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一个新的高度、深度、力度向前推进
谭维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这块21.6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的土地上引起最广泛关注的热点;是京津冀各级党委政府、各个工作部门当下工作的重点;也是探索如何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惯性和行政区划的束缚,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地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强调增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体制机制的勇气,继续研究、明确思路、制定方案、加快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从根本上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难题的决心,体现了中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在中国各个区域发展当中是不多见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应以一个新的高度、深度和力度向前推进。
合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肖金成:京津冀相互之间再不能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统筹考量。“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建设城市群,其中明确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记得在规划草稿中还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而规划纲要公布时,京津冀赫然列首位,从中可看出高层对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视。但京津冀对“十一五”纲要里的表述没有足够的关注,仅停留在城市发展、都市圈发展、首都圈发展,这是远远不够的。世界有五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均已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甚至有专家说,长三角将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京津冀要不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我觉得完全有条件,京津冀的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体系和基础等条件并不比珠三角、长三角差,但是1-1=0,还是1+1+1>3,关键是能否形成合力,如果分力可能永远打造不成。
要充分论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
武义青:城市化的过程是集中的过程,集中可以带来效率,同时集中也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和周边地区的梯度差距问题,二是生态环境问题。现在的大气雾霾就是集中的结果。在京津冀建立世界级城市群,生态容量和环境资源承载力是否能够支撑?我个人的看法是压力比较大。大气污染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排放,二是环境容量。环境容量由自然条件、地形和气场条件决定。客观来讲,京津冀地区本身是环境容量比较小的地区。当环境容量是一定的,而经济发展总量在增加,人口在增加,汽车在增加,就很容易突破“天花板”,引发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雾霾是没有边界的,要在类似地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应充分论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或许应该将华北五省、山西内蒙古吸纳进来,从环黄渤海经济区这样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考虑。
生态廊道应当作为顶层设计的基础性考虑
王立国:京津冀协同发展没有那么难,关键是决心和机制。首先,是叫作首都经济圈还是京津冀城市圈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京津冀三地不要继续各自打各自的牌,只去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去出台的很多政策和现有的规划如何衔接?这是一个当下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应该有一个权威的规划委员会来牵头协调。第二,首都圈发展规划各种建议中,最有可能直接改善现有竞争状态的是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共享。解决了这个问题,相互之间的竞争至少可以有所缓和,相互之间协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第三,首都圈当中,一定要把北京、天津、河北、保定之间的绿色产业带和生态廊道作为顶层设计的基础性考虑,在产业布置和城市群网络的考虑当中要有预留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去落实总书记讲话,三地集思广益,相信未来京津冀地区一定会是全国领跑、世界领军的地区。
重视增量引导,新机场是一个具体的抓手
陈耀:推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不仅是存量的问题,更多是增量引导。现有布局调整优化的基础上,应该重视引导性的增量建设。增量引导的先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通过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互联互通,打造好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投入可以是国家,也可以采取民营方式——借此创造企业转移和城际协作的条件。增量引导也包括高端产业的建设,比如北京的一些产业转移出去后,必然邀请面向未来发展的高端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进入。因此,未来也可以通过高端产业的引入,使得京津既腾笼又换鸟。在增量建设引导方面,目前一个具体的契机就是新机场建设。新机场涉及到三方利益,依托空港或能形成三地协同发展的主要抓手,比如通过空港建设形成临空经济区带动河北发展;通过这样的项目带动三个地区的人共同生活。
在东亚经济走廊赢得一席之地
刘刚:京津冀协同发展仍有潜在空间,2013年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是10.9%、10.9%和17.2%,总计达到39%,而美国三大经济圈GDP占全美的68%,日本三大经济圈则占比70%,我们的比重还可以增加。从整体的发展定位而言,京津冀可能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涵,就是通过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协作,实现区域的转型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实际上,在东亚经济走廊里,中国的城市群没有明确的地位,希望通过未来的合作,京津冀在东亚经济走廊中,能够赢得类似于香港的中心地位。当然,我们也要通过城市之间的协作实现城市群的稳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希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真正建立城市间专业化的协作体系。
(人民论坛记者张潇爽采访整理)
责编/严俊 美编/李祥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10个期待
1. “破解北京的大城市病”
北京如人口过快增长、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的治愈需要以京津冀为基本的空间载体,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来统筹考量,着眼于协调好中心城区与市域的关系。
2. “抑制北京的高房价”
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一方面扩大保障房的供给,另一方面促使人才分地就业,既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地区房价过高的局面,又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3. “共享优质的公共资源”
京津冀地区有丰富的科研、人才以及社团组织资源,较高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需要打破地域保护主义,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 “扶持产业变‘卧城’为新城”
采取措施鼓励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向新城迁移,使原先有业无市的“卧城”变成真正集企业和休闲、娱乐、购物场一体的生活与工作配套的新城。
5. “构建世界级的城市群”
一体化发展强调城市间的“点轴”结构和差异化的产业结构,形成城市间的“主动脉”。未来的城市间交融与融合将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6. “消除环北京贫困带”
京津冀一体化将着眼于积极探索建立京津冀“双赢”或“多赢”的区域间协作发展机制,充分吸纳京津周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支持周边贫困地区的发展。
7. “构筑‘京津冀生态圈’”
河北是京津建设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腹地条件。生态圈的建设将通过资源环境的一体化利用和生产力布局的区域优化,形成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8. “形成‘一小时都市圈’”
交通一体化将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交通网络空间布局,协调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逐步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
9. “带动落后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
京津冀一体化将以“合作”“发展”和“治污”为关键词,促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资源型和受环境约束型重化工业以及制造型和港口依赖型重化工业将各得其所。
10. “常态化的协调机制”
常态化的协调机制下设立的管理架构和方式,将持续探讨各城市发展思路的对接,协调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重大问题。
(人民论坛编辑部整理)
谭维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这块21.6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的土地上引起最广泛关注的热点;是京津冀各级党委政府、各个工作部门当下工作的重点;也是探索如何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惯性和行政区划的束缚,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地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强调增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体制机制的勇气,继续研究、明确思路、制定方案、加快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从根本上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难题的决心,体现了中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在中国各个区域发展当中是不多见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应以一个新的高度、深度和力度向前推进。
合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肖金成:京津冀相互之间再不能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统筹考量。“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建设城市群,其中明确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记得在规划草稿中还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而规划纲要公布时,京津冀赫然列首位,从中可看出高层对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视。但京津冀对“十一五”纲要里的表述没有足够的关注,仅停留在城市发展、都市圈发展、首都圈发展,这是远远不够的。世界有五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均已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甚至有专家说,长三角将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京津冀要不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我觉得完全有条件,京津冀的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体系和基础等条件并不比珠三角、长三角差,但是1-1=0,还是1+1+1>3,关键是能否形成合力,如果分力可能永远打造不成。
要充分论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
武义青:城市化的过程是集中的过程,集中可以带来效率,同时集中也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和周边地区的梯度差距问题,二是生态环境问题。现在的大气雾霾就是集中的结果。在京津冀建立世界级城市群,生态容量和环境资源承载力是否能够支撑?我个人的看法是压力比较大。大气污染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排放,二是环境容量。环境容量由自然条件、地形和气场条件决定。客观来讲,京津冀地区本身是环境容量比较小的地区。当环境容量是一定的,而经济发展总量在增加,人口在增加,汽车在增加,就很容易突破“天花板”,引发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雾霾是没有边界的,要在类似地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应充分论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或许应该将华北五省、山西内蒙古吸纳进来,从环黄渤海经济区这样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考虑。
生态廊道应当作为顶层设计的基础性考虑
王立国:京津冀协同发展没有那么难,关键是决心和机制。首先,是叫作首都经济圈还是京津冀城市圈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京津冀三地不要继续各自打各自的牌,只去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去出台的很多政策和现有的规划如何衔接?这是一个当下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应该有一个权威的规划委员会来牵头协调。第二,首都圈发展规划各种建议中,最有可能直接改善现有竞争状态的是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共享。解决了这个问题,相互之间的竞争至少可以有所缓和,相互之间协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第三,首都圈当中,一定要把北京、天津、河北、保定之间的绿色产业带和生态廊道作为顶层设计的基础性考虑,在产业布置和城市群网络的考虑当中要有预留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去落实总书记讲话,三地集思广益,相信未来京津冀地区一定会是全国领跑、世界领军的地区。
重视增量引导,新机场是一个具体的抓手
陈耀:推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不仅是存量的问题,更多是增量引导。现有布局调整优化的基础上,应该重视引导性的增量建设。增量引导的先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通过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互联互通,打造好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投入可以是国家,也可以采取民营方式——借此创造企业转移和城际协作的条件。增量引导也包括高端产业的建设,比如北京的一些产业转移出去后,必然邀请面向未来发展的高端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进入。因此,未来也可以通过高端产业的引入,使得京津既腾笼又换鸟。在增量建设引导方面,目前一个具体的契机就是新机场建设。新机场涉及到三方利益,依托空港或能形成三地协同发展的主要抓手,比如通过空港建设形成临空经济区带动河北发展;通过这样的项目带动三个地区的人共同生活。
在东亚经济走廊赢得一席之地
刘刚:京津冀协同发展仍有潜在空间,2013年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是10.9%、10.9%和17.2%,总计达到39%,而美国三大经济圈GDP占全美的68%,日本三大经济圈则占比70%,我们的比重还可以增加。从整体的发展定位而言,京津冀可能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涵,就是通过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协作,实现区域的转型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实际上,在东亚经济走廊里,中国的城市群没有明确的地位,希望通过未来的合作,京津冀在东亚经济走廊中,能够赢得类似于香港的中心地位。当然,我们也要通过城市之间的协作实现城市群的稳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希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真正建立城市间专业化的协作体系。
(人民论坛记者张潇爽采访整理)
责编/严俊 美编/李祥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10个期待
1. “破解北京的大城市病”
北京如人口过快增长、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的治愈需要以京津冀为基本的空间载体,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来统筹考量,着眼于协调好中心城区与市域的关系。
2. “抑制北京的高房价”
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一方面扩大保障房的供给,另一方面促使人才分地就业,既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地区房价过高的局面,又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3. “共享优质的公共资源”
京津冀地区有丰富的科研、人才以及社团组织资源,较高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需要打破地域保护主义,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 “扶持产业变‘卧城’为新城”
采取措施鼓励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向新城迁移,使原先有业无市的“卧城”变成真正集企业和休闲、娱乐、购物场一体的生活与工作配套的新城。
5. “构建世界级的城市群”
一体化发展强调城市间的“点轴”结构和差异化的产业结构,形成城市间的“主动脉”。未来的城市间交融与融合将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6. “消除环北京贫困带”
京津冀一体化将着眼于积极探索建立京津冀“双赢”或“多赢”的区域间协作发展机制,充分吸纳京津周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支持周边贫困地区的发展。
7. “构筑‘京津冀生态圈’”
河北是京津建设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腹地条件。生态圈的建设将通过资源环境的一体化利用和生产力布局的区域优化,形成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8. “形成‘一小时都市圈’”
交通一体化将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交通网络空间布局,协调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逐步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
9. “带动落后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
京津冀一体化将以“合作”“发展”和“治污”为关键词,促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资源型和受环境约束型重化工业以及制造型和港口依赖型重化工业将各得其所。
10. “常态化的协调机制”
常态化的协调机制下设立的管理架构和方式,将持续探讨各城市发展思路的对接,协调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重大问题。
(人民论坛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