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定型与大众传媒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性别定型的负面影响,指出大众传媒不仅可以对既有的性别定型观念进行强化与巩固,而且可以动摇甚至颠覆固有性别定型观念,宣传推广全新的性别观念。所以,为了超越性别定型,应调动大众传媒,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 性别定型;社会性别;大众传媒
  
  Sex Stereotypes and Mass Media
  YAN Hui
  【Abstract】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sex stereotypes, this paper intends to point out the fact that mass media can enforce and strengthen existing sex stereotypes as well as overthrow the existing sex stereotypes, introduce and enforce new sex stereotypes.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best use of the mass media in order to overcome sex stereotypes in communications
  【Keywords】 Sex stereotypes;Gender;Mass media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4-0056-02
  
  1 性别定型
  
  1.1 定义。Brislin(1991:370)认为,性别定型涉及“任何对个体特征的归类,而这种归类往往掩盖了个体特征之间的差异,它也是一种概括的形式,涉及某一群体的名称以及有关这一群体的描述”[1]。由于男性和女性群体之间生理、社会和心理上的差异,性别定型往往带有过泛、简单化的特点。因此,性别社会建构论者区分了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sex)是指人出生时自然的、与生俱来的区别性性征;而社会性别(gender)是是后天的、社会期望值的体现。Pearson (1991:151)指出,人的生理性别只有两类:男性(male)或女性(female);而社会性别则有四类:阳性(masculine)、阴性(feminine )、双性(androgynous)和无明显区别社会性征(undifferentiated)[2]。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一个人只能是男性或女性,不可能既是男性又是女性。而从心理学、社会学意义上讲,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阳性和阴性的特点,即双性特点,也可以是阳性和阴性的特点都不明显。
  1.2 负面影响。尽管东西方许多国家在社会制度中都对女性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尊重,确实缩小了角色对女性的异化程度,但是,作为一种深层的社会观念和文化心理,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男权意识仍然积淀在社会文化心理深处,不仅制约着女性的主体行为,也制约着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在这种传媒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将会在内心深处的认知结构中自觉认同男权话语为她设定的女性角色。她唯一的主体性就在于把这一角色扮演得更好,而不是发现她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更很少意识到性别定型的存在。交际过程中这类有意或无意的性别定型倾向会导致交际中的歧视行为,不仅减少了交际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 ,而且还会严重阻碍交际的进行,甚至会造成交际的失败。所以在实际社会交往活动中,女性求职者经常受挫的根本原因就是性别定型而导致的性别歧视和偏见。从有关的各种报道来看,用人单位拒绝女性求职者的遁词基本上都可以归咎于性别方面的问题,即女性“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
  
  2 大众传媒
  
  2.1 定义。美国传播学学者Defleur认为:“大众传媒是这么一个过程,职业传播者使用机器媒介来广泛地、迅速地和连续地传播信息,希望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受众中唤起传播者所期待的观念,从而从各方面影响受众”[3]。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以及网络资源等。大众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性别定型形成与传播中,大众传媒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消极和积极作用。因为大众媒体是社会的产物, 它们对任一群体的报道往往反映了目前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关于该群体的定型观念。
  2.2 消极作用。性别定型通常是从男性文化中心角度对两性的行为进行概括和归类,往往限制和窄化两性,特别是女性的发展。其具体表现在:社会分工上,男主外和女主内;权力关系上,男主女从;在性格上,男刚女柔;在能力和智力上,男优女劣;在消费关系上,男挣女花;在情感上,男理智,女浪漫、脆弱。有研究者对我国八家主导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文汇报》)新闻版新闻作品研究发现,男性新闻人物在出现频度,被引用频度和被拍摄频度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女性,其中在有言论被引述的新闻人物中,男性占91%,女性占9%。男性新闻人物中的职业身份较重要者(如政治领导人,企业团体负责人)占男性新闻人物的70%以上,女性新聞人物中政治性身份者仅占18.7%[4]。当代文艺作品中也充斥了对男性的崇拜和对女性的贬抑。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满城尽带黄金甲》,贾平凹的小说《废都》,以及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男人对于女人,是依附、崇拜、献身的对象,“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观念依然顽固不化。一种最常见的有性别歧视倾向的广告模式是:女性作为妻子或母亲,在家里照顾孩子或丈夫吃喝,并且是服装、美容产品以及黄金首饰等的主要消费者。男性则多出现在机械电子科技广告中,说明男性以技术和专业操纵世界,创造财富。
  综上所述,现代大众传媒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的是一个维护既有性别统治秩序,掩盖两性世界实际上存在的不平等关系[5],麻痹和弱化女性的性别定型批判力,以使现存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统治更为坚固、合理,尽显消极作用,即传播、强化与巩固既有的性别定型观念。正如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的《行动纲领》指出:“在大多数国家,大众传媒并没有用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社会的贡献,相反宣传报道的往往是妇女的传统角色,或有关暴力、色情等行为”[6]
  2.3 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可以动摇、颠覆固有的性别定型观念,宣传推广新型的性别观念。在2005年湖南卫视策划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的文本中,另人惊诧的是最后评选出的“超级女声”的冠亚军都并不具有男性话语所定义的女性的“美丽身体”,显然偏离了传统的女性身体审美的标准。但就是这样的少女,依靠如此“中性”甚至稍偏“男相”的外形和并不出众的嗓音得到了成百万计的粉丝的追捧,成为这个时代的女性公众的偶像。这一女性形象的公开演绎显示了强烈的新女性象征意味。“超级女声”体现了对男性审美规定的反叛,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定型,展示了当今时代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性别心理。通过对女性身体的重新认识,简单化的女性性别定型不仅被粉碎,而且得到思考和发掘。女性不仅仅在经济上不依靠男人,更在美的概念上不迎合男人,动摇甚至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定型,展示了全新的女性性别模式,对社会心理形成强烈的震荡。其间大众传媒的强大的积极影响和全方位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是把双刃剑,对于性别定型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不仅会传播传统的性别模式,加强固有的性别模式,而且可以颠覆固有的或推广新型的性别模式。然而另人遗憾的是,媒体对性别定型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重视。钟建安 、楼劼 和叶耀荣(2006)通过对电视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研究述评发现,虽然经过20多年的女权运动,电视广告中的性别角色定型并没有减弱,而且电视广告中的性别角色定型具有国际普遍性[7]。鉴于大众传媒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行动纲领》中特别强调,“大众传媒有很大潜力来促进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男女平等”[6]
  
  3结论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对性别定型有着消极和积极作用。大众传媒不仅可以对既有的性别定型观念进行强化与巩固,而且可以推翻固有性别定型观念,介绍推广新型的性别观念。所以,为了超越性别定型,应正确理解大众传媒的潜在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Brislin, Richard W. “Prejudic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6th Edition), ed by Larry A. Samovar and Richard E. Porter.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 A Division of Wadsworth, Inc., 1991
  [2] Pearson, Judy C. Gender and Communication[C].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 6th Edition), ed. by Larry A. Samovar and Richard E. Porter.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 A Division of Wadsworth, Inc., 1991
  [3] Melvin L. Defleur and Everette E. Dennis. 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A Liberal Arts Perspective[M]. Houghton Mifflin College Div, 2001
  [4] 馮媛. 解析表象——关于八家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报告[A]. 选自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C],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 徐大真.性别刻板印象之性别效应研究[J ].心理科学,2003,4
  [6]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 http://gov.people.com.cn/GB/46728/51992/52202/3640020.html
  [7] 钟建安、楼劼、叶耀荣. 电视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2
  收稿日期:2008-4-1
其他文献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丰富,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浓厚的文化积淀。华夏文明能够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承传至今,
近日一项针对网民的调查表明:城市网民家庭在网络依存度上呈比较明显的两极趋势。 A recent survey of Internet users shows that: urban Internet users in the network d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领域职业发展需求与英语语言的关联性越发紧密,在许多高校的职业专业课程中也开设了一定的英语教学项目.通过在职业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英语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一种较新教学模式,它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行的“一体化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内在关系上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应
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随着大学生思想特征多元化,公寓集体生活矛盾突出,学生申请调换寝室现象频发,通过分析4起学生寝室矛盾案例,剖
【摘要】 本文針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落后的现状,提出从国家层面,通过部省共建、打造增长极、对口支援等专项工程,加快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进而促进全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关键词】 高等教育;中西部地区;国家工程  【中图分类号】:G51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4-0053-02    高等教育资源是一种重要的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最大的特点即是其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而如果始终沿用传统教学方式,那么整个教学的开展比较枯燥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也不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任务,学生识字量决定着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目前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提出了新的要求.那
【摘要】 本文以成功心理潜能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阐述现代科学和现代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成功心理潜能开发的重要性,以此阐述了成功心理潜能立体开发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为21世纪的人们开发成功心理潜能,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 成功心里潜能;现代心理学;脑科学;现代科学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4-0049-03   
【摘要】 文化全球化是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在平等的交往中通过不同类型的文化涵化与互动而形成的人类共同文化的过程。文化整合与民族文化创新是实现文化本土化向文化全球化转变的重要途径。文化整合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文化整合要坚持以我为主、求同存异、多元并存等原则,民族文化创新则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文化整合;文化创新    Culture Integratio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