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課堂追问,历史感,英国,君主立宪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1—0025—03
现行高中历史新課程,基于模块——专题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属于同一历史事件的众多的细节分散于不同的专题之中,历史課显得有些凌乱、缺乏生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考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料中”、但教师囿于教材或专业知识很难回答的问题,历史課堂缺乏厚重。
如何让我们的历史課堂焕发出生命力、透露出历史味,进而真正体现出历史課的“厚重”,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题。我认为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进行适当地追问、拓展,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拟以人教版必修一第7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追问一:《权利法案》是英国的宪法吗?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权利法案》是英国的宪法吗?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一、教材中将《权利法案》的内容概括为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似乎其法律地位至高无上;二、教材中指出,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既然是一部“法案”,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英国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其地位等应同于美国《1787年宪法》,《权利法案》就是英国的宪法了。
其实,我们知道英国的宪法并不像美国那样是成文宪法,它不具有同一法典的形式,是由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组成的宪法体系。《权利法案》不是英国的宪法,而只是宪法性档,是“光荣革命”后第一个、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宪法性档,“是整个英国不成文的宪法体系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部分”。
但是,为什么英国没有形成像美国《1787年宪法》那样的成文宪法,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因为《权利法案》的制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恰恰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1688年“光荣革命”,被称为不流血的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1689年的《权利法案》虽然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但当时的议会在组织与活动方面仍然保持着封建主阶级的若干特权,上院议员都是贵族和僧侣,上院对下院通过的法案仍有否决权,《权利法案》的制定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
当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步步进逼,迫使封建势力步步退让。“在每一次重大的资产阶级进逼和封建势力的退让中,便会产生一个宪法性档以巩固资产阶级的胜利成果,以致最后在实质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完全统治。”经过多年的积累便产生了许多的宪法性档。
这样的问题,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普通高中历史課程标准》《考试说明》也没有涉及,但学生提出了问题,并且也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说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作为課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既可以借回答这样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对教学内容做必要地概括、适当地拓展,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学的有效性。
追问二: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相比。是历史的倒退吗?
有学生提出: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的结果却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相比是历史的倒退吗?
诚然,我国历史学界往往把英国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君主立宪制视为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表现,是英国资产阶级保守性和局限性的标志,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任何国家的历史发展都是千差万别的,没有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模式。近代英国之所以选择君主立宪制,放弃共和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历史发展证明君主立宪制也是英国最正确的发展道路。
第一,尊重统而不治的国王是英国传统的民族心理。英国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眠得更安静,更和平。”“在英国的各阶层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另一方面,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一个不犯错误、统而不治和至高无上的君主被认为是英国民众的幸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查理一世,但在人们心目中,他还是国王。在对查理一世的审判中,多数人是勉强的。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第二,共和国只不过是英国的插曲。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把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酝酿,大权在握的克伦威尔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宣布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自封“护国公”,成为无冕之王。在克伦威尔的统治下,民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受到威胁和践踏,社会对立不断加深,使克伦威尔的统治严重缺乏社会基础。因为,照英国民众看来,“护国公”的称号不受法律的限制,而国王的称号则受到限制。克伦威尔的统治明显违背了英国人所习惯的古老的宪政传统,使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承受其统治的躯壳——共和国。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希望一位贤明君主登位的心理在社会上油然而起。克伦威尔建立的共和国,自然就成为英国历史的一个插曲。
第三,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才刚刚开始了44年。但是英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力增强,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到18世纪中期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而且宽松的政治环境,使英国成为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成为“世界工厂”,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霸主。英国的历史发展表明,君主立宪制是最适合英国的。
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以革命的原则和结局来衡量和强求英国革命,进而认为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放弃共和制是历史的倒退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历史观去分析和解读历史现象,让历史課堂真正体现出它的历史味、厚重味。
追问三: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是 三权分立吗?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提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政治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次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付诸实践。那么比美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还要早接近一百年的英国君主立宪制,也是三权分立吗?
其实,启蒙运动最早兴起于英国,后来从英国传播到欧洲大陆、在法国达到高潮。“资产阶级国家分权理论最早来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李尔本的‘分权构想”’,他提出了废除国王、取消上院、实行普选、政治平等,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了高潮。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议会立法权限制、支配过往的两权分立政体首次出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的思想家洛克总结李尔本的分权论和另一个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集权论后,在1690年出版的《政府论》(下篇),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资产阶级国家两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在政府中,“只能有一个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它是神圣不可变更的。又多次重申“握有国家的实力的”的执行权,不得阻碍议会集会和行使职权,只能重视地执行国会所表达的民主意志。到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的“司法条款”,将司法机构与行政机关实现了相对的分离。洛克的“执行权”再次一分为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轮廓初步显现出来。
所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时候只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两权分立,后来在君主立宪制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行政权再次分离出司法权,事实上形成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只不过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没有人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是在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理论和英国国家政治制度的考察基础上形成的。
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先生就曾说历史是有生命的,是由无数个丰富多彩的细节构成的。那么,历史课堂也应当是有生命的,它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是提升和完善生命的一个场所。历史学是厚重的,我们通过追寻,审视,思考,领悟历史的真谛。历史课也应该是厚重的,需要教师将历史的味道传递给学生,而教师专业知识越丰富,对历史的理解就越深刻,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历史味、更厚重些。
[责任编辑:王雅贞]
参考文献:
[1]豢杰权利法案是英国的宪法吗[J].历史学习,2006(4)
[2]王宇博 君主立宪制:英国历史的选择[J]史林,1994(4)
[3]苏艾乎.启蒙运动在英国最早兴起的原因及影响[J]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
[4][美]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补白
黄花岗起义的实际代价
黄花岗烈士的精神值得敬佩,为反对专制制度献身,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黄花岗之役,可以说是同盟会的孤注一掷。据一些学者研究,黄花岗起义从1910年10月12日开始筹备,历时7个月,所用资金连善后费用2万元,共达23万元,占十次革命总费用的40%(郑宪:《中国同盟会革命经费之研究》)。这次起义,参加者170人,殉难86人。人数仅次于1910年2月12日倪映典领导的广州新军起义(战死百余人,被捕14人),但就后果来看,这个事件对清政府和社会的震动都不大。两广总督张鸣岐接连洋洋得意向朝廷报告:“此股乱匪歼灭殆尽,城内外商民始终均未受扰,地方一律安谧”;“粤垣乱党一律肃清,人心大定,佛山、顺德股匪均已击散”。而这次死难的烈士很多是留学生和同盟会的中坚,伤及同盟会原气。
摘编自《炎黄春秋》2011(7)
袁伟时《大清帝国的两道催命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1—0025—03
现行高中历史新課程,基于模块——专题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属于同一历史事件的众多的细节分散于不同的专题之中,历史課显得有些凌乱、缺乏生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考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料中”、但教师囿于教材或专业知识很难回答的问题,历史課堂缺乏厚重。
如何让我们的历史課堂焕发出生命力、透露出历史味,进而真正体现出历史課的“厚重”,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题。我认为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进行适当地追问、拓展,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拟以人教版必修一第7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追问一:《权利法案》是英国的宪法吗?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权利法案》是英国的宪法吗?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一、教材中将《权利法案》的内容概括为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似乎其法律地位至高无上;二、教材中指出,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既然是一部“法案”,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英国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其地位等应同于美国《1787年宪法》,《权利法案》就是英国的宪法了。
其实,我们知道英国的宪法并不像美国那样是成文宪法,它不具有同一法典的形式,是由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组成的宪法体系。《权利法案》不是英国的宪法,而只是宪法性档,是“光荣革命”后第一个、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宪法性档,“是整个英国不成文的宪法体系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部分”。
但是,为什么英国没有形成像美国《1787年宪法》那样的成文宪法,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因为《权利法案》的制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恰恰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1688年“光荣革命”,被称为不流血的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1689年的《权利法案》虽然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但当时的议会在组织与活动方面仍然保持着封建主阶级的若干特权,上院议员都是贵族和僧侣,上院对下院通过的法案仍有否决权,《权利法案》的制定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
当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步步进逼,迫使封建势力步步退让。“在每一次重大的资产阶级进逼和封建势力的退让中,便会产生一个宪法性档以巩固资产阶级的胜利成果,以致最后在实质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完全统治。”经过多年的积累便产生了许多的宪法性档。
这样的问题,教材上没有明确的答案,《普通高中历史課程标准》《考试说明》也没有涉及,但学生提出了问题,并且也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说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作为課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既可以借回答这样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对教学内容做必要地概括、适当地拓展,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学的有效性。
追问二: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相比。是历史的倒退吗?
有学生提出: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的结果却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相比是历史的倒退吗?
诚然,我国历史学界往往把英国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君主立宪制视为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表现,是英国资产阶级保守性和局限性的标志,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任何国家的历史发展都是千差万别的,没有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模式。近代英国之所以选择君主立宪制,放弃共和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历史发展证明君主立宪制也是英国最正确的发展道路。
第一,尊重统而不治的国王是英国传统的民族心理。英国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眠得更安静,更和平。”“在英国的各阶层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另一方面,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一个不犯错误、统而不治和至高无上的君主被认为是英国民众的幸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查理一世,但在人们心目中,他还是国王。在对查理一世的审判中,多数人是勉强的。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第二,共和国只不过是英国的插曲。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把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酝酿,大权在握的克伦威尔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宣布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自封“护国公”,成为无冕之王。在克伦威尔的统治下,民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受到威胁和践踏,社会对立不断加深,使克伦威尔的统治严重缺乏社会基础。因为,照英国民众看来,“护国公”的称号不受法律的限制,而国王的称号则受到限制。克伦威尔的统治明显违背了英国人所习惯的古老的宪政传统,使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承受其统治的躯壳——共和国。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希望一位贤明君主登位的心理在社会上油然而起。克伦威尔建立的共和国,自然就成为英国历史的一个插曲。
第三,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才刚刚开始了44年。但是英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力增强,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到18世纪中期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而且宽松的政治环境,使英国成为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成为“世界工厂”,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霸主。英国的历史发展表明,君主立宪制是最适合英国的。
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以革命的原则和结局来衡量和强求英国革命,进而认为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放弃共和制是历史的倒退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历史观去分析和解读历史现象,让历史課堂真正体现出它的历史味、厚重味。
追问三: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是 三权分立吗?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提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政治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次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付诸实践。那么比美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还要早接近一百年的英国君主立宪制,也是三权分立吗?
其实,启蒙运动最早兴起于英国,后来从英国传播到欧洲大陆、在法国达到高潮。“资产阶级国家分权理论最早来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李尔本的‘分权构想”’,他提出了废除国王、取消上院、实行普选、政治平等,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了高潮。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议会立法权限制、支配过往的两权分立政体首次出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的思想家洛克总结李尔本的分权论和另一个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集权论后,在1690年出版的《政府论》(下篇),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资产阶级国家两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在政府中,“只能有一个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它是神圣不可变更的。又多次重申“握有国家的实力的”的执行权,不得阻碍议会集会和行使职权,只能重视地执行国会所表达的民主意志。到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的“司法条款”,将司法机构与行政机关实现了相对的分离。洛克的“执行权”再次一分为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轮廓初步显现出来。
所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时候只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两权分立,后来在君主立宪制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行政权再次分离出司法权,事实上形成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只不过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没有人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是在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理论和英国国家政治制度的考察基础上形成的。
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先生就曾说历史是有生命的,是由无数个丰富多彩的细节构成的。那么,历史课堂也应当是有生命的,它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是提升和完善生命的一个场所。历史学是厚重的,我们通过追寻,审视,思考,领悟历史的真谛。历史课也应该是厚重的,需要教师将历史的味道传递给学生,而教师专业知识越丰富,对历史的理解就越深刻,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历史味、更厚重些。
[责任编辑:王雅贞]
参考文献:
[1]豢杰权利法案是英国的宪法吗[J].历史学习,2006(4)
[2]王宇博 君主立宪制:英国历史的选择[J]史林,1994(4)
[3]苏艾乎.启蒙运动在英国最早兴起的原因及影响[J]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
[4][美]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补白
黄花岗起义的实际代价
黄花岗烈士的精神值得敬佩,为反对专制制度献身,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黄花岗之役,可以说是同盟会的孤注一掷。据一些学者研究,黄花岗起义从1910年10月12日开始筹备,历时7个月,所用资金连善后费用2万元,共达23万元,占十次革命总费用的40%(郑宪:《中国同盟会革命经费之研究》)。这次起义,参加者170人,殉难86人。人数仅次于1910年2月12日倪映典领导的广州新军起义(战死百余人,被捕14人),但就后果来看,这个事件对清政府和社会的震动都不大。两广总督张鸣岐接连洋洋得意向朝廷报告:“此股乱匪歼灭殆尽,城内外商民始终均未受扰,地方一律安谧”;“粤垣乱党一律肃清,人心大定,佛山、顺德股匪均已击散”。而这次死难的烈士很多是留学生和同盟会的中坚,伤及同盟会原气。
摘编自《炎黄春秋》2011(7)
袁伟时《大清帝国的两道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