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中学历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责任。那么,如何才能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
“创新思维的根本特征是突破,是变革、进步和超越。”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所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与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知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是突破,即突破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限制,突破思维定势,不因袭旧物,不蹈常习故。但是,以这种特征为主的教育目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传统教育有强大的惯性和影响力。今天的中学历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更谈不上创新教育的实施。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教师创新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许多教师强调师道尊严,进行权威式教学,不鼓励学生质疑,不大喜欢和自己观点不一样的学生。既如此,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反而会错误的对待学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转变教学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生的人格不能健全地发展;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等。这样,将本来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怎样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呢?
首先,确立与课程改革精神和素质教育思想相统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导向性的作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教师就从讲授型的教师转变成导向型的教师,学生也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向积极、主动学习方面转化。
其次,确立与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相统一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着眼点必须落在学生身上,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第三,确立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评价观。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学科评价体系,对教改工作的成功与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极为单一,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出题学生考,最后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制定一个科学而又切合实际的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应充分肯定其优点、闪光点,以便增强学生学习和做人的自信心。
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
基于此,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要努力使自己不满足于现有的经验和结论,敢于突破,树立“为培养学生创造性而教”的思想,使学生乐学、活学、会学,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基础知识是历史创新思维形成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1、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读书
思维具有可导性,教学应从诱发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开始。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听课方式和学习方法都缺乏主动,创新思维更是无从谈起,这时,不妨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堂之中。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这无疑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基本事实和新旧交替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激发点”,有意识地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以历史线索为纲,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历史线索是历史知识的骨架,掌握了历史线索就能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形成清晰的轮廓,构建完整的框架。因此,在讲完每一单元后我都给学生理出一条或几条线索,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整体的认识。不仅如此,在梳理线索的过程中,还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我在讲完世界近现代史以后,把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条线索或几条线索引导学生加以梳理:经济全球化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扩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扩张和争夺,逐渐把全球囊括进去,到19世纪末20世纪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至此,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其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梳理线索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经济全球化与三次科技革命是什么关系?怎样评价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耳目一新,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在辩论中提高了能力。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嚴”,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独占课堂,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师生关系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现代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因此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地地位的认识,既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础,也是研究教学规律的基础。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辈,又是学生的朋友。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抛弃旧教育模式下高高在上的一面,给学生以爱的阳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能缩短师生的距离,而且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教师进行质疑和超越。在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还应该允许学生要不同的看法。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也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的而又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如果学生充满不安全感,生怕说错话,担心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能畅开胸怀,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想,这样就可能极大妨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探讨,也谈不上创新,甚至会使学生反感,从而封闭自己的心灵。因此,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舒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要使学生敢于创新,就应尊重、关心、支持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清除学生的恐惧感。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但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积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一位教育家说的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要激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信息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如:有的学生对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它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前进,有的学生则认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更担心被同学们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摩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鼓励、唤醒全体学生参与意识,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赞赏学生的独到之处,改变评价方式,引进奖励机制,变单一的试卷考试为多种方式的能力考核。
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创新,它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汹涌澎湃。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任重而道远,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
“创新思维的根本特征是突破,是变革、进步和超越。”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所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与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知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是突破,即突破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限制,突破思维定势,不因袭旧物,不蹈常习故。但是,以这种特征为主的教育目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传统教育有强大的惯性和影响力。今天的中学历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更谈不上创新教育的实施。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教师创新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许多教师强调师道尊严,进行权威式教学,不鼓励学生质疑,不大喜欢和自己观点不一样的学生。既如此,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反而会错误的对待学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转变教学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生的人格不能健全地发展;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等。这样,将本来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怎样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呢?
首先,确立与课程改革精神和素质教育思想相统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导向性的作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教师就从讲授型的教师转变成导向型的教师,学生也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向积极、主动学习方面转化。
其次,确立与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相统一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着眼点必须落在学生身上,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第三,确立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评价观。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学科评价体系,对教改工作的成功与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极为单一,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出题学生考,最后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制定一个科学而又切合实际的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应充分肯定其优点、闪光点,以便增强学生学习和做人的自信心。
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
基于此,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要努力使自己不满足于现有的经验和结论,敢于突破,树立“为培养学生创造性而教”的思想,使学生乐学、活学、会学,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基础知识是历史创新思维形成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1、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读书
思维具有可导性,教学应从诱发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开始。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听课方式和学习方法都缺乏主动,创新思维更是无从谈起,这时,不妨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堂之中。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这无疑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基本事实和新旧交替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激发点”,有意识地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以历史线索为纲,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历史线索是历史知识的骨架,掌握了历史线索就能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形成清晰的轮廓,构建完整的框架。因此,在讲完每一单元后我都给学生理出一条或几条线索,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整体的认识。不仅如此,在梳理线索的过程中,还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我在讲完世界近现代史以后,把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条线索或几条线索引导学生加以梳理:经济全球化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扩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扩张和争夺,逐渐把全球囊括进去,到19世纪末20世纪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至此,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其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梳理线索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经济全球化与三次科技革命是什么关系?怎样评价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耳目一新,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在辩论中提高了能力。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嚴”,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独占课堂,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师生关系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现代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因此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地地位的认识,既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础,也是研究教学规律的基础。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辈,又是学生的朋友。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抛弃旧教育模式下高高在上的一面,给学生以爱的阳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能缩短师生的距离,而且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教师进行质疑和超越。在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还应该允许学生要不同的看法。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也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的而又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如果学生充满不安全感,生怕说错话,担心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能畅开胸怀,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想,这样就可能极大妨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探讨,也谈不上创新,甚至会使学生反感,从而封闭自己的心灵。因此,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舒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要使学生敢于创新,就应尊重、关心、支持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清除学生的恐惧感。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但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积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一位教育家说的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要激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信息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如:有的学生对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它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前进,有的学生则认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更担心被同学们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摩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鼓励、唤醒全体学生参与意识,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赞赏学生的独到之处,改变评价方式,引进奖励机制,变单一的试卷考试为多种方式的能力考核。
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创新,它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汹涌澎湃。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任重而道远,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