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永久性脑缺血组6只、生理盐水组12只、长春西汀组12只和假手术组6只,前三组用高频电刀凝断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制作永久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大脑中动脉远端,不凝断血管.模型成功后,生理盐水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次150?μL,每天1次,持续14?d;长春西汀组尾静脉注射长春西汀注射液,每次150?μL(4.55?mg/kg),每天1次,持续14?d.模型成功
【机 构】
:
北京 100070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卒中研究所;北京市脑血管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永久性脑缺血组6只、生理盐水组12只、长春西汀组12只和假手术组6只,前三组用高频电刀凝断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制作永久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大脑中动脉远端,不凝断血管.模型成功后,生理盐水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次150?μL,每天1次,持续14?d;长春西汀组尾静脉注射长春西汀注射液,每次150?μL(4.55?mg/kg),每天1次,持续14?d.模型成功后3?d、5?d、7?d、9?d、11?d和14?d进行改良加西亚评分和转棒测试评价小鼠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模型成功后14?d用免疫荧光标记神经元,评价各组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梗死周围小胶质细胞表型标志物Iba1、CD16/32和CD206的表达,评价M1型(Iba1及CD16/32阳性)和M2型(Iba1及CD206阳性)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情况.结果 长春西汀组小鼠模型成功后11?d和14?d的改良加西亚评分和14?d的转棒测试中的时间及速度测试结果均优于永久性脑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长春西汀组14?d时神经元损伤较永久性脑缺血组(P=0.008)和生理盐水组(P=0.037)减轻.永久缺血组(P<0.001)和生理盐水组(P=0.005)M1型小胶质细胞表达高于假手术组;长春西汀组M1型小胶质细胞表达低于永久缺血组(P<0.001)和生理盐水组(P=0.038).长春西汀组M2型小胶质细胞表达高于假手术组、永久性脑缺血组和生理盐水组(均P<0.001).结论 长春西汀注射液可能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表型由促炎向抗炎转变,减少神经元损伤,从而在小鼠永久性脑缺血后发挥神经保护和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对苹果汁中耐高渗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的杀灭效果及其对苹果汁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耐高渗酵母LB为目标菌株,首先利用不同电压和不同气体流速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目标菌株,通过微生物技术分析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对目标菌株的杀灭效果,并观察处理过程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其次,评估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苹果汁理化指标及色泽和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1 kV等离子体处理30 min后,500 mL苹果汁中的耐高渗酵母数量降低了5.60个对数,并且等离子体
本实验分别采用添加壳聚糖(chitosan,CH)和瓜尔豆胶(guar gum,GG)协同超声波处理(ultrasonic treatment,UT)提升低盐鸡胸肉糜凝胶品质,并通过测定蒸煮损失率、硬度、色泽、流变特性、水分分布和观察微观结构以评估其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GG会显著提高凝胶白度(P<0.05),增加体系表观黏度,使更多自由水转化为不易流动水,减少微观结构中的孔隙,且在加热过程中GG填充至肉糜凝胶网络可改善其凝胶品质;添加CH会显著降低凝胶白度(P<0.05),降低体系表观黏度,
目的 研发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的卒中后语言障碍辅助交流系统,即卒中语言之星系统,以提高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根据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应用需求,设计卒中语言之星系统的理论构架.统计18名健康受试者完成指令及打字任务的系统性能指标(如信息传输速率、准确率、识别时长)评估系统可行性,采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量表评估使用负荷,并分析比较男性与女性受试者的性能评价指标及使用负荷评价指标.结果 卒中语言之星系统包含紧急呼叫、指令与打字三种模式,通过采集受试者枕叶脑电信号,采用
目的 评价机械预防对卒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机械预防(间歇充气加压泵、弹力袜)联合常规预防对卒中患者VTE预防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2月.根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
目的 比较青年和中老年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动脉机械取栓血管再通后HR-MRI血管壁成像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确诊并行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治疗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比较两组机械取栓血管再通术后4周和6个月患侧大脑中动脉的HR-MRI血管壁成像特点(管腔狭窄率、管壁重构指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及斑块强化率)及1年预后情况(m R S≤3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青年组1
近来的研究显示,DNA甲基化酶3A(DNA methylase 3 alpha,DNMT3A)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体细胞DNMT3A基因突变可能通过多种免疫细胞、作用机制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心脑血管疾病一项尚未明确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重点介绍DNMT3A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前景.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首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情况.方法 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12月4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首发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伴AF分为非AF组和AF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和1年不良预后[卒中复发(脑梗死和脑出血)、预后不良(mRS 2~5分)和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F对首发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1564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F组113例(7.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不仅可以量化颈动脉狭窄程度,还可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三维超声可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积,超声造影可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及分布区域,剪切波弹性成像可测定斑块组织的硬度,反映斑块不同部位的组织成分.颈动脉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其在缺血性卒中诊疗领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和管壁的评价更加精确,有助于临床判断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目的 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SDAVF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SDAVF患者的病历资料,描述性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共纳入25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84.0%),发病年龄40~75岁,中位发病年龄61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25例(100.0%),感觉障碍22例(88.0%),尿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