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音乐课堂的主要特征,“美”的音乐课堂需要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但笔者以为,其中“美”的音乐教师是关键,“美”的音乐课堂需要“美”的音乐教师来塑造。
一、美的人格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是教师人格对学生的熏陶与感化、引领与启迪。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喜爱与兴趣的浓厚,也往往来自对教师的爱戴与尊重。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和品德修养熔铸成其人格,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教师自身的品质是营造美丽课堂无形的因素,音乐教师需要品质美。我们并不是要求所有音乐教师都具备靓丽的外表,而是需要教师用内在的品质美来感染学生的学习。良好的人格品质是教师自身魅力的集中表现,音乐教师只有对音乐产生真挚的情感,才能将音乐情感融入生活、融入课堂。音乐教师的品质美,影响着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体验,它会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身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调控音乐课堂气氛的作用。
二、美的教学语言
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是掌握了语言的人,同时也是美化语言的人,更是创造语言艺术的人。当你的语言生动传神,举手投足都具有启迪性、鼓动性和审美性时,才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清晰、流畅的教学语言如音乐作品一样,让听者有欢快热烈、优美抒情等非常明确的视听感受,所以音乐教学语言的美首先应该体现在语音的明快、清晰、流畅、幽默上。好的音乐作品的曲调时而像和风细雨,时而如惊涛骇浪,给人以激情。教学语言也应和音乐曲调一样的跳跃、有节律并富有变化,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情感。强弱变化的语言节奏一定会触动学生的身心,激起学生的活力。正如特级教师斯霞所说,“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如针对个别学生欣赏课时常常不听,而在和同学说话,教师可以这样说:“音乐是用耳朵的,怎么有的同学在说话,在玩呢?”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艺术化。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尽量扩大知识面,吸取世界各种语言的精华,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不断搜集专业信息,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
三、美的课堂设计
1.新奇多样的导入。精心设计的导入就像乐曲中的前奏一样,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特定的情境中,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例如,教学《小青蛙找家》一课,笔者设计了一个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2.自然巧妙的过渡。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一处到另外一处的过渡工具。而我们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就好比“一座桥”,它在教学中能承上启下,具有引导性和衔接性。小学音乐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对于各环节的过渡语的设计,要考虑得很周到。这些过渡语要么总结提升,要么引起思考,要么情感渲染……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活而不乱的管理。小学音乐课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生动活泼的特点,搞好组织教学尤为重要,它是教学活动的“支点”,是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有条不紊的课堂意味着师生配合融洽、松散拖沓、缺乏生气的课堂,标志着师生淡漠的感情和学生冷漠的心理,可见组织教学是师生关系协调程度的标尺。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的音乐课时,让几名学生上前来演唱,学生们竟然都大声喊着:“我!我!我……”有的学生竟然把手伸到我的面前来了。我急中生智,说:“老师看哪位学生举手最端正,我就请他!”这样,学生们都规矩起来了。
4.情趣盎然的游戏。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受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在音乐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低段音乐教学游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游戏的方法,通过教师精心组织的游戏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如笔者设计了“动物找家”的游戏来增加五线谱音阶学习的趣味性:首先在教室的地面上画上大型五线谱,让学生扮成森林中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各代表一个音符):小狗(弹“1”)、小老鼠(弹“2”)、小猪(弹“3”)、小猫(弹“4”)、小象(弹“5”)、小狮子(弹“6”)、老虎(弹“7”),然后看谁最快为“小动物(小音符)找到家”。学生在教师琴声的指挥下,欢跳雀跃在五线谱上,边唱边跳到相应的音位上。这样,学生可以很快从趣味游戏中快速而准确地记住五线音阶,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美,是我们的追求。当然音乐教师需要的美绝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我想只要我们有理想,有行动,就一定能做到更好。
(责编杜华)
一、美的人格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是教师人格对学生的熏陶与感化、引领与启迪。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喜爱与兴趣的浓厚,也往往来自对教师的爱戴与尊重。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和品德修养熔铸成其人格,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教师自身的品质是营造美丽课堂无形的因素,音乐教师需要品质美。我们并不是要求所有音乐教师都具备靓丽的外表,而是需要教师用内在的品质美来感染学生的学习。良好的人格品质是教师自身魅力的集中表现,音乐教师只有对音乐产生真挚的情感,才能将音乐情感融入生活、融入课堂。音乐教师的品质美,影响着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体验,它会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身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调控音乐课堂气氛的作用。
二、美的教学语言
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是掌握了语言的人,同时也是美化语言的人,更是创造语言艺术的人。当你的语言生动传神,举手投足都具有启迪性、鼓动性和审美性时,才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清晰、流畅的教学语言如音乐作品一样,让听者有欢快热烈、优美抒情等非常明确的视听感受,所以音乐教学语言的美首先应该体现在语音的明快、清晰、流畅、幽默上。好的音乐作品的曲调时而像和风细雨,时而如惊涛骇浪,给人以激情。教学语言也应和音乐曲调一样的跳跃、有节律并富有变化,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情感。强弱变化的语言节奏一定会触动学生的身心,激起学生的活力。正如特级教师斯霞所说,“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如针对个别学生欣赏课时常常不听,而在和同学说话,教师可以这样说:“音乐是用耳朵的,怎么有的同学在说话,在玩呢?”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艺术化。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尽量扩大知识面,吸取世界各种语言的精华,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不断搜集专业信息,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
三、美的课堂设计
1.新奇多样的导入。精心设计的导入就像乐曲中的前奏一样,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特定的情境中,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例如,教学《小青蛙找家》一课,笔者设计了一个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2.自然巧妙的过渡。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一处到另外一处的过渡工具。而我们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就好比“一座桥”,它在教学中能承上启下,具有引导性和衔接性。小学音乐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对于各环节的过渡语的设计,要考虑得很周到。这些过渡语要么总结提升,要么引起思考,要么情感渲染……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活而不乱的管理。小学音乐课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生动活泼的特点,搞好组织教学尤为重要,它是教学活动的“支点”,是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有条不紊的课堂意味着师生配合融洽、松散拖沓、缺乏生气的课堂,标志着师生淡漠的感情和学生冷漠的心理,可见组织教学是师生关系协调程度的标尺。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的音乐课时,让几名学生上前来演唱,学生们竟然都大声喊着:“我!我!我……”有的学生竟然把手伸到我的面前来了。我急中生智,说:“老师看哪位学生举手最端正,我就请他!”这样,学生们都规矩起来了。
4.情趣盎然的游戏。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受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在音乐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低段音乐教学游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游戏的方法,通过教师精心组织的游戏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如笔者设计了“动物找家”的游戏来增加五线谱音阶学习的趣味性:首先在教室的地面上画上大型五线谱,让学生扮成森林中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各代表一个音符):小狗(弹“1”)、小老鼠(弹“2”)、小猪(弹“3”)、小猫(弹“4”)、小象(弹“5”)、小狮子(弹“6”)、老虎(弹“7”),然后看谁最快为“小动物(小音符)找到家”。学生在教师琴声的指挥下,欢跳雀跃在五线谱上,边唱边跳到相应的音位上。这样,学生可以很快从趣味游戏中快速而准确地记住五线音阶,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美,是我们的追求。当然音乐教师需要的美绝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我想只要我们有理想,有行动,就一定能做到更好。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