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状况呈现出比较严重的趋低性态势,在心理、学业、生活上都有比较明显的体现。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其自我认同的趋低性应得到高校各方面的重视,并探寻有效的方式改进这种状况。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认同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56-02
“自我认同”的概念(self-identity),又被译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所信赖的人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1]。它体现着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是个体人毕生追求的核心的心理发展任务,包含着有关自我及其位置的存在感、连续感、一致感、方向感、心理的成熟感和生活的意义感。
一、当代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的状况
中国大学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被誉为“天之骄子”。他们都是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往往都以出众的学识、坚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学习能力在各单位中成为 “中坚力量”,大学生们也形成了较高的自我认同水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状况也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趋低性变化,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显现出比较严重的趋低性趋势。2009年的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总特点是:超过半数(57%)的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自我认同,弥散型高于均值的占539%,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低自尊、低自主性、低自我发展水平,孤独、疏远等负面情绪居多;延缓性高于均值的占511%,表明超过半数大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状态,没有明确的个人目标和价值观,为内控型,典型特征是内心充满矛盾。[2]在学习成绩认同方面,很少有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满意(5%),大多数人的态度是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25%)。[3]2014年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一份调研中,对“如何评价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状况”的问题,被调研的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有2/5认为“比较严重”。[4]
对于研讨这种趋低性变化的原因、隐患,本文作者已经发表相关文章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本文重在研讨高校如何针对这种状况寻找相适宜的对策。
二、高校对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的干预方式
1.注重新生入学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
从新生入学之日起,高校就应重视并加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感和方向感,从而自觉投身于与其未来职业选择相关的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专业技能。对于高校而言,提高本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的根本方法就是将专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培养方案和具体课程中,细化到每节课和每个课堂中,注入到每位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中。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为其规划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认同所学专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应组织力量深入研究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我国实际和学校特点,专门设立“职业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来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发展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开设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逐步树立清晰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并通过机构所提供的实践机会进行指导,使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未来的职业追求与当前学习课程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我管控的能力,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2.推进大学生综合能力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学生不但应注重个人的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更应该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提高个人就业能力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内容。目前的就业不但需要专业素养,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各类单位的用人要求中,无不在这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甚至在一些岗位,个人的修养和文化素养成为主要的考虑因素。这方面的要求是由于用人单位非常清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从长远发展上看,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善于学习、善于形成团体精神,能够适应长远的发展要求。而个人素质不高的毕业生,往往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不善于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团队精神的养成,往往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从大学毕业生个人看,知识面的狭窄也会从多方面限制个人才能的发挥。所以,高校应该加大人文学科的教学力度,开设更多的有利于个人综合素养提高的课程,特别是人文学科,促成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幸福观等方面的形成,提高个人分析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人生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这样有利于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在整体素质方面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3.促进日常积极心态养成教育——改变态度与认知
我国当前大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与现实中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和矛盾,就业形势的严峻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但这都是暂时的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部分大学生没有能从事与其学历、专业、能力和兴趣相一致的工作,没有能获得与其内心期望值相符合的薪资是正常的现象,尤其在当前就业竞争较大的情况下,“先就业后择业”是国家所提倡的就业观,也是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先自立后自强的现实选择。大学生经过一个人生探索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一定能够找到适合于自身的社会位置,这个摸索的过程中出现的就业困难,以及降低自己期望值,自我感知“大材小用”式的就业都只是经济转型期的短暂现象。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偏低的情况是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意味着今后这种情况会持续,经过一个
时期的过渡,情况一定会有改善。从经济理论、非工资收益方面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的研究,都证明教育投入的多少对劳动力收入高低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就业状况的解读,多方面解开大学生内心的疑惑,促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改变消极心态,能促使大学生正面对待目前就业方面的困境,从而改变“读书无用论”影响下的消极心态。
参考文献:
[1]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18.
[2]敖潔.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状况与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
[3]桂守才.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J].心理科学,2007(30).
[4]马建青,朱美燕.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3).
责任编辑:孙 瑶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认同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56-02
“自我认同”的概念(self-identity),又被译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所信赖的人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1]。它体现着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是个体人毕生追求的核心的心理发展任务,包含着有关自我及其位置的存在感、连续感、一致感、方向感、心理的成熟感和生活的意义感。
一、当代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的状况
中国大学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被誉为“天之骄子”。他们都是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往往都以出众的学识、坚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学习能力在各单位中成为 “中坚力量”,大学生们也形成了较高的自我认同水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状况也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趋低性变化,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显现出比较严重的趋低性趋势。2009年的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总特点是:超过半数(57%)的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自我认同,弥散型高于均值的占539%,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低自尊、低自主性、低自我发展水平,孤独、疏远等负面情绪居多;延缓性高于均值的占511%,表明超过半数大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状态,没有明确的个人目标和价值观,为内控型,典型特征是内心充满矛盾。[2]在学习成绩认同方面,很少有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满意(5%),大多数人的态度是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25%)。[3]2014年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一份调研中,对“如何评价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状况”的问题,被调研的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有2/5认为“比较严重”。[4]
对于研讨这种趋低性变化的原因、隐患,本文作者已经发表相关文章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本文重在研讨高校如何针对这种状况寻找相适宜的对策。
二、高校对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的干预方式
1.注重新生入学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
从新生入学之日起,高校就应重视并加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感和方向感,从而自觉投身于与其未来职业选择相关的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专业技能。对于高校而言,提高本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的根本方法就是将专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培养方案和具体课程中,细化到每节课和每个课堂中,注入到每位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中。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为其规划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认同所学专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应组织力量深入研究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我国实际和学校特点,专门设立“职业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来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发展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开设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逐步树立清晰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并通过机构所提供的实践机会进行指导,使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未来的职业追求与当前学习课程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我管控的能力,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2.推进大学生综合能力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学生不但应注重个人的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更应该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提高个人就业能力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内容。目前的就业不但需要专业素养,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各类单位的用人要求中,无不在这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甚至在一些岗位,个人的修养和文化素养成为主要的考虑因素。这方面的要求是由于用人单位非常清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从长远发展上看,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善于学习、善于形成团体精神,能够适应长远的发展要求。而个人素质不高的毕业生,往往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不善于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团队精神的养成,往往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从大学毕业生个人看,知识面的狭窄也会从多方面限制个人才能的发挥。所以,高校应该加大人文学科的教学力度,开设更多的有利于个人综合素养提高的课程,特别是人文学科,促成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幸福观等方面的形成,提高个人分析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人生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这样有利于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在整体素质方面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3.促进日常积极心态养成教育——改变态度与认知
我国当前大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与现实中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和矛盾,就业形势的严峻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但这都是暂时的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部分大学生没有能从事与其学历、专业、能力和兴趣相一致的工作,没有能获得与其内心期望值相符合的薪资是正常的现象,尤其在当前就业竞争较大的情况下,“先就业后择业”是国家所提倡的就业观,也是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先自立后自强的现实选择。大学生经过一个人生探索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一定能够找到适合于自身的社会位置,这个摸索的过程中出现的就业困难,以及降低自己期望值,自我感知“大材小用”式的就业都只是经济转型期的短暂现象。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偏低的情况是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意味着今后这种情况会持续,经过一个
时期的过渡,情况一定会有改善。从经济理论、非工资收益方面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的研究,都证明教育投入的多少对劳动力收入高低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就业状况的解读,多方面解开大学生内心的疑惑,促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改变消极心态,能促使大学生正面对待目前就业方面的困境,从而改变“读书无用论”影响下的消极心态。
参考文献:
[1]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18.
[2]敖潔.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状况与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
[3]桂守才.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J].心理科学,2007(30).
[4]马建青,朱美燕.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3).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