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座谈会1月20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伟在讲话中指出,歌剧是衡量一个国家舞台艺术创作表演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回顾中国歌剧近百年的历程,民族化是其基本特征,也是其精神实质。他强调,要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民族歌剧的创作生产。制定扶持民族歌剧传承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创作规划,抓好经典民族歌剧复排和新剧目创作,搭建民族歌剧传播平台,精心组织中国歌剧节和民族歌剧巡演展演等活动,推动民族歌剧舞台艺术片走进电影院线。大力培养民族歌剧艺术人才,加强民族歌剧理论建设,深入研究民族歌剧的创作规律和艺术特点,以及优秀歌剧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推动民族歌剧的普及和推广,为民族歌剧事业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座谈会上,专家、艺术家踊跃发言,就歌剧与时代、与群众相结合,走民族化的创作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歌剧舞剧院召开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专家座谈会
日前,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专家座谈会召开。院长陶诚,副院长徐丽桥、乔佩娟、黄奇石、李小祥等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初步拟定了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的主创团队,主要演员及乐队配置等相关问题。陶诚强调:刘奇葆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和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国民族歌剧,雒树刚部长也在文化部系统年终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振兴中国民族歌剧,并对中国歌剧舞剧院寄予了厚望。自剧院复排歌剧《白毛女》以来,各级领导不断加温,高度重视,中国民族歌剧将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机。前段时间,聆听了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更加明确了艺术创作的方向。要将他那种为人民而歌,为信仰而歌,为时代而歌的创作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来,运用到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创排工作中。再版的《小二黑结婚》除了再现原版精华,还将在舞美、音乐等方面进行创新,使经典呈现出新的面貌。
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金秋进京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日前在法国巴黎与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主席布鲁诺·罗杰共同宣布,双方将于2016年至2020年展开五年合作,首个合作项目将在今年秋季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制作的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的歌剧《仲夏夜之梦》,由罗伯特·卡森导演。据介绍,在这个五年合作计划里,2017年恰逢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建20周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上演由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委约并于2012年首演的《写在皮肤上》(Written on Skin)——这部歌剧为英国作曲家乔治·本杰明创作,剧本则由马汀·克里普完成,凯蒂·米歇尔担任导演。2018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上演由双方联合制作的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导演仍为凯蒂·米歇尔。该制作将于2016年在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首演。2019年至2020年期间,双方将联合委约两部新的歌剧作品。其中一部将出白中国作曲家之手,这部歌剧将于2019年或2020年在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首演,届时余隆总监将担任指挥,这部作品也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
歌剧《卡门》再登大剧院
每当《卡门序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鸟儿”“斗牛士之歌”等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人们的热情总会被点燃,对于观众来说,每次《卡门》的上演都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卡门》于2月26日至3月2日再度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国家大剧院制作版歌剧《卡门》创排于2010年,力邀享誉国际的著名歌剧导演弗兰切斯卡·赞贝罗领衔创作,并盛邀英、法、美等六个国家的优秀艺术家加入主创团队,为这部经典作品注入了许多国际化的前沿艺术理念。赞贝罗曾执导过多个不同版本的《卡门》,而2010年他为国家大剧院导演的这版《卡门》,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表达方式,成为光彩夺目的大剧院珍藏剧目。本轮担纲女主演的两位歌唱家分别是捷克女高音约拉娜·伏加索娃和意大利女中音朱塞皮娜·皮翁蒂,她们都曾在世界各大剧院的舞台上多次饰演这一“惹火”角色。
著名艺术家阎肃去世
2016年2月12日3时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阎肃,河北保定人,1930年5月出生,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分队长、空军政治部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等职,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荣誉主席。从军从艺60多年来,阎肃先后创作《江姐》《党的女儿》《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城长》《军营男子汉》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参与策划《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文艺活动,参与策划《胜利与和平》《强军战歌》等多场国家和军队重要演出任务,创作出《全心全意》《风花雪月》等多首歌曲,传播弘扬强国强军正能量,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各界人士的赞扬。(张富坚)
俞峰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月18日,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中央音乐学院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职决定,原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正式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现年52岁的俞峰毕业于德国柏林汉斯埃斯勒音乐学院交响乐队指挥专业,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院长助理,中央歌剧院副院长、艺术总监、院长。在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期间,他用自创的中国现代指挥教学法培育了一批年轻的中国指挥家,并开创了欧美音乐学院指挥博士来中国向中国音乐家学习指挥的先河。2009年2月,俞峰就任中央歌剧院院长。任职期间,为推动歌剧在中国的发展,他组织创立了“国际歌剧季”和歌剧公共免费开放日等演出方式,并率团在海内外演出多部世界经典歌剧以及中国原创歌剧。(张富坚)
两场民族音乐剧2月登陆筑城
2月,由四川凉山州歌舞团带来的民族歌剧《彝红》,以及昆明市歌舞剧院演出的民族音乐剧《阿诗玛》先后登陆筑城。两部戏剧均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似乎要在贵阳掀起一阵“最炫民族风”。《彝红》是由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表演的中国原创民族歌剧,该剧是为纪念1935年彝族人民帮助红军突破国民党封锁的“彝海结盟”而创作。其编排很像西方舞台作品,不仅有歌剧中常见的咏叹调、二重唱等形式,还有不少音乐剧元素穿插其中。由昆明市歌舞剧院表演的民族音乐剧《阿诗玛》,改编自云南阿着底地区的一个古老传说,讲述了聪颖美丽的彝族姑娘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相爱,最终化为雕像永驻石林的凄美故事。据悉,该剧在全国申报的数千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首批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金项目。两部剧都将把彝族独特的民族元素呈现在舞台上,使观众感受到四川及云南彝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美。
广东原创音乐剧《烽火·冼星海》3月北京上演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指导,南方歌舞团打造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自2015年9月在广州友谊剧院成功首演后,又前往中山、东莞、深圳、惠州等广东省内多地进行了巡演。今年3月25日至26日,该剧将在北京上演。据介绍,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讲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抗日战争背景下,以音乐为手段投身抗战救亡运动,唤醒民族团结抗日,用“星海精神”鼓舞了一个时代的故事。音乐剧《烽火·冼星海》最大的亮点是在舞台上运用了全息投影技术,打破了以往视频影像与戏剧内容“两张皮”的现象,让全剧的叙事影像得以更自然、有机地导入剧情。该剧舞台美术设计梁溪清介绍,全息投影让观众在台下不仅能看到冼星海的“家书”,还能看到炮火纷飞的太行山、雄伟奔腾的黄河,在剧场也能“无缝连接”到冼星海所在的时代,与主角人物同悲共喜。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座谈会1月20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伟在讲话中指出,歌剧是衡量一个国家舞台艺术创作表演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回顾中国歌剧近百年的历程,民族化是其基本特征,也是其精神实质。他强调,要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民族歌剧的创作生产。制定扶持民族歌剧传承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创作规划,抓好经典民族歌剧复排和新剧目创作,搭建民族歌剧传播平台,精心组织中国歌剧节和民族歌剧巡演展演等活动,推动民族歌剧舞台艺术片走进电影院线。大力培养民族歌剧艺术人才,加强民族歌剧理论建设,深入研究民族歌剧的创作规律和艺术特点,以及优秀歌剧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推动民族歌剧的普及和推广,为民族歌剧事业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座谈会上,专家、艺术家踊跃发言,就歌剧与时代、与群众相结合,走民族化的创作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歌剧舞剧院召开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专家座谈会
日前,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专家座谈会召开。院长陶诚,副院长徐丽桥、乔佩娟、黄奇石、李小祥等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初步拟定了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的主创团队,主要演员及乐队配置等相关问题。陶诚强调:刘奇葆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和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国民族歌剧,雒树刚部长也在文化部系统年终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振兴中国民族歌剧,并对中国歌剧舞剧院寄予了厚望。自剧院复排歌剧《白毛女》以来,各级领导不断加温,高度重视,中国民族歌剧将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机。前段时间,聆听了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更加明确了艺术创作的方向。要将他那种为人民而歌,为信仰而歌,为时代而歌的创作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来,运用到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创排工作中。再版的《小二黑结婚》除了再现原版精华,还将在舞美、音乐等方面进行创新,使经典呈现出新的面貌。
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金秋进京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日前在法国巴黎与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主席布鲁诺·罗杰共同宣布,双方将于2016年至2020年展开五年合作,首个合作项目将在今年秋季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制作的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的歌剧《仲夏夜之梦》,由罗伯特·卡森导演。据介绍,在这个五年合作计划里,2017年恰逢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建20周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上演由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委约并于2012年首演的《写在皮肤上》(Written on Skin)——这部歌剧为英国作曲家乔治·本杰明创作,剧本则由马汀·克里普完成,凯蒂·米歇尔担任导演。2018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上演由双方联合制作的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导演仍为凯蒂·米歇尔。该制作将于2016年在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首演。2019年至2020年期间,双方将联合委约两部新的歌剧作品。其中一部将出白中国作曲家之手,这部歌剧将于2019年或2020年在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首演,届时余隆总监将担任指挥,这部作品也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
歌剧《卡门》再登大剧院
每当《卡门序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鸟儿”“斗牛士之歌”等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人们的热情总会被点燃,对于观众来说,每次《卡门》的上演都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卡门》于2月26日至3月2日再度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国家大剧院制作版歌剧《卡门》创排于2010年,力邀享誉国际的著名歌剧导演弗兰切斯卡·赞贝罗领衔创作,并盛邀英、法、美等六个国家的优秀艺术家加入主创团队,为这部经典作品注入了许多国际化的前沿艺术理念。赞贝罗曾执导过多个不同版本的《卡门》,而2010年他为国家大剧院导演的这版《卡门》,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表达方式,成为光彩夺目的大剧院珍藏剧目。本轮担纲女主演的两位歌唱家分别是捷克女高音约拉娜·伏加索娃和意大利女中音朱塞皮娜·皮翁蒂,她们都曾在世界各大剧院的舞台上多次饰演这一“惹火”角色。
著名艺术家阎肃去世
2016年2月12日3时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阎肃,河北保定人,1930年5月出生,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分队长、空军政治部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等职,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荣誉主席。从军从艺60多年来,阎肃先后创作《江姐》《党的女儿》《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城长》《军营男子汉》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参与策划《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文艺活动,参与策划《胜利与和平》《强军战歌》等多场国家和军队重要演出任务,创作出《全心全意》《风花雪月》等多首歌曲,传播弘扬强国强军正能量,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各界人士的赞扬。(张富坚)
俞峰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月18日,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中央音乐学院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职决定,原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正式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现年52岁的俞峰毕业于德国柏林汉斯埃斯勒音乐学院交响乐队指挥专业,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院长助理,中央歌剧院副院长、艺术总监、院长。在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期间,他用自创的中国现代指挥教学法培育了一批年轻的中国指挥家,并开创了欧美音乐学院指挥博士来中国向中国音乐家学习指挥的先河。2009年2月,俞峰就任中央歌剧院院长。任职期间,为推动歌剧在中国的发展,他组织创立了“国际歌剧季”和歌剧公共免费开放日等演出方式,并率团在海内外演出多部世界经典歌剧以及中国原创歌剧。(张富坚)
两场民族音乐剧2月登陆筑城
2月,由四川凉山州歌舞团带来的民族歌剧《彝红》,以及昆明市歌舞剧院演出的民族音乐剧《阿诗玛》先后登陆筑城。两部戏剧均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似乎要在贵阳掀起一阵“最炫民族风”。《彝红》是由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表演的中国原创民族歌剧,该剧是为纪念1935年彝族人民帮助红军突破国民党封锁的“彝海结盟”而创作。其编排很像西方舞台作品,不仅有歌剧中常见的咏叹调、二重唱等形式,还有不少音乐剧元素穿插其中。由昆明市歌舞剧院表演的民族音乐剧《阿诗玛》,改编自云南阿着底地区的一个古老传说,讲述了聪颖美丽的彝族姑娘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相爱,最终化为雕像永驻石林的凄美故事。据悉,该剧在全国申报的数千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首批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金项目。两部剧都将把彝族独特的民族元素呈现在舞台上,使观众感受到四川及云南彝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美。
广东原创音乐剧《烽火·冼星海》3月北京上演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指导,南方歌舞团打造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自2015年9月在广州友谊剧院成功首演后,又前往中山、东莞、深圳、惠州等广东省内多地进行了巡演。今年3月25日至26日,该剧将在北京上演。据介绍,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讲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抗日战争背景下,以音乐为手段投身抗战救亡运动,唤醒民族团结抗日,用“星海精神”鼓舞了一个时代的故事。音乐剧《烽火·冼星海》最大的亮点是在舞台上运用了全息投影技术,打破了以往视频影像与戏剧内容“两张皮”的现象,让全剧的叙事影像得以更自然、有机地导入剧情。该剧舞台美术设计梁溪清介绍,全息投影让观众在台下不仅能看到冼星海的“家书”,还能看到炮火纷飞的太行山、雄伟奔腾的黄河,在剧场也能“无缝连接”到冼星海所在的时代,与主角人物同悲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