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让“蒙汉情深”跃然纸上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uohu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草原》作为一篇独具魅力的散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叙事抒情性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为了有效突破《草原》的教学要点,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感知,在还原再现中体悟景色之美;探寻密码,在对比辨析中体悟人情之美;联想实践,在情景交融中把握散文特质。
  [关键词]情景交融;要点突破;深入感知;探寻密码;联想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71-01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拜访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性散文。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独有的风光,展现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凸显了“蒙汉情深”的核心主题。引领学生感受“蒙汉情深”的表达核心,应成为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
  一、深入感知,在还原再现中体悟景色之美
  在文本的开头,作者就开宗明义,率先对草原的景色进行了形象而生动的描绘。这一段景色描写极具特色,是历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极好资源。
  首先,清晰的表达层次。教师在引领学生感知作者创作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意识到景色描绘不仅要描写目之所看、耳之所听,更要关注心灵的内在体验,将心之所感与文本的内容联系起来,凸显语段表达的层次性。其次,精妙的写作方法。在具体描述课文景色之时,作者充分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再现了草原“一碧千里,广袤无垠”的特点。如“牛羊无论走到哪里,都像是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提炼出作者将“牛羊”比喻成“白色的大花”,更要让学生在脑海中还原语段所展现的情境,意识到这一句中还暗藏着一个比喻,即将“草原”比喻成“绿毯”,使学生从中真正感受到组合式比喻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其中,作者着一“绣”字,将牛羊来回移动,赋予了生动的人为元素,整个语句立刻具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感官,让学生通过联想体悟,感受作者笔下草原的特色,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悟作者对草原独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从而更好地为感受“蒙汉情深”的中心奠定了基础。
  二、探寻密码,在对比辨析中体悟人情之美
  《草原》一文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对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进行了充分地展示。而在具体描写过程中,作者基本运用了概写的方式加以呈现。鉴于这一情况,教师则引领学生进行了对比辨析。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语句的特质进行了深入的品味感知。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等,引导学生感受短促、反复的句式所形成的独有张力和节奏感,解构语言所蕴藏的表达密码。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想象蒙古族人民在待客过程中的细节表现,在联想中补充人物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从而更好地展现课文中的人物。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先是引领学生从感知悦纳的角度对文本中的语言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并体悟其所形成的表达效果,然后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拓展,使学生从细节层面更好地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悟到了文本所蕴藏的人情之美。
  三、联想实践,在情景交融中把握散文特质
  在這篇课文中,景色之美与人情之美有机交融,是作者凸显“蒙汉情深”主题的一个重要平台。而在课文的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直接以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加以呈现。
  教学中,教师紧扣结尾处的诗句,首先引领学生从字面的表层意思入手,初步读懂老舍意欲呈现的基本意思;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 “情深”“何忍别”等关键性词语中,想象老舍一行与蒙古族人民分别的情境,感受人物不忍离别的场景;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思维聚焦在“天涯”“碧草”“斜阳”等具有蒙古草原特色的景物上,进行情与景的交融想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在景色浸润之下,人们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所形成的场景。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运用语言展现出来,用理性的文字表达来夯实、强化内在的感性体验,促进了学生对核心主题的深入感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以课文最后的诗句为切入点,通过对诗句中有关景色与情感词语的探寻、品悟、联想,真正使学生走进了作者所营造的情景交融的磁场之中,并通过语言实践平台,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草原》作为一篇独具魅力的散文,教师引领学生分别从课文生动优美的语言中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从真挚质朴的语言中感受异域人情之美,在掌握、积累方法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核心情韵的体悟与感知。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绘本因精美的图画、简单的文字,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教学绘本《我家是动物园》一课,可锁定封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故事;图文结合,让学生欣赏感受品故事的美;让学生仿写,丰富故事内容。这样教学,能使孩子们走进美好的故事情节中,既能受到文学的熏陶,增强审美的感知,又能提高思想认识。  [关键词]绘本阅读;读写结合;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依然以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因缺少比较辨析,学生的认识并不深刻,加上学生的阅读量偏少,这就造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为此,笔者近年来尝试运用对比导读式教学,以两篇最多三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现以《黄山奇松》(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黄山松》(长春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为例谈谈个人的构想与课堂导读实践。  一、文本比较式解读  《黄山奇松》与《黄山松》所写的景
[摘 要]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肩负着双重教学任务:一是要教给学生自然、社会与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的启蒙教育;二是要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但是说明文知识性较强,学生阅读起来总感到有些无趣,不愿意主动阅读说明性文章。教师可通过设置悬念、整体感知、抓关键点、知识拓展等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进说明文,感受说明文阅读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关键词
[摘 要]目标不明、方式不妥、契机不当、时间不适,导致练而低效是当前课堂小练笔的普遍症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由成人本位转向儿童本位,由成人视角转向儿童视角。在具体教学中,要抓住儿童的兴趣点,敲定练笔类型;要触摸儿童的认知线,选择练笔时机;了解儿童的承受域,掌控练笔分量;尊重儿童的成就感,借评价蓄动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练笔的质量。  [关键词]读写结合 阅读小练笔 儿童 认知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目前,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存在学段目标模糊、字字字理、重识轻写等问题。要让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有趣有效起来,就要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来展开教学,同时要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效。  [关键词]第一学段 识字写字 理趣 乐趣 情趣 雅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朗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做到读中有“人”,即朗读中要有“人”的发展目标,有“人”的个性表现,有“人”的内心体悟,有“人”的心理情感。  [关键词]朗读教学;核心素养; 读中有“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0-0055-02  “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旨在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教育观念中,人即教育的
[摘 要]《世界多美呀》是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它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它认识世界的全过程,从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于这么美的一篇课文,该如何安排教学以实现童话和语用学习的融会贯通呢?对此进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言训练;语用特质;童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阅读教学越来越倡导以统整的视角观照文本。提炼教学主线,让阅读教学有序分层,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妙用。教学中要做到整体感知文本,创设主线下的认知视点;有序组织呈现,串联主线下的教学板块;尊重认知需求,凸显主线下的教学重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炼主线;有序分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073-01 
[摘 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漫步宋词,品味经典”主题阅读活动旨在引领学生走近宋词,感受宋词的无限魅力,激发他们探求古文化的浓厚兴趣,加强其文化积累和修养,丰富情感体验与表达,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以苏轼词代表作《水调歌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为例,就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漫步宋词,品味经典”主题阅读活动的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宋词;主题阅读;《水
[摘 要]写景类文本的语言和意境都是美的。教师可从“文本之美”的视角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质疑问难,在赏析洞察中体悟灵动之美;紧扣重点,在品析核心中品味奇特之美;设置情境,在形象描述中发现意境之美;表情达意,在想象拓展中表达壮观之美。  [关键词]阅读教学;探寻;文本之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70-01  《雾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