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成功的教学实践都在证明: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对教学效果的优劣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学科的教学尤其如此。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学兴趣
兴趣常常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自学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实例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并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点: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生物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等,使学生认识到不学会学习,学不好知识,将来就有可能成为文盲、科盲。要适应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具备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让学生想象未来世界;有些课文,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课堂上表演。如教学《核舟记》,就让学生模仿船头三人和船尾两个舟子的姿势、神情;教学《变色龙》,让学生将课文改写成为话剧进行表演,还让会绘画的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结合自己的想象,画出警官六次变化的奴才相。每当这些新颖的内容进入课堂时,那些平时厌学的学生都凝神细听,积极投入,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学,我要求学生备有字典、词典及有关学习资料,并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告诉他们一些规律性知识,如“阅读方法”、“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要求读书时做到“声出口”、“笔在手”,循序渐进地读书,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利用手中的字典、词典等资料,随时解决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在书眉处标记、批注或评析,然后再思考课后习题,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谋篇布局、写作特点及表现方法等。
指导学生自学,只要引导得好,学生自学就不只是停留在字词的理解上,他们就会自奋其力,自觉研讨。教者如能切实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引导自学就更有针对性了。在教《听潮》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自学时紧扣“听”字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围绕主题选材和通过不断变化的景色描写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自己动脑动手,发现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听课时再集中精力把重点、难点解决好,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现,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阶梯,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在学洋思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习洋思人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启发思考,训练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点。教学中,我经常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讨论,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其他学生根据自学时的理解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解决,教者只是起引导的作用,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教给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关键处稍作点拨,并要求学生将自己所想的和老师所点的结合起来思考:自己的答案对不对,全不全,为什么。让学生在反复的思索中训练思维能力,增长知识。
自学能帮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讨论则能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贵在活跃思维,达到训练语言和思维、领会课文内容的目的,因此在讨论时,我常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了于勒也应该是一个受谴责的对象,在他的身上具有浪荡、侵占等特点;另外对“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有”,“余闻而愈悲”中的“悲”等都提出了不同于课文解释的理解。对课文的分段,归纳特点等,我更是“权力下放”,由学生分小组讨论确定,但必须说明理由,再经过总结归纳,学生的理解更深了一步,在总结归纳时,老师也不忘对学生大胆探索精神进行肯定。
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练习是让学生把在自学、讨论中获得的语文知识转变成能力的途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把练习贯穿始终。练习的形式包括读、写、听、说等多方面,我特别重视组织学生自编练习、测试题,交换解答批改,相互交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训练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一些融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发展能力于一体的题目,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如教学《小橘灯》后,让学生根据小姑娘说的“不久……我们大家也都好了”这句话作《再访王春林》的口头作文;教学《变色龙》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结尾设想警官带着巡警走过广场时迎面碰上将军和他的哥哥,从而展开对话,续写故事;教学《藤野先生》后,让学生以《鲁迅在仙台》为题,采用第三人称改写课文,再以《从鲁迅弃医从文想到的》为题,针对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写一篇读后感等。通过进行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又发展了学生智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而这一切又应归功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的事,它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必须练好课前功,找准切入点,在组织引导上下工夫,在激发鼓励上做文章,运用恰当、得法的手段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开启学生智慧的门窗,明确他们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长期如此,我们的教学一定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桂英初级中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学兴趣
兴趣常常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自学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实例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并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点: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生物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等,使学生认识到不学会学习,学不好知识,将来就有可能成为文盲、科盲。要适应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具备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让学生想象未来世界;有些课文,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课堂上表演。如教学《核舟记》,就让学生模仿船头三人和船尾两个舟子的姿势、神情;教学《变色龙》,让学生将课文改写成为话剧进行表演,还让会绘画的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结合自己的想象,画出警官六次变化的奴才相。每当这些新颖的内容进入课堂时,那些平时厌学的学生都凝神细听,积极投入,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学,我要求学生备有字典、词典及有关学习资料,并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告诉他们一些规律性知识,如“阅读方法”、“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要求读书时做到“声出口”、“笔在手”,循序渐进地读书,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利用手中的字典、词典等资料,随时解决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在书眉处标记、批注或评析,然后再思考课后习题,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谋篇布局、写作特点及表现方法等。
指导学生自学,只要引导得好,学生自学就不只是停留在字词的理解上,他们就会自奋其力,自觉研讨。教者如能切实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引导自学就更有针对性了。在教《听潮》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自学时紧扣“听”字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围绕主题选材和通过不断变化的景色描写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自己动脑动手,发现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听课时再集中精力把重点、难点解决好,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现,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阶梯,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在学洋思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习洋思人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启发思考,训练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点。教学中,我经常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讨论,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其他学生根据自学时的理解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解决,教者只是起引导的作用,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教给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关键处稍作点拨,并要求学生将自己所想的和老师所点的结合起来思考:自己的答案对不对,全不全,为什么。让学生在反复的思索中训练思维能力,增长知识。
自学能帮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讨论则能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贵在活跃思维,达到训练语言和思维、领会课文内容的目的,因此在讨论时,我常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了于勒也应该是一个受谴责的对象,在他的身上具有浪荡、侵占等特点;另外对“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有”,“余闻而愈悲”中的“悲”等都提出了不同于课文解释的理解。对课文的分段,归纳特点等,我更是“权力下放”,由学生分小组讨论确定,但必须说明理由,再经过总结归纳,学生的理解更深了一步,在总结归纳时,老师也不忘对学生大胆探索精神进行肯定。
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练习是让学生把在自学、讨论中获得的语文知识转变成能力的途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把练习贯穿始终。练习的形式包括读、写、听、说等多方面,我特别重视组织学生自编练习、测试题,交换解答批改,相互交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训练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一些融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发展能力于一体的题目,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如教学《小橘灯》后,让学生根据小姑娘说的“不久……我们大家也都好了”这句话作《再访王春林》的口头作文;教学《变色龙》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结尾设想警官带着巡警走过广场时迎面碰上将军和他的哥哥,从而展开对话,续写故事;教学《藤野先生》后,让学生以《鲁迅在仙台》为题,采用第三人称改写课文,再以《从鲁迅弃医从文想到的》为题,针对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写一篇读后感等。通过进行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又发展了学生智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而这一切又应归功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的事,它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必须练好课前功,找准切入点,在组织引导上下工夫,在激发鼓励上做文章,运用恰当、得法的手段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开启学生智慧的门窗,明确他们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长期如此,我们的教学一定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桂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