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一座城市的“变”与“不变”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145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89年,一座肩负着“服务能源基地”重要使命的城市在晋西北宣告设立。20年后,被誉为新兴工业城市和园林城市的朔州市已崛起在塞北大地。
  20年间,朔州市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初期着力解决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瓶颈问题,到当前致力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太多的变化镌刻在这座年轻城市的脸上,而唯一未曾改变的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朔州精神”。
  “把石头托上了天空就变成了星星!”
  2009年8月19日,在山西朔州市政府后院的朔州三晋文化研究会上,古稀之年的钟声扬以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为记者描述朔州20年来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幻化。
  坐在钟声扬对面的李尧则用平实、直白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天翻地覆之变,不敢想象!”
  两位71岁的老人均是朔州建市之初从雁北地区(1993年撤销)抽调的干部。钟声扬之前担任广灵县委宣传部部长,后到朔州任文联主席一职,1994年升任朔州市人大副主任,是国内知名的散文诗作家;同样出身宣传战线的李尧,从雁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岗位调至朔州担任文体委主任,次年任副市长,分管文教、体育、卫生等工作。
  上世纪末,熟识30多年的两位老人相继退居二线。之后他们共同创办了朔州三晋文化研究会,并分别担任正副会长。
  在钟声扬与李尧看来,朔州从1989年建市到现在,无论是城乡面貌,还是居民生活水平,20年间都发生了巨变。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历任领导与朔州人民百折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变。这也正是钟声扬口中“石头变星星”的内涵所在。
  
  “因煤而兴”的城市
  
  “如果没有煤炭就不会有现在的朔州市。”谈起建市初衷,当年参与建市筹备的原朔州市工商局局长池满花告诉记者,“当时国务院批准成立省管地级朔州市,主旨就是服务平、朔两县境内的平朔露天煤矿和神头大型电厂。”
  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平朔露天煤矿不仅是内地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曾给平朔这片塞外闭塞之地带来无限遐想与希望。上世纪80年代,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乡村都市”般的美景,至今仍被许多当地人熟记于心。
  “那时,平、朔两县的县城都很破败,而生活区却很新潮,两栋标志性的高层建筑高高耸立,区内绿草如茵、干净整洁、设施完备,有世外桃源之感。所以当时朔州建市,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城市能建得像生活区一样漂亮。”朔州市某机关工作人员李文彬回忆。
  20年之后,朔州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完全超出李文彬的想象,平朔生活区一隅之地与之已无从相比。随着朔州新城北延速度的加快,平朔生活区开始融入其中。
  在朔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记者发现:从1989年到2008年年底,朔州的GDP总量从17.6亿增加到420.4亿;财政收入从1.5亿跃升至102亿,翻了68倍。
  除了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在“不求最大,但求最美”的城建方针指导下,朔州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从7.1平方公里(含平朔生活区)扩容至23平方公里。市区人均绿地、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等数据均位居山西前列,是山西唯一的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
  钟声扬把朔州的巨变称之为“中国发展的缩影”,而许多当地人坚信家乡的20年有着更多可圈可点之处。
  朔州市建设局节能监管中心主任温庆元曾参与了建市初的城市规划,他告诉记者:“朔州建市之初虽是一片空白,但规划设计绝对是深谋远虑,当时严格执行建筑物退出道路红线等规定,为今天城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北街往北,朔州新区不仅拥有宽广纵横的街巷、鳞次栉比的高楼、花团簇拥的公园,分布四周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新闻大楼、人民公园等20多项重点工程也即将竣工,城市功能正朝着高标准迈进。
  从建市初“服务能源基地”,到现在建设“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朔州城市定位的提升不仅是这座“因煤而兴”城市顺应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朔州着力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宣言。
  
  城市转型“先行一步”
  
  在今年6月召开的政协朔州市五届一次会议上,一名年轻的政协常委引起广泛关注。他叫王德盛,34岁,来自广东,朔州豪德光彩贸易广场总经理。
  豪德广场作为目前晋西北最大的物流集散龙头,是香港豪德集团投资4亿余元在国内兴建的第13家大型物流园区,同时也是朔州市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示范工程。
  “政府不仅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格外关照,而且对我们绝对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王德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对朔州的投资环境给予了高度赞赏。
  近年来,随着朔州扶持第三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类似豪德集团这样的大型非煤企业无一不受到当地政府的礼遇,伊利、蒙牛、雅士利、汇源等企业也先后成为朔州的“座上宾”。
  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多年来,城市转型始终是摆在朔州主政者案头的重要课题。
  朔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郭志坚告诉记者:“以建设新型能源工业和生态畜牧城市为取向,朔州从多个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包括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地面输煤向空中输电转变、推进非煤产业发展等。”
  《中国经济周刊》从朔州市有关部门获悉,从2006年到今年6月底,该市291个招商落地项目中,非煤电项目有214个,占总数的73.5%。
  7月15日,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在朔州考察时,高度评价了朔州在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起到的表率作用,称朔州在转型发展中“先走一步”。
  省委书记的褒奖得益于朔州市今年上半年的表现—GDP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6%,增幅居全省第一。
  对于这一表现,省内一些专家普遍认为该市“资源整合起步早、动作快,上半年原煤产量相对平稳”。
  几年中,坑口电厂、煤矸石电厂、热电联供、风力发电等一批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项目在朔州加快了上马速度。
  在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牛主任告诉记者:“二期2×300MW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投产后,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发电厂,每年可消耗煤泥、煤矸石、风氧化煤等劣质燃料460万吨左右,将形成全国循环流化床煤矸石发电基地。”
  
  城市精神的“烙印”
  
  “青年时期上路,中年时期领路,老年时期指路。”在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钟声扬向记者阐述了研究会的宗旨。为向朔州建市20年献礼,他与李尧等人历时3年编写的《朔州通史》几天前刚刚付梓。
  谈起收集250余万字的艰辛,两位老人淡然一笑:“比起建市之初的困难,这不算什么。我们现在虽然退出领路人行列,但发挥余热、建言献策还是应尽的义务。”
  对于朔州近年来提出的“豪爽大气、海纳百川、百折不挠、奋力赶超”的城市精神,李尧认为16个字精准到位,缺一不可。
  “‘豪爽大气、海纳百川’其实是历史赋予的地域精神。朔州过去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融合之地,既有农耕文化的文明底蕴,又有游牧文化的豪爽大气,人们心胸宽广,从不排外。”中共朔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朔州精神”解析说。
  郭健说:“历史上朔州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干旱少雨加上风沙肆虐、天气寒冷,但朔州人民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靠的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而‘奋力赶超’充分反映了朔州人民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迫切心情。”
  事实上,从1989年建市起,朔州历任领导都曾烙下了这样的精神印记,其时“朔州精神”虽未形成体系,但这16字的深刻蕴意始终贯穿于朔州20年的工作中。
  池满花时至今日仍对建市初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是‘小政府、大社会’,几十号人分了农委、文体委、财委等小组,每个人都被压得喘不过气,吃、住、行全是问题,办公就挤在原朔县的一些机关里,风餐露宿是常事。”
  20年来,主政朔州的大部分官员得到擢升,因而坊间把朔州称作山西官员的“黄埔军校”。但表象的背后恰恰是朔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执着与信念。
  与此同时,市辖县右玉18任县委书记坚持植树造林,把昔日不毛之地建设成塞外绿洲的“右玉精神”,也被山西官方推向全省。“朔州精神”体系中“右玉精神”已成为继“纪兰精神”、“太行精神”之后山西的又一面旗帜。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现在朔州20岁,等到50岁、100岁,这个精神还要发扬光大。”郭健表示。
其他文献
近日,一场关于文档格式标准之争席卷了国内及世界软件业。事情的起因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目前正在向各成员国征集新一代的国际办公软件文档格式标准。  日前,微软公司向ISO提交了自己的相关标准Office Open XML(OOXML),力推其成为新的国际文档标准并顺利进入了快速通道。9月3日,ISO将就此进行投票表决。  但此举却遭到了来自中国软件产业界的联合抵制,软件企业、专家、行业协会纷纷出
金色的银行永不落  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一是赚钱最多的公司,筛选的核心指标是净利润和毛利率,这是两个相对静态的指标,但还是能够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二是销售净利率排名,这个指标可以直观地让你知道,谁的赚钱能力比较强,谁最会赚钱。  我们在筛选的过程中,排除了这样一些增长模式的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带来的虚浮增长,比如一年只获得一次财政补贴的公司虽然看起来盈利能力很强,但实在是不让人放心。还
国家质监总局近日公布的中国市场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抽查公告显示,抽检的60家企业生产的60种产品,合格率达到95%,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质量水平比2006年产品抽样合格率提高了24.6个百分点。  “婴幼儿奶粉质量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经过2004年毒奶粉事件以后,政府加强了婴幼儿奶粉质量的监管工作。”中国奶业协会原副会长、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说。  业内人士认为, 质量抽查
【摘 要】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书法教育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一直贯穿于人的一生。在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教学,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需要。进行有效的书法教育教学必须遵循学段目标和学生的身心规律,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激发内驱力,保持持久学力。  【关键词】年段目标;人文性;内驱力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獻标
【摘 要】在汉隶碑刻中,《史晨碑》无疑是非常遵循“中和美”这一准则的典型。作为东汉后期的书法作品,《史晨碑》显然又是东汉隶书走向规范,定型后的代表。临习《史晨碑》要:善于读帖;讲究笔法,注重用笔的变化;通过背临、意临总结规律。  【关键词】汉碑;临习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3-0031-04  在东汉碑刻中,《史晨碑》有着非常重
近日,杭州超级帐篷、西安雾炮车等治污超级装备的亮相,引起了民众的极大兴趣,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姑且不论其治污效果,它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为了治污,全国各地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超级帐篷  2014年5月13日,浙江杭州,為防止重污染土壤治理过程中的刺激性气味扩散,施工方搭建了一座面积达2万平方米、高36米的白色充气大棚,将该污染地块罩住。  高压水枪  2013年5月,浙江台州,治污人员连续一
策划人语  为全面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2011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3年1月,教育部又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纲要》更是对中小学书法教育评价的目的、重点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  而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各校都在加快书法进校园、书法进课程的步伐,但课堂上有了書法并不代表是真正的书法教育,学生写了一手好字,
正在进行的“十二五”规划被喻为是当下最大规模的公共政策研究。  这当是智囊对中国政治经济施加影响力的好机会。对于进入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快速的发展与转型期的矛盾两相交织的社会背景,迫切需要更多元的智力支持,对未来进行前瞻性规划。然而,中国尚未能形成大批类似于西方“思想库”的机构及机制。  由此,麦肯锡这样的国际智囊身影开始频频出现于地方政府及各大央企的决策研究体系中,广泛涉足于社会经
摘要:本文介绍高职计算机实操类课程《计算机考证》信息化教学设计思想及方法,并通过教学实施后总结教学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核心思想是对项目化教学、混合式教学以及一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配合应用进行实践和总结。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云班课;计算机实操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6-0159-02  《
【摘 要】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立志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精专(金砖)”的御窑文化,科学定位书法教育,扎实推进书法教育,创新书法教育的当代实践,结出了书法教育的累累硕果。  【关键词】御窑小学;书法教育;定位;行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5-0075-03  姑苏城北,阳澄湖畔,春秋时期,吴国大臣伍子胥曾说“相土尝水,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