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所以本文首先分析德育教育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策略,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加强小学在德育管理过程中的水平,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现阶段所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小学教师,应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完成学校所指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另外学校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校内外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目标比较抽象
对于部分学校而言,相关领导人员和班主任、德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改革放开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比较重视智育教育,往往会忽视德育教育工作,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不仅空,还比较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导致德育教育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一些教师缺少对工作的深入研究,德育教育中的规律在认识上也存在严重不足,没有取得足够的重视。
2.德育内容缺乏一定科学性
德育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内容应该对教育者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于符合,容易被其进行内化以及实践,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别,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内容上满足主流社会精神。现阶段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大部分都是延续传统内容,把养成教育作为其工作的全部内容,不具备创新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受教育者主体性以及师生关系的单向性,这种不具备平等的基础上沟通以及对话的思想道德教育必然是低效的。
3.小学德育的方法“成人化”倾向严重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依然存在假、大以及空等问题,此外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年龄特点出发,脱离小学生实际年龄所能接受的实际状况,给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带来严重影响,并且内容上的空洞,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导致小学生的实际学习一直都处于被动地位,自身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德育自然不能将其作用充分体现。
4.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尤为薄弱
现阶段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存在残差不齐的现象,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对子女过于溺爱,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家庭教育环节相對比较薄弱。
5.网络文化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比较大
由于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虽然为学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新的手段以及新条件,同时也进一步加大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难度。网络对学校的德育以及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明显。
二、解决措施分析
1.考核制度不断健全,重视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目前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德育教育也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人员必须要勇于创新。长期以来学校没有有效的解决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一些学校领导人员普遍认为智育才是硬指标,德育而是软指标,学校普遍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但德育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发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重要手段。
2.对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项活动中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同时新课程标准的最终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培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要对德育教育观点重点思考分析,将其有效的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具有的优势。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各自材料特点,在备课上以及上课环节中,要对德育内涵有效挖掘,保证教材中的学科知识能够和德育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科教材内容能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际教学中真正体会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堂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所有教师都认真参与,这样做的目的能实现每个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
3.校方与家庭要配合协调,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要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家庭教育内容逐渐走向合理化,成为协助家长教育孩子的好参谋。此外在家庭教育时,学校教育较大优势,因此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已经形成的不同德育教育内容以及德育目标,教师要对自身专业教育能力不断提高,促进教学体系的逐渐的完善。同时业存在一定的不足,受形式、内容以及实践的限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主要强调教育的统一性,但教育过程中缺少个别性教育。但家庭教育特点能够对这些不足给予弥补。所以家庭以及学校要做到积极配合,保证形成真正的教育合力。
4.要积极处理好网络信息技术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的问题
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以及开放性等方面特点,另外由于小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是十分成熟,同时也不愿意承担过多责任,但又追求自由时髦特征,由于社会经发展,网络文化进入到学生生活中是一种必然趋势。怎样积极引导小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每个教师重点考虑的到问题。学校要对上网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做好。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带来一定冲击是空前的,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忽视。所以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这一思想加强重视,引导方式要得当,管理措施到位,帮助小学生能对互联网技术有着正确的认识,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
三、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后得出,学校的一些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同时教师要清楚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其不断的创新以及挑战,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霞. 浅析小学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5,12(27)123-129.
[2]王国勇. 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 学周刊,2014,15(36)134-138.
[3]韩涛,刘德环,曹红云. 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6(29)156-159.
[4]李霁. 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13(08)145-149.
[5]陈玥,王守恒. 操行评语在中小学德育中的边缘化现象及对策研究[J]. 浙江教育科学,2009,02(08)145-149.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现阶段所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小学教师,应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完成学校所指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另外学校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校内外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目标比较抽象
对于部分学校而言,相关领导人员和班主任、德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改革放开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比较重视智育教育,往往会忽视德育教育工作,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不仅空,还比较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导致德育教育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一些教师缺少对工作的深入研究,德育教育中的规律在认识上也存在严重不足,没有取得足够的重视。
2.德育内容缺乏一定科学性
德育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内容应该对教育者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于符合,容易被其进行内化以及实践,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别,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内容上满足主流社会精神。现阶段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大部分都是延续传统内容,把养成教育作为其工作的全部内容,不具备创新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受教育者主体性以及师生关系的单向性,这种不具备平等的基础上沟通以及对话的思想道德教育必然是低效的。
3.小学德育的方法“成人化”倾向严重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依然存在假、大以及空等问题,此外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年龄特点出发,脱离小学生实际年龄所能接受的实际状况,给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带来严重影响,并且内容上的空洞,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导致小学生的实际学习一直都处于被动地位,自身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德育自然不能将其作用充分体现。
4.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尤为薄弱
现阶段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存在残差不齐的现象,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对子女过于溺爱,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家庭教育环节相對比较薄弱。
5.网络文化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比较大
由于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虽然为学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新的手段以及新条件,同时也进一步加大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难度。网络对学校的德育以及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明显。
二、解决措施分析
1.考核制度不断健全,重视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目前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德育教育也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人员必须要勇于创新。长期以来学校没有有效的解决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一些学校领导人员普遍认为智育才是硬指标,德育而是软指标,学校普遍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但德育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发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重要手段。
2.对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项活动中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同时新课程标准的最终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培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要对德育教育观点重点思考分析,将其有效的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具有的优势。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各自材料特点,在备课上以及上课环节中,要对德育内涵有效挖掘,保证教材中的学科知识能够和德育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科教材内容能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际教学中真正体会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堂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所有教师都认真参与,这样做的目的能实现每个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
3.校方与家庭要配合协调,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要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家庭教育内容逐渐走向合理化,成为协助家长教育孩子的好参谋。此外在家庭教育时,学校教育较大优势,因此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已经形成的不同德育教育内容以及德育目标,教师要对自身专业教育能力不断提高,促进教学体系的逐渐的完善。同时业存在一定的不足,受形式、内容以及实践的限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主要强调教育的统一性,但教育过程中缺少个别性教育。但家庭教育特点能够对这些不足给予弥补。所以家庭以及学校要做到积极配合,保证形成真正的教育合力。
4.要积极处理好网络信息技术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的问题
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以及开放性等方面特点,另外由于小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是十分成熟,同时也不愿意承担过多责任,但又追求自由时髦特征,由于社会经发展,网络文化进入到学生生活中是一种必然趋势。怎样积极引导小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每个教师重点考虑的到问题。学校要对上网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做好。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带来一定冲击是空前的,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忽视。所以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这一思想加强重视,引导方式要得当,管理措施到位,帮助小学生能对互联网技术有着正确的认识,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
三、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后得出,学校的一些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同时教师要清楚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其不断的创新以及挑战,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霞. 浅析小学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5,12(27)123-129.
[2]王国勇. 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 学周刊,2014,15(36)134-138.
[3]韩涛,刘德环,曹红云. 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6(29)156-159.
[4]李霁. 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13(08)145-149.
[5]陈玥,王守恒. 操行评语在中小学德育中的边缘化现象及对策研究[J]. 浙江教育科学,2009,02(08)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