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heng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派出大量潜艇,在大西洋上伏击向英国运输物资的商船。为保护这条生死攸关的海上补给线,英美海军联手组建护航编队。双方围绕破交与反破交展开激战。最终,德军战败。这场胜利的意义在于,不仅使得英国的抵抗得以继续,还为盟军之后封锁德国及登陆非洲和欧洲扫清了海上障碍。
  德国潜艇开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洲全面战争爆发。英国随后对德宣战。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向希特勒提出建议:采取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一切往来的英国船只。
  不过,希特勒否决了他的这一提议。倒不是说希特勒有多仁慈,或者是因为3年前德国在《伦敦潜艇协议》上签过字,而是因为希特勒认为国内那几艘区区几百吨的潜艇在他的战略中并不能发挥多大作用。二战初期,德国海军的潜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只能用寒碜来形容,当时能打仗的潜艇总共只有46艘,其中,22艘500吨的可用于大西洋作战,剩余的24艘250吨左右的都只能在近海逡巡。除了数量不足,德国潜艇当时还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需要远距离航行。从德国的汉堡、威廉港和科尔基地出发,穿过北海,到达苏格兰的奥克尼群岛要近千公里。即使以500吨吨位的潜艇来参与,也无法保证在大西洋长期执行巡航任务。
  尽管实力有限且不被重视,邓尼茨和手下还是发动袭击了。他们依靠各艇单干,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击沉盟军1.3艘舰船。不过,真正引起希特勒注意的,还是他们远距离袭击曾经是德国海军噩梦的英国军港斯卡帕湾。1939年10月中旬,德军“U-47”号潜艇在艇长普莱恩少校的带领下,潜入英国军港斯卡帕湾,击沉皇家海军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后毫发无损地返回德国母港。一战时,德国潜艇曾经两次出击斯卡帕军港均以失败告终。德国战败后,德国海军的军舰全部被囚在港内,后又一道自沉。所以,击沉“皇家橡树”号这一事件对德国海军来说意义非凡。
  这次袭击让希特勒初步认识到了潜艇的重要作用。他随后批准了邓尼茨建造潜艇的计划,德国国内的潜艇造船厂由3个发展到16个,制造速度由每月4艘增加到20-25艘。同时,他同意了邓尼茨的“无限制潜艇战”建议,让邓尼茨放手去干。所谓“无限制潜艇战”就是通过潜艇在海上打击和消灭盟国商船队,打垮盟国经济进而使对方屈服。这也一直是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最向往的海战方式。希特勒的大力支持,让邓尼茨距离理想又近了一步。而且他认为,随着陆上战事的进展,制约潜艇作战的距离问题很快就不再是问题。1940年上半年,德国陆军先后占领荷兰、比利时、挪威和法国。利用法国的比斯开港、挪威的卑尔根港和特隆赫姆港,德军潜艇的航程从原来的1500海里缩短到500海里,每艘潜艇都可以轻松进入大西洋并实现长时间航行,作战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潜艇还可得到从法国和挪威地面基地起飞的飞机的帮助,从而能够进行更有效的袭击。
  比斯开湾被占后,英国的船队不得不改走爱尔兰北部海域。狡猾的邓尼茨把他的潜艇部署在不列颠群岛周围,组成三个基本阵型:排成一条直线在大片海域中来回逡巡;或者留在一个固定位置,潜艇间保持25英里左右;或根据潜艇数量组成一个大正方形的阵型,每艘潜艇负责一段海域,而他自己则悠闲地坐在挪威克瓦尔纳基地抽着雪茄,等待破交成功。
  英国人很快就落入了陷阱。
  大不列颠陷入困境
  英国是个岛国,从肉类、粮食等生活物资,到铁矿石、石油等战略资源,都要依赖货船从遥远的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以及中东等地运来,几乎每天都有2500艘船只在海上航行。
  但令人奇怪的是,战争初期,大英帝国的海军好像并没有进入状态,至少他们忽略了德国人的潜艇。“U-47”号潜艇向“皇家橡树”号发射的第一波攻击鱼雷实际上偏离了目标。当爆炸声传来,“皇家橡树”号的舰长本恩和同在船上的另一指挥官布拉格罗夫海军少将竟都认为是自己的部队在演习,从而给了“U-47”第二次攻击的机会。英国人的这种迟缓首先归咎于他们认识上的迂腐,当时很多英国人认为德国承诺过不会不警告就击沉任何没有护航的商船,不会发动无限制性潜艇战。德国人一开始的确遵守了这一协议,不过战事仅进行了一个月左右,希特勒就基本废除了所有禁止攻击同盟国商船的禁令。其次是英国错误地认为大西洋战争将是双方大量投掷武器的经典战舰对抗模式,他们在19世纪30年代新建了5艘新型战舰、6艘航母和19艘重型巡洋舰,就是想与德国海军水面舰艇进行海上决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在一战后发明了一种可以测定水下潜艇方位的装置,也就是声呐。这种装置通过镶嵌在船体金属顶部的传感接收器,以选择性频率发射声波,当声波遇到物体反射回来的时候,接收器就收集到这些声波,就能帮助判断是否有潜艇存在。问题是这种装置缺少实战检验,战争初期经常把海底的石头、沉船和鱼群与潜艇一起探出来,根本无法准确辨明。
  1939年10月后,英国海军终于开始尝试为商船编队护航,不过在挪威战役和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国的航母、驱逐舰和其他护航舰只伤亡很大,只好从原本力量配备就略显不足的远洋护航舰队中抽调舰船,导致一些远洋运输队只剩下单艘舰艇护航。由于缺少足够的舰艇编队护航,德国人的潜艇给英国人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到1939年底,有114艘盟国商船被潜艇击沉。1940年,这一数量又被刷新。头两个月就有85艘商船被击沉。商船被击沉的直接后果,就是英国本土进口量减少。英国战前每年进口大约在5000万吨,1940年下降到4240万吨,到1941年下降到3050万吨,1942年底时已降到2300万吨。英国人在1941年给丘吉尔的一份文件中写道:“为了使我们的作战活动保持充分的力量,我们估计,每年应进口的货物是4300万吨。如果船舶吨数像目前这样继续减少,那么除非真能及时得到远远超过目前补充的吨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向以强硬姿态示人的丘吉尔在给他的“死敌”斯大林的信中也承认,“我们能够生存并进行战斗唯有取决于我们的海上交通状况”。潜艇战的确已经上升到影响英国生死存亡的高度。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丘吉尔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出求援电:“要顶住德国的入侵,必须借用你们40-50艘旧式驱逐舰,以弥补我们现有舰只的不足……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英国将面临灭亡的危险。”1940年9月2日,英美经过多轮谈判,签署正式协议:英国把巴哈马群岛、牙买加群岛等英属殖民地的海空军基地主权转让给美国99年,美国送给英国50艘一战前后建造的旧式驱逐舰用于护航。
  护航力量增强了,但德军的战术也变了。
  “狼群”的掠夺
  在击沉盟军商船的同时,德军潜艇自己也有损失。但德国国内的制造能力使得新补充的潜艇数量远远大于被击沉的数量。仅克虏伯船厂一年就可造出20艘潜艇。德国海军潜艇总数增加到375艘,作战的潜艇增加到196艘,北大西洋地区增加到126艘。同时,意大利也派出数十艘潜艇以波尔多为基地,在德国海军统一指挥下作战。邓尼茨把他的潜艇集群作战想法付诸实施了。
  这种新的战术将海上潜艇编成一个统一的作战群,潜艇形成一个扇面部署在交通线上,首先发现目标的潜艇用无线电将目标的方位和航向、航速报告岸上指挥中心,然后以半潜状态尾随其后进行跟踪。指挥中心向所有潜艇下达集结命令,并指定一个经验丰富的艇长担任指挥,这样任何一艘潜艇发现目标都等于所有潜艇发现了目标,而联合攻击的艇群将有足够的鱼雷给被发现了的任何海上编队造成致命的打击。
  1940年的10月16日夜,德军U48潜艇指挥官海因里希·布莱施罗德海军上尉发现英国SC-7护卫船队。他立即向总部报告了护卫船队的位置、路线、速度和船只数量。周围的潜艇得到命令后很快赶来,轮番向船队发射鱼雷。护卫船队死伤惨重,英国蒸汽船“克里克尔克”号带着铁矿货物沉入海底;“米尼弗帝国”号也被击中,蒸汽从甲板上滚滚冒出;“菲斯克斯”号被炸成碎片,灰飞烟灭。木头和燃料爆炸、燃烧的火光,照亮了一片狼藉的海面。最终,这个35艘船的船队中,只有15艘船只到达英国港口。这些潜艇正准备撤退时,从总部又传来消息,一个主要是油轮的49艘船只组成的护卫船队正沿与SC-7同样的路线驶来。还剩有鱼雷的U38艇和U47艇继续出击。在第一次伏击地向西约200英里的地方,惨剧再次上演,这次的人员伤亡更重,因为油料燃烧得更猛,12艘船沉入海底。在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德国的“狼群”击沉了217艘商船,总吨数超过110万吨,而德国仅损失了6艘潜艇。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和德国互相宣战。希特勒宣布取消之前所有限制潜艇打击美国和泛美安全区内舰船的决定。此时,由于英国加强护航力量而找不到更好下手机会的邓尼茨把目光投向遥远的美洲海岸。1942年1月13日夜,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从比斯开湾出发的5艘潜艇抵达美国东部沿海。艇长们从潜望镜看去,美国东部海岸灯火通明,用于航海的信号灯、灯塔和灯标照亮了进出港湾的航道。商船在航道上亮灯航行,船长们在无线电里开着无聊的玩笑,一切迹象表明,美国人对即将到来的威胁毫无准备。白天,德国潜艇在距商船航道几海里处下潜到50-150米,黄昏时,他们抵近海岸,在夜色掩护下上浮到水面,对商船进行袭击。1月18日夜,“U-123”在艇长哈德尔根的带领下,尾随进入商船锚地,然后利用鱼雷和潜艇上的火炮,把静静的港湾变成了人间地狱。哈德尔根在给邓尼茨的报告中竟然得意洋洋地说:“要是有2艘大型布雷潜艇把水雷全部布下就好了,或者除我之外,还有10艘、20艘潜艇,那该有多棒啊!我敢保证每艘潜艇都有肉吃。”正如哈德尔根所说,越来越多的德国潜艇来到美洲海岸,4月里,美国岸边的德国潜艇达28艘,5月达35艘,6月达40艘。即使在遥远的加勒比海,邓尼茨也派出5艘潜艇,以阻止这里产出的石油运往英国。德国潜艇在加勒比海击沉大量油船。那时夜晚的空气中时常弥漫着滚滚黑烟,海面上漂满了信号灯照亮的油沫……。从1月至5月底,有441艘盟军商船约50万吨受到潜艇重创,87艘沉没在美国近海。约一半的损失来自于油轮。
  英国海军历史学家罗斯基尔海军上校在他的《海战》一书中,对德国“狼群战术”做了如下评价:“敌人采用了一种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进攻方式,而我们无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没有做好抵御它的准备。”“狼群”战术曾让德国潜艇部队的战果达到了顶峰,不过随着英、美护航力量的不断增强,德国潜艇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盟军反击
  英国人完全明白,如果任由德国潜艇肆虐大西洋,他们的孤岛早晚会沦陷,为了生存,他们的科学家们在想方设法改进探测装置,研制出能在夜间发现德国潜艇的新型雷达;技术人员对战场上的武器威力进行评估;军事指挥员也在不断修正着策略上的失误。英国海军部总结了之前盲目出击、缺乏应对潜艇技能的教训,在苏格兰的赫布里底群岛的托贝莫尼小镇上新建了海上训练基地,那些即将出海执行护航任务的军官们和船员们都要先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训,学习航海和反潜技能。海军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西部航线司令部,护航舰只上的全体船员都要接受保卫护航船只和反潜战术的严格训练。
  这些措施很快就收到了效果。1941年3月6日,英军“沃尔夫林”号驱逐舰准确测定到了前文提到的普利恩的U-47潜艇并用深水炸弹击沉了它。8天后,英军3艘驱逐舰撞沉了企图逃跑的德国U-100号潜艇,随后“沃克”号驱逐舰又迫使U-99号浮出水面,包括德国最有名的潜艇战术指挥家克雷奇默等大多数艇员被俘。5月,一艘在格陵兰岛执行任务的英国护卫舰俘获了一台完整的德国海军电子编码器。解码专家利用这台机器破译了德国海军的密码。同时他们又征招了大批音乐人士上舰,利用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来辨别潜艇的行踪。不过,精明的邓尼茨很快就发现,声呐只能在水下使用,不能探测到水面上的潜艇,针对这一缺陷,他命令他的部队都只在夜间从海面上发动攻击。其后,德国的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在海面上或夜晚作战,只有在受到威胁或者需要白天执行任务时,才会潜入水下。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装备了新型短波侦测雷达的盟军水面舰艇和反潜飞机加入到护航队伍中,德国潜艇的这种“白天水面航行夜间攻击”的行为无异于自杀,越来越多的潜艇被发现和击沉。尽管每个月仍有不少盟国商船被击沉,但取得这些战果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更令德军绝望的是:从1942年下半年起,盟军的造船所每月产出的船舶吨位开始远远大于潜艇击沉的船舶吨位,仅美国人一个月就建造了100万吨商用船舶。
  到1943年夏天,德潜艇的进攻势头成功被遏制。该年5月,德国有41艘潜艇沉没,邓尼茨的儿子也在这个月里的一次战斗中葬身海底。力量对比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一股悲观的情绪开始笼罩在德国潜艇部队。一份德国潜艇部队的作战日记写道:“成功的希望越来越小。最近几个月来,参战潜艇每月只有70%能安然返回。”邓尼茨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也坦承,在1943年5月,他知道自己已经输掉了大西洋战争。
  尽管大势已去,但德军潜艇在大西洋上的抵抗却一直苟延残喘到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这场潜艇战,盟国及中立国共损失商船2603艘,总吨位2100万吨,战斗舰艇175艘。英国牺牲了30000名商船船员和70000余名海军官兵。德国830艘作战潜艇中有696艘沉入大西洋海底, 28000人丧生。多年后,丘吉尔在谈到这场潜艇战时仍然心有余悸:“战争中,我唯一感到担忧的就是潜艇的威胁……对我们来说,潜艇的攻击是最具毁灭性的的灾难。”
其他文献
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这些代表人物及他们身后庞大的北洋军阀集团,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极为浓重的一笔。在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段黑暗的历史。  初期的军阀混战,一次战争伤亡数百人,到了北洋政府统治后期,“大帅”们的战争,一次战役便有数千士兵殒命沙场。更不用说受战火波及的无辜百姓。这些掌握着地盘上的百姓的生死大权的军阀们,给民众带来的是缴不完的税、服不完
期刊
文征明的儿子文彭,在明代画坛上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有一天,他在仇英创作的一幅名为《写经换茶图卷》的作品后,提笔写上了这么一段跋文,也是这幅作品的第一段跋文:  “逸少书换鹅,东坡书易肉,咸成千载奇谈。松雪以茶戏恭上人,而一时名公咸播,歌咏其风流雅韵。岂出昔贤下哉?”  “逸少”是王逸少,也就是王羲之。相传王羲之爱鹅,他用自己所写的《黄庭经》跟人换鹅。王羲之的字当然是价值连城的。鹅的主人拿到王羲之的
期刊
中国古时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或许,这属于封建思想的糟粕,但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某些生育观念。而对于古代统治阶级贵族来说,生儿育女却关系至重,甚至关系到个人的安危与王朝的兴替。  没生育后代的汉代妃嫔心怀戚戚  汉代宫廷有个规矩,除了皇后,其他没有为皇帝生孩子的妃嫔在皇帝驾崩后,一律送到皇帝陵园去侍奉,说白了就是将为前朝皇帝服务的且没有孩子的女人们圈在一起,一边陪死人,一边等
期刊
公元207年冬,诸葛亮曾对刘备分析天下局势,选择了一块战略之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以成大业。“益州”是四川地区的古地名,而“天府”原是古时官职名,负责掌管人间珍宝。聚宝之地其来有自,秦朝蜀郡太守李冰及子修建了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之后,此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一百余年前,清帝国已处在崩溃的边缘,西方的坚船利炮与文明强势冲击着这个暮气沉沉的国度。四川地区因为地处西南腹地且蜀道难行,
期刊
世人提及“戚家军”,皆谓国之劲旅,提到“戚家军”的统帅戚继光,皆谓国之名将,其在东南沿海抗倭十余载,使得海晏清平,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鞑靼内犯十六年,使得“边备修饬,蓟门宴然”,促进了蒙汉两族的和平交往,史称其“更历南北,并著声”。戚继光凭借骄人的战功,官拜少保,位列一品,地位尊崇,名动天下。但在他风光无限的表象下,隐藏的却是一颗落寞的内心。时人只看到戚继光的耀眼业绩,却并
期刊
德雷福斯案件是法国历史上的著名冤案,在法国可谓家喻户晓,其知名的程度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在我国的知名程度相当。这两起案件都发生在19世纪:杨乃武案件发生在1873年(同治11年),结案于1875年(光绪元年);德雷福斯案件发生在1894年,晚于杨乃武案件20余年。  但是,同为错案,两者的差别非常大。前者属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冤案,而德雷福斯案则充满了议会政治和现代法制的意味。它更为复杂和艰难
期刊
叶令况的《西方女性与航海迷信》中提到,“古代海上航行有条不成文的残忍的法则:认为避免遇难唯一可靠的方法是贡献一位女性旅客给汹涌的波涛, 那样海神尼普顿会使狂怒的大海恢复平静。”  这一毛骨悚然的法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是因为古代西方人认为女性能给远航的船舶带来不幸。这种不幸可能表现为不利于航行的天气,比如狂风大作,海浪滔天。  有西方学者提到过中世纪一个骇人听闻的历史事件:一支船队在英国西南端的
期刊
在西方旅行者纷纷闯入中国秘境之时,与中国一水之隔的日本探险家其实也在茫茫的中国大地穿梭来回,如日本著名中国史学家内藤湖南于1899年至中国的旅行中,遍访名山大川、碑坟寺观等胜景,以印证他神游已久的禹域大地;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到中国游览,写下一册《中国游记》做这次旅行的见闻记录。  许多西方来华旅行者,都是凭借着来到中国旅行考察的成就,而成为历史学者、生物考察者、民俗考察者的,但日本来华
期刊
在航天员可以频繁上天的时代,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就不会再引起人们的关注。进步时代的最大标志就是,进步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再是奇观。  曾经,中国人为一项工程的完工而兴奋不已。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成为新中国的大事件。此后的30年,中国把70位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带到这个让人自豪的地方。  这种自豪是有理由的。因为在此之前,中国人还不能自己建设这么复杂的桥梁。20世纪初,中国
期刊
美国汉学家魏定熙(Timothy B. Weston),师承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魏斐德。他所著的《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简称《权力源自地位》,下同),是迄今为止英语世界广受赞誉的唯一一本以北京大学为研究对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著。  这本书回顾了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在清末、民国初期、北洋时代、国民政府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刻画出在百年前中国政治和社会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