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悼古亦自伤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头域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怀古诗《石头城》这一脍炙人口之佳作,是中唐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824~826)时,以联章形式所作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向来被人所推崇。将刘禹锡誉为“诗豪”的白居易曾叹赏说:“《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金陵五题序))清人王士祯也称赞说:“凄绝。兴亡百感集于笔端,乃有此种佳制。”(《唐贤孝三昧集》)清人宋宗元甚至将此诗誉为“盛唐遗响”。(《网师园唐诗笺>)这些赞誉虽不免溢美,但却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元人杨士宏云:“山在,朝(潮)在,月在。惟六国不在。而空城耳。是亦伤古兴怀之作云耳。”((唐音>)明人唐汝询日:“石头为六朝重镇,今城空寂寞,独明月不异往时,繁华竟在何处?”((唐诗解>)清人李镆也云:“六朝建都之地,山水依然,唯有旧时之月,还来相顾而已,伤前朝所以垂后鉴也。”(<诗法易简录>)可见人们多将其视作悼古鉴今之作,借感怀盛衰嬗变,以舒泄内心繁华难再的沧桑悲凉之感。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似乎还不够全面。应该说这首诗虽重在观照历史,在古今相接的大跨度时空中,通过今昔盛衰对比,以展现沉思历史的沧桑感,但亦将身世凄凉之感与自我伤悼之悲情缓缓注入其中。
  刘禹锡少攻诗书,自矜己才,渴望一展抱负,曾在《华山歌》中自明己志,“能令万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因此他入仕后怀着满腔热情,积极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希冀改革弊政,挽狂澜于既倒,但在以宦官为首的保守势力的联合反击下,革新运动惨遭失败,刘禹锡也因而屡遭贬谪。这于刘禹锡而言,无疑是他人生的巨大悲凉,亦是他人生的巨大感恨。而他所历的这些人生磨难,势必会激荡其心灵,令其在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人生不堪回首的无限沉痛与凄凉。对此,《新唐书》本传中也有相应评论:“禹锡久落魄,郁郁不自聊。”屡遭贬谪,刘禹锡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由于《石头城》是刘禹锡身遭贬谪二十一年、生命长期沉沦后之作,因而刘禹锡也将他自身的悲凉沉重的人生感恨,隐然贯注其中。
  《石头城》一诗意中虚景,虚景传情。刘禹锡在《金陵五题》诗前小序曾言:“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跛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迪尔生思,歙然有得。”显然,刘禹锡清晰地说明了《金陵五题》组诗因感生思,因思造象,以象显义的创作过程。《石头城》一诗开篇劈面就营造出一种充满沧桑感与凄凉感的氛围。“山围故国周遭在”,绵亘起伏的群山,依旧保持着其虎踞龙盘的形貌,只是依山而建的城池早已不复存在,成为荒芜的空城,一个“围”字,赋予静立群山以动感,历史之凝重感也暗蕴其中。“故”与”在”二字,既准确地捐示出物是人非,今昔苍凉之感,又在今昔盛衰的对比中,恰切且不着痕迹地写出刘禹锡内心的悲凉与凄怆。被岁月的沧桑巨手粉碎的,不仅是金陵城的六代繁华,还有刘禹锡匡世治国的远大理想。依然巍立的群山、荒凉的城池,更能衬托出刘禹锡内心之悲凉,“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西塞山怀古))诗人遥想伫立荒芜空城,环视群山,即使山形依旧,即使济世豪情依然,亦为枉然,因为繁华难再,壮志难酬。着一“故”字,让人不仅眼前浮现出凭吊者伫立空城的怅惘目光,而且也能体味到诗人壮志难酬的失望感伤。而其后三句又将刘禹锡的历史沧桑感与内心的悲凉凄楚推向极致。
  “潮打空城寂寞回”,是写景物的动态,由景物的静态转至动态,经无声而至有声,赋予江潮以人的情思,着意在渲染金陵这一空城的凄清冷寞与诗人的悲凉心境。江潮卷起万顷波涛,声声拍打着城郭,似乎也感受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无奈而怅然的叹息默默退去。一个“空城”的“空”字,既点明昔日车马如织、充满繁华盛景的金陵城已被一派衰败荒凉之气所笼罩,也令刘禹锡贬谪生涯的孤独彷徨、命运多舛的痛苦、功名未竟的失望与悲慨隐隐显露出来。而此句“寂寞回”三字,虽未明言,却在赋予江潮以今昔盛衰的感慨的同时,暗蕴诘问,江潮尚有古今盛衰寂寞荒芜之感,而久历贬谪的人如若目睹这颓败荒凉之景,将情何以堪?金陵城的衰败萧飒本易令人遐思迩想,感念盛衰嬗变,更何况一天涯沦落、仕途困顿饱经贬谪之苦的诗人呢?此处寂寞的不仅是繁华不复存在的金陵城,不仅是怅然若失无奈退去的江潮,而且更是诗人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诗人怀有济世之志,意欲成就一番事业,可现实回报他的,就犹如金陵这座萧条空城一样,只有人生茫然的喟叹与失望的感伤。此句十足地折射出作者的历史沧桑感与仕途偃蹇的凄凉之感。
  接下来诗人又请出千古悬于天宇的明月,作为古今盛衰、人世浮沉的见证人,抒发更为深沉的喟叹与感慨。“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金陵城残破不堪的城墙虽在,却无人戍守,亦无人来此凭吊,只有那当年曾照见金陵城旧时繁华,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在夜深人静之时,又哨悄地照到空城的城墙上来。一个“过”字,把月亮人格化,创设了冷峭的意境,既形象生动又含蓄深沉。“旧时”二字,盛衰之感,更为彰显。一个”还”字,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不仅将明月的有情与历史的无情进行了巧妙对比,亦将明月的多情与令。人屡屡碰壁的残酷现实不着痕迹地加以对比。荒芜—片的空城尚有明月来相照,而沦落不遇,久经贬谪的诗人,此时却只能独自咀嚼着仕途的失意与人生的伤痛。遐想如若临此荒芜一片的空城,仰望皎洁清冷的明月,诗人怎能不触动身世凄凉之感?
  《石头城》全诗不独悼古亦自伤,巧妙地运用托物寄意和借古抒情的方法,连用“山”“潮”“月”等引人感发、令人心生悲凄的景物于一境,把自己的主观意绪隐然融入景物之中,使人透过古与今的帷幔,不仅体昧到作者意在展示的古今盛衰的凄凉沧桑感,而且也触摸到诗人情感的脉搏,感受到诗人作为谪人沦落天涯的凄楚失意与内心的苍凉。
其他文献
编者按:整体感知—获取信息—概括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初步理解文本内容的方法,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知道整体感知文本的方法有哪些,也不能教给学生一些从文本中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而这两个步骤又直接制约着第三步的效果。本期我们刊发三篇文章,其中商利民老师的文章从整体感知文本的角度论述建立个体文本阅读的认知图式,张广武和杜会肖老师的文章提供实践中的具体例子。希望它们能给读者朋友提供有益借
冰心的《忆读书》被选进了语文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作为一篇叙事散文,《忆读书》的语言风格有着鲜明的特点。    1 《忆读书》的长句特点及分析    《忆读书》的语言特点主要在于大量使用长句子。例如第2自然段的第2个句子: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编者按  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坚持一体化办学和全贯通培养,建立了新型的一体化组织管理架构、“教育浸润生命”教育理念和“生命浸润”课程体系,在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本期,本栏目将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展示、分享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的探索与实践。  一体化办学是指基于整体育人理念对学校发展进行全局谋划和整体设计,
其实,“作文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貌似无技巧其实是最高技巧。为什么这两篇作文有着如此咸鱼翻身的命运,似乎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阐释。    一、如何表现不新的主题?——剥去庸人思路,精于选材    古往今来,主题出新实属不易。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考场作文贵在运用新鲜的材料表现不新的主题。选材自然选用那些真实、典型、利于表现主题的材料
近期,随着国内物价的节节攀升,一个新的词语——“菜奴”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这里我们以“菜奴”为例,来探寻一下网络词语的诞生过程。    一、现实生活中的“菜奴”    所谓“莱奴”,简单地说,就是“因菜价普遍上涨而感到生活压力加大的人群”。自2010年上半年以来,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到钱包里的钱越来越不禁花了,再看看物价,在悄无声息中一天天走高,人们不得不在现实面前正视自己的菜篮子的品种和品质,感
笔者主持的课题“跟课文学写作的案例研究”,是系统探索课文阅读教学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力求通过课文的学习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  一、实验源起  1 源于教学实践  课文是中学生接触最多、理解最深的语言材料,从这样的语言范例中学习写作会收到较好的写作效果。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语段,能够激发写作兴趣、快速掌握写作技巧。  2 源于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困境  从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来看,记叙
一、填空: 1.jīng2.shàn3.制4.乃5.开阔6.置疑7.臣下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8.前9.胡寄垣10.《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二、判断: 1.×2.√3.√4.√5.√6.√7.√8.×9.√10.√  三、单项选择: 1.A2.B3.B4.A5.B6.C7.C8.B9.C10.A  四、多项选择: 1.AB2.ACD3.CD4.AB5.CD6.AC7.ABD8.BC9.CD1
与最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相比,今年的文言文试题从文本选择、题型题量、设题角度及要点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把追求新异作为目的,可以说这一板块是高考试题中较为成熟、最具信度的一部分。这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也是考试政策持续性的表现。但18套试卷也在这种大的趋势中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出地区间的不同特点,其中不乏令人关注的内容。本文主要从文本选择与设题形式两个方面对今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进行
结合全诗品味标题“忆菊”,会发现诗人是在搜寻记忆中各式各样的“华胄的名花”,铺陈点染,深情描绘,此“忆”应为时间之忆;其实诗人还表达一种空间之忆,诗人当时正在美国芝加哥学习,羁旅他乡,生出浓重的故土之念,他选择了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时令选择了菊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植物形象,来表达一种东方文明的信念,以及一种弱国子民特有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全诗58行,可以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忆菊、绘菊、赞菊,
《好嘴杨巴》是人教版八年级教材新入选的课文。教学时关键是要解读出好嘴“好”在哪里。笔者认为,好嘴“好”在杨巴说话很妥当。  《好嘴杨巴》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是杨巴与李鸿章的对话。精彩在于虽然话语不多,但足见其说话的艺术。杨巴说的三句话之所以充满了艺术,是因为他用最巧妙的话语完美地解决了最棘手的问题。  为什么说杨巴面临的问题最棘手呢?  第一,它棘手在形势最严峻。李鸿章来到天津,当地的官员为了让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