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俄罗斯被称为音乐国度,它的国家公共音乐教育体系全面而且专业,使得全民族的音乐素质较高。中国的音乐教育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俄罗斯和中国的音乐教育做了比较,并在对比中分析了中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关键词】俄罗斯;中国;音乐教育;比较;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艺术教育,人民对它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我国的音乐教育有自己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将着重就中俄两国在音乐教育方面做一些比较,希望能够给大家些许的启示。
一、中俄两国音乐教育总体情况比较
1.从广度上看。总的来说,俄罗斯的音乐教育覆盖面广,呈现全民性、普遍性的特点。而中国受过较好音乐教育、有一定音乐素养的人所占比例仍然相当低。
2.从深度上看。俄罗斯人受的音乐教育是一种针对于提高整体音乐素质的,总体水平较高。而在中国,大部分人受的音乐教育处在很浅的层面上,即使在专业音乐人士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技术”掌握得很好,而相关的音乐知识,艺术素养就相对薄弱,可以算是一个掌握着高技术的“匠人”,而并非真正的艺术家。
3.从整体平衡情况来看。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是全民性的,所以民众的音乐素养普遍较高,比较平均。而中国则明显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受音乐教育的程度高的高、低的低。有个别从事音乐事业的专业人士水平之高足以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同时,还有不少民众从没受过正式的音乐教育,音乐知识几乎为零。这种不平衡的存在妨碍了我国国民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
二、中俄两国在音乐教育系统设置上的区别
1.俄罗斯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与补充性音乐教育。
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即普通学校中的音乐课。
普通的俄罗斯中小学是连续的,统称师考拉,一共十一个年级,分为初级四年,中级五年和高级二年三个阶段,与我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类似。
音乐课在普通学校中是必修课,一般每周1课时。这类音乐课是免费的,而且是必须接受的。传统音乐课的内容以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合唱为主,教师授课时有较多的示范演奏和演唱。音乐课有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使用我们国内较熟悉的卡巴列夫斯基的教学大纲。
近年来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时间的延长,教学大纲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增加与私立学校的建立。
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是只进行音乐科目教学的音乐学习方式。俄罗斯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最主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这也是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差别最大的地方。接受不接受这类音乐教育,或接受哪一种教育方式完全凭孩子及家长自愿。
2.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类似于俄罗斯的强制性音乐教育,即普通中小学中的音乐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小学和初中音乐课每周一个课时。授课内容以教唱歌曲为主,辅之以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等。高中的音乐课又称“艺术欣赏”课,开办于1995年, 1995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从而结束了我国解放之后高中43年不开音乐欣赏课的历史。
但是,这种体制下我国的音乐教育却远远达不到理想的目的,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1)重视不足,开课率偏低。长时间的历史、政治原因,使得我国一度对音乐教育十分忽视,文革期间更是在中小学中停开了音乐课。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强了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但人民大众长久以来还是一直将音乐当成“副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应试教育体制下升学压力大,一些学校就将音乐课停上或者减少课时,将时间让给别的文化课。据国家教委的统计资料,截至1996年年底,虽然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全国中小学音乐课开课率较之以前的50%已有大幅度提高,但依然只有80%。而农村地区和普通高中就更低了,分别只有70%和30%左右。
(2)师资薄弱,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缺乏。在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学历不达标的比例较大,教育部2002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有小学音乐教师近12万人,学历合格率为67%,初中音乐教师617万人,学历合格率为55%,还有三分之一多的教师学历都不达不到要求。俗话说,老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他自己必须有一桶。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地域差异大,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亟待加强。“我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 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但是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相比较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偏远山区、农村的学校音乐教育就要落后得多。导致这种情形发生的有教学环境差,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愿意留在城市里导致农村师资力量弱,资金紧缺而使教学乐器缺乏等等诸多原因。
(4)小学、中学和大学之间未能从音乐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建立一种相互衔接的关系。我们现在未能在这三者之间建立起既体现不同教学阶段特点,又保持教育连贯性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像英语、语文等文化科目,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之间相互密切衔接的教育体系,是逐层加深的。而在音乐教育中,却出现了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的音乐课内容有重复的现象,这样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又使音乐教育体系失去科学性、系统性。
三、意见和建议
1.从国家和政府方面看
(1)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将音乐教育放到一个应有的位置。改变“音乐课是副课,可有可无”的观念,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建设,完善和改进音乐教育体系的设置,使得音乐教育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在此基础上,加强师资培养,采用“中小学音乐教师假期培训班”、聘请名师当课外辅导老师等方式来为中小学的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3)同时,国家要在资金方面向偏远落后的山区和农村地区倾斜,为他们多购置一些音乐教材和乐器。
(4)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促进全民族热爱音乐艺术、学习音乐艺术这种热情的形成,在社会上造成良好的社会精神文化氛围。
2.从学习音乐本身来看,要努力形成从学技术到培养艺术素质的转变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片面追求考级曲目的技巧性,而弱化了业余艺术教育中情感陶冶的宗旨。重“技”轻“艺”,忽视“心性”感悟。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和学习大多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技术”上,而没有深入到真正的艺术世界中,触摸到艺术的灵魂。要改变这种只为考级而学技巧,只为考入艺术院校而钻高、难、深,忽视了艺术的本质是情感体验的做法,要更加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倡导抛却功利,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而受艺术熏陶。
3.学习借鉴是必要的,但同时,保持和开掘我们民族传统宝藏也意义重大。俄罗斯民族的音乐体系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像补充性的公共音乐教育、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大纲等等。而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予音乐教育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丰厚的民族艺术文化积淀里蕴藏着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湛.深入贯彻全教会精神,开创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J].中国音乐教育, 2002(2).
[2]杨力.深入贯彻全教会精神,开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J].中国音乐教育, 2002(2).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关键词】俄罗斯;中国;音乐教育;比较;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艺术教育,人民对它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我国的音乐教育有自己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将着重就中俄两国在音乐教育方面做一些比较,希望能够给大家些许的启示。
一、中俄两国音乐教育总体情况比较
1.从广度上看。总的来说,俄罗斯的音乐教育覆盖面广,呈现全民性、普遍性的特点。而中国受过较好音乐教育、有一定音乐素养的人所占比例仍然相当低。
2.从深度上看。俄罗斯人受的音乐教育是一种针对于提高整体音乐素质的,总体水平较高。而在中国,大部分人受的音乐教育处在很浅的层面上,即使在专业音乐人士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技术”掌握得很好,而相关的音乐知识,艺术素养就相对薄弱,可以算是一个掌握着高技术的“匠人”,而并非真正的艺术家。
3.从整体平衡情况来看。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是全民性的,所以民众的音乐素养普遍较高,比较平均。而中国则明显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受音乐教育的程度高的高、低的低。有个别从事音乐事业的专业人士水平之高足以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同时,还有不少民众从没受过正式的音乐教育,音乐知识几乎为零。这种不平衡的存在妨碍了我国国民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
二、中俄两国在音乐教育系统设置上的区别
1.俄罗斯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与补充性音乐教育。
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即普通学校中的音乐课。
普通的俄罗斯中小学是连续的,统称师考拉,一共十一个年级,分为初级四年,中级五年和高级二年三个阶段,与我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类似。
音乐课在普通学校中是必修课,一般每周1课时。这类音乐课是免费的,而且是必须接受的。传统音乐课的内容以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合唱为主,教师授课时有较多的示范演奏和演唱。音乐课有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使用我们国内较熟悉的卡巴列夫斯基的教学大纲。
近年来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时间的延长,教学大纲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增加与私立学校的建立。
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是只进行音乐科目教学的音乐学习方式。俄罗斯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最主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这也是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差别最大的地方。接受不接受这类音乐教育,或接受哪一种教育方式完全凭孩子及家长自愿。
2.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类似于俄罗斯的强制性音乐教育,即普通中小学中的音乐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小学和初中音乐课每周一个课时。授课内容以教唱歌曲为主,辅之以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等。高中的音乐课又称“艺术欣赏”课,开办于1995年, 1995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从而结束了我国解放之后高中43年不开音乐欣赏课的历史。
但是,这种体制下我国的音乐教育却远远达不到理想的目的,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1)重视不足,开课率偏低。长时间的历史、政治原因,使得我国一度对音乐教育十分忽视,文革期间更是在中小学中停开了音乐课。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强了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但人民大众长久以来还是一直将音乐当成“副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应试教育体制下升学压力大,一些学校就将音乐课停上或者减少课时,将时间让给别的文化课。据国家教委的统计资料,截至1996年年底,虽然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全国中小学音乐课开课率较之以前的50%已有大幅度提高,但依然只有80%。而农村地区和普通高中就更低了,分别只有70%和30%左右。
(2)师资薄弱,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缺乏。在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学历不达标的比例较大,教育部2002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有小学音乐教师近12万人,学历合格率为67%,初中音乐教师617万人,学历合格率为55%,还有三分之一多的教师学历都不达不到要求。俗话说,老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他自己必须有一桶。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地域差异大,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亟待加强。“我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 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但是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相比较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偏远山区、农村的学校音乐教育就要落后得多。导致这种情形发生的有教学环境差,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愿意留在城市里导致农村师资力量弱,资金紧缺而使教学乐器缺乏等等诸多原因。
(4)小学、中学和大学之间未能从音乐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建立一种相互衔接的关系。我们现在未能在这三者之间建立起既体现不同教学阶段特点,又保持教育连贯性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像英语、语文等文化科目,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之间相互密切衔接的教育体系,是逐层加深的。而在音乐教育中,却出现了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的音乐课内容有重复的现象,这样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又使音乐教育体系失去科学性、系统性。
三、意见和建议
1.从国家和政府方面看
(1)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将音乐教育放到一个应有的位置。改变“音乐课是副课,可有可无”的观念,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建设,完善和改进音乐教育体系的设置,使得音乐教育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在此基础上,加强师资培养,采用“中小学音乐教师假期培训班”、聘请名师当课外辅导老师等方式来为中小学的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3)同时,国家要在资金方面向偏远落后的山区和农村地区倾斜,为他们多购置一些音乐教材和乐器。
(4)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促进全民族热爱音乐艺术、学习音乐艺术这种热情的形成,在社会上造成良好的社会精神文化氛围。
2.从学习音乐本身来看,要努力形成从学技术到培养艺术素质的转变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片面追求考级曲目的技巧性,而弱化了业余艺术教育中情感陶冶的宗旨。重“技”轻“艺”,忽视“心性”感悟。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和学习大多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技术”上,而没有深入到真正的艺术世界中,触摸到艺术的灵魂。要改变这种只为考级而学技巧,只为考入艺术院校而钻高、难、深,忽视了艺术的本质是情感体验的做法,要更加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倡导抛却功利,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而受艺术熏陶。
3.学习借鉴是必要的,但同时,保持和开掘我们民族传统宝藏也意义重大。俄罗斯民族的音乐体系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像补充性的公共音乐教育、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大纲等等。而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予音乐教育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丰厚的民族艺术文化积淀里蕴藏着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湛.深入贯彻全教会精神,开创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J].中国音乐教育, 2002(2).
[2]杨力.深入贯彻全教会精神,开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J].中国音乐教育, 2002(2).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