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语文课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由此可见,言、声、舞同出一源,文学与音乐宛如一对孪生姐妹。语文教学与音乐教学的相互渗透,可以激发学生学好语文、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素养,能在艺术感受中学会和掌握记忆方法。现如今,音乐已不再只属于音乐课,也不是音乐课的专利,它已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占了一席之地,因为它的出现令我们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令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以发展。
  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把握住音乐的命脉,让这无声的艺术来培养和造就出更多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呢?
  首先,语文教师应不断加强文化修养,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
  有位教育部领导曾经说过:“音乐是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音乐知识的普及和音乐修养提高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受教育者增强自身文化修养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材中寻找音乐契机:教材中有一部分篇目本身就是描写音乐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刘鹗的《明湖居听书》等,我们不但可以从课文中重现当时的音乐,还可以学习作者描写音乐的手法。青少年学生听觉敏锐,善于模仿,具有音乐的潜能。如鲁彦的《听海》、陈祖芬的《读海》等读来犹如一首伟大的乐章,时而舒徐流畅,时而激越雄壮。另外一部分篇目则可以利用音乐创设的特殊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努力达到音、境、情、理的结合。
  其次,语文教师要深刻把握教材内涵。选择相同旋律的音乐
  音乐用节奏、旋律、速度等各种手段来表现人的情感。而文学的音韵、节奏就吸取了音乐的技巧,时而柔和,时而铿锵,伴着美妙的音乐诵读,让音乐诠释课文。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精选与主题密切相融的音乐,不能貌合神离或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嫌。有些课文清新小巧,有如泉水叮咚;有些课文大气磅礴,有如长江大河;有些课文细腻含蓄,又像和风细雨;有些课文激昂热烈,恰似狂风骤雨。因此音乐的选择非常关键,不恰当的音乐非但对课文理解没有帮助,还有可能妨碍学生的领悟。音乐的节奏、旋律、风格、感情应该与课文相近,这样才能感染学生,真正体会文章的内涵。比如在上《孔雀东南飞》时,就可以先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来配合,让学生从那忽疾忽缓、时轻时重的乐曲中体验课文情感,共同感受其相见时的悸动、相知时的惊喜、相爱时的欢悦、送别时的凄凉、殉情时的悲切、“化蝶”时的真切,那么学生很自然地会由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幸的遭遇联想到课文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这为老师正式讲析课文打下了情感的基础。在上《故乡的榕树》时配以歌曲《童年》,欢快的节奏和童趣的往事相得益彰;以《好汉歌》衬《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鲁达的形象跃然眼前;《我爱你塞北的雪》与《沁园春·雪》动静结合,风光无限;《黄河颂》突现出《风景谈》“人主宰着自然,人创造第二自然”的主旨。
  再次,语文教师要设计完整的教学思路,捕捉音乐的最佳时机
  音乐虽有“感染、熏陶作用”且有效、简便,但它毕竟只能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音乐使用在课堂的比重要注重分寸,不可“喧宾夺主”,音乐出示要把握好“火候”,要“该出手时才出手”。教师可以在一堂课自由选择音乐的时机。可以用音乐巧设开头,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情境之中,奠定感情基调,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所以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如用《天堂》带入《内蒙访古》,用《一剪梅》引入《病梅馆记》等。可以用音乐制造高潮,“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一堂好课也应该是波澜起伏、高潮迭出。通过音乐刺激学生,调动他们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思考,如《纪念刘和珍君》讲到段祺瑞政府残害青年学生时插入歌曲《七步诗》,“悲愤”之情油然而生。用付迪生、任静的《痴心爱人》来淋漓尽致地诠释《致橡树》,学生自然可以体会什么样的爱情最真挚。可以用音乐巧妙结尾,可以收到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如《淡淡的深情》的尾声以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升华感情,深化主题。《送东阳马生序》的结尾用《小儿郎上学歌》激励斗志。
  
  最后,语文教师要搜集相关的音乐歌词,讲解课文的知识难点
  
  音乐用文字来表达思想、宣扬文字。因此歌词非常流畅且朗朗上口,在遣词用字和韵脚方面都值得学生借鉴,特别是在修辞方面的运用:例如课堂教学《诗经》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学生兴趣不浓,教师就可以利用职高生熟悉的时尚歌曲来加深他们对“赋比兴”的理解,如,教师可以详细讲解《小芳》一歌中“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这几句歌词详细地描绘了小芳是如何的好看,这就是陈述铺叙,其实也就是用到了“赋”的表现手法。《还珠格格》主题曲《你是风啊,我是沙》把一对情侣比作形影相随的风沙,这是用到了“比”的手法。《聪明心糊涂心》:“风往何处从不说,留下空白线索。看尽繁华的迷惑,只有我的身影最寂寞。”整首歌抒发了都市女性孤独寂寞之情,但开头去从风说起,这是用到了“兴”的表现手法。再让学生自觉地找出“记忆是阵阵花香”用了通感修辞,“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用了比喻的修辞……这样教师把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教学,巧妙地引导职高生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逐步掌握知识。
  有人说“音乐和文学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如果适时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让它走进课堂,通过音乐的旋律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借助形象进行记忆,这将对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下,历史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无疑教学设计策略也应与时俱进。《历史新课程标准》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交流——互动”式教学,为了提高探究的质量、合作的效益,问题教学在感性材料转变为理性认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而这种作用发挥得如何,首先取决于科学地设计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科学地设计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鸡尾酒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6-0068-03  一、鸡尾酒会效应及其心理学原理  在鸡尾酒会上,音乐声、谈话声、脚步声、酒杯餐具的碰撞声等各种嘈杂的声音混在一起,身在其中的你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欣赏音乐或同别人谈话。同时,如果旁边有人提到你的名字,你也会立即有所反应,并朝说话人的方向望去,或者很留
〔摘要〕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优良的班级文化将为学生的发展打上深深的心理烙印。优良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每个成员的付出,学生班集体关系的建立,也是一个情感互动的过程。本课紧紧围绕两大活动目标,设计了班级节拍、集体温暖、真情表达、不倒的森林、签名承诺等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分享。  〔关键词〕班级归属感;初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2008年9月11日至13日,安徽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修会议在合肥市召开。此次研修会议由安徽省教育厅教科所主办,与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董柏林,北京开明出版社常务副社长陈滨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常务副主编陈虹以及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学生视为有理想、有情感的个体,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 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认识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
小学语文新课改实施以来,我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改变了以往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却效果不佳,只有部分同学表现还不错,绝大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甚至有的同学一星期都没有一次发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学生胆小内向、害怕出错。  (2)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
一、 背景色的改变   将CAXA电子图板2005中的图形,背景色设为白色。方法:依次单击下拉菜单中“工具”→“选项”→对话框中“颜色设置”→“当前绘图”→“颜色”→“基本颜色”→白色→“确定”。  二、 图形中所有元素的颜色改变  现将图形中所有线型、文字都设为黑色方法:依次单击下拉菜单“修改” →“改变颜色”→选取修改的元素→在修改区域右单击→对话框→颜色设置→基本颜色→黑色→确定。  三、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学校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中学校园里的社团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社团组织已是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其形成的社团文化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型学习”的教育变革中,如何营造社团舞台,拓展语文教育,是值得研究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在一些地方,那种缺乏人文关怀,抹杀个性的教育始终没有绝迹。“学习”已被有意无意地改成了“读书
摘要:随着研学旅行活动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研学基地的教学资源,拓展研学途径,对中小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研学旅行活动,成为广大地理教师和研学基地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研学基地;探索;途径  随着张掖湿地博物馆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它将会成为未来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提升学生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和培养生态文明行为方面
摘要:本文以2013—2017年共5套全国新课标Ⅱ卷高考文综试卷中的地理区域图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区域图的数量、分值及问题设置等进行统计,归纳总结近五年地理区域图的变化特点及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地理学科;区域图;统计分析  一、地理区域图的整体统计分析  1.地理区域图数量统计与分析  区域图数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数量来看,2013—2017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中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