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构成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基本需求,寻找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了教育部门的首要任务。文章把高中化学学科作为研究的主体,从启示、研究及情景模拟等几大方面对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方式 改革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73-01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是一次由内到外的整体变革,不单单是教育方法,基本的教学目标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的最终目标既是让学生重视学习、了解知识内容,而新课改则是要求教师从态度、方式、能力等多个角度加强培养,形成三维立体化的教育模式。教育改革以后,高中化学课程不能仅仅授予学生了解基本的书本内容,还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要改变传统的填充式教育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明确告知教师要以课本的理论与教育为基础,课堂上多开展新型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自由、有创新意识的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
一、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何为启发式教学方式?简单来讲就是老师不在像从前一样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解决方式,而是通过适当的引导教育,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求最终答案。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课本的阅读机,单一的通过讲述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单一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保证学生了解基本的化学知识内容,但对于元素的形成、方程式的来源等问题一概不知。这种填充式的教学方法无疑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性。更重要的一点,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学生通过此种方式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遗忘,所以,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而启发式教学方法即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课堂上,教师抛出问题,由学生通过讨论、自主思考等方式来寻求答案。从化学现象发生的根本以及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方面加以探究,对方程式形成、概念基础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掌握。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是主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不仅仅是启发式教学,新课改中还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加强锻炼。对于高中化学教育,探究能力主要在实验环节加以体现。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了,国家科学探究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改善。针对实验过程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最初的按要求完成实验内容,最终发展为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既能解决基本的化学问题。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第 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书中在这一章节是通过一个小实验环节对甲烷的性质进行阐述的。实验仪器是两支干净试管,通过基本实验后使两支试管内均含有等量的甲烷与氯气。然后将其中的一支试管做避光处理,另一支试管放在光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试管内的变化。此实验的最终目的既是要学生了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开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怎样对氯气及甲烷气体进行有效收集以及如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教师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加入提问方式,让学生来回答除了用排饱法方式收集气体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进行实验气体收集。不仅如此,由于化学实验通常都含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告知学生注意哪些实验细节来保证实验安全。此实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见光试管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一旦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一切准备就绪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相应实验。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在进行人员分配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小组人员不宜过多,学生开始实验以后,教师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随时提出可锻炼思维的问题以供学生回答。实验结束后要安排时间进行相应的总结、讨论,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引入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一门基础的教学课程,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生产等众多方面息息相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一优势,适时引入生活情境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新课改的选修1既是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想联系的,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中既可以多多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例如,在营养掌控中,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日常饮食,让大家来评判这种组合是否健康,最终来传授营养平衡方面的知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被命名为STS教学法,总而言之既是把科学、技术、社会结合统一,在生活中学习,在学生中联想生活。
四、设计课外趣味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知识点都是需要实验过程来让学生具体掌握的。实验不仅限于课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家庭生活中可以完成的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来完成,这对知识的获取也有很大的帮助。课外实验源于生活,不仅仅提高了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有助于提高生活的趣味性与动手能力。课外实验不同于教学实验,使用的不再是实验室的专业仪器,而是要求大家通过动脑思考来寻找实验元素,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一个有发明性的实验过程。事实证明,此种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五、结语
化学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与生活、生产等内容息息相关。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帮助,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也是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来源于生活,也广泛应用于生活。为了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不断寻找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李如意.立足“农”情,有的放矢——谈农村初中化学的总复习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2]周艳.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营得一片自由的空间[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3]杨焱松.关于高中课本中“金属钠的理、化性质”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4]李春霞.浅析难溶物质的溶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5]张玉杰.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作者简介:
朱宏,女,山东省郯城县人,生于1982年5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方式 改革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73-01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是一次由内到外的整体变革,不单单是教育方法,基本的教学目标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的最终目标既是让学生重视学习、了解知识内容,而新课改则是要求教师从态度、方式、能力等多个角度加强培养,形成三维立体化的教育模式。教育改革以后,高中化学课程不能仅仅授予学生了解基本的书本内容,还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要改变传统的填充式教育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明确告知教师要以课本的理论与教育为基础,课堂上多开展新型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自由、有创新意识的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
一、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何为启发式教学方式?简单来讲就是老师不在像从前一样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解决方式,而是通过适当的引导教育,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求最终答案。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课本的阅读机,单一的通过讲述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单一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保证学生了解基本的化学知识内容,但对于元素的形成、方程式的来源等问题一概不知。这种填充式的教学方法无疑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性。更重要的一点,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学生通过此种方式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遗忘,所以,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而启发式教学方法即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课堂上,教师抛出问题,由学生通过讨论、自主思考等方式来寻求答案。从化学现象发生的根本以及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方面加以探究,对方程式形成、概念基础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掌握。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是主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不仅仅是启发式教学,新课改中还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加强锻炼。对于高中化学教育,探究能力主要在实验环节加以体现。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了,国家科学探究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改善。针对实验过程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最初的按要求完成实验内容,最终发展为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既能解决基本的化学问题。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第 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书中在这一章节是通过一个小实验环节对甲烷的性质进行阐述的。实验仪器是两支干净试管,通过基本实验后使两支试管内均含有等量的甲烷与氯气。然后将其中的一支试管做避光处理,另一支试管放在光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试管内的变化。此实验的最终目的既是要学生了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开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怎样对氯气及甲烷气体进行有效收集以及如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教师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加入提问方式,让学生来回答除了用排饱法方式收集气体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进行实验气体收集。不仅如此,由于化学实验通常都含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告知学生注意哪些实验细节来保证实验安全。此实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见光试管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一旦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一切准备就绪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相应实验。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在进行人员分配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小组人员不宜过多,学生开始实验以后,教师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随时提出可锻炼思维的问题以供学生回答。实验结束后要安排时间进行相应的总结、讨论,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引入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一门基础的教学课程,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生产等众多方面息息相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一优势,适时引入生活情境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新课改的选修1既是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想联系的,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中既可以多多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例如,在营养掌控中,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日常饮食,让大家来评判这种组合是否健康,最终来传授营养平衡方面的知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被命名为STS教学法,总而言之既是把科学、技术、社会结合统一,在生活中学习,在学生中联想生活。
四、设计课外趣味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知识点都是需要实验过程来让学生具体掌握的。实验不仅限于课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家庭生活中可以完成的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来完成,这对知识的获取也有很大的帮助。课外实验源于生活,不仅仅提高了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有助于提高生活的趣味性与动手能力。课外实验不同于教学实验,使用的不再是实验室的专业仪器,而是要求大家通过动脑思考来寻找实验元素,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一个有发明性的实验过程。事实证明,此种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五、结语
化学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与生活、生产等内容息息相关。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帮助,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也是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来源于生活,也广泛应用于生活。为了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不断寻找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李如意.立足“农”情,有的放矢——谈农村初中化学的总复习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2]周艳.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营得一片自由的空间[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3]杨焱松.关于高中课本中“金属钠的理、化性质”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4]李春霞.浅析难溶物质的溶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5]张玉杰.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作者简介:
朱宏,女,山东省郯城县人,生于1982年5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