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本文以牧区教育变迁的基本内涵为依据,围绕牧区教育变迁轨迹,在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牧区家庭教育、牧区学校教育和牧区社会教育变迁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生态移民;牧区教育;变迁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37-02
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内蒙古从2003年开始实施了一场涉及数十万牧民的生态移民工程。生态移民不仅改变了牧民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牧民的生活方式。在牧民生产生活变迁过程中,牧区教育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牧区教育变迁的基本内涵为依据,围绕牧区教育变迁轨迹,在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牧区家庭教育、牧区学校教育和牧区社会教育变迁进行实证分析,反映了牧区教育变迁的基本情况。
1.传统家庭教育变化
1.1道德教育。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对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巨大的协调作用。自古以来,牧民对于伦理道德的社会作用给予高度的重视,他们认为“人间万事,美德为首”,“人丢了品德不如狗,狗掉了尾巴不如猴”(格言)。牧民道德教育内容广泛,涉及到生产、生活、家庭、人际、自然等多个领域,百折不挠、激流勇进;直面现实、英勇无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团结友爱、热爱祖国;扶弱济困、友爱四邻;诚实为本、厌恶奸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尊师重教,崇尚知识;孝敬长辈,礼遇兄长;家庭和睦,夫妻互敬;尊重女性,母亲神圣;注重家教,有养必教;关怀晚辈,扶幼助弱;勤劳持家,俭朴为荣;自然和谐、生态为先等是牧民长期道德教育中形成的典型道德行为规范①。生态移民之后,随着牧民聚居模式的变化,以及牧民人际关系范围的扩大,牧民更加注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已成为牧民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对规范牧民家庭和邻里关系的主要行为准则。
1.2礼仪教育。
蒙古族是个非常注重礼仪教育的民族。牧民对孩子们经常进行以热情好客、待人诚恳、讲究礼貌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礼仪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在牧区人际交往中问候礼、接待礼、送行礼是不可或缺的内容。问候语礼仪中语言问候是最常用的,在行体问候和介物问候也要有语言问候的相伴。语言问候的内容有日常生活问候、生产问候、自然状况问候。日常问候主要问候对方的安康。此类问候语有:“您好”(蒙语赛音拜努)、“安好”(蒙语阿牧如)、“身体好吗?”(蒙语贝赛努)等。生产问候和自然状况问候主要问候对方的畜牧生产情况,以及对方居住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天气情况。比如在秋季问候牲畜上膘的如何、打草是否忙、气候如何等等。这些简单的问候不仅传达了关心、关怀的情感,也表达了牧民对安康幸福的美好愿望。接待礼仪主要体现在饮食习俗方面。若有客人到家中,主人首先斟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奶茶,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此刻,奶茶已不是一般的茶水,而是主人对客人的最热情、最诚挚的问候。既然奶茶对客人已不是一般的茶,敬茶时自然就会有很多讲究。新熬的奶茶首先向天地、山水和火神等作为“德吉”泼洒之后,才给客人敬茶。敬茶时主人要衣冠整齐、仪态大方,要用双手捧碗向客人献茶。当主人敬茶时,客人应欠身用双手或右手接,并尝一口再放到桌面上。牧民的饮酒礼仪,当然有其独特的一面。从斟酒到敬酒,接酒到回敬,从品尝到畅饮,在不同的场合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礼节。诸如,当主人为客人具备敬酒时,客人无论能否饮酒,一定要诚恳地用双手接过酒来,尝一口再放回桌面上。敬酒过后要饮酒。草原上饮酒,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先敬献天、地和祖先的圣灵之后才能饮酒。要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蘸,弹向苍天,大地万物和祖先圣灵。送行礼仪主要有:客人要走的话语时,主人说“请别急着走”、“再坐一会儿”等挽留客人的话。客人走出家门后,主人才跟着出去送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送行方式。送来做客的人时说“您走好”等祝福话,让对方得到一种心理安慰。送去接新娘的迎亲队伍时向天空敬献鲜奶或酒,让上天保佑新人的平安。儿女或孙子远行时,长辈亲吻右脸颊,表达自己的祝福。
生态移民之后,牧民依然非常重视家庭礼仪教育,努力实践传统礼仪文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但是,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对蒙古族传统礼仪造成了严峻挑战,一些传统礼仪和礼仪教育正在发生变异或消失。比如由于在移民园区的许多嘎查里马已经基本绝迹,因而以马为主要内容的礼仪习俗从牧民的记忆里正在消失。调查中牧民反映,现在很少人给孩子们教在骑马时如何进行问候礼和送行礼。现在的年轻人连“路过敖包要下马”等最基本礼仪都不了解,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变得越来越困难。
1.3劳动教育。
牧业劳动教育是牧区儿童的必修课。儿童从小跟随长辈参加牧业生产活动,开始参与接仔畜、做记号、放仔畜等活动,逐步接近牧业生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牧民向他们传递一些牧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珍爱生命(牲畜生命)的精神。牧业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不仅包括牧业生产技能,而且还包括天文知识、气象知识、植物知识、野生动物知识等与牧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知识。牧业生产技能教育直接以牧业生产活动为内容,采取参与式教育方式,牧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就能掌握牧业劳动的基本知识。比如:牲畜按岁数、花色、习性都有相应的名称,掌握这一特殊本领对牧区孩子非常重要,因为牧民经常采取牲畜名称的方法来盘点或辨认一群牲畜;牲畜生病是牧区常见的现象,因此牧区孩子从小就能掌握羊羔(牛犊)得急性肠炎就剪耳朵放血、牛鼻子上无汗可能要生病等基本防病治病知识;畜种不同和季节不同,对选择牧场的特点和地理位置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让孩子掌握这些放牧知识是牧业生产技能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与牧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天文知识、气象知识、植物知识、野生动物知识教育也是牧业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气象知识教育为例,牧民对云和风的观察,对牧业生产尤为重要。冬云和夏云的颜色不一样;网状云预示起风;云黑、低,且黄绿相间,云头卷起,意味着冰雹来临。冬天起风,畜群容易顺风卷走,这种天气应逆风出放;夏天畜群容易顶风走散,如牲畜丢失,应向顶风方向去寻找。
生态移民之后,无论是长辈教育孩子的劳动知识,还是孩子从长辈身上学到的劳动知识均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对于牧民来讲,奶牛养殖业是一个陌生的职业,牧民本身就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奶牛养殖初级阶段,因此牧民也无法向孩子们传递养殖奶牛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由于牧民生产方式的变化,使牧区孩子失去向长辈学习传统牧业知识的环境和机会,牧民在漫长的游牧生产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传统牧业知识面临消亡的困境。
2.现代学校教育变化
2.1教育条件。
课题组重点调查的敖力克嘎查、巴音树盖嘎查、萨如拉塔拉嘎查、塔本敖都嘎查和塔阿图嘎查均没有学校。大部分孩子到桑根达来镇(离与上述嘎查1~2公里远)上学,也有去上都镇或锡林浩特市上学的。桑根达来镇有一所蒙古族小学、一所汉族小学和一所蒙古族初中。蒙语授课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汉语,授课老师是蒙古族和汉族都有。四年级开始学英语,授课老师是蒙古族,使用蒙文教材。
生态移民之前,这些嘎查也均无学校,因此学龄儿童接受教育都得离家寄宿。小学生寄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家长把孩子委托在老师家里住宿;二是家长租房陪读孩子,照顾孩子的生活。至于读到初中、高中,孩子们就能够独立,家长按时给生活费就行了。目前,牧民普遍认为孩子们上学比以前方便多了,孩子们能够在家门口上学读书。从调查结果看,有81.5%的被调查牧民表示现在孩子上学“比较方便”;有10.9%的被调查牧民表示现在孩子上学“还可以”。孩子上学变得方便,不仅有利于家长监督孩子的学习,也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另有7.6%的被调查牧民表示孩子上学仍然“不太方便”。持有这样想法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家里有小学三年级以下读书学生家长的身上。因为,此类学生需要家长每天必须接送,如果学生家里遇到生产、生活上的大事或急事就会影响孩子的接送和按时上学。笔者在敖力克嘎查调查时,认识了小学二年级学生——阿丽亚。由于阿丽亚父母正在冬营盘忙着打草,她和奶奶一起住在转移园区,并且她奶奶患了较严重的风湿病,走路非常吃力,只能做简单的家务活,因此,阿丽亚遇到了家里无人能够承担接送她上学的困难。在交谈中9岁的阿丽亚不掩饰地透露出急于上学的心情,但她最终表示:“我父母马上要打完草了,我很快就能回学校读书了,这段时间我要多帮助一些奶奶……”。这另一方面表现出牧区孩子积极、乐观、尊敬长辈的内心世界。
2.2教育质量。
当地政府实施生态移民政策时,把转移园区集中建设在小城镇附近,实现了小城镇和转移园区的良性互动。这对整合牧区民族教育资源,让转移园区积极共享小城镇教育资源,提高转移园区教育质量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为了解牧区教育质量的变化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当问及“转移之后,您认为学校教育质量如何?”时,有53.3%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提高”;有34.8%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没有变化”;有12.0%的被调查牧民表示“下降”。
当进一步问及“如果提高表现在什么方面?”时,30.4%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教学设备”;26.1%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教师水平”;21.7%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校舍”;13.0%的被调查牧民表示“升学率”和87%的被调查牧民表示“学生来源”。
从以上2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移民园区的敖力克嘎查、巴音树盖嘎查、萨如拉塔拉嘎查、塔本敖都嘎查和塔阿图嘎查直接共享了桑根达来镇现有的教育资源的问题,有53.3%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有利于“提高”牧区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30.4%)、“校舍”(21.7%)等硬件环境和“教师水平”(26.1%)等软件环境的改善方面。同时,国家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免费的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牧民减轻了教育负担。
3.社会教育需求变化
从调查情况看,52.2%的被调查牧民表示现在“有”缺少知识的感觉;有16.3%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没有”;31.5%有的被调查牧民表示“说不清”。这说明,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增强了转移园区牧民缺少知识的感觉,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教育培训的需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新型农牧民的基本内涵,其中懂技术是核心的问题。懂技术就是要求农牧民通过接受技能培训,掌握现代农牧业技术,提高自身的就业本领和收入水平。目前牧区开展牧民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要求相比,与牧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问题。在调查中很多牧民反映,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组织无力、培训设备不齐全、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是牧区社会教育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注释
①朋·乌恩.《蒙古族传统美德》,远方出版社,2002年
参考文献
[1]马京、金海主编.《内蒙古正蓝旗巴彦胡舒嘎查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乌恩主编.《蒙古族传统美德》,远方出版社,2002年
[3]宝玉柱.《论蒙古族牧业家庭教育特点》,《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4]包智明、孟琳林.《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5]娜仁其木格.《蒙古族人际交往礼仪》,《前沿》,2008年第5期
摘要:本文以牧区教育变迁的基本内涵为依据,围绕牧区教育变迁轨迹,在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牧区家庭教育、牧区学校教育和牧区社会教育变迁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生态移民;牧区教育;变迁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37-02
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内蒙古从2003年开始实施了一场涉及数十万牧民的生态移民工程。生态移民不仅改变了牧民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牧民的生活方式。在牧民生产生活变迁过程中,牧区教育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牧区教育变迁的基本内涵为依据,围绕牧区教育变迁轨迹,在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牧区家庭教育、牧区学校教育和牧区社会教育变迁进行实证分析,反映了牧区教育变迁的基本情况。
1.传统家庭教育变化
1.1道德教育。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对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巨大的协调作用。自古以来,牧民对于伦理道德的社会作用给予高度的重视,他们认为“人间万事,美德为首”,“人丢了品德不如狗,狗掉了尾巴不如猴”(格言)。牧民道德教育内容广泛,涉及到生产、生活、家庭、人际、自然等多个领域,百折不挠、激流勇进;直面现实、英勇无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团结友爱、热爱祖国;扶弱济困、友爱四邻;诚实为本、厌恶奸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尊师重教,崇尚知识;孝敬长辈,礼遇兄长;家庭和睦,夫妻互敬;尊重女性,母亲神圣;注重家教,有养必教;关怀晚辈,扶幼助弱;勤劳持家,俭朴为荣;自然和谐、生态为先等是牧民长期道德教育中形成的典型道德行为规范①。生态移民之后,随着牧民聚居模式的变化,以及牧民人际关系范围的扩大,牧民更加注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已成为牧民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对规范牧民家庭和邻里关系的主要行为准则。
1.2礼仪教育。
蒙古族是个非常注重礼仪教育的民族。牧民对孩子们经常进行以热情好客、待人诚恳、讲究礼貌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礼仪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在牧区人际交往中问候礼、接待礼、送行礼是不可或缺的内容。问候语礼仪中语言问候是最常用的,在行体问候和介物问候也要有语言问候的相伴。语言问候的内容有日常生活问候、生产问候、自然状况问候。日常问候主要问候对方的安康。此类问候语有:“您好”(蒙语赛音拜努)、“安好”(蒙语阿牧如)、“身体好吗?”(蒙语贝赛努)等。生产问候和自然状况问候主要问候对方的畜牧生产情况,以及对方居住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天气情况。比如在秋季问候牲畜上膘的如何、打草是否忙、气候如何等等。这些简单的问候不仅传达了关心、关怀的情感,也表达了牧民对安康幸福的美好愿望。接待礼仪主要体现在饮食习俗方面。若有客人到家中,主人首先斟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奶茶,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此刻,奶茶已不是一般的茶水,而是主人对客人的最热情、最诚挚的问候。既然奶茶对客人已不是一般的茶,敬茶时自然就会有很多讲究。新熬的奶茶首先向天地、山水和火神等作为“德吉”泼洒之后,才给客人敬茶。敬茶时主人要衣冠整齐、仪态大方,要用双手捧碗向客人献茶。当主人敬茶时,客人应欠身用双手或右手接,并尝一口再放到桌面上。牧民的饮酒礼仪,当然有其独特的一面。从斟酒到敬酒,接酒到回敬,从品尝到畅饮,在不同的场合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礼节。诸如,当主人为客人具备敬酒时,客人无论能否饮酒,一定要诚恳地用双手接过酒来,尝一口再放回桌面上。敬酒过后要饮酒。草原上饮酒,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先敬献天、地和祖先的圣灵之后才能饮酒。要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蘸,弹向苍天,大地万物和祖先圣灵。送行礼仪主要有:客人要走的话语时,主人说“请别急着走”、“再坐一会儿”等挽留客人的话。客人走出家门后,主人才跟着出去送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送行方式。送来做客的人时说“您走好”等祝福话,让对方得到一种心理安慰。送去接新娘的迎亲队伍时向天空敬献鲜奶或酒,让上天保佑新人的平安。儿女或孙子远行时,长辈亲吻右脸颊,表达自己的祝福。
生态移民之后,牧民依然非常重视家庭礼仪教育,努力实践传统礼仪文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但是,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对蒙古族传统礼仪造成了严峻挑战,一些传统礼仪和礼仪教育正在发生变异或消失。比如由于在移民园区的许多嘎查里马已经基本绝迹,因而以马为主要内容的礼仪习俗从牧民的记忆里正在消失。调查中牧民反映,现在很少人给孩子们教在骑马时如何进行问候礼和送行礼。现在的年轻人连“路过敖包要下马”等最基本礼仪都不了解,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变得越来越困难。
1.3劳动教育。
牧业劳动教育是牧区儿童的必修课。儿童从小跟随长辈参加牧业生产活动,开始参与接仔畜、做记号、放仔畜等活动,逐步接近牧业生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牧民向他们传递一些牧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珍爱生命(牲畜生命)的精神。牧业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不仅包括牧业生产技能,而且还包括天文知识、气象知识、植物知识、野生动物知识等与牧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知识。牧业生产技能教育直接以牧业生产活动为内容,采取参与式教育方式,牧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就能掌握牧业劳动的基本知识。比如:牲畜按岁数、花色、习性都有相应的名称,掌握这一特殊本领对牧区孩子非常重要,因为牧民经常采取牲畜名称的方法来盘点或辨认一群牲畜;牲畜生病是牧区常见的现象,因此牧区孩子从小就能掌握羊羔(牛犊)得急性肠炎就剪耳朵放血、牛鼻子上无汗可能要生病等基本防病治病知识;畜种不同和季节不同,对选择牧场的特点和地理位置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让孩子掌握这些放牧知识是牧业生产技能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与牧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天文知识、气象知识、植物知识、野生动物知识教育也是牧业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气象知识教育为例,牧民对云和风的观察,对牧业生产尤为重要。冬云和夏云的颜色不一样;网状云预示起风;云黑、低,且黄绿相间,云头卷起,意味着冰雹来临。冬天起风,畜群容易顺风卷走,这种天气应逆风出放;夏天畜群容易顶风走散,如牲畜丢失,应向顶风方向去寻找。
生态移民之后,无论是长辈教育孩子的劳动知识,还是孩子从长辈身上学到的劳动知识均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对于牧民来讲,奶牛养殖业是一个陌生的职业,牧民本身就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奶牛养殖初级阶段,因此牧民也无法向孩子们传递养殖奶牛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由于牧民生产方式的变化,使牧区孩子失去向长辈学习传统牧业知识的环境和机会,牧民在漫长的游牧生产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传统牧业知识面临消亡的困境。
2.现代学校教育变化
2.1教育条件。
课题组重点调查的敖力克嘎查、巴音树盖嘎查、萨如拉塔拉嘎查、塔本敖都嘎查和塔阿图嘎查均没有学校。大部分孩子到桑根达来镇(离与上述嘎查1~2公里远)上学,也有去上都镇或锡林浩特市上学的。桑根达来镇有一所蒙古族小学、一所汉族小学和一所蒙古族初中。蒙语授课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汉语,授课老师是蒙古族和汉族都有。四年级开始学英语,授课老师是蒙古族,使用蒙文教材。
生态移民之前,这些嘎查也均无学校,因此学龄儿童接受教育都得离家寄宿。小学生寄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家长把孩子委托在老师家里住宿;二是家长租房陪读孩子,照顾孩子的生活。至于读到初中、高中,孩子们就能够独立,家长按时给生活费就行了。目前,牧民普遍认为孩子们上学比以前方便多了,孩子们能够在家门口上学读书。从调查结果看,有81.5%的被调查牧民表示现在孩子上学“比较方便”;有10.9%的被调查牧民表示现在孩子上学“还可以”。孩子上学变得方便,不仅有利于家长监督孩子的学习,也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另有7.6%的被调查牧民表示孩子上学仍然“不太方便”。持有这样想法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家里有小学三年级以下读书学生家长的身上。因为,此类学生需要家长每天必须接送,如果学生家里遇到生产、生活上的大事或急事就会影响孩子的接送和按时上学。笔者在敖力克嘎查调查时,认识了小学二年级学生——阿丽亚。由于阿丽亚父母正在冬营盘忙着打草,她和奶奶一起住在转移园区,并且她奶奶患了较严重的风湿病,走路非常吃力,只能做简单的家务活,因此,阿丽亚遇到了家里无人能够承担接送她上学的困难。在交谈中9岁的阿丽亚不掩饰地透露出急于上学的心情,但她最终表示:“我父母马上要打完草了,我很快就能回学校读书了,这段时间我要多帮助一些奶奶……”。这另一方面表现出牧区孩子积极、乐观、尊敬长辈的内心世界。
2.2教育质量。
当地政府实施生态移民政策时,把转移园区集中建设在小城镇附近,实现了小城镇和转移园区的良性互动。这对整合牧区民族教育资源,让转移园区积极共享小城镇教育资源,提高转移园区教育质量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为了解牧区教育质量的变化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当问及“转移之后,您认为学校教育质量如何?”时,有53.3%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提高”;有34.8%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没有变化”;有12.0%的被调查牧民表示“下降”。
当进一步问及“如果提高表现在什么方面?”时,30.4%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教学设备”;26.1%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教师水平”;21.7%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校舍”;13.0%的被调查牧民表示“升学率”和87%的被调查牧民表示“学生来源”。
从以上2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移民园区的敖力克嘎查、巴音树盖嘎查、萨如拉塔拉嘎查、塔本敖都嘎查和塔阿图嘎查直接共享了桑根达来镇现有的教育资源的问题,有53.3%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有利于“提高”牧区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30.4%)、“校舍”(21.7%)等硬件环境和“教师水平”(26.1%)等软件环境的改善方面。同时,国家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免费的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牧民减轻了教育负担。
3.社会教育需求变化
从调查情况看,52.2%的被调查牧民表示现在“有”缺少知识的感觉;有16.3%的被调查牧民表示“没有”;31.5%有的被调查牧民表示“说不清”。这说明,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增强了转移园区牧民缺少知识的感觉,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教育培训的需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新型农牧民的基本内涵,其中懂技术是核心的问题。懂技术就是要求农牧民通过接受技能培训,掌握现代农牧业技术,提高自身的就业本领和收入水平。目前牧区开展牧民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要求相比,与牧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问题。在调查中很多牧民反映,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组织无力、培训设备不齐全、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是牧区社会教育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注释
①朋·乌恩.《蒙古族传统美德》,远方出版社,2002年
参考文献
[1]马京、金海主编.《内蒙古正蓝旗巴彦胡舒嘎查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乌恩主编.《蒙古族传统美德》,远方出版社,2002年
[3]宝玉柱.《论蒙古族牧业家庭教育特点》,《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4]包智明、孟琳林.《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5]娜仁其木格.《蒙古族人际交往礼仪》,《前沿》,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