一去不返、没有音信;暖依然傻傻的等待,当暗恋暖的青梅竹马的“我”和暖的爹都攻击蔡队长早就忘了承诺,暖的脸上“浮起浓艳的红色”, “语无伦次地说:‘也许,他今年不来后年来,后年不来大后年来’”;原因仅仅是因为蔡队长在临走前一个晚上轻轻地亲了一下暖的头。在蔡队长久等不来且毫无音信的情况下,暖与青梅竹马的“我”拌嘴时承诺“他不要我,我再嫁给你”。 于是一个陷入热恋中不能自拔的纯洁、天真、可爱的乡村姑娘立即鲜明地显现在读者面前。当很多年后,已经瞎了一只眼、沦落成哑巴的妻子的暖面对当年的恋人“我”的来访,一方面依然想方设法维护自己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我很快明白了她迟迟不出屋的原因,干净的阴丹士林蓝布褂子,褶儿很挺的灰的确良裤子,显然都是刚换的……她右眼眶里装进了假眼,面部恢复了平衡。”另一方面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恋人蔡队长和“我”在她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要是我胆儿大,硬去队伍上找他,他就会收留我,他是真心实意地喜欢我。后来就在秋千架上出了事。你上学后给我写信,我故意不回信。我想,我已经破了相,配不上你了,只叫一人寒,不叫二人单。”
婚姻是两个个人、家族的结合,因此,婚姻在以家庭和家族为主要社会关系基础的条件下,它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形成一种复杂的文化丛。结婚作为重要的成人仪式,其社会性大于个人性,理性大于感性,是绝不允许越雷池半步的;而结婚导致的婚姻关系则是一种持久的社会关系,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也因此现实的婚姻也是文学艺术常写常新的主题。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的暖在没能等来蔡队长,又因为荡秋千发生的意外事故成了“个眼”拒绝了“我” 后,嫁给了哑巴。嫁给了哑巴的暖依然尽力地干着农活,给哑巴生了三个儿子,全力主持着哑巴一家的生活,努力做一个贤妻良母——唯一的怨恨是没有一个能够陪自己说话的孩子。
参考文献:
[1] 莫言.小說创作与影视表现[J].文史哲,2004(2) .
[2] 刘志福编. 霍建起电影《暖》[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81.
[3] 莫言.白狗秋千架[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2.
[4] 柳建伟.永垂不朽的声音——我看莫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 3) .
[5] 程光炜.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J].文艺争鸣.2012(8):12.
[6] 雷达.城的灯[J].小说评论,2003(3):4
[7] 李丽.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中的还乡[J]..文艺争鸣 2010(11).
[8] 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2:.
[9]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见《朱光潜全集》卷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21.
[10] 康林.莫言与川端康成: 以小说《白狗秋千架》和《雪国》为中心[J].中国比较文学,2011( 3) : 129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