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食品真相大揭秘》一书,觉得很好。作者安部司,在日本食品添加剂企业从事推销工作二十多年,被誉为“添加剂活辞典”、“添加剂之神”。他将添加剂运用得炉火纯青,可以将很次的材料,经过添加剂的组合运用,变成精美的食品。他的魔术之手让他成为很多食品企业的福星,自然也生活优渥。直到某一天——
这一天,他的女儿手里拿着的正是他制作出来的丸子,他看见女儿吃得津津有味,心里却极不是滋味。他知道这种丸子里面的各种成分——其实就是几十种添加剂赋予了它色香味,本身的原料极为低劣。这不是丸子,这是“丸子状的添加剂”。“当我看到她吃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根本不希望我的孩子吃它们。我是知道添加剂的毒性问题的,可我根本没从实际出发考虑过,一直忙着用添加剂开发各种食品,那一刻,我才认清我开发的食品,黏糊糊的废肉和几十种添加剂做出的肉丸,也是要被我的家人我的孩子吃进嘴里的。我的心里充满了罪恶感”。
安部司被震撼了,他的生活从这一天彻底改变。他辞去了食品添加剂推销员的工作,并用自己多年“台前幕后”的经历,告知公众食品制作的真相,极力主张将添加剂的各种知识对民众普及,主张公众拥有知情权,呼唤“良心标准”。他的生活陷入了贫穷的境地,可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很感动于这个人。其实,“使用的添加剂都是国家允许的,而且完全遵照国家规定的剂量标准。但存在什么问题呢?就是国家对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只是基于单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得出的,如果一次同时摄取若干种添加剂会怎么样,‘复合摄取’的研究依然是个盲点”。当安部司发现,造作的“恶”或者“不善”最终也会回到自己的家人身上,他幡然醒悟,他看见了那些消费者,不是一个在商业上的需要应对的抽象物,而是一个个人,儿女、父母,是同自己和家人一样的血肉之躯。
古人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慈悲,我们大多数时候做不到。
去医院看病,医生是个中年男人,眼神里有一种懈怠,他的身体语言也无处不透着一种懒散。一个脸色蜡黄的汉子递上一份体检表,说麻烦您帮我签个字,我不想抽血了。那个医生倒是动作麻利,他大笔一挥,刷刷刷,立马签好,还补了一句:“反正我不吃你们的包子。”我知道了原来是食品从业人员的体检。
他不吃包子,他把自己屏蔽掉了。可是,我不为人人,人人亦不为我,这就是一个可悲的循环。没有人是一个孤岛,每个生命都是世界最隐秘的因果链条中的一环。
我曾经跟朋友戏言:“恐怖分子”最集中的地方是我们的食品行业。牛奶里有三聚腈氨,鳝鱼里有避孕药,豆腐里有吊白块,馒头里有敌敌畏。看那鱼虾如此生猛,是因为水里加了汽油;大红苹果圆又圆,是喷了催熟剂。种菜的,将菜地分为两份,一份自家吃的,少打或不打农药,一份拿出去卖的,管它什么高毒、剧毒,只要光鲜就行;养猪的,把猪分成两拨,自己吃的,喂五谷杂粮,卖到市场去的,喂混合饲料加瘦肉精,务必长得快又不带膘。我们都明明白白地划清界限——自己人和别的人。
我们有几个自己人?我们又被几个人当成自己人?
在菜市场每个摊位前,我像哈姆雷特般犹豫逡巡:“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毕竟要吃,辟谷功不是人人练得出的。似乎只能寄望以毒攻毒,让我们的脾胃变成东邪西毒的杀伐之地。
看到笑蜀先生一篇好文章《对不起孩子的中国人》:“每一代中国人都在为孩子打拼,都相信自己的牺牲一定能换来下一代的得救。这信念简直像宗教一样地牢不可破。但他们的眼光很少超出自家的院子,隔壁家的孩子是怎样的前景和命运轮不到自己操心。因隔壁家的孩子受罪而报警,这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不可以想象的。爱孩子因此只能是个别的原则,而不能上升为普遍的一般的原则。针对孩子的社会免疫系统就一直无从完善,而必然被戳出无数黑洞,随时吞噬孩子无辜的生命。
一个缺乏公共精神的民族,无论个体对孩子怎样呕心沥血可歌可泣,都无法从整体上保护所有孩子,都不能不对孩子永远负有良心上的无尽的愧疚,甚至是,罪责。”
为什么呢?我只能用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说的“差序格局”来解释。费先生分析中国社会的结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为中心,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与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越远,也愈推越薄”,这与西方的团体格局大异其趣,西方社会“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在这一团体格局里,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讲的是权利和义务。如果某个成员争取不到应有的权利,或没有尽到起码的义务,则都有可能离开这一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差序格局”势必会带来社会责任感的冷漠和凝聚力的低下。所以,我们有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就有恓惶无依的被动。我们的国家在以惊人的速度城市化,可是这种“差序格局”的影响还是顽强存在着。
我们总是缺乏对社会的信任,事实上,很多事情的发生也给了我们不信任的理由。住医院,一定要托熟人,或者通过红包把陌生的医生变成熟人,要不然,就会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不安。送孩子上幼儿园,也惴惴的,希望能和老师尽快熟络点。我们总处于一种深深浅浅的焦虑之中,这种长期的无意识紧张也许是我们觉得活得累的原因之一。在一个“人情”社会里,我们好像围坐一圈烤着一棵老树根,这一点温暖暖不透我们的心灵,哪抵不过广大世界的寒冷?
要改变,似乎不是容易的事情。有传统的原因,还有宗教的原因。在呼吁更为有效的制度保障的同时,我们确实需要有某种精神层面的启蒙。最简单的也许是一句口号:学习安部司,为了自己的孩子,就要为所有的孩子。
这一天,他的女儿手里拿着的正是他制作出来的丸子,他看见女儿吃得津津有味,心里却极不是滋味。他知道这种丸子里面的各种成分——其实就是几十种添加剂赋予了它色香味,本身的原料极为低劣。这不是丸子,这是“丸子状的添加剂”。“当我看到她吃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根本不希望我的孩子吃它们。我是知道添加剂的毒性问题的,可我根本没从实际出发考虑过,一直忙着用添加剂开发各种食品,那一刻,我才认清我开发的食品,黏糊糊的废肉和几十种添加剂做出的肉丸,也是要被我的家人我的孩子吃进嘴里的。我的心里充满了罪恶感”。
安部司被震撼了,他的生活从这一天彻底改变。他辞去了食品添加剂推销员的工作,并用自己多年“台前幕后”的经历,告知公众食品制作的真相,极力主张将添加剂的各种知识对民众普及,主张公众拥有知情权,呼唤“良心标准”。他的生活陷入了贫穷的境地,可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很感动于这个人。其实,“使用的添加剂都是国家允许的,而且完全遵照国家规定的剂量标准。但存在什么问题呢?就是国家对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只是基于单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得出的,如果一次同时摄取若干种添加剂会怎么样,‘复合摄取’的研究依然是个盲点”。当安部司发现,造作的“恶”或者“不善”最终也会回到自己的家人身上,他幡然醒悟,他看见了那些消费者,不是一个在商业上的需要应对的抽象物,而是一个个人,儿女、父母,是同自己和家人一样的血肉之躯。
古人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慈悲,我们大多数时候做不到。
去医院看病,医生是个中年男人,眼神里有一种懈怠,他的身体语言也无处不透着一种懒散。一个脸色蜡黄的汉子递上一份体检表,说麻烦您帮我签个字,我不想抽血了。那个医生倒是动作麻利,他大笔一挥,刷刷刷,立马签好,还补了一句:“反正我不吃你们的包子。”我知道了原来是食品从业人员的体检。
他不吃包子,他把自己屏蔽掉了。可是,我不为人人,人人亦不为我,这就是一个可悲的循环。没有人是一个孤岛,每个生命都是世界最隐秘的因果链条中的一环。
我曾经跟朋友戏言:“恐怖分子”最集中的地方是我们的食品行业。牛奶里有三聚腈氨,鳝鱼里有避孕药,豆腐里有吊白块,馒头里有敌敌畏。看那鱼虾如此生猛,是因为水里加了汽油;大红苹果圆又圆,是喷了催熟剂。种菜的,将菜地分为两份,一份自家吃的,少打或不打农药,一份拿出去卖的,管它什么高毒、剧毒,只要光鲜就行;养猪的,把猪分成两拨,自己吃的,喂五谷杂粮,卖到市场去的,喂混合饲料加瘦肉精,务必长得快又不带膘。我们都明明白白地划清界限——自己人和别的人。
我们有几个自己人?我们又被几个人当成自己人?
在菜市场每个摊位前,我像哈姆雷特般犹豫逡巡:“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毕竟要吃,辟谷功不是人人练得出的。似乎只能寄望以毒攻毒,让我们的脾胃变成东邪西毒的杀伐之地。
看到笑蜀先生一篇好文章《对不起孩子的中国人》:“每一代中国人都在为孩子打拼,都相信自己的牺牲一定能换来下一代的得救。这信念简直像宗教一样地牢不可破。但他们的眼光很少超出自家的院子,隔壁家的孩子是怎样的前景和命运轮不到自己操心。因隔壁家的孩子受罪而报警,这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不可以想象的。爱孩子因此只能是个别的原则,而不能上升为普遍的一般的原则。针对孩子的社会免疫系统就一直无从完善,而必然被戳出无数黑洞,随时吞噬孩子无辜的生命。
一个缺乏公共精神的民族,无论个体对孩子怎样呕心沥血可歌可泣,都无法从整体上保护所有孩子,都不能不对孩子永远负有良心上的无尽的愧疚,甚至是,罪责。”
为什么呢?我只能用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说的“差序格局”来解释。费先生分析中国社会的结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为中心,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与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越远,也愈推越薄”,这与西方的团体格局大异其趣,西方社会“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在这一团体格局里,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讲的是权利和义务。如果某个成员争取不到应有的权利,或没有尽到起码的义务,则都有可能离开这一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差序格局”势必会带来社会责任感的冷漠和凝聚力的低下。所以,我们有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就有恓惶无依的被动。我们的国家在以惊人的速度城市化,可是这种“差序格局”的影响还是顽强存在着。
我们总是缺乏对社会的信任,事实上,很多事情的发生也给了我们不信任的理由。住医院,一定要托熟人,或者通过红包把陌生的医生变成熟人,要不然,就会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不安。送孩子上幼儿园,也惴惴的,希望能和老师尽快熟络点。我们总处于一种深深浅浅的焦虑之中,这种长期的无意识紧张也许是我们觉得活得累的原因之一。在一个“人情”社会里,我们好像围坐一圈烤着一棵老树根,这一点温暖暖不透我们的心灵,哪抵不过广大世界的寒冷?
要改变,似乎不是容易的事情。有传统的原因,还有宗教的原因。在呼吁更为有效的制度保障的同时,我们确实需要有某种精神层面的启蒙。最简单的也许是一句口号:学习安部司,为了自己的孩子,就要为所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