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狷的背后是悲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中孔子有句话:“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陶渊明的性格中,就有“狂狷”的特色。只是后来,“狷”胜了“狂”,他退出了官场,选择了田园,但在内心深处,却有着深深的悲痛和失落。
   陶渊明也是有报国安民之志的伟丈夫。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东晋末期和南朝宋初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典型特征就是分裂动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也有济世安民的理想,“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八)”就是他精神理想的写照。“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从序言看,好像陶渊明的做官仅仅是因为生活困窘,但是结合他的人生经历看就不能这样理解了。“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陶渊明传》)”出生名门,博学,而且他受到的是儒家教育,而儒家对读书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身名门的陶渊明怎么可能仅仅为吃饭而出仕呢?在《读山海经·其十》中,陶渊明写道:“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可见他是有很强烈的济世之心的。曾祖陶侃的勋业也激励着他,要光耀门楣,为家族增光。但是,陶渊明却选择归隐,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归去来兮辞》中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身处官场对陶渊明来说就像坐牢一样,他为理想难实现而失意,为找不到知己而悲伤。痛定思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离开官场,归隐田园,既是他“质性自然”的个性使然,更是去成全一个士人的另一种境界——“穷则独善其身”。“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急切中充分显露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其根源是要追求精神的纯洁与自由。躬耕田园,是对一种清净自由纯洁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从他一生的行事准则来看,“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陶渊明传》)”陶渊明认为曾祖父陶侃是晋朝宰辅,自己也就耻于屈身刘宋王朝,自宋高祖(即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的建立者)王业渐隆,愈加不肯出仕。一个儒者的风骨已经完全熔铸在他的行为中,既然不肯苟合于世俗,又岂能自投罗网,屈身污浊的官场。由此,陶渊明由“狂”退回到“狷”,清狷。在田园素朴而美丽的诗意中,陶渊明找回了自己。
   回家后生活的欢乐也彰显了他“狷者”的形象。第一,从归家时的心情看。看见熟悉亲切的家门,看到“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天伦之乐,让一夜未眠的陶渊明倦意顿失,“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种亲情的快乐无形中与官场的尔虞我诈形成了对比。“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受过道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面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怡然快乐,“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胜似神仙。这种快乐,让他顿悟,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的“无心”是自己归来后无所羁绊的轻松与洒脱,鸟的“倦飞”是自己对官场厌倦的不苟合。自然本无情,但在作者这里却快乐无比,再次对比中,表明高洁之志、狷介之个性。第二,从归家后的日常生活看。“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在这一部分里,“息交以绝游”与“悦亲戚”“农人告余”等字眼里,通过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陶渊明的交友选择和人生志趣的选择:宁可与卑微、淳朴的农人为伍,也不和显贵、污浊的官员来往;宁可“三径就荒”作“饥冻”迫切的隐士,也要保持自己松菊一样的品格。他与山林为伍,在纯净的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真如悠游自在的闲云野鹤。朴素自然的语言与淡泊纯朴的人性形成了完美的统一体。所以,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陶渊明》中说:“檀济道说他(陶渊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受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得出来。”
   但快乐中也透露出了他隐隐的孤独,独来独往,没有知己,遗世独立。农人、亲戚虽亲近但只能是他生活上的伙伴,不能成为他人生理想的知己。因此,“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一个“善”(羡慕之意)充分表达出自己时运不济,人生志向无法施展,只能哀伤自己岁月老去,痛惜一番壮志空许。
   通过以上对《归去来兮辞》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陶渊明离开官场的决绝、田园生活的快乐中,不断在声明自己的人格追求:厌恶浊污的官场,向往宁静淳朴田园,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品行高洁“清者”、任性而为“狷者”的形象。可是,我们又不能不进一步思考:既然已远离官场回归田园,为什么陶渊明要不断的重申自己的选择呢?是不是有拖泥带水之嫌呢?结合我们上面的分析,我认为恰恰是这种拖泥带水的缠绵充分地展示出陶渊明作为一个封建士人的痛苦与悲伤:时运不济、壮志难酬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无奈。这种悲哀是深沉的。“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虽满怀壮志、面对混乱的时局却无所皈依、被迫寄身于世而泪流满面的陶渊明。这个陶渊明是有些消极的,只能“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聊”字用得多好,姑且順应自然,乐天安命。太多的心不甘情不愿全部蕴含其中了。看似清静无为归隐田园,恰恰是在与这浊污的世界进行着无言而坚决的抗争。既然无法济世安邦,何不为后人留下一个精神的丰碑,给失意的人们铸就一座精神的堡垒,用以保护自己选择的自由出路,让平淡自然也成为他们心目中另一种高尚的艺术境地。所以他宁可挨饥受冻,尽管让妻儿受苦心有愧疚,也要离开那黑暗的官场。他是一个精神世界的圣人。
   我认为,陶渊明形象价值不仅仅在于弃官归隐体现了他品行的清高、个性的狷介,更在于快乐中隐含的深沉悲哀:时运不济、壮志难酬,不能兼济天下,只能独善其身;哪怕身心受苦也要为浊污世界中的人们点亮一盏道德的明灯。他为后世的文人所景仰,比如苏轼、白居易等,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市江陵中学]
其他文献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摒弃“齐声朗读、逐句讲解”这种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古典诗词的不同类型、内容与风格,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采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鉴赏古典诗词。一、举行朗读比赛,鉴赏古典诗词韵律美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十分鲜明的韵律美。但是在传统“齐声朗读”的教学模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关键,通过革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利用“先学后导”的方式开展教学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契机,还可以有效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本文以《阿Q正传》为例,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
摘 要 群文教学高效整合点在于整合角度的选择。“思辨性文本的阅读与表达”根据单元学习任务确定课堂学习任务,设置教学情境,使教材、生活、考场三层联动,将单元学习任务放置于立体空间,从预设走向生成,再到运用实践,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课堂活动中学生思维活动层次性的体现是思辨性文本阅读的高阶任务,这得益于教师引领方法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思辨性文本;阅读教学;整合;情境;思维  在2020年河北
摘 要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18个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是其中重要的任务群之一。它明确提出:“注重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拓展阅读思维,全面提升语文阅读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整本书阅读,设计一定的阅读活动,系统构建整体的阅读思维。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老人与海》为例,对主题情境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主题情境;整本书阅读;阅读
教师专业素养是其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人才只能由人才来培养”,因此教师要培养出人才,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内存不断扩容。而对于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更是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  但教师專业化发展绝不能等同于将教师标准化,现在有些学校硬性要求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
基于议论文写作训练长期“无序”“低效”的状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实践的基础上,我区多个学校从2015年起至今在初三进行了议论文写作序列化的尝试。  即从八年级开始,根据学情,有意识地将初中议论文写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议论文写作专项训练。具体操作程序如下:训练一,学会读材料,提炼、概括论点;训练二,学会甄选论据与表达;训练三,学会写点分析,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架起一座桥;训练四,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对李清照的这首词,网上、资料上,评论俯拾即是,教案不胜枚举。大家都把它当词来教,当然正确得很。但我更想把它当作一个故事来讲,是一个极有才情的女子倾诉自己的“愁”的故事,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讲述一个“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故事。  既是故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讲一个“什么”的故事。一个秋天的黄昏(姑且这么肯定),一个女子在院子里“寻寻觅觅”,就是不知道丢了什么东西(特意不告诉你,是不是有点悬念)?
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的“指挥棒”,高考作文命题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研究的“重头戏”。笔者尝试掌握它的特点、演变,努力构建它与高中作文教学间的和谐统一的良性关系,希望能更有效地指导平时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让教师教得有效。一、由单一到丰富  纵观15年来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从材料的呈现方式到内容的内涵都产生了一些变化,由单一走向丰富,作文命题的命题日趋走向成熟。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由单一到丰富
如果说高中语文的三年教学是一个整体,那么高一语文就是春天,是要为学生的心灵播下语文的种子。站在这样一个起点,想到三年后的高考,深感现在的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坚实有力。  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是环环相扣的过程,无论是能力培养還是知识储备都应该有计划分步骤进行。高一语文教学需要完成必修1-4册教材的学习,同时不能忽略了语言文字的积累、作文的训练。语言文字的积累是需要日积月累再逐渐内化的。专题的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定位了普通高中语文教育,认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而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工作放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而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