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受限于对语文学科单纯的工具性认识,以及应试指挥棒的片面导向,在教学中更多注重知识性传授,在人文情怀的传递、人心情感的渗透上乏善可陈,甚至不以为然。其实,“情感”是语文教学不变的灵魂,语文学科不仅仅承担着知识传承的任务,情感塑造也应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来谈谈,如何强化情感渗透、打动人心。
一、结合年龄特征,以兴趣打动人心
有学者曾经说过,高中生可以算是半社会人。一方面,由于年龄尚幼,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一阶段的高中生容易受到家长、教师乃至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高中生已进入青春期,渴望展示自我、发出声音的表现欲大大增强,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书本,不满足于各种条条框框,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创意。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肯定能够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渗透,就是要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以他们的兴趣点为教学的切入点,真正让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更好树立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雷雨(节选)》一文的教学中,笔者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在教学之前的预习环节,让他们去看电影。利用周末放假的契机,提前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任务: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故事原型就是《雷雨》,请大家在周末欣赏这部电影,并结合《雷雨(节选)》这篇课文,找找两者相同和不同的元素有哪些?哪些情节让你印象深刻?下周上课时请大家回答。高中生对电影是非常喜爱的,这样的预习任务让他们非常兴奋,纷纷表示回家一定好好看电影,同时看书。到了周一上课,通过提问,笔者发现不少学生确实很认真,将电影中人物设置和台词设计与课文的异同都找了出来,很好地完成了熟悉文本的教学任务。
在具体教学中,笔者又结合学生“蠢蠢欲动”的表演欲,让他们分组表演几个精彩的情节,谁对哪个角色喜爱而又理解深刻,谁就上台表演。全班学生纷纷讲解自己对角色的认识,既有争论,更有互相启发,结果最终获胜的学生在表演中还加了人物的情绪,表演得很有意思,而观看的学生也在快乐的心情中加深了对文本及人物的认识,可以说是乐在其中,也学在其中。正是因为考虑了学生的兴趣,所以本来比较枯燥的、繁琐的戏剧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直入人心。
二、紧扣文本特质,以情感打动人心
可以这么说,能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都是在某一层面最为优秀的文本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却在长期的模式化教学中,放弃了对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习惯于从字、词、句、作者情况、写作背景、文本结构、文本主旨等角度来阐释文本,这样的教学不是说不好,但却过于功利化和千篇一律,学生很难脱离应试的窠臼去欣赏和认同文本。其实,优秀文本的一个最大特质就是情感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作为教师何不抓住这一特质,结合高中生对情感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在教学中为学生呈现出极富感染力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才是打动人心的,也才是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的。
情到深处动人心。在《老王》一文的教学中,不少学生从文本中只能本能地或者感性地认识到老王的善良和可怜,却很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愧怍”。其实,在《老王》这篇文章中,作者不是要别人去同情或可怜老王这类人,但是这种情感远不是经历单纯、情感单纯的高中生所能轻易理解的。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没有纠缠于对作者情感的教条式分析,而是直面学生内心,问了这样几个问题,引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关切:老王常年有病,鳏寡孤独加年老,需不需要钱?老王需要钱,为什么多次帮助在当时人人避之的作者一家,还不要钱?老王不要钱,那么他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是老王,在临终前送的那一篮子鸡蛋代表的是什么?是钱能买得到的吗?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从文本中“钱”的情节入手,让学生直面其背后隐藏的情感,不少学生被问得深思起来,往日的嬉皮笑脸代之以深深动容。他们突然发现,原来老王这个很需要钱的人,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需要的是亲人般的情感,他需要的是朋友般的尊重,他需要的是家人般的关怀,他需要的是自己的尊严。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学生真正被人物所打动,不少学生眼睛红了,也就真正地理解了作者内心中懊悔又惭愧的情感。
三、巧借活动特性,以道理打动人心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撇开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来谈,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内涵应该是“传道”。说白了,就是语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着学生人生导师的作用。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两句应该是互文见义的,学生的人生取向怎么样,教师可能是除家长之外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而其中语文教师因为文本教学而产生的优势更为突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巧妙利用教学,在受业解惑的同时,将一些富含人生哲理和正确取向的内涵渗透给学生,那么语文教学就能够实现“传道”这一追求了。但是,空讲道理往往陷入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尴尬,最佳的方式还应该是有目的地设计活动,利用活动“润物无声”的特性,在情感体验中将道理传递给学生,传递到学生心灵深处。
天下惟理可服人。在《品质》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格斯拉其实并不认同,特别是在教师若有若无的故意引导下更是如此,他们认为格斯拉兄弟过于守旧,不懂得现代经营模式,既不能扩大生产,也不能做响品牌,最终的结局是自然的,人物虽可怜,但也有可恨之处。但是此时,笔者组织学生做了一个活动,请大家依次将文中的靴子变成现在大家必不可少的食品,看一看,大家对格斯拉的观感会不会发生变化。不少学生自然而然联想到现在的食品安全、天价大虾,发现如果我们身边有格斯拉这样的人,或许我们会对食品安全更加有信心,或许也不会时常有被宰的感觉,原来只有我们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格斯拉们,因为他们代表的是良心,代表的是最安全、最让人安心的品质啊。不是格斯拉们怪,而是我们在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中情感麻木了、心理变异了,才会随波逐流、以末为本。通过这样的活动比较,不少学生才真正发现,原来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是对的,原来落后的、传统的不一定是不需要的。这些道理才是他们最终认同作者赋予格斯拉兄弟“品质”一词的真正原因。
总之,语文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强化情感渗透,力求做到教师、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水乳交融之境,真正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欣赏文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226406)
一、结合年龄特征,以兴趣打动人心
有学者曾经说过,高中生可以算是半社会人。一方面,由于年龄尚幼,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一阶段的高中生容易受到家长、教师乃至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高中生已进入青春期,渴望展示自我、发出声音的表现欲大大增强,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书本,不满足于各种条条框框,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创意。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肯定能够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渗透,就是要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以他们的兴趣点为教学的切入点,真正让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更好树立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雷雨(节选)》一文的教学中,笔者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在教学之前的预习环节,让他们去看电影。利用周末放假的契机,提前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任务: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故事原型就是《雷雨》,请大家在周末欣赏这部电影,并结合《雷雨(节选)》这篇课文,找找两者相同和不同的元素有哪些?哪些情节让你印象深刻?下周上课时请大家回答。高中生对电影是非常喜爱的,这样的预习任务让他们非常兴奋,纷纷表示回家一定好好看电影,同时看书。到了周一上课,通过提问,笔者发现不少学生确实很认真,将电影中人物设置和台词设计与课文的异同都找了出来,很好地完成了熟悉文本的教学任务。
在具体教学中,笔者又结合学生“蠢蠢欲动”的表演欲,让他们分组表演几个精彩的情节,谁对哪个角色喜爱而又理解深刻,谁就上台表演。全班学生纷纷讲解自己对角色的认识,既有争论,更有互相启发,结果最终获胜的学生在表演中还加了人物的情绪,表演得很有意思,而观看的学生也在快乐的心情中加深了对文本及人物的认识,可以说是乐在其中,也学在其中。正是因为考虑了学生的兴趣,所以本来比较枯燥的、繁琐的戏剧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直入人心。
二、紧扣文本特质,以情感打动人心
可以这么说,能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都是在某一层面最为优秀的文本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却在长期的模式化教学中,放弃了对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习惯于从字、词、句、作者情况、写作背景、文本结构、文本主旨等角度来阐释文本,这样的教学不是说不好,但却过于功利化和千篇一律,学生很难脱离应试的窠臼去欣赏和认同文本。其实,优秀文本的一个最大特质就是情感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作为教师何不抓住这一特质,结合高中生对情感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在教学中为学生呈现出极富感染力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才是打动人心的,也才是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的。
情到深处动人心。在《老王》一文的教学中,不少学生从文本中只能本能地或者感性地认识到老王的善良和可怜,却很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愧怍”。其实,在《老王》这篇文章中,作者不是要别人去同情或可怜老王这类人,但是这种情感远不是经历单纯、情感单纯的高中生所能轻易理解的。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没有纠缠于对作者情感的教条式分析,而是直面学生内心,问了这样几个问题,引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关切:老王常年有病,鳏寡孤独加年老,需不需要钱?老王需要钱,为什么多次帮助在当时人人避之的作者一家,还不要钱?老王不要钱,那么他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是老王,在临终前送的那一篮子鸡蛋代表的是什么?是钱能买得到的吗?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从文本中“钱”的情节入手,让学生直面其背后隐藏的情感,不少学生被问得深思起来,往日的嬉皮笑脸代之以深深动容。他们突然发现,原来老王这个很需要钱的人,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需要的是亲人般的情感,他需要的是朋友般的尊重,他需要的是家人般的关怀,他需要的是自己的尊严。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学生真正被人物所打动,不少学生眼睛红了,也就真正地理解了作者内心中懊悔又惭愧的情感。
三、巧借活动特性,以道理打动人心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撇开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来谈,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内涵应该是“传道”。说白了,就是语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着学生人生导师的作用。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两句应该是互文见义的,学生的人生取向怎么样,教师可能是除家长之外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而其中语文教师因为文本教学而产生的优势更为突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巧妙利用教学,在受业解惑的同时,将一些富含人生哲理和正确取向的内涵渗透给学生,那么语文教学就能够实现“传道”这一追求了。但是,空讲道理往往陷入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尴尬,最佳的方式还应该是有目的地设计活动,利用活动“润物无声”的特性,在情感体验中将道理传递给学生,传递到学生心灵深处。
天下惟理可服人。在《品质》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格斯拉其实并不认同,特别是在教师若有若无的故意引导下更是如此,他们认为格斯拉兄弟过于守旧,不懂得现代经营模式,既不能扩大生产,也不能做响品牌,最终的结局是自然的,人物虽可怜,但也有可恨之处。但是此时,笔者组织学生做了一个活动,请大家依次将文中的靴子变成现在大家必不可少的食品,看一看,大家对格斯拉的观感会不会发生变化。不少学生自然而然联想到现在的食品安全、天价大虾,发现如果我们身边有格斯拉这样的人,或许我们会对食品安全更加有信心,或许也不会时常有被宰的感觉,原来只有我们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格斯拉们,因为他们代表的是良心,代表的是最安全、最让人安心的品质啊。不是格斯拉们怪,而是我们在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中情感麻木了、心理变异了,才会随波逐流、以末为本。通过这样的活动比较,不少学生才真正发现,原来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是对的,原来落后的、传统的不一定是不需要的。这些道理才是他们最终认同作者赋予格斯拉兄弟“品质”一词的真正原因。
总之,语文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强化情感渗透,力求做到教师、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水乳交融之境,真正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欣赏文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22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