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理解;理解教育;积极心理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这样的观点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然而,教育中的爱要如何表现?我想,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行充分的理解是爱的一个主要的表现方式。然而,结合当前教育实际,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解的程度、方向、方式还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教师们对“理解”的认识还很表面化,在教学实践层面仍需要加强对“理解”的认识。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不幸的社会关系只有在我们相互不理解时才可能发生。在教师与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关系中,教师做到对学生的真正理解应该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对教师的普适要求。本文将谈谈作者在“教师对学生单向理解”上的一些思考。
一、理解的内容:理解应从外显行为到内隐需求,才能促使教师从“教书”转向“育人”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更容易关注学生的外显行为,例如,上课不举手就回答问题、说脏话、不参加课堂活动、不完成作业、情绪失控等不良行为。当然,教师们关注这些不良行为,从而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对这些行为进行矫正,是学校教育一个必需的过程。但教师们往往会忽略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反映了学生的行为动机,行为动机反映出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所以,真正的理解不应只限于对外显行为的理解,还应该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以及内在心理需要。
下面呈现两个案例,具体感受一下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应只关注行为,还应该探索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
案例1 为什么她不画画?
在一次课中,我设计了一个画自画像的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现在的形象来画,也可以画一个能代表自己形象的植物或者动物。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班上的有好几个学生都迟迟没有动笔,我一一询问他们的情况,并引导他们画出心中关于自我的任何事物。经过一番解释和引导,几乎所有学生都兴高采烈地画着“自己”,唯独她一直没有动笔。据我在课堂中的观察,她是一个性格特别开朗大方,思维特别活跃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她不动笔肯定有自己的原因。于是,我走近她,询问她不动笔的原因。她看着我说,她不会画画,画得不好。我不断鼓励她:我们这是心理活动课,跟画画技术没有关系,大家还是三年级的学生,画得不好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学习画画。无论我怎么说,她还是没有动笔。到最后其他同学进行展示的时候,她的纸上还是一片空白。
思考:
在上述案例中,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参与课堂活动。这一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孩子觉得自己画不好。在这一动机背后,我们能够看出,这个孩子在画画方面是缺乏自信的。对于教师来说,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是对孩子“不参与课堂活动”的行为进行批评,试图通过批评促进孩子改正;二是进一步了解孩子“不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建立“外部行为—行为动机—内在需求”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不自信的问题,促进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第一种处理方式是外在的、表面的,也许对行为的改善会有效果,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不一定是好的。这就让我想起毕淑敏在《心灵7游戏》中讲述的她小学期间唱歌的故事,她因为唱歌跑调被音乐老师禁止参加合唱,导致终生不敢唱歌。尽管毕老师的故事和案例中的故事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如果教师对案例中的小女孩的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可能会对小女孩造成很严重的师源性伤害,而且这种伤害将可能是持续终生的。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要从行为走到内心。相反,第二种处理方式更能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从根源上去寻找方法培养孩子自信这一积极心理品质。
案例2 他也能改变
他是一个特别让教师头疼的学生,学习成绩差,课堂表现差,经常违纪违规,经常会有学生向教师“举报”他的不良行为。他的行为让新班主任李老师特别为难,他谁的话都不听,谁的账都不买。在他又一次违纪后,李老师拨响了他妈妈的电话,这个电话让李老师发现,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原来,他在上二年级之前是一个好学生,聪明、开朗。在二年级时,父亲突然因病去世了,从此之后,他就变得调皮、不听话。在了解情况后,李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小小年纪的他,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来面对父亲的离开,所以他选择违规违纪来表达自己的存在,让自己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关注。所以李老师决定,通过自己对他的关怀和爱护,让他重新变回原来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在李老师的努力下,这个小男孩的行为发生了改变,他能够慢慢听进李老师的话,能够按照李老师的要求参与课堂活动。
思考:
这是一个让人有点难过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孩子存在很多的不良行为。在这些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被关注的内心需求。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案例中的李老师选择“从孩子的行为入手,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分析孩子行为的动机和需求”这样一种处理方式,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育人要育心,只有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人本主义代表罗杰斯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应该强调人内在的学习动力,教育过程中积极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经验学习的关键,教师应该具有移情能力,能够尊重和理解学生,将“教书”变为“育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要穿透行为,直达内心,教师才能从“教书”转变为“育人”,才能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成“灵魂的建筑师”。因此,教师对学生内心需求的理解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二、“理解”的实践依据:从氛围营造—师资培训—课程建设入手,增进师生理解,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1.“理解教育”成效显著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曾提出“理解教育”的理念,其主要观点是“所谓理解教育,是消除师生间的误解,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促进师生更好地进行理解和发展的过程”。在该理念的带动下,各实验学校从校园氛围建设、观念形成建设、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入手,大力开展“理解教育”,结果显示一批在学校经常违纪违规的学生,在理解教育的熏陶下,在学业和行为规范上都有了非常大的转变。不仅如此,各实验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理解教育”的实践说明了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理解的重要性,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解能力,是能够通过理论和实践指导提升的,并且这一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理解,甚至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常态,而不是作为一种新产生的教育模式而存在,任何教育活动都应该以理解为前提,因为爱是教育的前提,理解是爱的基础。“理解教育”中的理解尚不能完全囊括理解的内涵,理解不仅仅是消除误解,还应该是正面、积极地进行直指内心的沟通、直达灵魂的交流,实现从行为到内心的通透。
2.来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在当前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带领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相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从学生的消极心理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从关注部分学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结合上述提到的理解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弱势学生身上,更应该注重全员理解——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做到理解。只有针对全员的理解教育才能抓住理解的核心,保证教育的公平,从根本上推动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还强调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关注学生的积极面等方面。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深入地挖掘孩子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才能找到一种更适合孩子的积极引导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理解的途径:理解应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全员,多途径、全方位展开
1.加强全员通识性理论与实践指导,提高教师对“理解”的认识
各校应加强对教师开展教育理念、师德的培训,加强教师对“理解”的认识,掌握孩子成长规律,意识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明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和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案例分享、经验指导等活动,促进经验传递,促进教师反思和成长,从实践层面提高教师对“理解”的认识。
2.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师生沟通
教师对学生的不全面理解,很多时候是因为教师缺乏了解学生的渠道。在加强教师“理解”技能掌握的工作中,学校可以给教师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教师有机会、多途径去了解学生,如设置各种意见箱,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自由辩论会等,畅通师生交流渠道。
3.家校合作,共建“理解”共同体,实现5 2>7
学生是社会人,他们的成长不仅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扰:5 2=0,学校里五天的学习习惯等培养抵不过周末两天家庭的“熏陶”。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加强家校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只有跟家长保持良好的联系,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正如案例2中所讲述的,只有深入了解家庭情况,才能更清晰地发现孩子的需要。
4.以研促教,广泛、科学地开展学生研究,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
学校科研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学生研究,借助专业力量,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且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研究能力,能够根据班级实情、学生实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以研促教,实现对学生更好的理解。
5.鼓励学科渗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
在当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各个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是普及、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工作要求就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各校鼓励学科渗透,让每个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识,树立“理解学生内心需求”的工作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才能真正落实下来,教师们才能做到将教书变为育人。
爱是教育的真谛,理解是爱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应该只局限在根据孩子的行为去进行判断,更应该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孩子的内心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将教书转变为育人。
编辑/王晶晶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这样的观点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然而,教育中的爱要如何表现?我想,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行充分的理解是爱的一个主要的表现方式。然而,结合当前教育实际,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解的程度、方向、方式还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教师们对“理解”的认识还很表面化,在教学实践层面仍需要加强对“理解”的认识。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不幸的社会关系只有在我们相互不理解时才可能发生。在教师与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关系中,教师做到对学生的真正理解应该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对教师的普适要求。本文将谈谈作者在“教师对学生单向理解”上的一些思考。
一、理解的内容:理解应从外显行为到内隐需求,才能促使教师从“教书”转向“育人”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更容易关注学生的外显行为,例如,上课不举手就回答问题、说脏话、不参加课堂活动、不完成作业、情绪失控等不良行为。当然,教师们关注这些不良行为,从而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对这些行为进行矫正,是学校教育一个必需的过程。但教师们往往会忽略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反映了学生的行为动机,行为动机反映出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所以,真正的理解不应只限于对外显行为的理解,还应该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以及内在心理需要。
下面呈现两个案例,具体感受一下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应只关注行为,还应该探索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
案例1 为什么她不画画?
在一次课中,我设计了一个画自画像的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现在的形象来画,也可以画一个能代表自己形象的植物或者动物。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班上的有好几个学生都迟迟没有动笔,我一一询问他们的情况,并引导他们画出心中关于自我的任何事物。经过一番解释和引导,几乎所有学生都兴高采烈地画着“自己”,唯独她一直没有动笔。据我在课堂中的观察,她是一个性格特别开朗大方,思维特别活跃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她不动笔肯定有自己的原因。于是,我走近她,询问她不动笔的原因。她看着我说,她不会画画,画得不好。我不断鼓励她:我们这是心理活动课,跟画画技术没有关系,大家还是三年级的学生,画得不好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学习画画。无论我怎么说,她还是没有动笔。到最后其他同学进行展示的时候,她的纸上还是一片空白。
思考:
在上述案例中,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参与课堂活动。这一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孩子觉得自己画不好。在这一动机背后,我们能够看出,这个孩子在画画方面是缺乏自信的。对于教师来说,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是对孩子“不参与课堂活动”的行为进行批评,试图通过批评促进孩子改正;二是进一步了解孩子“不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建立“外部行为—行为动机—内在需求”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不自信的问题,促进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第一种处理方式是外在的、表面的,也许对行为的改善会有效果,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不一定是好的。这就让我想起毕淑敏在《心灵7游戏》中讲述的她小学期间唱歌的故事,她因为唱歌跑调被音乐老师禁止参加合唱,导致终生不敢唱歌。尽管毕老师的故事和案例中的故事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如果教师对案例中的小女孩的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可能会对小女孩造成很严重的师源性伤害,而且这种伤害将可能是持续终生的。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要从行为走到内心。相反,第二种处理方式更能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从根源上去寻找方法培养孩子自信这一积极心理品质。
案例2 他也能改变
他是一个特别让教师头疼的学生,学习成绩差,课堂表现差,经常违纪违规,经常会有学生向教师“举报”他的不良行为。他的行为让新班主任李老师特别为难,他谁的话都不听,谁的账都不买。在他又一次违纪后,李老师拨响了他妈妈的电话,这个电话让李老师发现,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原来,他在上二年级之前是一个好学生,聪明、开朗。在二年级时,父亲突然因病去世了,从此之后,他就变得调皮、不听话。在了解情况后,李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小小年纪的他,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来面对父亲的离开,所以他选择违规违纪来表达自己的存在,让自己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关注。所以李老师决定,通过自己对他的关怀和爱护,让他重新变回原来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在李老师的努力下,这个小男孩的行为发生了改变,他能够慢慢听进李老师的话,能够按照李老师的要求参与课堂活动。
思考:
这是一个让人有点难过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孩子存在很多的不良行为。在这些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被关注的内心需求。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案例中的李老师选择“从孩子的行为入手,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分析孩子行为的动机和需求”这样一种处理方式,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育人要育心,只有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人本主义代表罗杰斯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应该强调人内在的学习动力,教育过程中积极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经验学习的关键,教师应该具有移情能力,能够尊重和理解学生,将“教书”变为“育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要穿透行为,直达内心,教师才能从“教书”转变为“育人”,才能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成“灵魂的建筑师”。因此,教师对学生内心需求的理解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二、“理解”的实践依据:从氛围营造—师资培训—课程建设入手,增进师生理解,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1.“理解教育”成效显著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曾提出“理解教育”的理念,其主要观点是“所谓理解教育,是消除师生间的误解,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促进师生更好地进行理解和发展的过程”。在该理念的带动下,各实验学校从校园氛围建设、观念形成建设、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入手,大力开展“理解教育”,结果显示一批在学校经常违纪违规的学生,在理解教育的熏陶下,在学业和行为规范上都有了非常大的转变。不仅如此,各实验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理解教育”的实践说明了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理解的重要性,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解能力,是能够通过理论和实践指导提升的,并且这一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理解,甚至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常态,而不是作为一种新产生的教育模式而存在,任何教育活动都应该以理解为前提,因为爱是教育的前提,理解是爱的基础。“理解教育”中的理解尚不能完全囊括理解的内涵,理解不仅仅是消除误解,还应该是正面、积极地进行直指内心的沟通、直达灵魂的交流,实现从行为到内心的通透。
2.来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在当前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带领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相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从学生的消极心理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从关注部分学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结合上述提到的理解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弱势学生身上,更应该注重全员理解——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做到理解。只有针对全员的理解教育才能抓住理解的核心,保证教育的公平,从根本上推动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还强调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关注学生的积极面等方面。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深入地挖掘孩子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才能找到一种更适合孩子的积极引导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理解的途径:理解应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全员,多途径、全方位展开
1.加强全员通识性理论与实践指导,提高教师对“理解”的认识
各校应加强对教师开展教育理念、师德的培训,加强教师对“理解”的认识,掌握孩子成长规律,意识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明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和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案例分享、经验指导等活动,促进经验传递,促进教师反思和成长,从实践层面提高教师对“理解”的认识。
2.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师生沟通
教师对学生的不全面理解,很多时候是因为教师缺乏了解学生的渠道。在加强教师“理解”技能掌握的工作中,学校可以给教师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教师有机会、多途径去了解学生,如设置各种意见箱,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自由辩论会等,畅通师生交流渠道。
3.家校合作,共建“理解”共同体,实现5 2>7
学生是社会人,他们的成长不仅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扰:5 2=0,学校里五天的学习习惯等培养抵不过周末两天家庭的“熏陶”。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加强家校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只有跟家长保持良好的联系,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正如案例2中所讲述的,只有深入了解家庭情况,才能更清晰地发现孩子的需要。
4.以研促教,广泛、科学地开展学生研究,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
学校科研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学生研究,借助专业力量,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且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研究能力,能够根据班级实情、学生实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以研促教,实现对学生更好的理解。
5.鼓励学科渗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
在当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各个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是普及、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工作要求就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各校鼓励学科渗透,让每个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识,树立“理解学生内心需求”的工作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才能真正落实下来,教师们才能做到将教书变为育人。
爱是教育的真谛,理解是爱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应该只局限在根据孩子的行为去进行判断,更应该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孩子的内心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将教书转变为育人。
编辑/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