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阅读教学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主要是用于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做到对学生思维的拓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在我国对其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研究仍旧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想让探究性阅读教学能够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中真正的发挥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研究首先以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概念为切入点,然后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去改善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语文;探究性教学;初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86-01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当中的地位仍旧不不可替代的,但是其改革的成果和现状却并不大,最大的问题就是阅读教学的过程和阅读教学的本质相偏离。所以要想达到新课改的目的,改变现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的不足,探究性阅读也自然的成为了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希望。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书面语言来获得经验,不断的去掌握阅读的方式和方法,最终达到能力以及智慧的提高。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在该过程当中让学生得以成长,所以阅读在课堂上实质就是实现教师、阅读文本、学生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由于初中生在阅读的技巧上、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偏差和不足,所以初中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开展阅读,而且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都需要进行交流和讨论。探究性实践教学最为重要的是要和阅读教学的规律保持一致。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探究带到课堂当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的过程,对语文的阅读文本进行自我理解,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语文阅读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阅读区拓宽思维,培养阅读能力。
根据以上的分析,探究性阅读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将自主阅读和共同讨论作为基础,将阅读教材当中的文本作为需要开展探究性阅读的内容,一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所处的社会作为参考依据,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出问题情境,学生可以互相之间以各种形式进行讨论,在这些过程当中主动的去获得知识,主动去学习运用知识,最终使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现状及特征分析
1.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过程就是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例如教师对探究性教学概念的掌握程度不深,导致在教学活动当中将其演变成了另外一种方式的灌输式教学;再比如教师在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的口头赞扬很多时候是没有任何目的的,这样就导致了课堂的激励效应消失;探究式的阅读教学也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实际这种教学却变成了放羊式的;合作学习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变成了走形式;探究内容往往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2.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征。
笔者根据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根据他语文阅读的特征以及探究性教学的特点,将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特征分为以下三点:
(1)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探究性的阅读是将学生作为主体的,在课堂上强调学生需要和所阅读的文本进行充分的接触,能够对文本进行完好的体验并根据阅读的信息去进行情感的表达,同时探索性的阅读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部的参与进来。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允许学生进行个性的发挥,这样也就做到了对学生潜能的深挖,所以说探究性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进一步的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也就达到了新课改当中对于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目的。
(2)语文探究性阅读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合作。首先如果合作是学生之间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给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这一过程当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监督与指导学生。其次如果阅读是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就需要在师生的探究当中求和。探究性的阅读如果发生在具有相同背景和知识的同伴之间,主要是交流经验,如果存在不同的意见,在排除的过程当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实现了学生体验以及对话。对话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还包括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总是对话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对话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透过文字的描述去感应作者的内心,去进行“探究”,去进行心灵“体验”,去透过文字“理解”作者,去在内心“构建”一个相似的世界,将自己所感受到的用语言来表述通过文本的阅读对社会、对世界有了新的体验和认知。体验可以不是具体的,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也可以是对自己的一种感悟,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对生命的意义以及人活着的意义的感悟和理解。
三、改善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1.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基础上要做到对语文探究性阅读进行有效的改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要从做到身份的转变,从原来的课堂主导者变成探究学习过程当中的参与者,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让教师逐渐的成为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的领路人。
2.探究性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做到文本内涵的深挖。
在语文探究性阅读的课堂上进行的文本教学内容是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对象,所以教师所选择的进行探究的文本内容要能够和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相匹配。例如教师所选择的《木兰诗》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将学生进行探究的重点内容引导到如何去探究花木兰的战绩,这样就没有达到探究性课程开展的真正目的。另外,探究性阅读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阅读课程当中,就要去引导学生深挖阅读文本的内涵,可以从文本的空白处去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可以结合民众和皇帝游行结束后的心理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推测出人物的性格。也可以从文本当中寻找关键句,通过关键句的引导进行细致的探究学习,例如在王维的作品《使至塞上》中有这样的优美句子“大漠孤烟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句子当中的“孤烟”“直”,为什么后人将该句成为千古名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下去进行有关资料的解读,让学生去扩展知识面。
3.探究性的阅读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利于目标的达成。
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而在整个探究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担当的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通过加强合作和交流,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例如在学习初中课本当中的《最后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亡国之情,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根据领会到感情进行小组内讨论,然后学生让学生从具体内容当中去提出问题,最后小组谈论解决的方法,从讨论当中去领会文章的内涵,去感受人物的精神境界。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探究性教学给语文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改革的动力,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了语文探究性阅读当中的一些问题,分析好粗了探究性阅读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总之,初中语文阅读使用研究性的方式是比较新的理念,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志贵.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作用与实践.语文教研.2008年8月:43。
[2]董娜.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西南大学.2010年6月:1-46。
[3]卢显照.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7月:95。
[4]沈跃伟.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50期:31-32。
关键词:语文;探究性教学;初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86-01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当中的地位仍旧不不可替代的,但是其改革的成果和现状却并不大,最大的问题就是阅读教学的过程和阅读教学的本质相偏离。所以要想达到新课改的目的,改变现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的不足,探究性阅读也自然的成为了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希望。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书面语言来获得经验,不断的去掌握阅读的方式和方法,最终达到能力以及智慧的提高。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在该过程当中让学生得以成长,所以阅读在课堂上实质就是实现教师、阅读文本、学生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由于初中生在阅读的技巧上、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偏差和不足,所以初中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开展阅读,而且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都需要进行交流和讨论。探究性实践教学最为重要的是要和阅读教学的规律保持一致。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探究带到课堂当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的过程,对语文的阅读文本进行自我理解,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语文阅读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阅读区拓宽思维,培养阅读能力。
根据以上的分析,探究性阅读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将自主阅读和共同讨论作为基础,将阅读教材当中的文本作为需要开展探究性阅读的内容,一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所处的社会作为参考依据,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出问题情境,学生可以互相之间以各种形式进行讨论,在这些过程当中主动的去获得知识,主动去学习运用知识,最终使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现状及特征分析
1.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过程就是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例如教师对探究性教学概念的掌握程度不深,导致在教学活动当中将其演变成了另外一种方式的灌输式教学;再比如教师在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的口头赞扬很多时候是没有任何目的的,这样就导致了课堂的激励效应消失;探究式的阅读教学也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实际这种教学却变成了放羊式的;合作学习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变成了走形式;探究内容往往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2.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征。
笔者根据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根据他语文阅读的特征以及探究性教学的特点,将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特征分为以下三点:
(1)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探究性的阅读是将学生作为主体的,在课堂上强调学生需要和所阅读的文本进行充分的接触,能够对文本进行完好的体验并根据阅读的信息去进行情感的表达,同时探索性的阅读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部的参与进来。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允许学生进行个性的发挥,这样也就做到了对学生潜能的深挖,所以说探究性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进一步的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也就达到了新课改当中对于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目的。
(2)语文探究性阅读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合作。首先如果合作是学生之间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给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这一过程当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监督与指导学生。其次如果阅读是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就需要在师生的探究当中求和。探究性的阅读如果发生在具有相同背景和知识的同伴之间,主要是交流经验,如果存在不同的意见,在排除的过程当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实现了学生体验以及对话。对话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还包括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总是对话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对话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透过文字的描述去感应作者的内心,去进行“探究”,去进行心灵“体验”,去透过文字“理解”作者,去在内心“构建”一个相似的世界,将自己所感受到的用语言来表述通过文本的阅读对社会、对世界有了新的体验和认知。体验可以不是具体的,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也可以是对自己的一种感悟,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对生命的意义以及人活着的意义的感悟和理解。
三、改善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1.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基础上要做到对语文探究性阅读进行有效的改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要从做到身份的转变,从原来的课堂主导者变成探究学习过程当中的参与者,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让教师逐渐的成为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的领路人。
2.探究性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做到文本内涵的深挖。
在语文探究性阅读的课堂上进行的文本教学内容是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对象,所以教师所选择的进行探究的文本内容要能够和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相匹配。例如教师所选择的《木兰诗》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将学生进行探究的重点内容引导到如何去探究花木兰的战绩,这样就没有达到探究性课程开展的真正目的。另外,探究性阅读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阅读课程当中,就要去引导学生深挖阅读文本的内涵,可以从文本的空白处去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可以结合民众和皇帝游行结束后的心理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推测出人物的性格。也可以从文本当中寻找关键句,通过关键句的引导进行细致的探究学习,例如在王维的作品《使至塞上》中有这样的优美句子“大漠孤烟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句子当中的“孤烟”“直”,为什么后人将该句成为千古名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下去进行有关资料的解读,让学生去扩展知识面。
3.探究性的阅读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利于目标的达成。
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而在整个探究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担当的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通过加强合作和交流,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例如在学习初中课本当中的《最后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亡国之情,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根据领会到感情进行小组内讨论,然后学生让学生从具体内容当中去提出问题,最后小组谈论解决的方法,从讨论当中去领会文章的内涵,去感受人物的精神境界。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探究性教学给语文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改革的动力,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了语文探究性阅读当中的一些问题,分析好粗了探究性阅读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总之,初中语文阅读使用研究性的方式是比较新的理念,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志贵.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作用与实践.语文教研.2008年8月:43。
[2]董娜.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西南大学.2010年6月:1-46。
[3]卢显照.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7月:95。
[4]沈跃伟.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50期: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