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节特点对连读的制约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汉语普通话音节的内部结构入手,探索了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普通话音节本身是一个由声母、韵母、声调所组成的有层次的完整嵌套结构。音节绝大多数以元音结尾,且声调贯穿整个音调的变化,一个音节对应一个声调。这些特点使汉语普通话的单个音节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和凝聚性,从而制约了普通话音节之间的连读现象。这种结构内部的制约从一个方面解释了汉语普通话发音对英语连读的负迁移现象。
  关键词: 汉语音节结构 连读制约 负迁移
  
  一、引言
  在英语中,连贯地说话或朗读时,在同一个意群(即短语或从句)中,如果相邻的两个词前者以辅音音素结尾,后者以元音音素开头,就要自然地将辅音和元音相拼,这就是连读。连读时的音节一般不重读,只需顺其自然地一带而过,不可以加音,也不可以读得太重。如,not at all这个短语,连读时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单词。需要注意的是,连读只发生在句子中的同一个意群中。在两个意群之间即使有两个相邻的辅音和元音出现,也不可连读。在There is a book in it.一句中book与in往往不连读,因为book与in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意群中。掌握英语连读这一原则不仅可以更流畅地朗读英语,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但是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系统学习过这一原则,即使学过,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养成这种习惯。主要原因是汉语母语发音带来的负迁移效应。要想帮助学生有效克服汉语发音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首先需要探讨汉语普通话的音节内部结构和特点。
  二、汉语音节内部结构及其特点
  语音结构是指语音的组成成分的搭配和排列。目前国内现代汉语教学中对汉语音节构成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倾向。第一种以现代音位学理论为基础,认为音节作为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音位依据规则组合而成。第二种是以传统音韵学为基础,并结合声学语音学、发音语音学理论。该解释认为汉语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由音素依据规则组合而成。第三种是上述两种解释的有机融合,即在音质部分以第二种解释为主,即音节分为三个部分由音素依据规则构成;而在解释音位部分时,以第一种解释为主,认为音节由音位依据规则组合而成。
  根据这三种音节构成理论,音节结构也就出现了以下三种分法。
  一种是依据传统音韵学理论,从字音(音节)的结构模式入手,首先将音节区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然后再将韵母区分为韵头、韵腹、韵尾等部分。第二种结构为现代汉语教材普遍使用。在传统音韵学的基础上,结合了结构语言学理论,划分时充分考虑到汉语音节内部各结构成分组合的层次性特点。但在具体层次的切分上又分成两派,一派是三层理论。第一层将音节切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直接成分;第二层将韵母切分为韵头和韵(韵身)两个直接成分;第三层将韵(韵身)切分为韵腹和韵尾两个直接成分。另一派是二层理论:第一层也是切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直接成分,第二层将韵母切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直接成分,如图一所示:
  
  图二
  虽然四种结构区分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体现出汉语音节结构的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汉语音节由三个部分组成:声母,韵母,声调。一个音节最多有4个音素,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一个音节通常必须有元音,元音可以多至3个,并且须连续出现,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和末尾出现,在音节末尾出现的辅音只限于n和ng,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音节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但必须有韵腹,韵腹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
  第二,汉语音节都必须有声调,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一个音节对应一个声调,声调与音节的结合形成了汉语特殊的结构方式。汉语声调与音质要素(声母、韵母)的紧密结合,形成稳定、封闭的汉语音节。
  第三,汉语音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其内部结构成分的组合具有层次性特点。汉语音节内部的因素虽然形式上呈线性排列,但实质上却是嵌套扩展,形成一个模块,这一点从图一、图二就可以看出来。
  汉语音节内部结构的这些特点对汉语音节之间的连读造成了制约。
  三、汉语音节内部结构特点对音节间连读的制约
  1.汉语音节内部结构特点对汉语音节间连读的制约
  首先,汉语音节中以元音结尾的占绝对优势,以辅音结尾的只有n和ng两种类型。桂灿昆(1999)指出,汉语音节大多以辅音开头,元音结尾,几乎没有零节首辅音的音节,即便是零节首辅音的音节,在组合音段上时并不是真正的“零”,而是在其前面都带有一点辅音性成分,有的是附加一个轻微的喉塞音,有的是伴随一个同一部位的轻微摩擦成分,以便把零声母音节和前面的辅音分开(徐通锵,2001),因此汉语音节不能像英语那样与前一个音节发生连读,而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单独发音。如“棉袄”就念成mián-ǎo,不能像英语ran out那样连起来念。
  其次,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汉语单个音节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和凝聚性。(徐通锵,2001;冯胜利,2005)由于汉语音节内部声韵母组合的严格限制,以及汉语一个音节一个声调的内部结构特点,同一个音节中的各个音素具有一种向心力,内聚为一个整体。声韵调三个要素紧密结合,构成汉语音节稳固的三维空间。汉语语音上的一个音节在语义上能表达一种意义,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而且这些汉字往往用一个个的方块字来表示,方块字本身也是封闭、独立的。汉语“1个字,1个音节,1个概念”的特点(徐通锵,2001)更加凸显了语音结构的封闭性。
  这种特殊的音节内部结构使汉语音节与音节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楚,具有相对离散性特征。不会出现一个音节既可以单念,又可以与其他音节相结合连念,还能表达同样意义的情况。而且为了便于区别意义,汉语的音节与音节之间,一般要求清楚的界限,音素之间没有连接拼合的痕迹,每个音素在发音中都服从音节结构的要求,浓缩于一个“音块”(郭万玉,2005),难以分割,这就进一步保证了汉语音节结构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所以在连读两个汉语音节时,汉语普通话几乎不允许有类似音节重建这样的现象发生。比如,李宁li-ning不能读成lin-ning,天安门tian-an-men不能读成tia-nan-men。
  2.声调对音节间连读的制约
  但是现代汉语中并非完全没有两个音节连读时音节重组即连读的现象。汉语允许一定条件的音节重建,不过只发生在没有声调的轻音节之上。比如,“天啊”中的“啊”就可以读成“哪”,即tian-a发音成tianna。这表明连读只能在无调情况下出现,不能在带声调的词之间发生。因为声调使每个带声调音节都有一定的长度,不管它有几个韵素。这种特点使各个音节彼此独立,不能互相黏连。声调对两个音节间连读的制约还可以从林焘先生的研究看出来。根据林先生的研究,在“椅子”一词中,上声的“yi”跟轻声地“zi”合在一块,正好构成一个全上声的调值;而在“凳子”一词中去声的“deng”跟轻音的“zi”正好合成一个全去声的调值。这就说明,只有在下个音节没调的情况下声调才能够和别的音节重组,而在有声调音节之间绝不会发生。也就是说,汉语中有声调音节必然独立而不能互相侵犯。由此看来,声调不仅可以区分汉语字的意义、语法范畴,而且可以划分音节。声调的这一特点使汉语音节更加稳定、凝聚性更强。
  四、结语和讨论
  综上所述,汉语普通话音节内的凝聚性和封闭性,音节之间的离散性,以及声调的特点制约了汉语中多数音节连读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中国人在说普通话的过程中倾向于吐字清楚,以发音清晰、字正腔圆为审美标准。但正是这种汉语母语的发音审美标准引起了英语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英语音节之间的相对连续性、线形的特征和汉语普通话音节的封闭性、离散性相悖。所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母语的迁移,许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朗读英文时倾向于把一句话中的英文单词一个一个地吐出来,以为这样的朗读就算是清晰。殊不知这样的说话朗读方式在英语母语者眼中十分滑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了解英文连读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其发音问题的根源——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克服母语的负迁移效应,按照英语的连读方式加强练习和模仿。当然本文中讨论的汉语音节结构特点只是引起中国学生英语发音连读负迁移的原因之一,造成中国学生英语发音和连读问题的因素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冯胜利.汉语韵律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桂灿昆.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郭万玉.汉英音节结构、语流、声调之差异[J].西华大学学报,2005,12.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潘攀.汉语音节构成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汉大学学报,20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文种。文体方面不属于法定公文的报告,不是单纯的计划、总结,属于事务文书中的特殊的一类。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是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后形成的,它的简洁、朴实生动、准确严谨等是美不胜收的,应该成为当下应用文写作的典范。  关键词: 2010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 文体辨析 语言典范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文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每届、每年均要向所辖行
摘 要: 历代文论家对能否“以理入诗”争论不已。否定者从诗歌主情的角度出发,认为以理入诗偏离了诗歌的本质,肯定者则认为《诗经》就已开启了以理入诗的先例。晚清诗论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表现出认可以理入诗的态度,指出“寓义于情”、“有理趣而无理障”才是以理入诗的不二法门,体现出诗歌理论发展到晚清所呈现出的兼收并蓄、圆融贯通的总结性质。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诗概》 以理入诗    《尚书·尧
摘 要: 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冲击,我国原有的教育观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探讨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师生关系的转变,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对话、沟通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师生关系 教师角色 教学观念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内部观点歧义杂陈、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现代主义的学术思潮。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冲击,我国原有的教育观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绥化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归纳出了影响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今后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现状  原因 应对策略    为掌握绥化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情况,在较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我们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设计了《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进行将近六年,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其原因的探究,我们发现首先应转变观念,走出误区,才能让文言文教学焕发生机。本文作者主要从“教学中‘文’与‘言’应相生相融”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 教学观念 “文”“言”相融    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将近六年,但文言文教学却不尽人意。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几经修改,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
摘 要: 儒家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其思想精髓延续至今。孔孟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其道德教育内容与自我修身有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  关键词: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 当代大学生德育 现代价值    何谓“儒者”?可以概括简单地说,凡是有学问技能而又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即是儒者。换句话说,儒者就是品学兼优的人。有学无品,有才无品,只有知识技能而无道德,甚或假借知
摘要:香港职业剧于上世纪90年代产生,现已成为TTVB的主流剧种。本文通过对《妙手仁心》、《冲上云霄》、《法政先锋》、《随时候命》等职业剧的剧作特色分析,来完成对香港职业剧发展趋势的判断。  关键词:香港 TVB 职业剧 特色 分析    TVB于1967年正式在香港开台,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是香港最大的电视台,世界第二大中文节目制作公司。早期的TVB电视剧主要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现实题材,有粤语长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要圆满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但是思想政治课教材以演绎和说明为主,呈现方式相对单一,这就决定了要克服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尴尬,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创新教材功能与呈现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最优化 创新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都对政治
摘 要: 历史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就是尘封的过去,对现代人来说遥不可及、如梦似幻,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甚至是毫不相干。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始终持有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态度,严重影响着历史教学的质量。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抓牢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 现实 契合点    我国历史教育历来就有“以史为鉴
摘 要: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运用先进的教学典型对青年教师进行典型教育,是建立高校优秀教学典型的根本目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之一。高校应以优秀教学典型为核心,以点带面,在教师群体中培养热爱教学、擅长教学的优秀队伍,从而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高校优秀 教学典型 课堂教学质量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