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素质较差的普通中学中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呢?运用一般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组织教学能否收到功效呢?回答是肯定的。在苏教版初一数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节课中,我曾作了教育心理学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初步尝试,具体情况如下:
1 引起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在出示课题后。教师即提问:“你想知道什么?”由于问题能激发多层次学生的好奇心,举手的同学往往比较多。有的说:想知道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的说:想知道三边之间有什么性质。还有人说:想知道学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什么用途。等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证明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和“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一推论,学生的思维明显比以往活跃。
由此可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坚持这一点。并努力去引导,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
2 新旧联系,讲练结合
教师先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三角形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从深化的目的出发,提出:三条线段分别为4,7,12能否组成三角形?5,11,6呢?3,4,5呢?运用已学的知识,在反复实践中解决以上的问题。然后又提出: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7,求第三边的范围。有的答应小于12,有的答应大于2,又有的答第三边既要大于2又要小于12。众说纷纭,思维愈益活跃、积极。教师肯定了最后一个答案,并阐明了道理,学生产生了豁然开朗之感。
由此可见,唤起学生知识积累的愿望,并进而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来增添与之相关的新的知识积累,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树立信心。
3 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因势利导的原则,有意识地设“障”置“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偏到全
教师提出:“以3为底,1为腰,能否组成等腰三角形?”这时几乎全班学生都回答:“不能。”这一问题解决后,学生中产生了自以为懂的假象。然而,问题却并未完全解决。为了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新的高度,还必须从激疑入手,因此教师再次设“障”置“疑”地提出:“等腰三角形一边为4,一边为5,周长是多少?”。有的说周长是13,有的说周长是1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揭示了这一答案应是13或14紧接着教师又出了一道题:等腰三角形一边为3,另一边为7,求周长。这次学生接受前题的教训。回答周长是13或17。教师在肯定17的基础上。反问学生:如果周长是13,这一答案是否违反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通过学生的思考,发现周长是13这一答案是错误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由此可见。只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并根据信息反馈作出相应的变化,那么绝大多数学生就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根据促进思维发散性、创造性的原则
上述这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其实是将教师要讲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来,由此进行初步的发散思维的培养,而当授课内容进行到上述求周长13或14两个答案时。学生举手提问:“老师。这个题目没有说明哪一条是腰。哪一条是底。”学生这种多方向思维的积极性应该是肯定的,所以教师要以此为契机,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再审一次题,阐明题目的正确性,从而使学生的可贵的发散思维得到保护。
由此可见,即使学生基础较差,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相当的发展。
这节课不仅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始终处在积极学习、思考的亢奋状态,而且教学效果也显著。在周内的测验中,关于这节课的内容全班50人有45人得满分,这是前所未有的。
我觉得,这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能自觉地将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成为教师每堂课孜孜以求的目标。试想。如果学生在学习上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怎能学得活泼生动、学得快乐呢?又怎能产生兴趣呢?他们的知识积累必然是缓慢的。能力的提高更是难以想象,对基础弱的学生尤其如此。所以说好心的“大运动量”训练是无济于事的,而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当然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绝不是否认教师的作用,更不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激发”“引导”“疏通”“点拨”等方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是教师给学生指出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的“疏通”是为了解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教师的“点拨”应该在关键的时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上得以迎刃而解。
当然,要自觉地在每一堂课整个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作为指导,还必须花大力气去探索。去实践。然后进行反思。如果能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更科学、合理,更实在。效果会更好。
1 引起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在出示课题后。教师即提问:“你想知道什么?”由于问题能激发多层次学生的好奇心,举手的同学往往比较多。有的说:想知道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的说:想知道三边之间有什么性质。还有人说:想知道学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什么用途。等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证明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和“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一推论,学生的思维明显比以往活跃。
由此可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坚持这一点。并努力去引导,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
2 新旧联系,讲练结合
教师先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三角形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从深化的目的出发,提出:三条线段分别为4,7,12能否组成三角形?5,11,6呢?3,4,5呢?运用已学的知识,在反复实践中解决以上的问题。然后又提出: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7,求第三边的范围。有的答应小于12,有的答应大于2,又有的答第三边既要大于2又要小于12。众说纷纭,思维愈益活跃、积极。教师肯定了最后一个答案,并阐明了道理,学生产生了豁然开朗之感。
由此可见,唤起学生知识积累的愿望,并进而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来增添与之相关的新的知识积累,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树立信心。
3 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因势利导的原则,有意识地设“障”置“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偏到全
教师提出:“以3为底,1为腰,能否组成等腰三角形?”这时几乎全班学生都回答:“不能。”这一问题解决后,学生中产生了自以为懂的假象。然而,问题却并未完全解决。为了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新的高度,还必须从激疑入手,因此教师再次设“障”置“疑”地提出:“等腰三角形一边为4,一边为5,周长是多少?”。有的说周长是13,有的说周长是1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揭示了这一答案应是13或14紧接着教师又出了一道题:等腰三角形一边为3,另一边为7,求周长。这次学生接受前题的教训。回答周长是13或17。教师在肯定17的基础上。反问学生:如果周长是13,这一答案是否违反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通过学生的思考,发现周长是13这一答案是错误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由此可见。只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并根据信息反馈作出相应的变化,那么绝大多数学生就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根据促进思维发散性、创造性的原则
上述这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其实是将教师要讲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来,由此进行初步的发散思维的培养,而当授课内容进行到上述求周长13或14两个答案时。学生举手提问:“老师。这个题目没有说明哪一条是腰。哪一条是底。”学生这种多方向思维的积极性应该是肯定的,所以教师要以此为契机,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再审一次题,阐明题目的正确性,从而使学生的可贵的发散思维得到保护。
由此可见,即使学生基础较差,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相当的发展。
这节课不仅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始终处在积极学习、思考的亢奋状态,而且教学效果也显著。在周内的测验中,关于这节课的内容全班50人有45人得满分,这是前所未有的。
我觉得,这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能自觉地将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成为教师每堂课孜孜以求的目标。试想。如果学生在学习上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怎能学得活泼生动、学得快乐呢?又怎能产生兴趣呢?他们的知识积累必然是缓慢的。能力的提高更是难以想象,对基础弱的学生尤其如此。所以说好心的“大运动量”训练是无济于事的,而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当然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绝不是否认教师的作用,更不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激发”“引导”“疏通”“点拨”等方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是教师给学生指出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的“疏通”是为了解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教师的“点拨”应该在关键的时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上得以迎刃而解。
当然,要自觉地在每一堂课整个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作为指导,还必须花大力气去探索。去实践。然后进行反思。如果能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更科学、合理,更实在。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