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复”非词尾说质疑

来源 :中国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我认为,"自"、"复"词尾说是合乎汉语实际情况的。"-自"和"-复"式词很多,不少是常用词;从汉代到清代,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实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助字辨略》曾举出数例,认为是语助词,不为义。此后《开明文言读本》再次指出"‘自’字附在‘故’‘正’‘终’‘犹’等副词后,本身无显明意义。"《开明文言读本》只是当时文言教学的一种课外读本,并不是语法学术专著。198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重印此书的改编本,《前言》中说:"改编这本书的时候,徐仲华同志替我们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改正了一些错误,填补了一些缺漏……""自"字的这一用
其他文献
<正> 《后汉书·董卓传》:"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唐李贤注:"言牢固者皆搜索取之也。一曰:牢,漉也,二字皆从去声,今俗有此言。"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周寿昌曰:"搜牢者,搜掠物资以为禀食。"郭在贻谓李注显属望文生训,周说亦不可通,解"搜牢"为"搜搂",谓"其义为搜索而聚集之也。"(《中国语文》1990年第5期)蒋宗
<正> 王鍈先生《唐宋笔记语辞汇释》所附《语辞备考录》"约有三种情况:一是略见端倪尚难确指的,一是笔记中单例孤证而尚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一是可以帮助探讨、说明语源的",其中讲到"隐"有"硌"义,当属第一种情况。现迻录于下:《中朝故事》:"既到宣州推事月余日,昼寝于驿厅内,睡中转身,为弹子所隐,肋下痛极,因跃下床,就外观之。"又《江邻几杂志》:"唐相李程子廓,从父过三亭渡,为小石隐脚
<正> 《中国语文》1997年第5期《语病三则》说"‘允’的声母是‘Y"’,这是不对的。《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没有这个音。"允"是以韵母起头的字,它没有声母,或者说是"零声母"。按规定这类韵母中开头的元音"n"要写成"yu","y"本身并不是声母。时下把字音开头的"y"、"w"叫做"声母"的说法颇为流行,但作为权威性的语文刊物,应当尽力避免这类失误,而且有责任对错误的提法加以纠正。
<正> 蒋宗许(《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肖旭(《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有关《后汉书·董卓传》中"搜牢"一语释义的讨论,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搜牢"是不是卓兵抢掠的托辞之上。他们的分歧主要在于"谓之搜牢"的主语到底是什么。蒋认为是"卓兵",故释"牢"为"廪食";肖认为是"突其庐舍……"12字,故主张"牢"是"搂"、"捞"、"略"等字之借。就《董卓传》该句而言,这是一个存在歧义的句子。要给"谓之搜牢"补出主语,弄清"搜牢"之义是关键
<正> 《后汉书·董卓传》:"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其中"搜牢"一词,李贤注《后汉书》便留下公案:"言牢固者皆搜索取之也。一曰牢,漉也。二字皆从去声,今俗有此言。"王先谦《后汉书集解》申周寿昌说云:"搜牢者,搜掠物资以为禀食。似不得如注言。"后来郭在贻先生又认为"周寿昌说亦不可通"。郭先生释"搜牢"为"搜搂",认为"其义为搜索而聚集之也"(《中国语文》1990年第5期)。
本文讨论动词的空间适应性情况。具体做法是,先确定鉴定格式为"在+L+VP"和"V+L+(了)",并把 L 所表示的空间分成 A、B、C 三级,然后把动词放入鉴定式结合三级空间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是,动词的空间适应能力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与动词带"着、了、过"的情形趋向一致。本文认为,动作与空间成分的关系是适应关系,典型的动词,既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也具有较强的空间适应能力。
<正> 《经典释文》所列陆德明的头衔是"唐国子博士兼太子中允赠齐州刺史吴县开国男",从前有人据此以为《经典释文》是陆德明入唐以后写作的。陆氏《序》说他是"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时开始"因暇景"而撰成该书的,则《经典释文》写于癸卯年以后。诸家对该书成书年代看法不同,主要是对"癸卯"所指具体时间有不同理解。宋李焘、清桂馥都认为"癸卯"指贞观十七
关于古文献中"-自"、"-复"是否存在词尾用法的讨论文章,本刊先后发有:刘瑞明《〈世说新语〉中的词尾"自"和"复"》(1989年第3期),蒋宗许《也谈词尾"复"》(1990年第4期),姚振武《关于中古汉语的"自"和"复"》(1993年第2期),刘瑞明《关于"自"的再讨论》(1994年第6期),蒋宗许《再说词尾"自"和"复"》(1994年第6期),姚振武《再谈中古汉语的"自"和"复"及相关问题——答刘瑞明、蒋宗许先生》(1997年第1期)。这些文章,加上本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