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56-02
摘要:对于问题学生的研究就现阶段的教育而言,可谓是教育界首屈一指的教育难题。棒棒糖教育正是对这类问题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棒棒糖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的棒棒和糖兼用的一种德育手段,棒棒指的是批评、惩罚以及引导,糖则指鼓励表扬、奖励。笔者认为的现代教育批评和鼓励必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应该适度的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二者的度上进行把握,发挥棒棒糖在德育方面的正引导作用。
关键词:问题学生 德育 鼓励 批评 棒棒糖教育
一、棒棒糖教育
“问题学生”一词虽在90年代开始出现,可到目前,问题学生已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越来越多,一些老师对问题学生完全束手无策,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地批评表扬方式应该被创新。
二、案例
霍嘉嘉(化名)是笔者接班任教班级里众多“问题学生”之一。第一次给霍嘉嘉上课效果极其不理想,这个小女孩坐在班里靠窗户的第四排,极其不容易被人发现,但由于总是走神,我很快的注意到了她。下课后,我向副班主任询问了该同学的情况,了解到这个同学上课不能够集中精神,很爱走神,甚至在班级学生玩课堂游戏时,都不能很好的参与其中,容易在课堂上翻阅课外书籍,习惯较差。
观察了几节课后,我发现该同学接受知识的速度很慢,几乎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所以出现了走神的习惯,加之自己偏爱看书,所以常常偷偷在课桌下里看书。
为了保护霍嘉嘉的自尊心,我并没有把她叫来当面批评,只是慢慢地多与她接触,化解她对我的恐惧。对霍嘉嘉的奖励我尤其大方,只要发现她上课稍微专心一点我都会用小印章奖励她。
霍嘉嘉第一次见识了我的严厉,课堂上偷看书的情况稍有好转。可是我担心这样的情况会给二年级小朋友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甚至会出现讨厌读书、讨厌学习的情况,于是趁着“给孩子的一封信”这个棒棒糖教育下特殊的德育环节,我向霍嘉嘉写了一份极其短小的信。(见附1)这份信里大大地表扬了霍嘉嘉在看书方面的优点,从内心方面拉进了我和霍嘉嘉的距离,并对霍嘉嘉表达了我很高的期望。在霍嘉嘉收到这份信的当晚我收到了来自霍嘉嘉妈妈的短信:詹詹老师:谢谢你对霍嘉嘉的关心,谢谢你的表扬信。嘉嘉得到这封信后直接对我说,她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她以后要努力(她自己的用语)。确实由于冉桐可能原来行为习惯有些自由散慢,我作为家长有很大的责任。在过去的一学年里她学校越来越没有自信。
三、思考
第一次收到“给孩子的一封信”的三个问题学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家长忽视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
很多人认为良药苦口,但不一定能起治愈效果的都是苦药,西医里的药丸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棒棒糖教育亦是这样,我们将棒棒藏在糖里,用这样含有引导性“棒棒”的糖来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在糖果的引导下,逐步改进自己。
四、结论
经过对三名学生的尝试,我们知道棒棒糖教育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学生身上看到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是整个棒棒糖教育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
棒棒糖教育是可以在德育工作中被使用的,棒棒糖的形式多种多样,配方也因人而异,但棒棒的批评引导作用是棒棒糖的关键,如果没有了这根棒棒,糖果就和其他的糖果没有区别了。
参考文献:
[1][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年8月
摘要:对于问题学生的研究就现阶段的教育而言,可谓是教育界首屈一指的教育难题。棒棒糖教育正是对这类问题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棒棒糖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的棒棒和糖兼用的一种德育手段,棒棒指的是批评、惩罚以及引导,糖则指鼓励表扬、奖励。笔者认为的现代教育批评和鼓励必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应该适度的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二者的度上进行把握,发挥棒棒糖在德育方面的正引导作用。
关键词:问题学生 德育 鼓励 批评 棒棒糖教育
一、棒棒糖教育
“问题学生”一词虽在90年代开始出现,可到目前,问题学生已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越来越多,一些老师对问题学生完全束手无策,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地批评表扬方式应该被创新。
二、案例
霍嘉嘉(化名)是笔者接班任教班级里众多“问题学生”之一。第一次给霍嘉嘉上课效果极其不理想,这个小女孩坐在班里靠窗户的第四排,极其不容易被人发现,但由于总是走神,我很快的注意到了她。下课后,我向副班主任询问了该同学的情况,了解到这个同学上课不能够集中精神,很爱走神,甚至在班级学生玩课堂游戏时,都不能很好的参与其中,容易在课堂上翻阅课外书籍,习惯较差。
观察了几节课后,我发现该同学接受知识的速度很慢,几乎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所以出现了走神的习惯,加之自己偏爱看书,所以常常偷偷在课桌下里看书。
为了保护霍嘉嘉的自尊心,我并没有把她叫来当面批评,只是慢慢地多与她接触,化解她对我的恐惧。对霍嘉嘉的奖励我尤其大方,只要发现她上课稍微专心一点我都会用小印章奖励她。
霍嘉嘉第一次见识了我的严厉,课堂上偷看书的情况稍有好转。可是我担心这样的情况会给二年级小朋友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甚至会出现讨厌读书、讨厌学习的情况,于是趁着“给孩子的一封信”这个棒棒糖教育下特殊的德育环节,我向霍嘉嘉写了一份极其短小的信。(见附1)这份信里大大地表扬了霍嘉嘉在看书方面的优点,从内心方面拉进了我和霍嘉嘉的距离,并对霍嘉嘉表达了我很高的期望。在霍嘉嘉收到这份信的当晚我收到了来自霍嘉嘉妈妈的短信:詹詹老师:谢谢你对霍嘉嘉的关心,谢谢你的表扬信。嘉嘉得到这封信后直接对我说,她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她以后要努力(她自己的用语)。确实由于冉桐可能原来行为习惯有些自由散慢,我作为家长有很大的责任。在过去的一学年里她学校越来越没有自信。
三、思考
第一次收到“给孩子的一封信”的三个问题学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家长忽视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
很多人认为良药苦口,但不一定能起治愈效果的都是苦药,西医里的药丸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棒棒糖教育亦是这样,我们将棒棒藏在糖里,用这样含有引导性“棒棒”的糖来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在糖果的引导下,逐步改进自己。
四、结论
经过对三名学生的尝试,我们知道棒棒糖教育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学生身上看到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是整个棒棒糖教育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
棒棒糖教育是可以在德育工作中被使用的,棒棒糖的形式多种多样,配方也因人而异,但棒棒的批评引导作用是棒棒糖的关键,如果没有了这根棒棒,糖果就和其他的糖果没有区别了。
参考文献:
[1][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