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到初中,同学们接触最多的是记叙文,写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但是难见精彩,是什么原因?除了谋篇布局和语言功夫之外,可能欠缺一种打造精彩文段的功夫,使得文章没有亮点。那么,如何打造精彩文段呢?
一、尺水兴波,情节曲折
人们把文章的起伏变化比喻为波澜。记叙文强调“杯水兴澜,尺幅千里”。写出文章的波澜来,创造波澜,让阅卷老师感受波澜。它要求叙事要一波三折,有起有伏;写人要层层剥笋,由表入里。这样的文段,叙事是曲折生动的,写人是形象丰满的。请看2007年全国卷II高考满分作文《摆渡手》的精彩片段:
然而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女子突然站在船舱外,我爸叫我唤她“阿姨”。从此以后,这个“阿姨”便在我们狭窄的船舱里住下了。她对每个人都笑嘻嘻的,每次我爸在摆渡,她总会帮他擦汗,递水。
可我不喜欢她,她占去了我爸太多的关注,这让我感觉备受冷落。于是,我千方百计扔掉她送给我的东西,不穿她做的衣服,不吃她做的饭菜。但是我这样做,不仅没得到爸的关切和问候,而且他还狠狠地瞪我,要我听她的话。看着“阿姨”满脸的泪水,我不知所措,同时又增添了莫名的愤怒。
终于有一天,我半故意半失手地将“阿姨”推进了流水的旋涡里。我爸发疯似地跳进河里,抱上了奄奄一息的“阿姨”。
“我到底是不是你的女儿?”随着爸爸抡起的巴掌落下,我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
“你不是我女儿!她才是你妈!”爸爸脸上的青筋暴起,对着我大吼。
………
选段叙事一波三折,这是杯水兴澜,尺幅千里。情节上,写了“我”不喜欢“阿姨”,到推“阿姨”下水,再到父亲点出“阿姨”是“我”亲妈,整个过程曲折起伏,语言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读来让人感叹,让人欣慰。
二、一语领起,引人入胜
优秀的记叙文段,必须要有“亮眼”之处,能让阅卷老师一见就喜。“一语领起”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在考场作文中运用“一语领起”,就是用一句话领起全段。“一语领起”,在内容上,可以紧扣文题,紧扣主旨,紧扣作品描述对象;在形式上,可以醒人耳目;在作用上,能起到“片言居要,统领全文”的作用。请看2009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踮起脚尖》的精彩片段: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人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 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
“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
选段紧扣“踮”来组织材料。一开头,写母亲“踮起脚尖”到了“我”房门口,再写母亲“踮起脚尖”开门到了“我”房间,又写母亲“踮起脚尖”帮“我”盖被子,最后写母亲“踮起脚尖”离开。行文曲折起伏,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动词描写,个性鲜明
写好记叙文,要从写好一个人开始。要把人物写活,除了描写他的肖像、语言和心理活动,还要描写他的行动。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必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请看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豹子飞奔》的精彩片段:
所有队员一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刘翔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又高高地扬起双手……预备——砰!
刘翔像平原上疯狂的豹子,开始狂奔,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第一个栏轻松过了……
又是那凶狠的豹眼,盯住前方,咬紧了牙,似乎用尽所有的劲,开始第二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第二个栏也过了!
此时所有的中国观众,都紧跟着刘翔;孙海平教练,左手握紧药瓶,右手按住心跳早已超过120的胸膛,眼睛紧盯着刘翔。
选段注重细节描写。作者聚焦赛场上的刘翔,当起跑即将开始时“刘翔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又高高地扬起双手……”这里“盯”“拍打”“扬”三个动词准确传神地描写出他的敏捷而神情集中的表现;跨栏中,作者采用特写镜头聚焦刘翔的“左脚”和“右脚”的起落架势。这些描写把赛场上的刘翔这个勇于拼搏的形象刻画得很成功。
四、旁敲侧击,相互映衬
有时候,如题材、立意从正面切入,无法出新,或者新意不足。于是我们常常借助“第三者”来切入正题,通过对“第三者”的记叙、描写、议论等来暗扣原定的主旨。这种不直接落笔,而进行间接描写,不正面勾画,而进行侧面描写的方法,就叫旁敲侧击,也叫烘云托月。这种写法能使描写对象更突出、更鲜明,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使笔下的人物更具吸引力。请看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昭君行》的精彩片段:
呆呆地坐在车中,望着窗外缓缓退后的一棵棵白杨,不知远处的草原此时是一幅什么景象。我的身后,是夕阳下的古道,古道那头的宫城,离我越来越远。我,还能回来吗?马蹄声声,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发现那夕阳下的宫殿竟那么美,可是现在,我已不属于那座宫殿,那里的一切快乐与幸福也不再属于我了。那里的一殿一宇都那么的宏伟,那里的一花一木都那么的妩媚,那里的一歌一曲都那么的悦耳……我曾和姐妹们乘着一叶扁舟在太液池如镜的湖面上临风赏月,弹琴唱歌。那时的我,多么的快乐!而现在却只有怀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蛮荒的漠北,长安城中的快乐的歌舞中再也不会有我的身影了!泪,从我的眼眶溢出。呆呆地望着车窗外,那古道边的蒿草在风中不住地弯腰,它们也在为我难过。天边飞来两只小鸟,在我的车边落下又飞去,叽叽喳喳似在说着什么,它们在对我说么?马蹄声声,我心悠悠。那鸟儿一定在安慰我,望着薄暮中的宫殿,我竟发现它有些衰败,有些龌龊。
选段描写了昭君出行的场景。作者以第一人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完成了昭君由忧伤到快乐的变化过程。其中的景物描写别具一格,它很好地衬托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宏伟的宫殿,妩媚的草木,悦耳的歌曲,衬托我的快乐;古道边弯腰的蒿草,叽叽喳喳的小鸟,以及宫殿的衰败和龌龊,衬托“我”的孤独。这样写来,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昭君。
五、描摹细节,情感浓郁
情感的抒发需要附着在具体的细节中,细节越真切,情感越真实;细节越细腻,情感越浓郁。好的文章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往往是那些让人过目难忘的细节。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工笔细描,不动声色地将它呈现出来,就能流淌人物的真情,就能使读者睹之生情,闻之心动。请看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的精彩片段: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选段截取生活中很典型的一个片断:妈妈给女儿买西瓜,自己却啃女儿吃剩下的西瓜皮。写得细腻传神,扣人心弦,让人心动,的确征服了读者的心。
记叙文精彩语段的写作技巧极其丰富,同学们只要平时读书时多留心,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技巧,从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文段。
一、尺水兴波,情节曲折
人们把文章的起伏变化比喻为波澜。记叙文强调“杯水兴澜,尺幅千里”。写出文章的波澜来,创造波澜,让阅卷老师感受波澜。它要求叙事要一波三折,有起有伏;写人要层层剥笋,由表入里。这样的文段,叙事是曲折生动的,写人是形象丰满的。请看2007年全国卷II高考满分作文《摆渡手》的精彩片段:
然而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女子突然站在船舱外,我爸叫我唤她“阿姨”。从此以后,这个“阿姨”便在我们狭窄的船舱里住下了。她对每个人都笑嘻嘻的,每次我爸在摆渡,她总会帮他擦汗,递水。
可我不喜欢她,她占去了我爸太多的关注,这让我感觉备受冷落。于是,我千方百计扔掉她送给我的东西,不穿她做的衣服,不吃她做的饭菜。但是我这样做,不仅没得到爸的关切和问候,而且他还狠狠地瞪我,要我听她的话。看着“阿姨”满脸的泪水,我不知所措,同时又增添了莫名的愤怒。
终于有一天,我半故意半失手地将“阿姨”推进了流水的旋涡里。我爸发疯似地跳进河里,抱上了奄奄一息的“阿姨”。
“我到底是不是你的女儿?”随着爸爸抡起的巴掌落下,我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
“你不是我女儿!她才是你妈!”爸爸脸上的青筋暴起,对着我大吼。
………
选段叙事一波三折,这是杯水兴澜,尺幅千里。情节上,写了“我”不喜欢“阿姨”,到推“阿姨”下水,再到父亲点出“阿姨”是“我”亲妈,整个过程曲折起伏,语言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读来让人感叹,让人欣慰。
二、一语领起,引人入胜
优秀的记叙文段,必须要有“亮眼”之处,能让阅卷老师一见就喜。“一语领起”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在考场作文中运用“一语领起”,就是用一句话领起全段。“一语领起”,在内容上,可以紧扣文题,紧扣主旨,紧扣作品描述对象;在形式上,可以醒人耳目;在作用上,能起到“片言居要,统领全文”的作用。请看2009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踮起脚尖》的精彩片段: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人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 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
“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
选段紧扣“踮”来组织材料。一开头,写母亲“踮起脚尖”到了“我”房门口,再写母亲“踮起脚尖”开门到了“我”房间,又写母亲“踮起脚尖”帮“我”盖被子,最后写母亲“踮起脚尖”离开。行文曲折起伏,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动词描写,个性鲜明
写好记叙文,要从写好一个人开始。要把人物写活,除了描写他的肖像、语言和心理活动,还要描写他的行动。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必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请看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豹子飞奔》的精彩片段:
所有队员一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刘翔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又高高地扬起双手……预备——砰!
刘翔像平原上疯狂的豹子,开始狂奔,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第一个栏轻松过了……
又是那凶狠的豹眼,盯住前方,咬紧了牙,似乎用尽所有的劲,开始第二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第二个栏也过了!
此时所有的中国观众,都紧跟着刘翔;孙海平教练,左手握紧药瓶,右手按住心跳早已超过120的胸膛,眼睛紧盯着刘翔。
选段注重细节描写。作者聚焦赛场上的刘翔,当起跑即将开始时“刘翔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又高高地扬起双手……”这里“盯”“拍打”“扬”三个动词准确传神地描写出他的敏捷而神情集中的表现;跨栏中,作者采用特写镜头聚焦刘翔的“左脚”和“右脚”的起落架势。这些描写把赛场上的刘翔这个勇于拼搏的形象刻画得很成功。
四、旁敲侧击,相互映衬
有时候,如题材、立意从正面切入,无法出新,或者新意不足。于是我们常常借助“第三者”来切入正题,通过对“第三者”的记叙、描写、议论等来暗扣原定的主旨。这种不直接落笔,而进行间接描写,不正面勾画,而进行侧面描写的方法,就叫旁敲侧击,也叫烘云托月。这种写法能使描写对象更突出、更鲜明,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使笔下的人物更具吸引力。请看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昭君行》的精彩片段:
呆呆地坐在车中,望着窗外缓缓退后的一棵棵白杨,不知远处的草原此时是一幅什么景象。我的身后,是夕阳下的古道,古道那头的宫城,离我越来越远。我,还能回来吗?马蹄声声,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发现那夕阳下的宫殿竟那么美,可是现在,我已不属于那座宫殿,那里的一切快乐与幸福也不再属于我了。那里的一殿一宇都那么的宏伟,那里的一花一木都那么的妩媚,那里的一歌一曲都那么的悦耳……我曾和姐妹们乘着一叶扁舟在太液池如镜的湖面上临风赏月,弹琴唱歌。那时的我,多么的快乐!而现在却只有怀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蛮荒的漠北,长安城中的快乐的歌舞中再也不会有我的身影了!泪,从我的眼眶溢出。呆呆地望着车窗外,那古道边的蒿草在风中不住地弯腰,它们也在为我难过。天边飞来两只小鸟,在我的车边落下又飞去,叽叽喳喳似在说着什么,它们在对我说么?马蹄声声,我心悠悠。那鸟儿一定在安慰我,望着薄暮中的宫殿,我竟发现它有些衰败,有些龌龊。
选段描写了昭君出行的场景。作者以第一人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完成了昭君由忧伤到快乐的变化过程。其中的景物描写别具一格,它很好地衬托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宏伟的宫殿,妩媚的草木,悦耳的歌曲,衬托我的快乐;古道边弯腰的蒿草,叽叽喳喳的小鸟,以及宫殿的衰败和龌龊,衬托“我”的孤独。这样写来,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昭君。
五、描摹细节,情感浓郁
情感的抒发需要附着在具体的细节中,细节越真切,情感越真实;细节越细腻,情感越浓郁。好的文章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往往是那些让人过目难忘的细节。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工笔细描,不动声色地将它呈现出来,就能流淌人物的真情,就能使读者睹之生情,闻之心动。请看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的精彩片段: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选段截取生活中很典型的一个片断:妈妈给女儿买西瓜,自己却啃女儿吃剩下的西瓜皮。写得细腻传神,扣人心弦,让人心动,的确征服了读者的心。
记叙文精彩语段的写作技巧极其丰富,同学们只要平时读书时多留心,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技巧,从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