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使命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主动参与课堂教育教学中来,利用你学到的东西和你的生活经历来解决你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拓展知識领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作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应用意识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数学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学的教师不能替代和代替学生学习,从中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集中思考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给学生发展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培养和提升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提出我独特的见解。
一、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认真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提出生活化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参与、理解和感受数学的机会。通过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生活化”,使抽象的数学教学问题具体化。
例如,当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知识时,我创建了这样的问题:首先,比眼力。展示枫叶、蜻蜓和天平的三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他们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让学生观察色彩鲜艳的枫叶、蜻蜓、天平图,导入新课(枫叶、蜻蜓、天平等物品都是来源于我们生活,来自于我们的身边)。接着,通过课件动图演示,动手“玩”对称图形:剪切对称图形、展示对称图形,说轴对称图形,最后小组合作、相互讨论,集体订正完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设计能够实现完全重合,这个图形问题就是轴对称图形。再通过认识对称轴,画对称轴训练,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最后再到“用”对称,加深理解轴对称,探究常见几何图形的对称轴。这样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考查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体验全程参与,并获取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把问题情境探究化,培养数学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力为学生提供感性的自主探究材料,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触手可及、易于理解、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自觉、自动、深入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之后,为了让学生应用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如下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通过观察,明白阴影部分就是三角形。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要求三角形面积,必须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这两个条件,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底是5cm,关键是先求出三角形的高,而三角形的高就是这个平行进行四边形的高。题中已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48÷12=4cm。这个4cm也是三角形的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5×4÷2=10cm2。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学习数学的真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学习和使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小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把问题情境活动化,体验数学的应用思维
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把问题进行情境活动化,让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研究情境”中去实践活动,在情景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促使学生从动作思维到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一种十分有利的。此外,推行探究性学习,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讲授《圆的认识》时,老师提出问题情境,请各位同学按要求动手做一做。(1)画一画:你能想在纸上画一个圆吗?(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圆)(2)剪一剪:把自己画好的圆剪下来。(学生剪下自己画的圆)(3)折一折:把剪下来的圆对折、打开,再换一个工作方向进行对折再打开。反复折了几次,你发现了什么?(懂得什么叫圆心)(4)画一画:你可以画一条从圆心到圆上线段?可以画多少条这样的线段?画一条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圆上的线段?可以画几条这样的线段?(这在明白圆的半径r和直径d的概念之后也明白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5)量一量:请你量一量圆的半径,它都有什么关系?直径?(学生也发现,在同一圆内,所有半径的长度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相等。)(6)算一算:请你算出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你发现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同一圆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相反,半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教师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和生活,通过绘图、裁剪、折叠、测量、计算等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这样比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为扎实。“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探究能力。
实践证明,问题解决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教学情境只是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有趣、探索、扩展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亲手体验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一个口号,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口号。
【本文系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YQJK198)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董洪源.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考试周刊,2012(4).
[2]张冬梅.浅谈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3(3).
[3]王秋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应用意识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数学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学的教师不能替代和代替学生学习,从中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集中思考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给学生发展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培养和提升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提出我独特的见解。
一、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认真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提出生活化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参与、理解和感受数学的机会。通过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生活化”,使抽象的数学教学问题具体化。
例如,当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知识时,我创建了这样的问题:首先,比眼力。展示枫叶、蜻蜓和天平的三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他们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让学生观察色彩鲜艳的枫叶、蜻蜓、天平图,导入新课(枫叶、蜻蜓、天平等物品都是来源于我们生活,来自于我们的身边)。接着,通过课件动图演示,动手“玩”对称图形:剪切对称图形、展示对称图形,说轴对称图形,最后小组合作、相互讨论,集体订正完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设计能够实现完全重合,这个图形问题就是轴对称图形。再通过认识对称轴,画对称轴训练,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最后再到“用”对称,加深理解轴对称,探究常见几何图形的对称轴。这样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考查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体验全程参与,并获取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把问题情境探究化,培养数学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力为学生提供感性的自主探究材料,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触手可及、易于理解、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自觉、自动、深入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之后,为了让学生应用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如下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通过观察,明白阴影部分就是三角形。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要求三角形面积,必须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这两个条件,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底是5cm,关键是先求出三角形的高,而三角形的高就是这个平行进行四边形的高。题中已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48÷12=4cm。这个4cm也是三角形的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5×4÷2=10cm2。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学习数学的真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学习和使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小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把问题情境活动化,体验数学的应用思维
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把问题进行情境活动化,让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研究情境”中去实践活动,在情景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促使学生从动作思维到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一种十分有利的。此外,推行探究性学习,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讲授《圆的认识》时,老师提出问题情境,请各位同学按要求动手做一做。(1)画一画:你能想在纸上画一个圆吗?(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圆)(2)剪一剪:把自己画好的圆剪下来。(学生剪下自己画的圆)(3)折一折:把剪下来的圆对折、打开,再换一个工作方向进行对折再打开。反复折了几次,你发现了什么?(懂得什么叫圆心)(4)画一画:你可以画一条从圆心到圆上线段?可以画多少条这样的线段?画一条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圆上的线段?可以画几条这样的线段?(这在明白圆的半径r和直径d的概念之后也明白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5)量一量:请你量一量圆的半径,它都有什么关系?直径?(学生也发现,在同一圆内,所有半径的长度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相等。)(6)算一算:请你算出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你发现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同一圆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相反,半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教师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和生活,通过绘图、裁剪、折叠、测量、计算等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这样比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为扎实。“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探究能力。
实践证明,问题解决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教学情境只是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有趣、探索、扩展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亲手体验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一个口号,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口号。
【本文系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YQJK198)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董洪源.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考试周刊,2012(4).
[2]张冬梅.浅谈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3(3).
[3]王秋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