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何其芳具有京派作家、川籍作家与延安作家这三重身份,并以多重地方经验建构成渝形象。他首先以京派情愫加工故乡万县,创造真实记忆与幻想糅合的梦景,“梦”醒后,何其芳介入现实,又以莱阳体验重新编码“真实”,改写故乡图景。抗战时期,成渝体验促使何其芳孤独感深化,随后在延安转向政治化的写作。延安作为新国家的实践空间具有评估成都与重庆的权力,评判模式从文化批判转向政治批判,成渝两地在何其芳的新一轮书写中从“我城”变为“他城”。何其芳的多重地方经验与成渝想象是考察“何其芳现象”的一条路径,由此不仅可以看取战时知识分子的群体心灵辙印图,还能进一步发现现代性转换与民族国家观念塑形下的战时中国。
关键词:何其芳;成都;重庆;延安;地方经验
学界对“何其芳现象”的研究,往往置于“政治—文学”二元對立的框架中加以考察,并以何其芳写作《梦中道路》或奔赴延安作为其思想转变的“界石”,所涉及的时间点,是1936年与1938年。1936年,何其芳开始厌弃“自己的精致”①,从此“要叽叽喳喳发议论”②,由此诞生的,是从“梦幻”中醒来的“现实何其芳”。而1938年,也确是把他“划分为前后两个大不相同的人的难忘的一年”③,但这里的分裂对象,则演化为“为文学”的何其芳与“为政治”的何其芳。两组何其芳并非只是故弄玄虚的修辞限定,而是涉及转向的背景与动机、力度与限度等问题,也规约了何其芳的创作内容与风格。所以,当我们探讨“何其芳现象”时,首先应该明确,我们言说的是哪一组何其芳,而这三年的经历则尤为重要。
换句话说,何其芳并非直接由“北京化”突转为“延安化”,还有三年内多种地方经验的加工,“抗战爆发而辗转重庆、成都等地时遭遇的种种人事纠葛和内地闭塞的环境的冲击,显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④。三年的距离与地方的转移,涉及的是一个复杂的场域问题。由此,爬梳何其芳的多重地方经验与成渝想象,成为考察“何其芳现象”的一条路径。
一
关键词:何其芳;成都;重庆;延安;地方经验
学界对“何其芳现象”的研究,往往置于“政治—文学”二元對立的框架中加以考察,并以何其芳写作《梦中道路》或奔赴延安作为其思想转变的“界石”,所涉及的时间点,是1936年与1938年。1936年,何其芳开始厌弃“自己的精致”①,从此“要叽叽喳喳发议论”②,由此诞生的,是从“梦幻”中醒来的“现实何其芳”。而1938年,也确是把他“划分为前后两个大不相同的人的难忘的一年”③,但这里的分裂对象,则演化为“为文学”的何其芳与“为政治”的何其芳。两组何其芳并非只是故弄玄虚的修辞限定,而是涉及转向的背景与动机、力度与限度等问题,也规约了何其芳的创作内容与风格。所以,当我们探讨“何其芳现象”时,首先应该明确,我们言说的是哪一组何其芳,而这三年的经历则尤为重要。
换句话说,何其芳并非直接由“北京化”突转为“延安化”,还有三年内多种地方经验的加工,“抗战爆发而辗转重庆、成都等地时遭遇的种种人事纠葛和内地闭塞的环境的冲击,显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④。三年的距离与地方的转移,涉及的是一个复杂的场域问题。由此,爬梳何其芳的多重地方经验与成渝想象,成为考察“何其芳现象”的一条路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