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三年级开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部分课文后面设置了“资料袋”,这些“资料袋”内容丰富多彩,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其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激发兴趣,让“资料袋”成为学习的载体
三年级上册《蜜蜂》后“资料袋”介绍了关于蜜蜂有趣的知识,学生们看了非常好奇,“课文介绍了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做了一项关于蜜蜂的什么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开始读书,寻找答案。“你还了解蜜蜂的哪些知识呢?”学生课后意犹未尽,急切地查找有关书籍。有的同学还去观察了蜜蜂,看看是不是真像课文中写的那样,或者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我再鼓励他们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发现其中的奥秘的良好习惯,既为单元习作积累了素材,又达到了单元目标提出的要求。三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选编了《太阳》《月球之谜》等文章,课后“资料袋”补充了与太阳和月球相关的知识,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又生成新问题。“太阳每秒钟能释放出多少能量呢?”“太阳也有不少有害人类之处,怎样才能让太阳多造福人类,少危害地球呢?”……我乘胜追思,引导他们继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搜集有关资料,并推荐阅读科技画报等书刊,了解前沿科技知识,留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学习活动源于学生自身的强烈需求,因此,他们就能主动地将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学习活动就能不断深入。
二、培养习惯,让“资料袋”不断充实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培养学生使用、创建“资料袋”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这为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更多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可以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深挖井”,创建自己的“资料袋”“资源包”。
《月球之谜》课文中介绍的谜有的已经变成了现实,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渠道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新进展、宇宙太空的新发现等,这种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孩子们自身“资料袋”的补充。学生看多了“资料袋”,常常自己悟出了学习的办法。比如,课后告诉我们风筝的历史,那究竟是谁发明了风筝呢?最大的风筝有多大?“资料袋”介绍了圣诞节,那春节、端午节又有怎样的风俗习惯呢……学生想知道的可真不少,单凭课后“资料袋”已无法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他们的脑中时刻会涌现出无穷无尽的疑问,而这些不是问老师或家长就能解决的,还是自己想办法去找答案。我们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入,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适时补充,让“资料袋”物尽其用
实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补充,使其物尽其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料,可以是课前预习,为学习课文作铺垫,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读书;可以是课后延伸,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他们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投入今后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一物多用”。
由于“资料袋”内容的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袋”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可与口语交际、习作或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意鼓励创新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把资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四、注重交流,让“资料袋”打开学生阅读的大门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有的学生只能通过交流来获取部分资料。所以,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资料交流。让有条件的孩子查阅更多资料,对于那些条件有限、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让他们尽力而为,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在与同学资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通过交流,孩子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体验成功;通过交流,既使本体所储存的信息得到了增益性循环,又促使客体对相关文章或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通过交流,一些好的读书习惯、方法得到张扬。如教学《金钱的魔力》一课后,推荐学生阅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等代表作,进一步感受作者人物描写的传神之处和独特风格。现在,学生们还设立了班级资料库,班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小博士”。“资料袋”让学生喜欢上读书,知道如何去读书。
此外,除了“资料袋”,三、四年级课本中的“宽带网”和四至六年级课后的“阅读链接”,也在引导孩子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获取知识,同时渗透对比阅读等学习方法,如果我们能充分重视并合理使用它们,不但能让我们孩子的学习视角得以拓展,我们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到教学相长的无限乐趣。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
一、激发兴趣,让“资料袋”成为学习的载体
三年级上册《蜜蜂》后“资料袋”介绍了关于蜜蜂有趣的知识,学生们看了非常好奇,“课文介绍了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做了一项关于蜜蜂的什么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开始读书,寻找答案。“你还了解蜜蜂的哪些知识呢?”学生课后意犹未尽,急切地查找有关书籍。有的同学还去观察了蜜蜂,看看是不是真像课文中写的那样,或者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我再鼓励他们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发现其中的奥秘的良好习惯,既为单元习作积累了素材,又达到了单元目标提出的要求。三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选编了《太阳》《月球之谜》等文章,课后“资料袋”补充了与太阳和月球相关的知识,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又生成新问题。“太阳每秒钟能释放出多少能量呢?”“太阳也有不少有害人类之处,怎样才能让太阳多造福人类,少危害地球呢?”……我乘胜追思,引导他们继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搜集有关资料,并推荐阅读科技画报等书刊,了解前沿科技知识,留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学习活动源于学生自身的强烈需求,因此,他们就能主动地将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学习活动就能不断深入。
二、培养习惯,让“资料袋”不断充实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培养学生使用、创建“资料袋”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这为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更多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可以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深挖井”,创建自己的“资料袋”“资源包”。
《月球之谜》课文中介绍的谜有的已经变成了现实,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渠道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新进展、宇宙太空的新发现等,这种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孩子们自身“资料袋”的补充。学生看多了“资料袋”,常常自己悟出了学习的办法。比如,课后告诉我们风筝的历史,那究竟是谁发明了风筝呢?最大的风筝有多大?“资料袋”介绍了圣诞节,那春节、端午节又有怎样的风俗习惯呢……学生想知道的可真不少,单凭课后“资料袋”已无法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他们的脑中时刻会涌现出无穷无尽的疑问,而这些不是问老师或家长就能解决的,还是自己想办法去找答案。我们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入,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适时补充,让“资料袋”物尽其用
实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补充,使其物尽其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料,可以是课前预习,为学习课文作铺垫,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读书;可以是课后延伸,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他们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投入今后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一物多用”。
由于“资料袋”内容的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袋”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可与口语交际、习作或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意鼓励创新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把资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四、注重交流,让“资料袋”打开学生阅读的大门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有的学生只能通过交流来获取部分资料。所以,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资料交流。让有条件的孩子查阅更多资料,对于那些条件有限、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让他们尽力而为,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在与同学资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通过交流,孩子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体验成功;通过交流,既使本体所储存的信息得到了增益性循环,又促使客体对相关文章或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通过交流,一些好的读书习惯、方法得到张扬。如教学《金钱的魔力》一课后,推荐学生阅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等代表作,进一步感受作者人物描写的传神之处和独特风格。现在,学生们还设立了班级资料库,班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小博士”。“资料袋”让学生喜欢上读书,知道如何去读书。
此外,除了“资料袋”,三、四年级课本中的“宽带网”和四至六年级课后的“阅读链接”,也在引导孩子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获取知识,同时渗透对比阅读等学习方法,如果我们能充分重视并合理使用它们,不但能让我们孩子的学习视角得以拓展,我们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到教学相长的无限乐趣。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