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89年,一座肩负着“服务能源基地”重要使命的城市在晋西北宣告设立。20年后,被誉为新兴工业城市和园林城市的朔州市已崛起在塞北大地。
20年间,朔州市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初期着力解决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瓶颈问题,到当前致力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太多的变化镌刻在这座年轻城市的脸上,而唯一未曾改变的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朔州精神”。
“把石头托上了天空就变成了星星!”
2009年8月19日,在山西朔州市政府后院的朔州三晋文化研究会上,古稀之年的钟声扬以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为记者描述朔州20年来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幻化。
坐在钟声扬对面的李尧则用平实、直白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天翻地覆之变,不敢想象!”
两位71岁的老人均是朔州建市之初从雁北地区(1993年撤销)抽调的干部。钟声扬之前担任广灵县委宣传部部长,后到朔州任文联主席一职,1994年升任朔州市人大副主任,是国内知名的散文诗作家;同样出身宣传战线的李尧,从雁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岗位调至朔州担任文体委主任,次年任副市长,分管文教、体育、卫生等工作。
上世纪末,熟识30多年的两位老人相继退居二线。之后他们共同创办了朔州三晋文化研究会,并分别担任正副会长。
在钟声扬与李尧看来,朔州从1989年建市到现在,无论是城乡面貌,还是居民生活水平,20年间都发生了巨变。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历任领导与朔州人民百折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变。这也正是钟声扬口中“石头变星星”的内涵所在。
“因煤而兴”的城市
“如果没有煤炭就不会有现在的朔州市。”谈起建市初衷,当年参与建市筹备的原朔州市工商局局长池满花告诉记者,“当时国务院批准成立省管地级朔州市,主旨就是服务平、朔两县境内的平朔露天煤矿和神头大型电厂。”
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平朔露天煤矿不仅是内地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曾给平朔这片塞外闭塞之地带来无限遐想与希望。上世纪80年代,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乡村都市”般的美景,至今仍被许多当地人熟记于心。
“那时,平、朔两县的县城都很破败,而生活区却很新潮,两栋标志性的高层建筑高高耸立,区内绿草如茵、干净整洁、设施完备,有世外桃源之感。所以当时朔州建市,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城市能建得像生活区一样漂亮。”朔州市某机关工作人员李文彬回忆。
20年之后,朔州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完全超出李文彬的想象,平朔生活区一隅之地与之已无从相比。随着朔州新城北延速度的加快,平朔生活区开始融入其中。
在朔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记者发现:从1989年到2008年年底,朔州的GDP总量从17.6亿增加到420.4亿;财政收入从1.5亿跃升至102亿,翻了68倍。
除了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在“不求最大,但求最美”的城建方针指导下,朔州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从7.1平方公里(含平朔生活区)扩容至23平方公里。市区人均绿地、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等数据均位居山西前列,是山西唯一的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
钟声扬把朔州的巨变称之为“中国发展的缩影”,而许多当地人坚信家乡的20年有着更多可圈可点之处。
朔州市建设局节能监管中心主任温庆元曾参与了建市初的城市规划,他告诉记者:“朔州建市之初虽是一片空白,但规划设计绝对是深谋远虑,当时严格执行建筑物退出道路红线等规定,为今天城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北街往北,朔州新区不仅拥有宽广纵横的街巷、鳞次栉比的高楼、花团簇拥的公园,分布四周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新闻大楼、人民公园等20多项重点工程也即将竣工,城市功能正朝着高标准迈进。
从建市初“服务能源基地”,到现在建设“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朔州城市定位的提升不仅是这座“因煤而兴”城市顺应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朔州着力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宣言。
城市转型“先行一步”
在今年6月召开的政协朔州市五届一次会议上,一名年轻的政协常委引起广泛关注。他叫王德盛,34岁,来自广东,朔州豪德光彩贸易广场总经理。
豪德广场作为目前晋西北最大的物流集散龙头,是香港豪德集团投资4亿余元在国内兴建的第13家大型物流园区,同时也是朔州市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示范工程。
“政府不仅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格外关照,而且对我们绝对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王德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对朔州的投资环境给予了高度赞赏。
近年来,随着朔州扶持第三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类似豪德集团这样的大型非煤企业无一不受到当地政府的礼遇,伊利、蒙牛、雅士利、汇源等企业也先后成为朔州的“座上宾”。
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多年来,城市转型始终是摆在朔州主政者案头的重要课题。
朔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郭志坚告诉记者:“以建设新型能源工业和生态畜牧城市为取向,朔州从多个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包括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地面输煤向空中输电转变、推进非煤产业发展等。”
《中国经济周刊》从朔州市有关部门获悉,从2006年到今年6月底,该市291个招商落地项目中,非煤电项目有214个,占总数的73.5%。
7月15日,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在朔州考察时,高度评价了朔州在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起到的表率作用,称朔州在转型发展中“先走一步”。
省委书记的褒奖得益于朔州市今年上半年的表现—GDP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6%,增幅居全省第一。
对于这一表现,省内一些专家普遍认为该市“资源整合起步早、动作快,上半年原煤产量相对平稳”。
几年中,坑口电厂、煤矸石电厂、热电联供、风力发电等一批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项目在朔州加快了上马速度。
在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牛主任告诉记者:“二期2×300MW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投产后,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发电厂,每年可消耗煤泥、煤矸石、风氧化煤等劣质燃料460万吨左右,将形成全国循环流化床煤矸石发电基地。”
城市精神的“烙印”
“青年时期上路,中年时期领路,老年时期指路。”在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钟声扬向记者阐述了研究会的宗旨。为向朔州建市20年献礼,他与李尧等人历时3年编写的《朔州通史》几天前刚刚付梓。
谈起收集250余万字的艰辛,两位老人淡然一笑:“比起建市之初的困难,这不算什么。我们现在虽然退出领路人行列,但发挥余热、建言献策还是应尽的义务。”
对于朔州近年来提出的“豪爽大气、海纳百川、百折不挠、奋力赶超”的城市精神,李尧认为16个字精准到位,缺一不可。
“‘豪爽大气、海纳百川’其实是历史赋予的地域精神。朔州过去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融合之地,既有农耕文化的文明底蕴,又有游牧文化的豪爽大气,人们心胸宽广,从不排外。”中共朔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朔州精神”解析说。
郭健说:“历史上朔州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干旱少雨加上风沙肆虐、天气寒冷,但朔州人民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靠的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而‘奋力赶超’充分反映了朔州人民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迫切心情。”
事实上,从1989年建市起,朔州历任领导都曾烙下了这样的精神印记,其时“朔州精神”虽未形成体系,但这16字的深刻蕴意始终贯穿于朔州20年的工作中。
池满花时至今日仍对建市初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是‘小政府、大社会’,几十号人分了农委、文体委、财委等小组,每个人都被压得喘不过气,吃、住、行全是问题,办公就挤在原朔县的一些机关里,风餐露宿是常事。”
20年来,主政朔州的大部分官员得到擢升,因而坊间把朔州称作山西官员的“黄埔军校”。但表象的背后恰恰是朔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执着与信念。
与此同时,市辖县右玉18任县委书记坚持植树造林,把昔日不毛之地建设成塞外绿洲的“右玉精神”,也被山西官方推向全省。“朔州精神”体系中“右玉精神”已成为继“纪兰精神”、“太行精神”之后山西的又一面旗帜。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现在朔州20岁,等到50岁、100岁,这个精神还要发扬光大。”郭健表示。
20年间,朔州市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初期着力解决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瓶颈问题,到当前致力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太多的变化镌刻在这座年轻城市的脸上,而唯一未曾改变的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朔州精神”。
“把石头托上了天空就变成了星星!”
2009年8月19日,在山西朔州市政府后院的朔州三晋文化研究会上,古稀之年的钟声扬以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为记者描述朔州20年来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幻化。
坐在钟声扬对面的李尧则用平实、直白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天翻地覆之变,不敢想象!”
两位71岁的老人均是朔州建市之初从雁北地区(1993年撤销)抽调的干部。钟声扬之前担任广灵县委宣传部部长,后到朔州任文联主席一职,1994年升任朔州市人大副主任,是国内知名的散文诗作家;同样出身宣传战线的李尧,从雁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岗位调至朔州担任文体委主任,次年任副市长,分管文教、体育、卫生等工作。
上世纪末,熟识30多年的两位老人相继退居二线。之后他们共同创办了朔州三晋文化研究会,并分别担任正副会长。
在钟声扬与李尧看来,朔州从1989年建市到现在,无论是城乡面貌,还是居民生活水平,20年间都发生了巨变。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历任领导与朔州人民百折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变。这也正是钟声扬口中“石头变星星”的内涵所在。
“因煤而兴”的城市
“如果没有煤炭就不会有现在的朔州市。”谈起建市初衷,当年参与建市筹备的原朔州市工商局局长池满花告诉记者,“当时国务院批准成立省管地级朔州市,主旨就是服务平、朔两县境内的平朔露天煤矿和神头大型电厂。”
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平朔露天煤矿不仅是内地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曾给平朔这片塞外闭塞之地带来无限遐想与希望。上世纪80年代,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乡村都市”般的美景,至今仍被许多当地人熟记于心。
“那时,平、朔两县的县城都很破败,而生活区却很新潮,两栋标志性的高层建筑高高耸立,区内绿草如茵、干净整洁、设施完备,有世外桃源之感。所以当时朔州建市,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城市能建得像生活区一样漂亮。”朔州市某机关工作人员李文彬回忆。
20年之后,朔州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完全超出李文彬的想象,平朔生活区一隅之地与之已无从相比。随着朔州新城北延速度的加快,平朔生活区开始融入其中。
在朔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记者发现:从1989年到2008年年底,朔州的GDP总量从17.6亿增加到420.4亿;财政收入从1.5亿跃升至102亿,翻了68倍。
除了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在“不求最大,但求最美”的城建方针指导下,朔州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从7.1平方公里(含平朔生活区)扩容至23平方公里。市区人均绿地、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等数据均位居山西前列,是山西唯一的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
钟声扬把朔州的巨变称之为“中国发展的缩影”,而许多当地人坚信家乡的20年有着更多可圈可点之处。
朔州市建设局节能监管中心主任温庆元曾参与了建市初的城市规划,他告诉记者:“朔州建市之初虽是一片空白,但规划设计绝对是深谋远虑,当时严格执行建筑物退出道路红线等规定,为今天城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北街往北,朔州新区不仅拥有宽广纵横的街巷、鳞次栉比的高楼、花团簇拥的公园,分布四周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新闻大楼、人民公园等20多项重点工程也即将竣工,城市功能正朝着高标准迈进。
从建市初“服务能源基地”,到现在建设“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朔州城市定位的提升不仅是这座“因煤而兴”城市顺应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朔州着力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宣言。
城市转型“先行一步”
在今年6月召开的政协朔州市五届一次会议上,一名年轻的政协常委引起广泛关注。他叫王德盛,34岁,来自广东,朔州豪德光彩贸易广场总经理。
豪德广场作为目前晋西北最大的物流集散龙头,是香港豪德集团投资4亿余元在国内兴建的第13家大型物流园区,同时也是朔州市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示范工程。
“政府不仅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格外关照,而且对我们绝对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王德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对朔州的投资环境给予了高度赞赏。
近年来,随着朔州扶持第三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类似豪德集团这样的大型非煤企业无一不受到当地政府的礼遇,伊利、蒙牛、雅士利、汇源等企业也先后成为朔州的“座上宾”。
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多年来,城市转型始终是摆在朔州主政者案头的重要课题。
朔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郭志坚告诉记者:“以建设新型能源工业和生态畜牧城市为取向,朔州从多个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包括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地面输煤向空中输电转变、推进非煤产业发展等。”
《中国经济周刊》从朔州市有关部门获悉,从2006年到今年6月底,该市291个招商落地项目中,非煤电项目有214个,占总数的73.5%。
7月15日,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在朔州考察时,高度评价了朔州在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起到的表率作用,称朔州在转型发展中“先走一步”。
省委书记的褒奖得益于朔州市今年上半年的表现—GDP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6%,增幅居全省第一。
对于这一表现,省内一些专家普遍认为该市“资源整合起步早、动作快,上半年原煤产量相对平稳”。
几年中,坑口电厂、煤矸石电厂、热电联供、风力发电等一批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项目在朔州加快了上马速度。
在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牛主任告诉记者:“二期2×300MW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投产后,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发电厂,每年可消耗煤泥、煤矸石、风氧化煤等劣质燃料460万吨左右,将形成全国循环流化床煤矸石发电基地。”
城市精神的“烙印”
“青年时期上路,中年时期领路,老年时期指路。”在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钟声扬向记者阐述了研究会的宗旨。为向朔州建市20年献礼,他与李尧等人历时3年编写的《朔州通史》几天前刚刚付梓。
谈起收集250余万字的艰辛,两位老人淡然一笑:“比起建市之初的困难,这不算什么。我们现在虽然退出领路人行列,但发挥余热、建言献策还是应尽的义务。”
对于朔州近年来提出的“豪爽大气、海纳百川、百折不挠、奋力赶超”的城市精神,李尧认为16个字精准到位,缺一不可。
“‘豪爽大气、海纳百川’其实是历史赋予的地域精神。朔州过去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融合之地,既有农耕文化的文明底蕴,又有游牧文化的豪爽大气,人们心胸宽广,从不排外。”中共朔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朔州精神”解析说。
郭健说:“历史上朔州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干旱少雨加上风沙肆虐、天气寒冷,但朔州人民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靠的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而‘奋力赶超’充分反映了朔州人民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迫切心情。”
事实上,从1989年建市起,朔州历任领导都曾烙下了这样的精神印记,其时“朔州精神”虽未形成体系,但这16字的深刻蕴意始终贯穿于朔州20年的工作中。
池满花时至今日仍对建市初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是‘小政府、大社会’,几十号人分了农委、文体委、财委等小组,每个人都被压得喘不过气,吃、住、行全是问题,办公就挤在原朔县的一些机关里,风餐露宿是常事。”
20年来,主政朔州的大部分官员得到擢升,因而坊间把朔州称作山西官员的“黄埔军校”。但表象的背后恰恰是朔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执着与信念。
与此同时,市辖县右玉18任县委书记坚持植树造林,把昔日不毛之地建设成塞外绿洲的“右玉精神”,也被山西官方推向全省。“朔州精神”体系中“右玉精神”已成为继“纪兰精神”、“太行精神”之后山西的又一面旗帜。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现在朔州20岁,等到50岁、100岁,这个精神还要发扬光大。”郭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