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新理念深入课堂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的研究的视野随之变得非常开阔,研究的内容也十分丰富,研究的形式多姿多彩。因此,研究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们开始普遍重视课堂提问。但是,有些教师由于不明提问的性质和要领,语文课堂提问不甚得法。常常是小问题不断,大问题成串。《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师的分析”似乎是少了,但代之而起的却是以教师的串问领起学生不着边际的漫天回答,或提问过于简单,或提问过于烦琐,或提问过于空乏,或提问过于含混。请看下列教例。
[教例]下面是一位教师教余秋雨的《道士塔》,为了引导学生弄清王圆篆盗卖文物的“背景”的一个片断实录。
师:王圆篆卖的是哪里的文物?
生:中国的。
师:中国的,范围不太大了吗?
生:敦煌的。(生缩小了范围)
师:就不能再小点吗?
生:石窟的。(生再缩小范围)
师:还能再小一点吗?
生:藏经洞的?(生终于“悟”出)
师:回答正确。
不难看出,这种提问对学生是无聊的折磨,是无端的摧残,是无知的作难。从“中国的”到定格于“藏经洞的”,有什么思考?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
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提问的性质、提问的时机、提问的价值考察出来。
提问艺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提问获得成功呢?
1.提问要有思考性。也就是说提问宜曲忌直,要拐个弯儿,富有思考性。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就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宁鸿彬老师教《皇帝的新装》,教师问: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的骗术骗了好多人。皇帝、大臣、骑士、百姓都是既受骗,又骗人。为什么这些人摆脱不了一个“骗”字呢?经过讨论学生明确:“私”字使然。“私”是罪恶之源,无私才能无畏。如教《“友邦惊诧”论》一文,讲开头一段时,为启发学生掌握遣词造句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功能,可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文章开头摆出学生请愿的事实,为何说“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略有知觉”寓含什么深意?起什么作用?“略有知识”行不行?②在揭露反动政府刽子手面目和卖国事实的同时,为什么要加上关于读书的议论?是不是偏离了中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有一定深度,能引起学生思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进行思维的严格训练。
2.提问要有序列性。即形成教学的思维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是说,教师善于提问,好像攻伐坚硬的木头一样,先以脆弱的部分入手,然后再砍伐那坚硬的部分,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愉快接受,并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例如,有老师教《雷雨》设计出三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引领学生阅读分析。①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的?②周朴园是如何对待已知道“活着”的鲁侍萍的?③周朴园是如何对待站立眼前的离开30余年的鲁侍萍的?这里,教师巧妙地把“人物性格”这个大问题化解、分成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如何对待“活着”的鲁侍萍、如何对待“眼前”的鲁侍萍这三个提炼得相当精美的小问题。三个问题设计得也很有逻辑性。第一问是切入,第二问是延伸,第三问是深化,从易到难,环环相扣。体现了教学的思路顺序,学生认识的顺序。
3.提问要有时机性。提问必须讲究时机策略,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道:“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了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如果在分析课时提出:“雷峰塔是‘镇压的塔’有什么含义?”学生不可能准确回答,因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论雷峰塔的倒掉》的主要教学内容,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重要教学任务。如果在分析课文完之后,再提出这一问题,学生就可能回答得准确深刻。
4.提问要有针对性。就是要有的放矢,不要盲目提问,也不要提那些可问可不问的问题。“的”就是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之处,是学生疑惑不解或容易疏漏之处。徐振维老师曾论及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问题,一是提的问题比较琐碎、浅显,答案基本上是零零碎碎的,二是一个问题学生没有答出来,又随口提一连串的问题。如前文所述《道士塔》教例中的提问,就是徐老师所批评的提问形式。
5.提问要有新颖性。新颖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对课文深深地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宁鸿彬老师执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提出:魏巍同志告诉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三个事例,是从大量的生动事例中精选出来的,是最有代表性的。那么,魏巍同志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事例呢?这三个事例有哪些方面的代表性呢?这一设问十分巧妙,颇有创意。它妙在带动了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教学,它妙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妙在用最精粹的提问形成课堂教学的“主问题”,拉出课文教学的明晰线条。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要有一定的技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问得开窍,问得有趣,问得奇美。余映潮老师说:“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带动的作用。”古诗云:“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广大语文教师像高明的裁剪师一样,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设计了各种各样精美的提问,现采撷数例说明。 1.直问式。就是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或就某一个问题而作的明确发问。
[教例]钱梦龙老师在教《惠崇〈春江晚景〉》,教师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师:这首诗是写早春、盛春,还是晚春?
(①学生读诗、思考、议论。②学生发言:此诗写的是早春。理由有:春江水暖、芦芽冒尖。)
师:这首诗中有一句特别有名,你们猜是哪一句?
(①学生读诗。②学生发言:这句诗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理由: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人们以鸭子的嬉戏中想到了水温的回升。)
师:诗中写一种鱼,它怎么样?
(学生议论,教师点拔:“正是河豚欲上时”点明了早春物候的特点。)
从上述教例可以看出,教师设计三个提问形成了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赏析和对“正是河豚欲上时”的品味这两个教学步骤,极好地优化了课文教学信息,拉出了明晰生动的教学线条。
2.搭桥式。上课时,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学生答不出来,这常常因提问的难度大、坡度大,这时教师就可在此点与彼点间搭桥引路,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顺利地解决难题。
[教例]蒲松龄的《促织》中有一句“久不售”,教材对“售”注释为:原意是卖物出售,常引申为成功,这里是考取的意思。学生读后还是不懂,有教师作了如下引路:
师:作者为什么把很久没有考取说成“久不售”呢?而不说“久不中”“久不第”呢?
(课堂沉闷,无人回答,可见“售”是个“路障”,待两分钟之后)
师:我看关键是个“售”字。
生:售,就是卖物出手。成名读书寻求功名,不就是想把自己卖出去吗?
生:售,还暗写了成名的辛酸。读书一生,兜售不成,“中”“第”哪有“售”深刻呢?
可见,经教师的引路,学生的思维点亮了,他们分析得入情入理。“售”字弄懂了,学生的认识也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
3.牵筋式。这种提问是从文章的重点、教学的难点、学生的疑点出发,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关键。也就是说,通过提问,把课文的精华所在牵出来,引起学生注意,促进学生思考。
[教例]朱自清的《背影》,要求学生理解父子惜别时的深情,根据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本文记叙的重要事例是什么?
(2)“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
(3)写人一般正面刻画外貌,本文为什么要写背影?
这几个问题显示了课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课文的重点、难点上来,让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
4.比较式。“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为了巩固旧知识,开拓新知识,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例]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两篇文章都是纪念革命烈士,但两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是有差别的。有老师在教《为了忘却的记念》之后,提出《为了忘却的记念》和《纪念刘和珍君》两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是否有差异、有何差异?
教《故乡》,可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
教《阿房宫赋》,可问:《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写秦灭六国之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
5.点睛式。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为了升华教学主题,达到画龙点睛之妙而精心设计的提问,这种提问简洁、明了、有力,达到掀起阅读高潮的效果。
[教例]宁鸿彬老师在教《七根火柴》时,当教学接近尾声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无名战士”有名字吗?如果有名字,作者为什么不写出来呢?
这一问,本来认为已经把课文学完了的学生们,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通过师生相互交流,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6.曲问式。它问在此而意在彼,使学生开动脑筋,通过一番思索才能回答。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产生“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教例]钱梦龙老师教《愚公移山》时,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有一段精彩的教学实录:
师: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曲问)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以“龀”字知道的。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学生板书)写得很对。“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换牙时约七八岁。
师:对,换牙。你看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曲问)
生:(一时不能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生: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
这段实录中,有两处是典型的曲问,如果直问,就收不到启迪学生思维的效果,也不能引起学生答问的兴趣。
7.发散式。这种提问,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然后派生出许多小问题,从各个角度或不同侧面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种提问方式又叫“主问题”提问方式,这种用“主问题”提问方式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提问方式来结构学生的课中活动,用“主问题”提问方式来制约课堂上无序、零碎、繁杂的问答,能有效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随意问答等种种弊端。
[教例]教鲁迅的小说《祝福》,为了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特征这个中心问题(主问题),有教师设计了下列几个提问: (1)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到鲁镇帮工?试工后鲁四老爷为什么愿意留用她?
(2)祥林嫂被“卖”给贺老六时,为什么要拼命反抗?夫死子亡后她的处境怎样?
(3)祥林嫂再度到鲁镇帮工,鲁四老爷对她的态度又怎样?
(4)祥林嫂为什么要用她多年积攒的工钱去捐门槛?
(5)祥林嫂被鲁家赶出后,临死前为什么对“魂灵有无”表示怀疑。
8.情景式。这种提问是教师利用图画、实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依据教材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到教师所设置的如幻似真的情景中去,抓住时机地提问。这种提问能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提问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体味到思考的快乐。
[教例]邓彤老师在教《明湖居听书》时,设置了下列一个情景教学片段:
师:19世纪末,当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禁不住老泪纵横,说自己因此“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现在,让我们也来聆听这首《如歌的行板》吧。
(放录音,学生很快便沉浸到音乐之中。这正是选择该乐曲作为导入音乐的缘由。)
师:此后不久,在中国有一位名叫刘鹗的奇人也被一段音乐陶醉了,请看《明湖居听书》(板书课题)
[教例]有位教师教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计了一盆鲜花,花分几色,或红、或紫、或黄、或白……形态多多,蓬勃吐艳。
师:(微笑)这花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
师:谁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这样的色与神?
生:(纷纷举手)万紫千红、红蓝交辉、姹紫嫣红……
师:(喜形于色)好!都有一个“红”字,那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学生情趣正浓,教师稍一点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疑问,自然而解。)
情景式提问富有美感,易于激趣,便于乐学。学生非草木,怎不更多情?
9.绕道式。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阻隔,问题一经搁浅,再“启”也不“发”,讲又费劲和无味,这时可以采用绕道式的提问方法。
[教例]有老师讲《祝福》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鲁四老爷这个人物性格,设置了下列一段精巧的提问:
师:“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经过思考,学生仍然答不上来)
师:同学们想一想,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想说什么?
生:死了。
生:老了。
师: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说死了?
生:因为他忌讳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亡一类的事情。
师:鲁四老爷为什么又不说“老了”?
生:因为“老了”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
问到这里,鲁四老爷这个既不能犯忌讳,又不能丢了传统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就活脱脱地站了起来。至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10.创造式。这种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宽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的一种发问。
[教例]《藤野先生》一文,送照片这一段写的很简略,有的老师请同学们设想: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先生拿出照片时对鲁迅说了些什么?鲁迅又说了些什么?鲁迅又是怎样告辞先生的?
讲《我的叔叔于勒》,有老师要求同学们设想,如果于勒的再次破产是假的,是故意试探兄嫂,那么,兄嫂发现后,会做怎样令人作呕的表演?
创造式提问的答案不是教材内容的重述,而且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但这个答案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以已知为基础,与理解分析相关联,只是它要求回答问题的角度要新,或需要想象和联想,因而更具有独创性。
此外,还有揭疑式提问,选择式提问,激将式提问……提问形式可谓丰富多彩,这些足以说明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几种提问方式,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使提问日趋完美。
近年来,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们开始普遍重视课堂提问。但是,有些教师由于不明提问的性质和要领,语文课堂提问不甚得法。常常是小问题不断,大问题成串。《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师的分析”似乎是少了,但代之而起的却是以教师的串问领起学生不着边际的漫天回答,或提问过于简单,或提问过于烦琐,或提问过于空乏,或提问过于含混。请看下列教例。
[教例]下面是一位教师教余秋雨的《道士塔》,为了引导学生弄清王圆篆盗卖文物的“背景”的一个片断实录。
师:王圆篆卖的是哪里的文物?
生:中国的。
师:中国的,范围不太大了吗?
生:敦煌的。(生缩小了范围)
师:就不能再小点吗?
生:石窟的。(生再缩小范围)
师:还能再小一点吗?
生:藏经洞的?(生终于“悟”出)
师:回答正确。
不难看出,这种提问对学生是无聊的折磨,是无端的摧残,是无知的作难。从“中国的”到定格于“藏经洞的”,有什么思考?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
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提问的性质、提问的时机、提问的价值考察出来。
提问艺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提问获得成功呢?
1.提问要有思考性。也就是说提问宜曲忌直,要拐个弯儿,富有思考性。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就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宁鸿彬老师教《皇帝的新装》,教师问: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的骗术骗了好多人。皇帝、大臣、骑士、百姓都是既受骗,又骗人。为什么这些人摆脱不了一个“骗”字呢?经过讨论学生明确:“私”字使然。“私”是罪恶之源,无私才能无畏。如教《“友邦惊诧”论》一文,讲开头一段时,为启发学生掌握遣词造句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功能,可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文章开头摆出学生请愿的事实,为何说“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略有知觉”寓含什么深意?起什么作用?“略有知识”行不行?②在揭露反动政府刽子手面目和卖国事实的同时,为什么要加上关于读书的议论?是不是偏离了中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有一定深度,能引起学生思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进行思维的严格训练。
2.提问要有序列性。即形成教学的思维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是说,教师善于提问,好像攻伐坚硬的木头一样,先以脆弱的部分入手,然后再砍伐那坚硬的部分,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愉快接受,并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例如,有老师教《雷雨》设计出三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引领学生阅读分析。①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的?②周朴园是如何对待已知道“活着”的鲁侍萍的?③周朴园是如何对待站立眼前的离开30余年的鲁侍萍的?这里,教师巧妙地把“人物性格”这个大问题化解、分成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如何对待“活着”的鲁侍萍、如何对待“眼前”的鲁侍萍这三个提炼得相当精美的小问题。三个问题设计得也很有逻辑性。第一问是切入,第二问是延伸,第三问是深化,从易到难,环环相扣。体现了教学的思路顺序,学生认识的顺序。
3.提问要有时机性。提问必须讲究时机策略,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道:“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了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如果在分析课时提出:“雷峰塔是‘镇压的塔’有什么含义?”学生不可能准确回答,因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论雷峰塔的倒掉》的主要教学内容,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重要教学任务。如果在分析课文完之后,再提出这一问题,学生就可能回答得准确深刻。
4.提问要有针对性。就是要有的放矢,不要盲目提问,也不要提那些可问可不问的问题。“的”就是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之处,是学生疑惑不解或容易疏漏之处。徐振维老师曾论及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问题,一是提的问题比较琐碎、浅显,答案基本上是零零碎碎的,二是一个问题学生没有答出来,又随口提一连串的问题。如前文所述《道士塔》教例中的提问,就是徐老师所批评的提问形式。
5.提问要有新颖性。新颖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对课文深深地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宁鸿彬老师执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提出:魏巍同志告诉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三个事例,是从大量的生动事例中精选出来的,是最有代表性的。那么,魏巍同志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事例呢?这三个事例有哪些方面的代表性呢?这一设问十分巧妙,颇有创意。它妙在带动了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教学,它妙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妙在用最精粹的提问形成课堂教学的“主问题”,拉出课文教学的明晰线条。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要有一定的技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问得开窍,问得有趣,问得奇美。余映潮老师说:“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带动的作用。”古诗云:“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广大语文教师像高明的裁剪师一样,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设计了各种各样精美的提问,现采撷数例说明。 1.直问式。就是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或就某一个问题而作的明确发问。
[教例]钱梦龙老师在教《惠崇〈春江晚景〉》,教师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师:这首诗是写早春、盛春,还是晚春?
(①学生读诗、思考、议论。②学生发言:此诗写的是早春。理由有:春江水暖、芦芽冒尖。)
师:这首诗中有一句特别有名,你们猜是哪一句?
(①学生读诗。②学生发言:这句诗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理由: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人们以鸭子的嬉戏中想到了水温的回升。)
师:诗中写一种鱼,它怎么样?
(学生议论,教师点拔:“正是河豚欲上时”点明了早春物候的特点。)
从上述教例可以看出,教师设计三个提问形成了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赏析和对“正是河豚欲上时”的品味这两个教学步骤,极好地优化了课文教学信息,拉出了明晰生动的教学线条。
2.搭桥式。上课时,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学生答不出来,这常常因提问的难度大、坡度大,这时教师就可在此点与彼点间搭桥引路,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顺利地解决难题。
[教例]蒲松龄的《促织》中有一句“久不售”,教材对“售”注释为:原意是卖物出售,常引申为成功,这里是考取的意思。学生读后还是不懂,有教师作了如下引路:
师:作者为什么把很久没有考取说成“久不售”呢?而不说“久不中”“久不第”呢?
(课堂沉闷,无人回答,可见“售”是个“路障”,待两分钟之后)
师:我看关键是个“售”字。
生:售,就是卖物出手。成名读书寻求功名,不就是想把自己卖出去吗?
生:售,还暗写了成名的辛酸。读书一生,兜售不成,“中”“第”哪有“售”深刻呢?
可见,经教师的引路,学生的思维点亮了,他们分析得入情入理。“售”字弄懂了,学生的认识也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
3.牵筋式。这种提问是从文章的重点、教学的难点、学生的疑点出发,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关键。也就是说,通过提问,把课文的精华所在牵出来,引起学生注意,促进学生思考。
[教例]朱自清的《背影》,要求学生理解父子惜别时的深情,根据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本文记叙的重要事例是什么?
(2)“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
(3)写人一般正面刻画外貌,本文为什么要写背影?
这几个问题显示了课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课文的重点、难点上来,让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
4.比较式。“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为了巩固旧知识,开拓新知识,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例]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两篇文章都是纪念革命烈士,但两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是有差别的。有老师在教《为了忘却的记念》之后,提出《为了忘却的记念》和《纪念刘和珍君》两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是否有差异、有何差异?
教《故乡》,可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
教《阿房宫赋》,可问:《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写秦灭六国之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
5.点睛式。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为了升华教学主题,达到画龙点睛之妙而精心设计的提问,这种提问简洁、明了、有力,达到掀起阅读高潮的效果。
[教例]宁鸿彬老师在教《七根火柴》时,当教学接近尾声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无名战士”有名字吗?如果有名字,作者为什么不写出来呢?
这一问,本来认为已经把课文学完了的学生们,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通过师生相互交流,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6.曲问式。它问在此而意在彼,使学生开动脑筋,通过一番思索才能回答。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产生“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教例]钱梦龙老师教《愚公移山》时,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有一段精彩的教学实录:
师: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曲问)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以“龀”字知道的。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学生板书)写得很对。“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换牙时约七八岁。
师:对,换牙。你看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曲问)
生:(一时不能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生: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
这段实录中,有两处是典型的曲问,如果直问,就收不到启迪学生思维的效果,也不能引起学生答问的兴趣。
7.发散式。这种提问,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然后派生出许多小问题,从各个角度或不同侧面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种提问方式又叫“主问题”提问方式,这种用“主问题”提问方式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提问方式来结构学生的课中活动,用“主问题”提问方式来制约课堂上无序、零碎、繁杂的问答,能有效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随意问答等种种弊端。
[教例]教鲁迅的小说《祝福》,为了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特征这个中心问题(主问题),有教师设计了下列几个提问: (1)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到鲁镇帮工?试工后鲁四老爷为什么愿意留用她?
(2)祥林嫂被“卖”给贺老六时,为什么要拼命反抗?夫死子亡后她的处境怎样?
(3)祥林嫂再度到鲁镇帮工,鲁四老爷对她的态度又怎样?
(4)祥林嫂为什么要用她多年积攒的工钱去捐门槛?
(5)祥林嫂被鲁家赶出后,临死前为什么对“魂灵有无”表示怀疑。
8.情景式。这种提问是教师利用图画、实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依据教材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到教师所设置的如幻似真的情景中去,抓住时机地提问。这种提问能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提问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体味到思考的快乐。
[教例]邓彤老师在教《明湖居听书》时,设置了下列一个情景教学片段:
师:19世纪末,当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禁不住老泪纵横,说自己因此“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现在,让我们也来聆听这首《如歌的行板》吧。
(放录音,学生很快便沉浸到音乐之中。这正是选择该乐曲作为导入音乐的缘由。)
师:此后不久,在中国有一位名叫刘鹗的奇人也被一段音乐陶醉了,请看《明湖居听书》(板书课题)
[教例]有位教师教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计了一盆鲜花,花分几色,或红、或紫、或黄、或白……形态多多,蓬勃吐艳。
师:(微笑)这花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
师:谁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这样的色与神?
生:(纷纷举手)万紫千红、红蓝交辉、姹紫嫣红……
师:(喜形于色)好!都有一个“红”字,那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学生情趣正浓,教师稍一点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疑问,自然而解。)
情景式提问富有美感,易于激趣,便于乐学。学生非草木,怎不更多情?
9.绕道式。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阻隔,问题一经搁浅,再“启”也不“发”,讲又费劲和无味,这时可以采用绕道式的提问方法。
[教例]有老师讲《祝福》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鲁四老爷这个人物性格,设置了下列一段精巧的提问:
师:“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经过思考,学生仍然答不上来)
师:同学们想一想,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想说什么?
生:死了。
生:老了。
师: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说死了?
生:因为他忌讳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亡一类的事情。
师:鲁四老爷为什么又不说“老了”?
生:因为“老了”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
问到这里,鲁四老爷这个既不能犯忌讳,又不能丢了传统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就活脱脱地站了起来。至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10.创造式。这种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宽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的一种发问。
[教例]《藤野先生》一文,送照片这一段写的很简略,有的老师请同学们设想: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先生拿出照片时对鲁迅说了些什么?鲁迅又说了些什么?鲁迅又是怎样告辞先生的?
讲《我的叔叔于勒》,有老师要求同学们设想,如果于勒的再次破产是假的,是故意试探兄嫂,那么,兄嫂发现后,会做怎样令人作呕的表演?
创造式提问的答案不是教材内容的重述,而且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但这个答案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以已知为基础,与理解分析相关联,只是它要求回答问题的角度要新,或需要想象和联想,因而更具有独创性。
此外,还有揭疑式提问,选择式提问,激将式提问……提问形式可谓丰富多彩,这些足以说明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几种提问方式,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使提问日趋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