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课堂改革的现状:只注意到理论上的规范建设,不注重實践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成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所以,对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包括三层意思,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让教师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开放教育的理念,能力教育的理念,发展创新教育的理念。鼓励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倡导“多法并举,兼容吸纳,自成一家”;方式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目标上体现一个“效”字。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原则
0.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改革之势已是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抑或尝试,各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且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除了为数不多的教师在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改革尝试之外,大部分教师在等待、观望,大部分课堂仍是“死水一潭”。
1.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从管理角度上看,只注意到“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而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只注意到理论上的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意识;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从教师角度上看,教师观念没有得到大的转变;教学目标不明确;方式方法太传统。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不明确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上这节课可以形成哪种能力?由此看来,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入。
2.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但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
但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所以对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职业学校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岗位针对性”。
其次,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不容忽视。
再次,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3.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改革。
3.1更新课堂教学观念
目前职业学校教师的组成结构主要有三种情况:⑴非师范类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专业课和实习课教师,他们大多未受过专门的师范训练,对专业业务熟悉但对教育涉猎不深,即便近年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输送的人才短期内还不可能成为骨干教师,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较少;⑵另一部分教师是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他们大多因袭了普教的传统,对教育理念存在着惯性思考;⑶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职教与普教的区别,但忘记了职教本身也是教育,很多与普教存在着的共性之处没有很好地加以借鉴。
3.2创新科学评价机制
鼓励教学创新,就是鼓励教师在课堂外积极探索教材教法,在课堂内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学创新,就是将“有特色”的课堂方式推而广之,并逐步将相对于“原规范”的创新演变成“新规范”。为了正确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规范”的指标至少应该增添如下几条:教学观念是否转变?课堂目标是否全面?活动方式有无创新?教材运用是否灵活?课堂悬念是否适时变化?还包括课堂开放的程度如何?与社会的联系怎样?教学时间的分布是否合理等。
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维度。面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学生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应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改变当前单独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测试的做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倡一种职业能力水平的测试方式,并逐渐与社会完全接轨。
3.3改革新课堂设计思路
纵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所有课程都应该是某种职业能力的立体结构中的一个分支,每一个专业都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图,不仅要让所有教师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一种能力,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只有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
我认为,课堂设计的主要内容,应涵盖如下几个要素:
3.3.1列“图”。将专业的能力结构图进行分解,对每个子能力再行结构化,并细化到每门课每堂课,并用特殊的符号在结构图中标示这堂课的位置(明确“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根本目标)这样有利于师生对知识,能力的系统了解,避免“炒回锅肉”。
3.3.2划“点”。就是明确课堂的教学重点,也就是使教师明确操作重点和学生的掌握重点。它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运用点,也包括方法指导点、情绪协调点及个别调节点,特别重要的是“能力”点。
3.3.3定“量”。要使信息从学生的脑、手、口、眼、耳各个部位强化刺激,形成有意注意和弧反射,达到完成课标任务的目的,必须保证一定的信息量,而且要保证学生多边活动量,特别是与专业有关的“前沿”信息,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
3.3.4设“度”。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课堂设计应有不同程度,不同密度,不同进度的上、中、下三层设置。不仅教师胸中有“度”,而且还可让上、中、下各层次的学生明确自己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3.3.5想“法”。课堂教学得法,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法是课堂设计的内容之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悬念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方式。多样化的传播方法和序列,可以避免课堂形式的单调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3.6查“果”。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效果。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结果”有清醒的认识,进行相应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得出经验教训,取得更大的成“果”。
4.结语
要真正在职业教育中落实“能力本位”,有利于职业学校的管理,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入,采取“有效”的原则,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屈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促进创新能力培养[J].北方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
[2]鲁保富.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高等理科教育,2000,(6).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原则
0.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改革之势已是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抑或尝试,各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且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除了为数不多的教师在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改革尝试之外,大部分教师在等待、观望,大部分课堂仍是“死水一潭”。
1.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从管理角度上看,只注意到“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而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只注意到理论上的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意识;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从教师角度上看,教师观念没有得到大的转变;教学目标不明确;方式方法太传统。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不明确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上这节课可以形成哪种能力?由此看来,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入。
2.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但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
但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所以对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职业学校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岗位针对性”。
其次,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不容忽视。
再次,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3.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改革。
3.1更新课堂教学观念
目前职业学校教师的组成结构主要有三种情况:⑴非师范类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专业课和实习课教师,他们大多未受过专门的师范训练,对专业业务熟悉但对教育涉猎不深,即便近年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输送的人才短期内还不可能成为骨干教师,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较少;⑵另一部分教师是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他们大多因袭了普教的传统,对教育理念存在着惯性思考;⑶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职教与普教的区别,但忘记了职教本身也是教育,很多与普教存在着的共性之处没有很好地加以借鉴。
3.2创新科学评价机制
鼓励教学创新,就是鼓励教师在课堂外积极探索教材教法,在课堂内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学创新,就是将“有特色”的课堂方式推而广之,并逐步将相对于“原规范”的创新演变成“新规范”。为了正确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规范”的指标至少应该增添如下几条:教学观念是否转变?课堂目标是否全面?活动方式有无创新?教材运用是否灵活?课堂悬念是否适时变化?还包括课堂开放的程度如何?与社会的联系怎样?教学时间的分布是否合理等。
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维度。面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学生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应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改变当前单独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测试的做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倡一种职业能力水平的测试方式,并逐渐与社会完全接轨。
3.3改革新课堂设计思路
纵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所有课程都应该是某种职业能力的立体结构中的一个分支,每一个专业都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图,不仅要让所有教师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一种能力,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只有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
我认为,课堂设计的主要内容,应涵盖如下几个要素:
3.3.1列“图”。将专业的能力结构图进行分解,对每个子能力再行结构化,并细化到每门课每堂课,并用特殊的符号在结构图中标示这堂课的位置(明确“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根本目标)这样有利于师生对知识,能力的系统了解,避免“炒回锅肉”。
3.3.2划“点”。就是明确课堂的教学重点,也就是使教师明确操作重点和学生的掌握重点。它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运用点,也包括方法指导点、情绪协调点及个别调节点,特别重要的是“能力”点。
3.3.3定“量”。要使信息从学生的脑、手、口、眼、耳各个部位强化刺激,形成有意注意和弧反射,达到完成课标任务的目的,必须保证一定的信息量,而且要保证学生多边活动量,特别是与专业有关的“前沿”信息,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
3.3.4设“度”。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课堂设计应有不同程度,不同密度,不同进度的上、中、下三层设置。不仅教师胸中有“度”,而且还可让上、中、下各层次的学生明确自己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3.3.5想“法”。课堂教学得法,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法是课堂设计的内容之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悬念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方式。多样化的传播方法和序列,可以避免课堂形式的单调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3.6查“果”。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效果。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结果”有清醒的认识,进行相应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得出经验教训,取得更大的成“果”。
4.结语
要真正在职业教育中落实“能力本位”,有利于职业学校的管理,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入,采取“有效”的原则,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屈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促进创新能力培养[J].北方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
[2]鲁保富.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高等理科教育,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