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优秀分子——骨干教师。怎样才能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发挥骨干教师“排头兵”的作用,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呢?
一、加强自身的充实与完善
1提高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为人师表”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对生活的态度、事业的追求、人生观、价值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性和品格的发展,甚至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一个班主任连续几年带一个班级,那么这个班的学生说话的语气、办事风格在很多方面与班主任有类似之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骨干教师应注重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效仿。
2勤于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在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骨干教师要意识到“合格的骨干教师不是终生的”。以前是“不进则退”现在则是“慢进则退”。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随时更新储备的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在此过程中,骨干教师应带头学好新的教育理论,认真研究準确把握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除正常参加各种培训外,挤时间多读书、常看报、勤上网、做到游刃有余。
3善于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好领导、同行之间的关系。主动与同行合作,虚心向同行学习,共同分担问题,沟通信息,分享成果,做与同行合作的楷模。
二、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
1给予学生更多的爱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则是一种超越。当然爱不等于溺爱,宽容不等于纵容,要把握好宽与严的有机结合。要注重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行为上、学习上的后进生)。做到从“爱”字出发,从“变”字看人,用“好”字落实。有了这种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互学、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要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首先,尊重是前提,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无论你对他们爱的有多深,他们也无法理解。例如:“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摩擦时,要以慎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批评可以严厉,但绝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连带的家长隐私、生理缺陷。”
充分信任学生,多给学生留出经过自己努力能够完成事情的空间。要注意关心、信任“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公正合理的评价和对待每一位学生,把握好自己避免受利益驱动,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的现象发生。
三、努力实践,大胆探索
1做实践新教育理论的探索者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反对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机械的教学。新课程给予了教师更多的“不确定性”。例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为我们骨干教师的发展,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提供自己的研究、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常探常新,常教常新。
2转变教师角色,做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者
首先,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习惯。教师不仅是从自己的“一桶水”中给学生“一滴水”。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在哪里可以找到水,学会如何储存这些水。从封闭式课堂教学向民主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从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向师生共同探究、平等交流教学模式转变。
一、加强自身的充实与完善
1提高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为人师表”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对生活的态度、事业的追求、人生观、价值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性和品格的发展,甚至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一个班主任连续几年带一个班级,那么这个班的学生说话的语气、办事风格在很多方面与班主任有类似之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骨干教师应注重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效仿。
2勤于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在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骨干教师要意识到“合格的骨干教师不是终生的”。以前是“不进则退”现在则是“慢进则退”。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随时更新储备的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在此过程中,骨干教师应带头学好新的教育理论,认真研究準确把握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除正常参加各种培训外,挤时间多读书、常看报、勤上网、做到游刃有余。
3善于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好领导、同行之间的关系。主动与同行合作,虚心向同行学习,共同分担问题,沟通信息,分享成果,做与同行合作的楷模。
二、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
1给予学生更多的爱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则是一种超越。当然爱不等于溺爱,宽容不等于纵容,要把握好宽与严的有机结合。要注重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行为上、学习上的后进生)。做到从“爱”字出发,从“变”字看人,用“好”字落实。有了这种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互学、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要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首先,尊重是前提,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无论你对他们爱的有多深,他们也无法理解。例如:“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摩擦时,要以慎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批评可以严厉,但绝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连带的家长隐私、生理缺陷。”
充分信任学生,多给学生留出经过自己努力能够完成事情的空间。要注意关心、信任“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公正合理的评价和对待每一位学生,把握好自己避免受利益驱动,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的现象发生。
三、努力实践,大胆探索
1做实践新教育理论的探索者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反对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机械的教学。新课程给予了教师更多的“不确定性”。例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为我们骨干教师的发展,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提供自己的研究、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常探常新,常教常新。
2转变教师角色,做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者
首先,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习惯。教师不仅是从自己的“一桶水”中给学生“一滴水”。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在哪里可以找到水,学会如何储存这些水。从封闭式课堂教学向民主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从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向师生共同探究、平等交流教学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