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活动建议”这一相對于地理教学大纲新增的内容,作为《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亮点之一,是推行新的地理教学理念和达到“标准”的重要载体。“活动建议”中列出79条建议,其中地理调查类、地理专题研究类、地理宣传展览交流类和地理信息技术类的活动占比较大。应当适当加大地理室内实验的比例,制定地理实验手册,增多地理野外考察的类型。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活动建议修订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06
“活动建议”作为《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中相对于地理教学大纲新增的内容,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重要理念的载体,也是改进地理传统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活动建议”作为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是达到“标准”的重要指南。“活动建议”不仅是编写教材中活动部分的指导,而且还是各省各县编写校本与乡土教材的指向标。
“活动建议”体现出了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两条:(1)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2)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一、“活动建议”的分类
“活动建议”中列出79条建议,主要参考李家清教授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分类,再结合各教学活动的定义,笔者归纳统计出以下类型(如表1所示)。
经过统计后发现,“活动建议”中地理调查类、地理专题研究类、地理宣传展览交流类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类的活动占比例较大。能在室内进行的活动如地理设计创作类、地理专题研究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类、地理游戏类、地理宣传展览交流类、地理教具制作与应用类和地理视听阅读与写作类等类型的活动占74%,占有绝大比例。而地理野外考察类、地理调查类、地理观测类等室外活动类型占26%,比例较小。且每种类型再细分下去就会发现其中各细分类型的活动比例不均,有些单一,比如地理观测类中都是天文观测。
二、对“活动建议”的修订建议
1.增加地理观测类活动的类型
对于地理观测类活动,4条有关地理观测的“活动建议”的内容都是天文观测,笔者认为有必要增添类型,应加入有关气象观测和经纬度观测的活动。例如:“建有气象站或者地理园的学校,在学习有关气象的内容如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时,可以组织学生对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云等有关天气的要素的观测。”
2.通过参考大学相关地理专业的实习策划书,提高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可操作性
对于地理野外考察类活动,以下为“活动建议”中所举例子的代表:“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测。”可以看出所举例子中第一条比第二条的建议要具体些,第二条常会因太笼统而被忽略,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此类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建议可以参考大学相关地理专业的地理野外考察的实习策划书,对于这类给学生感受强烈的地理实践活动,应当举出一些实例代表给一线地理教师,来增强其可操作性。
“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检测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笔者认为这条“活动建议”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方面考虑得不太周全,既然是自然灾害,要学生去监测要考虑可行性的问题,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时,如若发生事故,教师是负责不起的。
3.增大地理室内实验的比例
79条活动建议中只有1条是关于地理室内实验类活动的,而地理实验在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和事物的观察与体验、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并且比起地理野外考察来说可操作性大幅度提高,所占用的课时也相对来说少得多。所以,针对地理室内实验的活动建议应再提出一些,如:“模拟大自然中沉积物的分选;验证太阳光的直射、斜射与气温高低变化的关系。”此类实验笔者认为应借鉴理科如物理学科,也应出一个实验手册来给教师进行此类地理实验提供参考,既可以节省教师的精力,也可以使地理实验更具规范性。
4.增加竞赛类活动的类型,增加其生活实用性
关于地理竞赛类活动,4条有关竞赛的活动建议都是辩论赛或者演讲赛的形式,笔者认为,应该多增加有关于地理生活技能的竞赛,如:“计划到某地旅游,请尽可能选择出你认为经济实惠或便捷的路线。”
5.减少关于文本教具的制作活动,增加制作模型与标本采集
对于地理教具制作与应用类活动,通过进一步分类后发现,这类教具制作活动缺少地理模型制作或者是标本采集的活动,可以适当增加类型,减少关于文本教具的制作活动。
综合以上对“活动建议”的分类,笔者发现,“活动建议”中的活动类型繁多,且每种活动类型都有典型的代表,但是在各个细化的类型上分布的均匀性有待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是我们地理课程改革的主题,而地理活动是使得学生的地理生活技能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对“活动建议”一内容的修订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活动建议修订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06
“活动建议”作为《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中相对于地理教学大纲新增的内容,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重要理念的载体,也是改进地理传统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活动建议”作为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是达到“标准”的重要指南。“活动建议”不仅是编写教材中活动部分的指导,而且还是各省各县编写校本与乡土教材的指向标。
“活动建议”体现出了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两条:(1)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2)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一、“活动建议”的分类
“活动建议”中列出79条建议,主要参考李家清教授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分类,再结合各教学活动的定义,笔者归纳统计出以下类型(如表1所示)。
经过统计后发现,“活动建议”中地理调查类、地理专题研究类、地理宣传展览交流类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类的活动占比例较大。能在室内进行的活动如地理设计创作类、地理专题研究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类、地理游戏类、地理宣传展览交流类、地理教具制作与应用类和地理视听阅读与写作类等类型的活动占74%,占有绝大比例。而地理野外考察类、地理调查类、地理观测类等室外活动类型占26%,比例较小。且每种类型再细分下去就会发现其中各细分类型的活动比例不均,有些单一,比如地理观测类中都是天文观测。
二、对“活动建议”的修订建议
1.增加地理观测类活动的类型
对于地理观测类活动,4条有关地理观测的“活动建议”的内容都是天文观测,笔者认为有必要增添类型,应加入有关气象观测和经纬度观测的活动。例如:“建有气象站或者地理园的学校,在学习有关气象的内容如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时,可以组织学生对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云等有关天气的要素的观测。”
2.通过参考大学相关地理专业的实习策划书,提高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可操作性
对于地理野外考察类活动,以下为“活动建议”中所举例子的代表:“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测。”可以看出所举例子中第一条比第二条的建议要具体些,第二条常会因太笼统而被忽略,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此类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建议可以参考大学相关地理专业的地理野外考察的实习策划书,对于这类给学生感受强烈的地理实践活动,应当举出一些实例代表给一线地理教师,来增强其可操作性。
“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检测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笔者认为这条“活动建议”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方面考虑得不太周全,既然是自然灾害,要学生去监测要考虑可行性的问题,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时,如若发生事故,教师是负责不起的。
3.增大地理室内实验的比例
79条活动建议中只有1条是关于地理室内实验类活动的,而地理实验在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和事物的观察与体验、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并且比起地理野外考察来说可操作性大幅度提高,所占用的课时也相对来说少得多。所以,针对地理室内实验的活动建议应再提出一些,如:“模拟大自然中沉积物的分选;验证太阳光的直射、斜射与气温高低变化的关系。”此类实验笔者认为应借鉴理科如物理学科,也应出一个实验手册来给教师进行此类地理实验提供参考,既可以节省教师的精力,也可以使地理实验更具规范性。
4.增加竞赛类活动的类型,增加其生活实用性
关于地理竞赛类活动,4条有关竞赛的活动建议都是辩论赛或者演讲赛的形式,笔者认为,应该多增加有关于地理生活技能的竞赛,如:“计划到某地旅游,请尽可能选择出你认为经济实惠或便捷的路线。”
5.减少关于文本教具的制作活动,增加制作模型与标本采集
对于地理教具制作与应用类活动,通过进一步分类后发现,这类教具制作活动缺少地理模型制作或者是标本采集的活动,可以适当增加类型,减少关于文本教具的制作活动。
综合以上对“活动建议”的分类,笔者发现,“活动建议”中的活动类型繁多,且每种活动类型都有典型的代表,但是在各个细化的类型上分布的均匀性有待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是我们地理课程改革的主题,而地理活动是使得学生的地理生活技能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对“活动建议”一内容的修订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