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家长大多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够,对家庭教育普遍存在误解,加上教育方法过于极端化,导致农村家庭教育功能严重弱化,缺失,以及针对这些失误所提出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失误;应对方法;和谐;成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在当今社会,所有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呢?家庭教育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绝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是当地的农民,经过对他们的调查,我发现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很多失误,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失误之一:观念认识方面存在误解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都存在着误解,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认为自己没有多少文化,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作为家长只要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就可以了,因此导致家庭教育在这些家庭中缺失,甚至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不少孩子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好逸恶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变得胆小、自私、任性、缺少爱心、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等。
失误之二:片面地以考试分数衡量孩子进步与否。
科学地评价孩子的成长进步应包括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只拿某一方面作为评价的标准是不对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是怎样的呢?不少孩子告诉我:“回家后,爸妈的第一个问题是:今天考试没有?得了多少分?在全班排第几名?”也经常听到家长评价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看某某的学习多好啊!”正因为家长们眼中只盯着一个“分”字,在家庭教育中也只是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育,使得一些孩子出现了理想失落、道德迷失、心理失衡等问题。
失误之三:家教方法极端化。
在现实生活中,极端化的家教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溺爱型。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那真是“含着怕化了,捧着怕跌了。”孩子的要求,哪怕是过分的要求,家长也不假思索地答应,并想方设法满足他们。孩子犯了错不去批评,帮助改正错误,而是处处袒护。过分的溺爱导致家庭的教育功能严重弱化。殊不知,过分溺爱等于虐杀,有专家曾经指出:“娇生惯养的孩子最终不是社会的叛徒,便是家庭的暴君。”第二种是棍棒型。家长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子女严厉管教。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打!孩子犯了错误,也是打!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法并不可取,效果既不好,也容易加大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第三种,放任型。家长坚信“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孩子放任不管,不闻不问。笔者就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家长。孩子经常逃学或经常作业不做,他一概不管,老师请家长来校,他也不来。
以上是农村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三种失误,它使家庭教育功能严重弱化,甚至缺失。为帮助家长们纠正家教失误,实现成功的家庭教育,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方法之一: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我们应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起着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家长应确实履行自己所担负的教育责任,利用自己的家长身份,从小教育和培养孩子懂得感恩,学会宽容,知道谦让和与人为善,并通过表扬与批评,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另外,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早点过集体生活,如: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及其他社会活动等,使孩子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事例一:朱某,女,6岁,农村纯女户家庭,为人比较娇气、任性。入学后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后来,家长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教育,让她多与同龄人接触,适当地给她安排一些家务活,一有进步家长就及时表扬,朱某慢慢变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
方法之二:引导家长客观地评价孩子。
俗语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要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拿自己孩子的成绩去和其他孩子相比,从而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笔者认为,在文化学习方面,只要孩子在学习上努力了,即使学习成绩差一点,家长也不应过多地去责备,毕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与孩子的天资有关。相反,家长应主动去和孩子接触,谈心,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因势利导,着力发掘孩子的潜能,使其特长得以发展。
事例二:涂某某,女46岁,南昌市某中学教师,班主任。她把学生害怕、家长厌倦的“家长会”办成“学生才艺展示会”,整个活动由学生主持、编排,会后,不少家长感慨地说:“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还有这种才能。”
方法之三:帮助家长找到合适的家教方法。
家教方法虽多,但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有一种。我们应启发家长改变原有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经过分析,尝试,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最佳的教育方法。对自己的孩子,家长要本着“严而有度,爱而有节”的原则,即通常所说的“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时,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而不要重蹈家教极端化的覆辙。
事例三:李某某,男11岁,独生子女,长孙。从小由爷爷、奶奶带,非常任性,没礼貌,是家中的“小霸王”。后来,回到父母身边。父亲对他管的很严,母亲又经常对他讲道理,开导他,并常让他和那些懂礼貌的孩子一起玩,渐渐地,李某某变成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总之,只要每位农村家长都能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就一定能在农村家庭教育的广阔天地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来!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失误;应对方法;和谐;成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在当今社会,所有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呢?家庭教育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绝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是当地的农民,经过对他们的调查,我发现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很多失误,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失误之一:观念认识方面存在误解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都存在着误解,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认为自己没有多少文化,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作为家长只要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就可以了,因此导致家庭教育在这些家庭中缺失,甚至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不少孩子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好逸恶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变得胆小、自私、任性、缺少爱心、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等。
失误之二:片面地以考试分数衡量孩子进步与否。
科学地评价孩子的成长进步应包括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只拿某一方面作为评价的标准是不对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是怎样的呢?不少孩子告诉我:“回家后,爸妈的第一个问题是:今天考试没有?得了多少分?在全班排第几名?”也经常听到家长评价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看某某的学习多好啊!”正因为家长们眼中只盯着一个“分”字,在家庭教育中也只是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育,使得一些孩子出现了理想失落、道德迷失、心理失衡等问题。
失误之三:家教方法极端化。
在现实生活中,极端化的家教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溺爱型。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那真是“含着怕化了,捧着怕跌了。”孩子的要求,哪怕是过分的要求,家长也不假思索地答应,并想方设法满足他们。孩子犯了错不去批评,帮助改正错误,而是处处袒护。过分的溺爱导致家庭的教育功能严重弱化。殊不知,过分溺爱等于虐杀,有专家曾经指出:“娇生惯养的孩子最终不是社会的叛徒,便是家庭的暴君。”第二种是棍棒型。家长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子女严厉管教。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打!孩子犯了错误,也是打!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法并不可取,效果既不好,也容易加大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第三种,放任型。家长坚信“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孩子放任不管,不闻不问。笔者就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家长。孩子经常逃学或经常作业不做,他一概不管,老师请家长来校,他也不来。
以上是农村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三种失误,它使家庭教育功能严重弱化,甚至缺失。为帮助家长们纠正家教失误,实现成功的家庭教育,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方法之一: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我们应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起着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家长应确实履行自己所担负的教育责任,利用自己的家长身份,从小教育和培养孩子懂得感恩,学会宽容,知道谦让和与人为善,并通过表扬与批评,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另外,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早点过集体生活,如: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及其他社会活动等,使孩子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事例一:朱某,女,6岁,农村纯女户家庭,为人比较娇气、任性。入学后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后来,家长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教育,让她多与同龄人接触,适当地给她安排一些家务活,一有进步家长就及时表扬,朱某慢慢变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
方法之二:引导家长客观地评价孩子。
俗语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要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拿自己孩子的成绩去和其他孩子相比,从而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笔者认为,在文化学习方面,只要孩子在学习上努力了,即使学习成绩差一点,家长也不应过多地去责备,毕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与孩子的天资有关。相反,家长应主动去和孩子接触,谈心,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因势利导,着力发掘孩子的潜能,使其特长得以发展。
事例二:涂某某,女46岁,南昌市某中学教师,班主任。她把学生害怕、家长厌倦的“家长会”办成“学生才艺展示会”,整个活动由学生主持、编排,会后,不少家长感慨地说:“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还有这种才能。”
方法之三:帮助家长找到合适的家教方法。
家教方法虽多,但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有一种。我们应启发家长改变原有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经过分析,尝试,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最佳的教育方法。对自己的孩子,家长要本着“严而有度,爱而有节”的原则,即通常所说的“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时,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而不要重蹈家教极端化的覆辙。
事例三:李某某,男11岁,独生子女,长孙。从小由爷爷、奶奶带,非常任性,没礼貌,是家中的“小霸王”。后来,回到父母身边。父亲对他管的很严,母亲又经常对他讲道理,开导他,并常让他和那些懂礼貌的孩子一起玩,渐渐地,李某某变成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总之,只要每位农村家长都能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就一定能在农村家庭教育的广阔天地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来!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