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松绑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无疑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我认为导致这一薄弱环节的根源是语文老师。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由于理念陈旧,思想不解放,方法落后,一言堂,一人说了算,这无形禁锢了小学生作文的天赋,给学生的心灵无意蒙上了一层害怕作文的阴影。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全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作文,不惧作文,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从多方面给学生“松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的作文氛围。
  1 从命题上给学生“松绑”,倡导自由表达
  小学生作文,如果没有命题,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如果命题太死板,又会使学生在表达上受到一定限制,受到一定发挥,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更新理念,淡化命题,仅给一个命题范围,倡导学生在表达上自由发挥,扬长避短,把自己心里想写的都写出来,只要有话可写,写出来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就算达到了作文教学的一定目的。长此以往,学生作文之水准一定会上新的台阶。比如写人的作文,老师可只给学生“写人”的命题大范围,引导学生自己拟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自己选择亲自经历过的素材,可以写爸爸、妈妈,也可以写爷爷、奶奶;可以写老师,也可以写同学;可以写佩服的好人,也可以写憎恶的坏人。只要学生能写出具体的事例,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就行。由于给学生创造了表达的自由空间,学生写出来的人就不会千人一个面孔,也就不会出现“套作”和雷同,这样亦可避免学生作文只会一味地“唱赞歌”而不会“提批评”的弊端。
  2 从体裁上给学生“松绑”,鼓励百花齐放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部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主导思想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对作文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下来,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应用文、读书笔记、日记等。这使得小学作文在文体上得以解放,给学生写作松了绑,使学生能在一种宽松的写作空间自由发挥,百花齐放。作文教学实践证明,一篇作文,文体规定太死,会局限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作文的手脚。如《我们的学校》这篇作文,如果只给定一种文体,要求只能写成“记叙文”,那么,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就会在写作上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也不利于多角度观察事物能力的张扬。如果不受文体约束,学生可不拘一格,百花齐放,选择自己喜欢写的文体,一定会写出得心应手的内容。前不久,我的一次作文教学实践也足以印证“同一文题不受文体限制约束”,学生习作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的教学设想。是啊,同样是就《我们的学校》一文,同学们有的写成“记叙文”,内容有记事的、写人的和绘景的;有的写成“说明文”,具体介绍学校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有的写成“散文式”的(当然这种“文体”小学生并非知晓)“想象文”(即:“我心目中的学校”)。 这样,同一内容的作文,学生可以在文体上“唯我而用”、“唯我熟用”,自由表达,自由发挥,书写自己想写的想抒发的内容,从而也就不会使学生在作文时感到困惑,思维禁锢,也不会感到没东西可写。
  3 从主题构思上给学生“松绑”,激发写作兴趣
  这里所讲的“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每篇作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写文章首要的就是要构思文章的主题。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在作文教学中辅导学生构思文章主题时,传统的方法是只能让学生按执教者既定的主题构思完成习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导致雷同,甚至千篇一律,没了个性张扬,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如写《我的老师》,为了表达中心,按既定的主题构思,非要让学生写出老师的优秀品质不可,这样未免有些太苛刻了。试想,对于像《我的老师》这样的作文,如果把构思主题的权力留给学生,老师只作大方向的引导而不加限制,学生自然会写自己经历过的感受最深的,不管是赞扬老师还是善意批评老师,都能做到有话可写,写出来的内容都会是实实在在的,言之有理。这样,全班同学写出来的老师,绝不会是一个模型,而是各有差异,各具特色。在如此宽松的习作主题构思训练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一定会被充分激发起来,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一定会越来越高涨。
  当然,给学生作文“松绑”,还有修改方面的问题。作文修改可以变老师封闭式的“独笔”修改为学生开放式的“多笔”修改。这种形式可采取同桌一对一修改,前后桌小组修改,小组修改评议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充当作文的小主人,在修改中学习,在学习中修改,取人之长,相互提高。
  总之,我们的语文老师只要更新理念,更新教法,思想大胆解放,全方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异想天开”的作文环境,在作文的各个环节上“松绑”,让学生在作文天地像小鸟一样自己放飞自己,自由展翅,自由翱翔,作文教学定能彻底走出低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以多媒体技术为灵魂的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现代教学中应用甚广,在中学化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传统教育赋予新的内涵,那一定会将化学教学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使化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呆板,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学生、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一大进步。它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学生、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多媒体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
期刊
2004年我校实施课程改革,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伏案回首这过去的六年,我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研究,虽然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精力,也曾遇到过困惑和阻力,但收获的却是欣慰、快乐和甜蜜。课改就像一泓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灵,激发着我生命的潜能,带给我阳光般的自信和快乐,让我在课改实验的道路上,找到了实践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向和目标。  1转变旧思想,形成新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更新课改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期刊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新课标对朗读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即“朗读要做到语音正确;语调要有轻重快慢;感情要丰富多彩,随文欢而欢,随文悲而悲。”然而朗读教学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  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朗读训练,繁琐的分析,多余的提问,占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即使读,也是为讲这一段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投影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利用投影手段的形象生动性、直观性、启发性等特点,从而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水平。  【关键词】投影教学;学习兴趣;慢镜头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大面积、快速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最近几年来,由于投影教学深入到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目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  “程式化实验”——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像做广播操那样,按照规定的程式进行操作,去获取教师(或书本)所要求得到的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虽然学生动手,但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
期刊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有规则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而“情趣是思维活动的温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总是与人的情感相联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体验的基础;有了兴趣,作文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是作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主动作文。  1从课
期刊
叶老曾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逐渐自求得知,卒底于不待教授。”要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增强学生主体的训练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人。“自学——质疑——讨论——诵读”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保证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1自学  即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进行预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
期刊
当今课改提倡培养全面发展又具有个性的学生,提倡个性化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美学理论研究也表明:“美能使任何活动的境界得到提升。”美育的艺术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发扬,人们利用各种形式或手段极力寻求美术与其它课程的共性以其进行整合,发挥全面培育的功用。  教师个性是一种具体个性,它是教师职业共性和个人自身个性的统一。教师职业共性是指教师因职业特点所具备的行为风格和人格
期刊
【摘要】“精讲”是指精选将手内容,即精讲重、难、疑点,知识内在联系点;“点拨”即导学,“导学”,学是核心,导是关键,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在导上下功夫。  【关键词】精讲;点拨;寓教于乐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才,大多是在孩提时期就迷恋某种事物,这种兴趣和爱好恰似一种魔力,推动着他们迅速成长,并在某些方面做出自己的独特的成就和贡献。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