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反思与探究,指出自己以及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组 合作学习 误区 对策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关理论对小组活动进行反思与探索,发现了以下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误区之一:理解片面
在评课交流中,笔者了解到不少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下面是某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片面而又真实的想法。
1.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营造课堂热闹气氛和设计教学高潮,甚至就是为了吸引评委和听课教师眼球而作秀的。
2.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就是迎合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理念而设置的。公开课、评比课不得不用,平时大可不用,因为耗时费神。
3.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小组合作学习占用教师课堂讲解时间,学生成绩很难提高。
4.知道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则觉得无章可循,尺度难以把握。
5.小组合作学习互动环节能让教师在辛苦的课堂中难得轻松片刻,而且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何乐而不为。
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不足,导致一些教师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造成不少学生忽视了在活动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流利程度的重要性,有些小组常常用母语交谈,失去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对策:教师要深刻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并让学生懂得,英语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平台,通过意见交流式的互动经历,运用英语,增加语言的储蓄,(Rivers,1987)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学生参与到语言交际中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小组学习互动为学生创设积极、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在互动中还要巡视各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合理调控是小组学习互动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轻松不得。教师应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及对信息资料的整合。
误区之二:准备仓促
教师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让小组成员根据布置内容进行互动活动,但由于事先缺乏信息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后对问题的想法和意见,反而增加了交流前的焦虑感,而教师又习惯“剥削”小组学习互动的时间。草草收场的小组互动带来另外的负面影响是:学生的反馈仅仅是一些表层肤浅的问答,教师难以掌握学生互动合作的准确信息,小组互动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样下去学生就会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产生不积极的态度。
对策: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帮助学生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合作小组和设计小组合作结构。讨论的话题要精心策划。可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以具体的课文或单元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把小组交流的活动内容作为预习作业提前布置给学生,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信息的深加工,进行讨论前的充分准备,避免互动时无言以对。
误区之三:分组不科学
1.小组划分,传统单一少变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传统的小组学习互动形式是按前后左右座位自然分成两人或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长期一成不变,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随意编组,忽视特殊群体
在小组互动前,教师往往凭自己主观臆断随意编组,没有面向全体,未能尊重个体差异。如有些教师在Speaking教学中,示范了对话及学习了Usefulexpressions后,往往会说:Now,boys and girls,I’ll give you three minutes to make a dialogue and practice it withyour best friends.这时表现欲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会很快组合在一起,进行积极的语言交流,而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基础不好的学生位于失落的处境,他们有些勉强地凑合成一组,个别学生无人顾及,教师也没有过问或请其他优秀小组成员提供帮助,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已经不再是课堂小组活动的组成部分,导致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3.主角配角固定
成员任务分配不合理。有的小组为了让本小组有较好的表现,总是每次让优生做小组形象代言人,其他学生则呆在一边,成为用心倾听的忠实观众,教师也喜欢这样顺如人意的互动结果,这样使长久担任配角的学生产生懒惰心理。
对策:设计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首先考虑学生的思维深度,再考虑活动的频度(陈坚,2003),然后确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精心组建互动学习小组,合理搭配小组人员,实现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在编组过程中,适当的时候教师应按活动内容的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组合的权利,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学习互动的兴趣。同时教师应严格加强指导,特别留意自由组合后,个别剩余学生编组的落实。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和角色。如小组讨论的协调员、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小组岗位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教师要对各学习互动小组实行动态管理,在互动小组出现不合理现象时,应果断采取措施,及时调整和重新组合。小组学习互动的人员不宜过多,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任务,划分小组的人数,一般以2~6人为佳。教师要重视处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不利因素,如及时发现懒惰的组员,引导其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同时对活跃的组员多加鼓励,使其保持参与的积极性。
误区之四:忽视情感交流及个性表现
有些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角色和社交礼节的指导,没有正确对待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个性表现,没有告诉学生小组学习给他们提供了共同学习、欣赏别人长处和了解自己不足的机会。事实上,现实中个性的冲撞是常有的事,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有争论而出现混乱也是正常现象。
对策: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担任积极维护者的角色,使活动顺利开展并获得成果;同时让每个学生懂得,讨论是一种情感交流,每个人发表的观点都是有价值的,都应该受到尊重。(Brown,1994)学生应该做到认真对待讨论,积极参与;尊重组员意见,认真聆听,不打断其发言;不夸夸其谈,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不乱开玩笑;不妨碍其他组员的参与;不叫组员不喜欢的绰号;要与发言者保持眼神交流;真诚友好,团结合作。教师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要努力让学生的这种情感得到满足,让他们明白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与整个活动的成败息息相关,个人的贡献就是小组的贡献。
误区之五:评价不科学
有些教师在活动评价中重集体成果,轻个人贡献,虽然集体的成功对组员有激励的作用,但是还无法满足学生内在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过多单一的“很好”往往很难正确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也难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遇到错误,有的教师一味地回避或只说“好”,或逢错必纠。
对策: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但应注意其尺度与多样性。对课堂指令理解有误的,应及时纠正,否则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继续进行;而对于一般性的语音或语法错误,教师则可以在学生活动后再加以纠错,否则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利于他们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小组活动的继续开展,而且频繁的纠错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对经过小组讨论形成的主要成果进行梳理、归纳、信息重组,必要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但不要将自己设想的“标准答案”强加给他人。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必须重视整个活动过程中组员的个人贡献,可让学生填写小组活动个人贡献自我评价表,用以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担当好活动中的各种角色。
总之,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团体合作的互助互补性,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开发与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语言实践的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组 合作学习 误区 对策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关理论对小组活动进行反思与探索,发现了以下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误区之一:理解片面
在评课交流中,笔者了解到不少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下面是某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片面而又真实的想法。
1.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营造课堂热闹气氛和设计教学高潮,甚至就是为了吸引评委和听课教师眼球而作秀的。
2.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就是迎合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理念而设置的。公开课、评比课不得不用,平时大可不用,因为耗时费神。
3.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小组合作学习占用教师课堂讲解时间,学生成绩很难提高。
4.知道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则觉得无章可循,尺度难以把握。
5.小组合作学习互动环节能让教师在辛苦的课堂中难得轻松片刻,而且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何乐而不为。
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不足,导致一些教师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造成不少学生忽视了在活动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流利程度的重要性,有些小组常常用母语交谈,失去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对策:教师要深刻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并让学生懂得,英语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平台,通过意见交流式的互动经历,运用英语,增加语言的储蓄,(Rivers,1987)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学生参与到语言交际中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小组学习互动为学生创设积极、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在互动中还要巡视各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合理调控是小组学习互动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轻松不得。教师应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及对信息资料的整合。
误区之二:准备仓促
教师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让小组成员根据布置内容进行互动活动,但由于事先缺乏信息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后对问题的想法和意见,反而增加了交流前的焦虑感,而教师又习惯“剥削”小组学习互动的时间。草草收场的小组互动带来另外的负面影响是:学生的反馈仅仅是一些表层肤浅的问答,教师难以掌握学生互动合作的准确信息,小组互动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样下去学生就会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产生不积极的态度。
对策: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帮助学生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合作小组和设计小组合作结构。讨论的话题要精心策划。可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以具体的课文或单元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把小组交流的活动内容作为预习作业提前布置给学生,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信息的深加工,进行讨论前的充分准备,避免互动时无言以对。
误区之三:分组不科学
1.小组划分,传统单一少变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传统的小组学习互动形式是按前后左右座位自然分成两人或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长期一成不变,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随意编组,忽视特殊群体
在小组互动前,教师往往凭自己主观臆断随意编组,没有面向全体,未能尊重个体差异。如有些教师在Speaking教学中,示范了对话及学习了Usefulexpressions后,往往会说:Now,boys and girls,I’ll give you three minutes to make a dialogue and practice it withyour best friends.这时表现欲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会很快组合在一起,进行积极的语言交流,而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基础不好的学生位于失落的处境,他们有些勉强地凑合成一组,个别学生无人顾及,教师也没有过问或请其他优秀小组成员提供帮助,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已经不再是课堂小组活动的组成部分,导致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3.主角配角固定
成员任务分配不合理。有的小组为了让本小组有较好的表现,总是每次让优生做小组形象代言人,其他学生则呆在一边,成为用心倾听的忠实观众,教师也喜欢这样顺如人意的互动结果,这样使长久担任配角的学生产生懒惰心理。
对策:设计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首先考虑学生的思维深度,再考虑活动的频度(陈坚,2003),然后确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精心组建互动学习小组,合理搭配小组人员,实现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在编组过程中,适当的时候教师应按活动内容的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组合的权利,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学习互动的兴趣。同时教师应严格加强指导,特别留意自由组合后,个别剩余学生编组的落实。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和角色。如小组讨论的协调员、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小组岗位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教师要对各学习互动小组实行动态管理,在互动小组出现不合理现象时,应果断采取措施,及时调整和重新组合。小组学习互动的人员不宜过多,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任务,划分小组的人数,一般以2~6人为佳。教师要重视处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不利因素,如及时发现懒惰的组员,引导其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同时对活跃的组员多加鼓励,使其保持参与的积极性。
误区之四:忽视情感交流及个性表现
有些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角色和社交礼节的指导,没有正确对待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个性表现,没有告诉学生小组学习给他们提供了共同学习、欣赏别人长处和了解自己不足的机会。事实上,现实中个性的冲撞是常有的事,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有争论而出现混乱也是正常现象。
对策: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担任积极维护者的角色,使活动顺利开展并获得成果;同时让每个学生懂得,讨论是一种情感交流,每个人发表的观点都是有价值的,都应该受到尊重。(Brown,1994)学生应该做到认真对待讨论,积极参与;尊重组员意见,认真聆听,不打断其发言;不夸夸其谈,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不乱开玩笑;不妨碍其他组员的参与;不叫组员不喜欢的绰号;要与发言者保持眼神交流;真诚友好,团结合作。教师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要努力让学生的这种情感得到满足,让他们明白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与整个活动的成败息息相关,个人的贡献就是小组的贡献。
误区之五:评价不科学
有些教师在活动评价中重集体成果,轻个人贡献,虽然集体的成功对组员有激励的作用,但是还无法满足学生内在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过多单一的“很好”往往很难正确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也难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遇到错误,有的教师一味地回避或只说“好”,或逢错必纠。
对策: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但应注意其尺度与多样性。对课堂指令理解有误的,应及时纠正,否则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继续进行;而对于一般性的语音或语法错误,教师则可以在学生活动后再加以纠错,否则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利于他们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小组活动的继续开展,而且频繁的纠错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对经过小组讨论形成的主要成果进行梳理、归纳、信息重组,必要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但不要将自己设想的“标准答案”强加给他人。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必须重视整个活动过程中组员的个人贡献,可让学生填写小组活动个人贡献自我评价表,用以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担当好活动中的各种角色。
总之,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团体合作的互助互补性,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开发与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语言实践的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标》的一条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