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而薄发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h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厌写,或者虽然想写,但肚子里好像没有几滴墨水,总觉得写不好。究其原因是没有写作的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宋代大学问家苏轼曾说:“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即是说不管是写作素材还是语言材料,只要平时积累多了,在写作时就能从中挑选出最恰当的素材、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所积愈厚,所发愈生气,妙笔愈能生花。
  一、运用典范的语文课文,引导学生课内积累作文素材
  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往往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它们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妙,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具有典范性。
  入选的语文课文,可以说都是学生作文的范文。每一篇课文都在某一方面或在多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范例。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按大纲要求,渗透了作文教学的序列化训练。训练目标、重点、难点、方法,都在教材中明确具体地提了出来。所以利用好语文课堂教学,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语文课本内容是极丰富多彩的。就单从写作素材而言,有丰富的词汇,可引导学生从中积累语言素材;有精彩片段,可引导学生从中积累写景状物、记人叙事的素材;有至理名言和典型事例,可引导学生从中积累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素材。
  课内积累写作素材要把握三个要点:记、背、用。
  第一要点:记。记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记)。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在学业上获得成就的人都在这方面付出过艰辛的劳动。教育家徐特立少年时期只上过六年私塾和四个月的师范学校。他的渊博知识主要来自于自学。他有一条重要的学习经验,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就是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和内容是不拘一格的,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记体会。读书笔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坚持不懈做读书笔记的人,随时都有可以支取和运用的丰富的写作素材。随着知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其写作能力在无形中就增强了。
  第二要点:背。背对积累知识巩固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人读书是很讲究背诵的。私塾先生要求背的内容很多,如《三字经》《千家诗》等。这种以背为主的教学方法沿袭了几千年,我们借鉴一下又何尝不可呢?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名段、名句,一定要熟读成诵。在背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自觉背诵的习惯,巩固积累作文素材,以达到“积学以储宝”的目的。如高中课文必修1-5中的诗歌、文言文等,都是值得我们大家背诵、记忆和积累的内容
  第三要点:用。用是在写作中应用平时积累的知识,丰富写作内容,这是对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检测。例如:形容春景衰败,可用“落花流水”;形容很丰富,用不完,可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可用“萍水相逢”;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可用“绣花枕头”…… 使用这些词语能够在作文时显得准确而生动。
  引导学生课内积累作文素材,不仅仅是从语文课文中汲取,而且还可以从历史、地理、生物、数理化、法律、政治等教科书中获取。有了这些厚积知识作基础,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语言生动、文笔灵活、内容感人了。
  二、选修有益的课外书籍,积累作文素材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适当地多看有益的课外书也可积累作文素材。“博览群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卷有益”等就是谈古人多读书能写出好文章的名言。屈原小时侯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苦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可见课外书中的精彩片断、妙词佳句、成语格言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
  在这里,我特别推荐一种相互积累知识的方法。就是:在教室里开辟一块专栏,每天轮流由一个学生抄几十个字的作文精彩片断或妙词佳句,推荐给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转抄,每个学生不能抄相同的内容。按一个周抄5段计算,半年可抄100段,中学六年可抄1000余段,再加上自己观察和课内阅读记载的积累,学生不是就成了作文知识的富翁了吗?
  三、注重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观察,就是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认识事物。唐朝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一个典型的观察事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观察仔细,想象丰富,诗句清新,把读者引入到高超的艺术境界。
  观察可以广见闻,长知识。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内容异常丰富的教科书,它蕴含着无限丰富的奥秘。有些看来是极普通的现象,只要认真观察、思索、分析,就会有所发现,当然观察的收获要记下来。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家庭、学校、社会,处处有生活,也处处有作文素材。日出日落,花开花谢,风云变幻,人事更迭,看影视,听广播,听故事,观民间艺人耍把戏等等。只要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看、去听、去感觉、去思索,他们就会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应知学问难,在于点滴勤”。如果中学生能发扬“点滴勤”的精神,持之以恒,他们作文素材的仓库里的宝贵财富将更加丰富,到作文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当材料来表达,再也用不着担心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了。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知,中国的公共支出总量处于连年上升的趋势,一方面这反映出政府对社会经济福利等各方面的支持处于增长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税收的增加.究竟公
冲动是一种最具破坏性的情绪,它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远远大于我们的想像。在生活中,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大的灾难,而是我们不善自控的性情。一个优秀的人,在冲动
东晋的文学家陶渊明写了一片著名的文章叫《桃花源记》。叙述一个渔人出外捕鱼的时候,偶然来到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以丰富想象为人们所描绘出的一种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当时间的节点步入21世纪,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陷于功利的泥淖而无法自拔的时候,当无数的师生为分数与升学率而倍感痛苦与无奈的时候,坐落在深圳市塘朗山森林公园脚下的桃源中学,在学
经过几天的重拳出击,不绝于耳的鞭炮声终于在校园内销声匿迹了,可“顽童们”总会找到“撒欢”的地方——校门外一字排列的商铺门前又成了他们放鞭炮的“主战场”。商家的逐利放
小丹安静、乖巧、不惹事,是那种典型的让老师放心、省心的孩子,在班里,她若不吱声,你似乎只能感觉到她若有若无的存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学初,她申请在校午休午膳。过了一个多月,看管午休的阿姨悄悄跟我讲了一件事:小丹睡觉的时候,总是把手放在被子里弄自己小便的地方,小脸涨得红红的,不睡觉!我简直惊呆了!从教十几年,从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很怀疑阿姨是不是看错了,但是阿姨信誓旦旦地说,她也是观察了很久才敢确定的,
女儿LaLa今年九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六岁读红楼,七岁品三国,如今迷上明清历史笔记小说……大家都说学以致用,广泛的阅读再加上妈妈是一名语文老师,LaLa的写作应该不用发愁,但事实并非如此。  LaLa对写作几乎抱有一种仇视的态度。如果春游回来要写作文,那么她宁可告病在家;记录假期见闻的任务令她烦不胜烦,自己发表过的习作懒得保存,对稿费单也从未珍视……不过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名响当当的语文科
采用2016年湖北和广东两省农民工家庭生计调查数据,剖析农民工家庭收入不平等状况.在收入不平等结构分解的基础上,运用FY方法对收入不平等进行回归分解,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民
目的:观察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青少年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我院眼科2003年7月
多媒体创造出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立体情境,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送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人的各种感觉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向与尺度。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在学习的领域自主、自由、自在地飞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营造自主的和谐课堂  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主体学习的动机,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可见,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努力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景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