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大学英语四级听力题型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作出相应调整。针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答题技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克服负面因素的影响,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现状 影响因素 听力策略
一、引言
听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衡量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尺度。听力对大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重点中的难点。从历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可以看出,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普遍较低;而2016年的四级听力取消了相对容易得分的短对话,改为短篇新闻听力。新闻确实对于广大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有特殊的难度,平时本来接触的就少,再加上不熟悉新闻报道的叙事风格,更是容易让人手足无措,无怪乎有学生直言要放弃该部分得分。大学英语四级连续几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体现了教育部对大学生的听说水平的重视,改革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要求学生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在此改革背景下,各大高校势必要将听力教学作为教学重点之一。但如何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让英语教师苦恼的教学难点之一。
二、现状和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似乎跟不上考试改革的步伐,听力课时量相对很少,就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两周才有一次听力课;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不感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少,教学设备落后。学生对单一的听录音回答教师提问的传统听力教学模式感到厌倦,普遍觉得收获不大,这种反复听而后回答问题的模式让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走神,心不在焉。有时听力训练题型单一,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过于强调语言本身和听力题的完成,过度关注学生的听力结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录音,常常不能深层理解全文,容易觉得乏味和疲劳,甚至不知道该以一种集中紧张的状态投入听力训练。学生的听力时间少,没有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总之,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转变这一传统模式,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听力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听力是语言学习者需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邓巧玲,2015:59)。听力考试是对考生英语实际英语能力的测试,考查的项目除了基本的词汇储备量、语法、句型外,还包括逻辑分析判断能力、一般人文知识,甚至包括速记等技能。听力考试不同于其他语言考试项目,需要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地完成听—理解—解题这一复杂过程。听力理解是一个将所听材料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获取新信息的复杂认知过程。以新题型中的新闻听力为例,学生觉得最大的难点应该是对材料不熟悉,包括对新闻中常用的词汇不熟悉。尽管语篇意义绝非其所包含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但多数情况下,关键词汇的理解是听力理解的重要基础。学生对词汇的陌生感会导致心态紧张,影响答题效果。学生在听材料时因过度紧张而产生急焦虑的负面情绪。这势必造成学生听力反应能力下降,甚至导致本来能听懂的内容也听不懂,越听不懂越着急,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影响听力效果。
三、应对策略
以上提到的各类问题,有教师层面的,也有学生层面的。要提高听力能力,自然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做出相应的努力。对教师来说,单一枯燥的听力教学材料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学材料应尽量多样化,可以针对新的四级题型,训练材料做到多样化。另外,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水平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相对轻松的学习气氛,可以在初期课程设计中减少提问的频率。听力教学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信息输入、信息分析和加工,以及信息输出的综合性的复杂过程。和其他英语能力的培养相同,听力教学也要求课堂互动活动,这能够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语言输出、会话结构和信息内容,增加可理解性输入,产出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出,从而不断提高其话语输入与输出的质量,促进语言的进一步理解,促使其更加流利和准确地使用语言,进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在听力过程中引导学生抓重点,不必纠结在每个词尤其是不认识的词上。听完后结合材料对学生进行其他语言技能训练,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刚刚听到的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利用新词汇新表达做一些对话练习,锻炼他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加深理解和记忆、领悟。在听力开始之前,听前准备很重要。听前准备主要涉及对听力任务的了解与对听力内容的预测,而词汇猜测主要针对听力过程中的词汇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宽松、熟悉的学习环境中互帮互助,探讨问题,这种相对轻松的环境有助于降低他们的焦虑情绪。
从学生层面来说,要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相应的训练是少不了的。针对大学英语四级新题型新闻听力,首先要了解新闻听力的特点。新闻听力不同于其他听力材料,重点信息集中在新闻的开头,即第一句话,相当于文章的主题句。这第一句话非常重要,理解了第一句,有助于学生猜测并且快速掌握新闻的全部内容。新闻报道使用的词汇量很大,但很多词汇重复性高。因此,对于这些新闻中容易出现的高频词汇要注意收集积累。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事先正好了解新闻的内容和背景知识,听的时候就会感觉文章的难度大大降低,这是因为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预先学过的内容对文章进行合理预构和推测,从而降低听的压力和困难。因此,学生应该平时多看新闻,多读报纸,熟悉新闻的表达方式,多了解一些国际、国内多热门话题和有争议的问题,多多积累背景知识,这样在做新闻听力理解题时更容易听懂新闻内容。
学生还要学会利用短时记忆和速记能力,听力过程中要发挥眼手脑并用的能力。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中听力过程中过于轻松,如果让他们重复所听的内容,那么很多都答不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调用短时记忆能力和速记能力,学会记录关键信息。在听力材料播放期间,应做到听记兼顾,可以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来记录一些信息,但是要以听为主,千万不要因为记录前面的信息而漏听后面的信息。学生还应学会放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不认识的词汇或表达,切不可一味死抠不会的字眼,导致该听的内容没听懂,一定要眼脑跟着听力材料走,不要过于纠结个别词汇。
四、结语
听力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突飞猛进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难点,尽量排除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负面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应了解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充分发挥能动性。长此以往,必能使听力理解能力有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Borg S.Teacher Cogn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M].London:Continuum,2006.
[2]邓巧玲.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听力焦虑和听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5,(5):59-64.
[3]方岚.近十年中外外语听力研究比较[J].现代外语,2010,(3):305-313.
[4]王瑞昀.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课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4(1):18-20.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现状 影响因素 听力策略
一、引言
听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衡量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尺度。听力对大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重点中的难点。从历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可以看出,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普遍较低;而2016年的四级听力取消了相对容易得分的短对话,改为短篇新闻听力。新闻确实对于广大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有特殊的难度,平时本来接触的就少,再加上不熟悉新闻报道的叙事风格,更是容易让人手足无措,无怪乎有学生直言要放弃该部分得分。大学英语四级连续几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体现了教育部对大学生的听说水平的重视,改革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要求学生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在此改革背景下,各大高校势必要将听力教学作为教学重点之一。但如何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让英语教师苦恼的教学难点之一。
二、现状和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似乎跟不上考试改革的步伐,听力课时量相对很少,就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两周才有一次听力课;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不感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少,教学设备落后。学生对单一的听录音回答教师提问的传统听力教学模式感到厌倦,普遍觉得收获不大,这种反复听而后回答问题的模式让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走神,心不在焉。有时听力训练题型单一,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过于强调语言本身和听力题的完成,过度关注学生的听力结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录音,常常不能深层理解全文,容易觉得乏味和疲劳,甚至不知道该以一种集中紧张的状态投入听力训练。学生的听力时间少,没有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总之,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转变这一传统模式,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听力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听力是语言学习者需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邓巧玲,2015:59)。听力考试是对考生英语实际英语能力的测试,考查的项目除了基本的词汇储备量、语法、句型外,还包括逻辑分析判断能力、一般人文知识,甚至包括速记等技能。听力考试不同于其他语言考试项目,需要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地完成听—理解—解题这一复杂过程。听力理解是一个将所听材料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获取新信息的复杂认知过程。以新题型中的新闻听力为例,学生觉得最大的难点应该是对材料不熟悉,包括对新闻中常用的词汇不熟悉。尽管语篇意义绝非其所包含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但多数情况下,关键词汇的理解是听力理解的重要基础。学生对词汇的陌生感会导致心态紧张,影响答题效果。学生在听材料时因过度紧张而产生急焦虑的负面情绪。这势必造成学生听力反应能力下降,甚至导致本来能听懂的内容也听不懂,越听不懂越着急,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影响听力效果。
三、应对策略
以上提到的各类问题,有教师层面的,也有学生层面的。要提高听力能力,自然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做出相应的努力。对教师来说,单一枯燥的听力教学材料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学材料应尽量多样化,可以针对新的四级题型,训练材料做到多样化。另外,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水平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相对轻松的学习气氛,可以在初期课程设计中减少提问的频率。听力教学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信息输入、信息分析和加工,以及信息输出的综合性的复杂过程。和其他英语能力的培养相同,听力教学也要求课堂互动活动,这能够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语言输出、会话结构和信息内容,增加可理解性输入,产出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出,从而不断提高其话语输入与输出的质量,促进语言的进一步理解,促使其更加流利和准确地使用语言,进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在听力过程中引导学生抓重点,不必纠结在每个词尤其是不认识的词上。听完后结合材料对学生进行其他语言技能训练,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刚刚听到的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利用新词汇新表达做一些对话练习,锻炼他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加深理解和记忆、领悟。在听力开始之前,听前准备很重要。听前准备主要涉及对听力任务的了解与对听力内容的预测,而词汇猜测主要针对听力过程中的词汇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宽松、熟悉的学习环境中互帮互助,探讨问题,这种相对轻松的环境有助于降低他们的焦虑情绪。
从学生层面来说,要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相应的训练是少不了的。针对大学英语四级新题型新闻听力,首先要了解新闻听力的特点。新闻听力不同于其他听力材料,重点信息集中在新闻的开头,即第一句话,相当于文章的主题句。这第一句话非常重要,理解了第一句,有助于学生猜测并且快速掌握新闻的全部内容。新闻报道使用的词汇量很大,但很多词汇重复性高。因此,对于这些新闻中容易出现的高频词汇要注意收集积累。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事先正好了解新闻的内容和背景知识,听的时候就会感觉文章的难度大大降低,这是因为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预先学过的内容对文章进行合理预构和推测,从而降低听的压力和困难。因此,学生应该平时多看新闻,多读报纸,熟悉新闻的表达方式,多了解一些国际、国内多热门话题和有争议的问题,多多积累背景知识,这样在做新闻听力理解题时更容易听懂新闻内容。
学生还要学会利用短时记忆和速记能力,听力过程中要发挥眼手脑并用的能力。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中听力过程中过于轻松,如果让他们重复所听的内容,那么很多都答不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调用短时记忆能力和速记能力,学会记录关键信息。在听力材料播放期间,应做到听记兼顾,可以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来记录一些信息,但是要以听为主,千万不要因为记录前面的信息而漏听后面的信息。学生还应学会放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不认识的词汇或表达,切不可一味死抠不会的字眼,导致该听的内容没听懂,一定要眼脑跟着听力材料走,不要过于纠结个别词汇。
四、结语
听力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突飞猛进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难点,尽量排除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负面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应了解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充分发挥能动性。长此以往,必能使听力理解能力有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Borg S.Teacher Cogn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M].London:Continuum,2006.
[2]邓巧玲.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听力焦虑和听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5,(5):59-64.
[3]方岚.近十年中外外语听力研究比较[J].现代外语,2010,(3):305-313.
[4]王瑞昀.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课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4(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