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穿Prada的女魔头》呈现了现代社会中都市女性的选择问题。以人物行动以及女性主义观点来看现代都市女性的选择行为,选择是一种行为,也是一部电影发展进行的最基本的行动要素。除此之外,现代社会中女性在选择时的矛盾位置,一方面努力表达主体意识,同时也没能逃脱女性边缘化的命运,男权的统治地位使她们的自主选择权陷入矛盾困境。
关键词 人物行动(坚持妥协) 结果(幸运不幸) 女性主义
2006年上映的影片《穿Prada的女魔头》根据劳伦·魏丝伯格(Lauren weisberger)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在全球取得了过亿的票房。它描述大学生安迪,赛克斯在时尚杂志《Runway》做总编米兰达,普利斯里的助手期间,从一个完全不懂时尚的乡巴佬成长为品味不凡、能力过人的时尚专家的时尚专家的故事。影片集中了都市女性的种种艰难的选择。
从人物的行动来分析这部电影,整个电影都跟“选择”两个字密不可分,不同的选择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同样不同的结果再次使人面对不同的选择。从女性主义观点来看,片中的米兰达便是一个十足的女权主义者。而好莱坞对于这一类型的人的看法在片中也表现无遗。拥有选择的权利便是权利的真正拥有者。具体说来,安迪的选择有三种行动和相应的结果。
第一组行动和结果
电影的女主角安迪,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记者,于是她怀揣梦想来到纽约,她的行为即是一种选择,即对梦想的坚持是安迪的行为,她行为的结果是不幸的,等待她的却是找不到工作的结果。初来乍到,安迪选择了坚持,这个行为带来了她找不到工作的后果,同时也成为了她下一个行为的原因。
由于寄出的简历都没有得到回应,安迪面对之前的坚持行为的结果,不得不再次进行选择,这次,安迪选择了妥协,安迪顺从人才资源中心的安排,来到了《Runway》时尚杂志应聘总编助手一职,时尚并不是安迪的兴趣所在,而她之所以会做出妥协是之前的坚持带来的结果。而安迪希望被录取的原因恰恰是艾米丽之前告诉她的也是故事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人不断和安迪重复的一句话:只要你能在这里呆上一年,你可以在出版界的任何地方找到工作,成千上万的女孩都会为了这个工作抢破头。这句话也成为了安迪渴望留下来任职的原因。而安迪的这次妥协也为她得到了这个众多女孩梦寐以求工作。在安迪的第一次行为当中,最终妥协为她赢得了一份工作。同时也促成了安迪下一组行为的发生的条件。
第二组行为和结果
安迪在上一组行为的妥协下获得了时尚总编助手一职,在工作中,安迪依旧保持着只要熬过一年就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职业的念头,以至于她仍然对时尚抱着可笑的态度,杂志社里所有的一切对于安迪来说都是荒谬的,于是她再一次选择了坚持自我,因为她没有打算长久干时尚这一行,她的这次坚持,使得她沦为了同事们谈话间的笑柄,她的工作总是无法令米兰达满意,甚至当着米兰达的面嘲笑了时尚并再次表示了自己的坚持——不会为了工作改变自我。这次的坚持的结果是安迪让米兰达错失了航班,以至于米兰达不能按时回家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米兰达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完全爆发了,安迪也陷入了崩溃的边缘。这次对于坚持的选择再次把安迪拖入了不幸的泥沼。同时也迫使安迪不得不进行下一个选择:坚持自我放弃工作还是妥协继续留下。
在奈秋的点悟下,安迪领会到自己应该再次妥协,于是安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时尚杂志的助手,她的打扮开始变得品味卓越。她的工作开始变得得心应手,渐渐的安迪慢慢适应了时尚杂志社繁忙的工作,虽然,安迪还会出现小状况,不过她总能找到办法解决,这样她进一步取得了米兰达的赏识。妥协再次使安迫每况愈下的状况得到了非常大的转机,同时也为安迪后面的行为做了铺路。这组行为的发生结构与第一组几乎相似,安迪同样在选择坚持的情况下,遭遇失败,继而选择妥协,结果是获得成功。影片自此关于“选择”这个人物的行动已经给出了两个例子,通过安迪的亲身经历,表明坚持并不能获得你想要的,反而可能会把你囚禁起来,而妥协虽然是对自我的一种叛逃,却恰恰搭起了通向未来的桥梁。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安迪在选择向米兰达妥协,或者说向她未来的梦想的妥协时付出了相应的筹码,安迪与男友慢慢有了摩擦,对于男友对时尚的嘲笑,安迪开始感到了反感。总的衡量。安迪所选择妥协所获得的比失去的要更为显著。
第三组行动和结果
经过两次的坚持,并且都带来了不幸的后果。安迪在之后的选择中,内心的天平也渐渐地倾向了妥协。她在男友生日那天向米兰达再次妥协,协助艾米丽保证米兰达的派对的成功举办,不过同时她与男友间的裂痕也开始变得难以修复。在米兰达要求安迪代替艾米丽出席巴黎时装周的时候,安迪经过短暂的坚持再次向米兰达妥协,这次妥协意味着安迪实现自己梦想的脚步更加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意味着与男友的彻底分手。以及与艾米丽的矛盾难以调和。选择妥协虽然意味着成功,可是在通向成功的过程中,必须放弃或者牺牲一些宝贵的东西。无论选择是多么痛苦和艰难,选择这一行动还是必须继续。
在巴黎时装周期间,安迪得知米兰达会被《Runway》总裁替换的消息后。没有选择再次妥协,而是选择了对米兰达忠诚的坚持,安迪所不知道的是,米兰达已经私下运筹帷幄,悄悄的把事情解决了,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奈秋的利益,安迪的再次选择坚持,等待的结果却是被出卖。安迪在米兰达的点醒下意识到之前的她并不是像她自己想的那样没有选择,只能按部就班。事实上,她都已经做出了选择,而她选择代替艾米丽与米兰达选择牺牲奈秋如出一辙,这也使得安迪意识到自己放弃的是原来的自我,而她的妥协也使她慢慢地变成了另一个米兰达,最后安迪再次回到了对本我的坚持的道路上,放弃了《Runway》的工作。
这次坚持使她失去了工作,表面上看。这次的选择的结果是不幸的,然而更深层次的是安迪找到了自我,终于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而这次的选择坚持也使得她发生了彻底的蜕变。
影片除了在人物行动方面表现的“选择”行为,从女性主义观点观察人物的选择行为是本片的另一层面。女性的得到解放的标志便是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她们的选择也反应了她们内心世界观的看法。
影片其实力图在女性权利的实现和父权压制(婚姻)中找到一种“调和”的表达方式。米兰达表面上位高权重、能力过人,可是在婚姻当中,米兰迭却甘愿委曲求全,这里的婚姻暗示的其实是传统的女性伦理,米兰达虽然尝试努力挽救婚姻,可是结果确实不遂人愿。这是好莱坞对于女权主义者在面临事业和婚姻两难全的境地的一种讽刺。
美国女权主义理论学家劳拉摩尔维从性别意识的形成这一角度。将“被看的女人”一说进行了发挥。她认为男性主体是观者,而女性则是被看的客体。“看”与“被看”也象征了权利的归属。女人在她们传统的裸露癖的角色中同时被人看和展示,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并享受“被看”的过程,这就是“被看”的快乐,一如影片所示,在时尚的装扮中,女性外表被编码为男权社会中的特殊符号,通过这样的呈现,使女性在被客体化中获得与主体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认同,从而产生了快乐的心理体验。由装扮的快乐指代的“被看”的快乐,是男权秩序下的感受,有学者指出“男权文化不仅造就了‘看’的快乐,还造就了‘被看’的方式与快感。”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创造这些“被看”对象的魔幻之手就是米兰达这类的时尚编辑,是她们决定了男人们“看”什么,女人们怎么“被看”,这就意味着,女人拥有选择“看”的内容的权利,女性意识的觉醒反传统地把女性定位为“看”的主体。
选择是电影中经常诠释的主题,在《穿Prada的女魔头》一片中,安迪为了实现梦想,进行了一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行为成了影片发展推进的重要因素。本片中女性主义也是好莱坞经常标榜的主题之一,安妮特·库恩在考察了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结构之后指出,好莱坞电影中的冲突似乎都是依赖于女性问题的特殊解决而解决的,“女性也许因此不得不回到她原来的位置。这样社会秩序才能够恢复。”
结尾安迪的回归与其说是对原始自我回归的选择,还不如说选择是对于以米兰达为代表的女权主义的叛逃和对传统观念的回归。
关键词 人物行动(坚持妥协) 结果(幸运不幸) 女性主义
2006年上映的影片《穿Prada的女魔头》根据劳伦·魏丝伯格(Lauren weisberger)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在全球取得了过亿的票房。它描述大学生安迪,赛克斯在时尚杂志《Runway》做总编米兰达,普利斯里的助手期间,从一个完全不懂时尚的乡巴佬成长为品味不凡、能力过人的时尚专家的时尚专家的故事。影片集中了都市女性的种种艰难的选择。
从人物的行动来分析这部电影,整个电影都跟“选择”两个字密不可分,不同的选择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同样不同的结果再次使人面对不同的选择。从女性主义观点来看,片中的米兰达便是一个十足的女权主义者。而好莱坞对于这一类型的人的看法在片中也表现无遗。拥有选择的权利便是权利的真正拥有者。具体说来,安迪的选择有三种行动和相应的结果。
第一组行动和结果
电影的女主角安迪,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记者,于是她怀揣梦想来到纽约,她的行为即是一种选择,即对梦想的坚持是安迪的行为,她行为的结果是不幸的,等待她的却是找不到工作的结果。初来乍到,安迪选择了坚持,这个行为带来了她找不到工作的后果,同时也成为了她下一个行为的原因。
由于寄出的简历都没有得到回应,安迪面对之前的坚持行为的结果,不得不再次进行选择,这次,安迪选择了妥协,安迪顺从人才资源中心的安排,来到了《Runway》时尚杂志应聘总编助手一职,时尚并不是安迪的兴趣所在,而她之所以会做出妥协是之前的坚持带来的结果。而安迪希望被录取的原因恰恰是艾米丽之前告诉她的也是故事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人不断和安迪重复的一句话:只要你能在这里呆上一年,你可以在出版界的任何地方找到工作,成千上万的女孩都会为了这个工作抢破头。这句话也成为了安迪渴望留下来任职的原因。而安迪的这次妥协也为她得到了这个众多女孩梦寐以求工作。在安迪的第一次行为当中,最终妥协为她赢得了一份工作。同时也促成了安迪下一组行为的发生的条件。
第二组行为和结果
安迪在上一组行为的妥协下获得了时尚总编助手一职,在工作中,安迪依旧保持着只要熬过一年就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职业的念头,以至于她仍然对时尚抱着可笑的态度,杂志社里所有的一切对于安迪来说都是荒谬的,于是她再一次选择了坚持自我,因为她没有打算长久干时尚这一行,她的这次坚持,使得她沦为了同事们谈话间的笑柄,她的工作总是无法令米兰达满意,甚至当着米兰达的面嘲笑了时尚并再次表示了自己的坚持——不会为了工作改变自我。这次的坚持的结果是安迪让米兰达错失了航班,以至于米兰达不能按时回家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米兰达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完全爆发了,安迪也陷入了崩溃的边缘。这次对于坚持的选择再次把安迪拖入了不幸的泥沼。同时也迫使安迪不得不进行下一个选择:坚持自我放弃工作还是妥协继续留下。
在奈秋的点悟下,安迪领会到自己应该再次妥协,于是安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时尚杂志的助手,她的打扮开始变得品味卓越。她的工作开始变得得心应手,渐渐的安迪慢慢适应了时尚杂志社繁忙的工作,虽然,安迪还会出现小状况,不过她总能找到办法解决,这样她进一步取得了米兰达的赏识。妥协再次使安迫每况愈下的状况得到了非常大的转机,同时也为安迪后面的行为做了铺路。这组行为的发生结构与第一组几乎相似,安迪同样在选择坚持的情况下,遭遇失败,继而选择妥协,结果是获得成功。影片自此关于“选择”这个人物的行动已经给出了两个例子,通过安迪的亲身经历,表明坚持并不能获得你想要的,反而可能会把你囚禁起来,而妥协虽然是对自我的一种叛逃,却恰恰搭起了通向未来的桥梁。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安迪在选择向米兰达妥协,或者说向她未来的梦想的妥协时付出了相应的筹码,安迪与男友慢慢有了摩擦,对于男友对时尚的嘲笑,安迪开始感到了反感。总的衡量。安迪所选择妥协所获得的比失去的要更为显著。
第三组行动和结果
经过两次的坚持,并且都带来了不幸的后果。安迪在之后的选择中,内心的天平也渐渐地倾向了妥协。她在男友生日那天向米兰达再次妥协,协助艾米丽保证米兰达的派对的成功举办,不过同时她与男友间的裂痕也开始变得难以修复。在米兰达要求安迪代替艾米丽出席巴黎时装周的时候,安迪经过短暂的坚持再次向米兰达妥协,这次妥协意味着安迪实现自己梦想的脚步更加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意味着与男友的彻底分手。以及与艾米丽的矛盾难以调和。选择妥协虽然意味着成功,可是在通向成功的过程中,必须放弃或者牺牲一些宝贵的东西。无论选择是多么痛苦和艰难,选择这一行动还是必须继续。
在巴黎时装周期间,安迪得知米兰达会被《Runway》总裁替换的消息后。没有选择再次妥协,而是选择了对米兰达忠诚的坚持,安迪所不知道的是,米兰达已经私下运筹帷幄,悄悄的把事情解决了,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奈秋的利益,安迪的再次选择坚持,等待的结果却是被出卖。安迪在米兰达的点醒下意识到之前的她并不是像她自己想的那样没有选择,只能按部就班。事实上,她都已经做出了选择,而她选择代替艾米丽与米兰达选择牺牲奈秋如出一辙,这也使得安迪意识到自己放弃的是原来的自我,而她的妥协也使她慢慢地变成了另一个米兰达,最后安迪再次回到了对本我的坚持的道路上,放弃了《Runway》的工作。
这次坚持使她失去了工作,表面上看。这次的选择的结果是不幸的,然而更深层次的是安迪找到了自我,终于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而这次的选择坚持也使得她发生了彻底的蜕变。
影片除了在人物行动方面表现的“选择”行为,从女性主义观点观察人物的选择行为是本片的另一层面。女性的得到解放的标志便是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她们的选择也反应了她们内心世界观的看法。
影片其实力图在女性权利的实现和父权压制(婚姻)中找到一种“调和”的表达方式。米兰达表面上位高权重、能力过人,可是在婚姻当中,米兰迭却甘愿委曲求全,这里的婚姻暗示的其实是传统的女性伦理,米兰达虽然尝试努力挽救婚姻,可是结果确实不遂人愿。这是好莱坞对于女权主义者在面临事业和婚姻两难全的境地的一种讽刺。
美国女权主义理论学家劳拉摩尔维从性别意识的形成这一角度。将“被看的女人”一说进行了发挥。她认为男性主体是观者,而女性则是被看的客体。“看”与“被看”也象征了权利的归属。女人在她们传统的裸露癖的角色中同时被人看和展示,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并享受“被看”的过程,这就是“被看”的快乐,一如影片所示,在时尚的装扮中,女性外表被编码为男权社会中的特殊符号,通过这样的呈现,使女性在被客体化中获得与主体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认同,从而产生了快乐的心理体验。由装扮的快乐指代的“被看”的快乐,是男权秩序下的感受,有学者指出“男权文化不仅造就了‘看’的快乐,还造就了‘被看’的方式与快感。”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创造这些“被看”对象的魔幻之手就是米兰达这类的时尚编辑,是她们决定了男人们“看”什么,女人们怎么“被看”,这就意味着,女人拥有选择“看”的内容的权利,女性意识的觉醒反传统地把女性定位为“看”的主体。
选择是电影中经常诠释的主题,在《穿Prada的女魔头》一片中,安迪为了实现梦想,进行了一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行为成了影片发展推进的重要因素。本片中女性主义也是好莱坞经常标榜的主题之一,安妮特·库恩在考察了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结构之后指出,好莱坞电影中的冲突似乎都是依赖于女性问题的特殊解决而解决的,“女性也许因此不得不回到她原来的位置。这样社会秩序才能够恢复。”
结尾安迪的回归与其说是对原始自我回归的选择,还不如说选择是对于以米兰达为代表的女权主义的叛逃和对传统观念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