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she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白”源于绘画,是以“空白”来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后来应用于教学中,是指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对文中的“留白”不断发现、积极消化、吸收内化、形成回味的阅读过程。小说是一种虚构的语言艺术,研究小说课堂的“留白”艺术,对于解读文本并内化素养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小说《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浅谈高中小说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一、疑而不解,激发阅读欲望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留白”艺术,设计问题或疑而不解,讲授方法或点到为止,以之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与文本形成一种内在、动态的对话。这样,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领会了小说的深刻意蕴,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与把握。比如,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林黛玉进贾府》的导入环节,采用情境“留白”的方式,播放歌曲《枉凝眉》,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红楼梦》的阅读经验,猜想:山中高士晶莹雪是谁?世外仙姝寂寞林又是谁?教师问而不答,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其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在学生阅读时,教师以林黛玉的视角入手,将小说的主线即故事情节梳理清楚初进贾府(开端)——拜见贾母及众人(发展)——王熙凤出场(小高潮)——拜见舅父(发展)——陪贾母晚餐(发展)——宝黛初见(高潮)——安排起居(结尾)。据此,学生从故事情节转入到人物形象的品评鉴赏。教师不妨让学生找出有关林黛玉的外貌、气质、神韵的描写段落,自主阅读,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思考:众人眼中的林黛玉形象?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形象?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形象?这样关于林黛玉从年龄、长相、言谈举止等的描绘,到精神气质的刻画,再到内在神韵的呈现,用笔层层深入,细细读来却又显得合情合理。值此,有细心的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是关键人物,小说对王熙凤衣饰的描写曲尽其妙,对贾宝玉的穿着也很用心。然而,林黛玉的服饰与装束,文中却没有提及,这是不是作者的疏忽?写人,难度最大的是精神气质的描绘,“意态由来画不成”,然而作者却对林黛玉的外貌之美,采用朦胧的笔触来写,着力刻画人物的气质才华,足以见得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功力之深。
  二、发现留白,培养探究能力
  个性化的阅读是一种文本发现,一种艺术创作。在小说教学实践中,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文情境,将学生带入文学的审美空间,使其自主阅读,自由发现,从中领会到文本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进而培养了阅读探究能力。《红楼梦》作为一部古典名著,其本身就有着含蓄无穷而又耐人品读的艺术魅力,“看似平淡而内涵深厚,仿佛无心却有意为之”。因此,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教师不妨通过引导学生去精读这些细微之处使其发现“留白”,培养其细读深究的能力,使其常读常新。有学生在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时,从王熙凤的华丽装束入手,从她“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的服饰特点,断定王熙凤在贾府的身份地位非同寻常,而她“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的外貌,将其漂亮而精明能干的性格体现了出来。王熙凤又很会说话,能讨得贾母欢心,属于贾府中情商极高的实权派女强人。对此,该学生提出质疑;单单从王熙凤华丽的装束与盛大的出场气势,她的待客之热情周到,能读出王熙凤的年轻貌美、精明能干的个性。难道仅仅从贾母戏谑的“泼皮破落户儿”“辣子”称谓中,就断定王熙凤泼辣的性格?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同样是贾府媳妇,王熙凤与李纨初见林黛玉的表现有何不同?李纨随众人侍立在贾母身旁,由贾母介绍给林黛玉,算是初次相见,而作者让王熙凤“来迟一步”,以出场的隆重,来突出其角色的重要。同样是贾母跟前得宠的红人,王熙凤与贾宝玉对待下人的态度有何不同?王熙凤与贾宝玉的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对比阅读探究。王熙凤出场时,众人皆“屏气敛声”,而轮到贾宝玉到来则是丫鬟笑着禀报,足见王熙凤在下人心中的威严,贾宝玉在下人眼中的平易近人。这样以来,王熙凤个性中有没有“泼辣”的成分,便很明显了。
  三、捕捉虚笔,提升审美情趣
  小说中往往存在着许多虚笔,这就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留白”,即“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能够使阅读变得含蓄蘊藉,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味,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捕捉虚笔,有助于学生打开思维,激活想象空间,提升审美情趣。在《林黛玉进贾府》的小说教学中,学生多数偏爱故事情节,喜欢“宝黛恋”,而对人物形象及语言艺术有所忽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品评人物形象,鉴赏语言艺术。“林黛玉初到贾府”中,感受到贾府“与别家不同”是虚笔,暗示了贾府尊贵奢华的程度,非比寻常。“林黛玉拜见贾母”中,不写贾母的年迈体衰,不写贾母的地位之高,不言对林黛玉的疼惜之深,而是连用“迎”“搂”“哭”三个动词,便已将贾母见到林黛玉悲喜交集的心理传神地刻画了出来。“林黛玉拜见舅父”的情节中,邢夫人领着黛玉进了正室,“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外书房的贾赦推脱身体不好,不来见客,而贾政外出“斋戒”未得与黛玉相见,两人均未露面,是人物形象刻画中的“虚笔”,然而通过王邢夫人两人与黛玉的谈话及居室装饰特点,贾政与贾赦的形象的不同已刻画出一二。
  四、填补留白,增强语言表达
  教师设计“留白”,将语文课堂放权给学生,却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的思考与表达不受节制,而是要有所“依据”,或以文本的语句段落,或以某个人物形象,或以故事情节,将学生的想象与表达空间尽量突出开放性、多元化、动态性特征,却又能够落实在教材解读中,使其阅读起来有滋味,表达起来有个性。宝黛初见之际,二人有似曾相识的通灵之感,然而写法不同,林黛玉一“惊”,只是心下暗想:“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贾宝玉则是一“笑”,他将这种似曾相识之感直接说了出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为什么要这样来写?宝黛性格不同,林黛玉含蓄谨慎,她初来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贾宝玉坦率真诚的个性,同时,这种熟悉的感觉,也照应了之前的“木石前盟”的说法,也为后来的宝黛爱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总之,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使教师“讲”的点到为止,也使学生“学”的意犹未尽。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留白”,让学生从中体味小说阅读探究的乐趣,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其他文献
课外阅读活动对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强化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使用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推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成效的提升。  一、明确阅读目标  在高中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明确课外阅读活动所具有的目标,可以促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当中,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办法,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乐趣以及成就感,继而实现学生阅
发展与提升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是任何一个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而基于“语言建构与应用”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則是语文独特的学科特点,也是语文学科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本途径。为此,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语言建构与应用,尤其是对自我观点中的核心概念加以有效界定,更是学习“语言建构与应用”从而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性语文活动。因为,对核心概念加以有效界定,将在思维层面上极
阅读教学就是通过文本解读活动,对文本加以细化和深化、改变和丰富,以达成“搭建精神家园”的目的,进而实现文本的核心价值。所谓文本的核心价值就是指文本中隐含的最重要的语文学习价值,即语言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文本是阅读教学之本,一切阅读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当立足于文本。只有切实根植于文本的世界,阅读教学才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凸显文本所蕴含的语文核心
长期以来,我们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做着各种尝试。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阅读教学对阅读主体进行自我完善,培养阅读能力,传授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情操,即教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做人,做一个语文素养全面的人。  叶圣陶认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我们认为,这“多揣摩”,就是要精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精读能力的提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遇乐》)一词,被明代杨慎列为“辛词第一”,入选了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中,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这首词安排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板块。对于这首词,《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的教学建议如下:“一是领会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是理解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对学生人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而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诞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它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新面貌,呈现了现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文化事象。但当前高中语文新诗教学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困境,故以下笔者对高中新诗教学“边缘化”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一、增加课外阅读。丰富教材内容  据统计发现,新课标背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现代散文,选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对于《故都的秋》的教学,目前学界多从秋声、秋色、秋味角度对秋景图的分析去体会作家笔下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进而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角度引入对作家“悲凉”心境的探讨,多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作者的爱国之情,但对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家园之感”多有忽略。笔者认为,30年代的“故都北平”对作者郁达夫来说,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更是其
初读梁衡先生的《沙海一苗树》,感觉平淡无奇。仔细一读,就会感到本文客观、真实、朴素、优美。  本文第二段在叙述库布齐大沙漠和沙漠中的达拉特旗时,采用了第三人称,并运用了全知视角。我们知道,运用第三人称和全知视角的好处,是作者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和叙述情况,从而故事也好、情况也好,就很具体、全面,从而显得客观。  例如,在叙述库布齐大沙漠的规模时,就说它是世界排行第九,就让读者明
笔者曾参加2016年重庆市高考阅卷,评阅全国高考语文卷Ⅱ古代诗歌阅读第8、9题。这两个题分值总分11分,考生平均得分4分不到,难度系数约0.36。显然,这样的结果,师生都是不满意的。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对于这首古代诗歌,考生几乎是没有读懂的:中学的古诗教学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那么,古代诗歌教学的路在何方?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Ⅱ古代诗歌阅读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这
《水浒传》中有个性的人物往往有矛盾的两面,能否正确地解读是衡量学生是否读懂《水浒传》的一条重要指标。“矛盾分析法”是实现这一指标的有效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分析,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笔者在对《水浒》中人物的研读中,发现矛盾分析法也适用于“水浒”人物的深度解读,因为《水浒》中有个性的人物往往有矛盾的两面,如林冲的“忍”与“毒”、鲁达的“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