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活”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学资源。
我在县级示范课上听了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后,对“活用教材”“用教材教”有几点体会,并通过课堂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调整一节课的活动顺序,提高课堂效率
《种类繁多的动物》是在上一课认识鸟类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找某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观察、分析更多的动物,将认识范围进一步扩展,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本节课教材给出三个活动:
活动1:“给常见的动物分类”。在认真观察、分析各种动物的形态、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繁殖方式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定标准给常见动物分类;根据各组的记录讨论哪种分类更合理;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家为什么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活动2:“猜一猜”。通过判断动物种类的趣味性活动,强化学生从不同方面认识动物的特征。
活动3:“区分更多的动物”。首先通过分类圈明确告诉学生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别包含哪些主要动物种类;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多地列举各类动物的名称,同时要求学生归纳出每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并将教材中提供的各类动物的特征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最后,再让学生根据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检验开始在分类圈中列举的动物是否正确,做进一步完善。
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归纳、分析等方法探究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和方法。鸟类的特征在上一课中已经通过探究分析得出结论。本节课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上节课的探究方法,分析归纳出其他动物的特征。针对以上情况,我觉得本节课可以对教材活动作出以下调整。
活动1:情境导入,让学生对种类繁多的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导入教学后,让学生对种类繁多的动物进行分类。学生的分类标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按照食性将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按运动方式分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此处教师以参与学生活动的方式,可以把活动3的分类标准调到此处,例如:“老师也对这些动物进行了分类,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教师出示自己的分类标准: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并把相应的动物填到相应的位置。然后追问:“大家觉得老师的分类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在评价教师的分类标准时思考到了这些动物的特征。接着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补充同种类动物的名称,并让他们讨论各类动物的特征。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对各类动物的特征归纳得并不全面。此时教师进行补充,再让学生把各类动物与特征进行配对。学生在经历了特征的思考之后很容易进行选择。学生认识了动物的特征之后再对刚才列举的动物进行判断,以前有的学生把鲸鱼归于鱼类,这时认识到了鲸鱼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活动2:理解科学家分类标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在完成活动1后,教师设置悬念:大家想不想知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是怎么分类的?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再次激发了探究的兴趣,接下来探究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学生认识了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特征后,很轻松地理解了脊椎动物包括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和软体动物等其他类。
活动3:猜一猜。
在完成活动1、2后。“猜一猜”活动可以作为课堂游戏最后进行,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并且游戏活动可以根据课堂时间灵活把握。
这样调整后,本课的重难点经过“学生分类—教师分类—科学家分类”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学生对种类繁多的动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调整一单元的课题顺序,增大课堂容量
受《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的启发,我认为调整教材顺序除了调整一节课的活动顺序外,还可以调整一单元的课题顺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在执教六年级《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时发现,本单元包括《生活中的能量》《植物与能量》《动物与能量》《它们是怎样工作的》《电铃响叮当》《能量的控制》等内容,按顺序讲授前三课不能很好地衔接,但是与《它们是怎样工作的》《能量的控制》能很好地衔接在一起。备课时我尝试对教材进行了调整,我把《生活中的能量》《它们是怎样工作的》《能量的控制》三节课放在一起进行备课,第一课时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第二课时制作风动小鼓,第三课时探究能量控制装置是怎样工作的。在备第一节课时,通过了解学生对生活中的能量的认知,我发现寻找生活中的能量对学生来讲轻而易举,于是将重点放在“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和“能量的控制”两个环节上。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应用各种能量的例子,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例如:电风扇应用了风能和电能,它是通过接通电源进行工作的。由于能量转化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而抽象的概念,所以课前搜集资料时只让学生明白它们如何才能工作就可以了,没必要强塞给学生是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能量的转化作为课堂上探究的重點进行。本节课的简要教学流程如下:
1.情境导入,认识生活中的能量
通过观看视频导入,让学生感受能量无处不在。接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应用到了哪些能量,学生通过举例,理解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2.合作探究,能量转化
学生认识能量是通过某种装置进行说明的,如电风扇利用了电能和风能,但是学生不明白电风扇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教师在这里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电风扇是怎么工作的吗?它输入了什么能?输出了什么能?这样一问,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电风扇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接着小组合作探究其他装置把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最后教师总结:能量可以通过某种装置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拓展延伸,能量控制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控制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吹电风扇时,想要风小点,怎么办?学生自然想到用风速开关控制。接着教师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控制能量的装置?它们起到什么作用?控制什么能量?操作方法是什么?等等。
4.巩固应用,能力提升
学生完成知识探究后,教师出示课本中水力发电站的图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知识综合分析图片中利用了哪些能量?能量在物体之间是如何转化的?人们在利用电能时是如何控制的?
本节课这样调整后,课堂教学的流程变为“认识能量—能量转换—能量控制”,前后流程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调整后的教学是对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把生活与科学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他们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活化。同时,把原本三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用一节课就顺利完成了,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科学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整合教材内容,通过调整教材顺序,增强课程的意义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第一实验小学
(066000)
我在县级示范课上听了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后,对“活用教材”“用教材教”有几点体会,并通过课堂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调整一节课的活动顺序,提高课堂效率
《种类繁多的动物》是在上一课认识鸟类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找某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观察、分析更多的动物,将认识范围进一步扩展,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本节课教材给出三个活动:
活动1:“给常见的动物分类”。在认真观察、分析各种动物的形态、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繁殖方式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定标准给常见动物分类;根据各组的记录讨论哪种分类更合理;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家为什么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活动2:“猜一猜”。通过判断动物种类的趣味性活动,强化学生从不同方面认识动物的特征。
活动3:“区分更多的动物”。首先通过分类圈明确告诉学生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别包含哪些主要动物种类;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多地列举各类动物的名称,同时要求学生归纳出每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并将教材中提供的各类动物的特征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最后,再让学生根据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检验开始在分类圈中列举的动物是否正确,做进一步完善。
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归纳、分析等方法探究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和方法。鸟类的特征在上一课中已经通过探究分析得出结论。本节课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上节课的探究方法,分析归纳出其他动物的特征。针对以上情况,我觉得本节课可以对教材活动作出以下调整。
活动1:情境导入,让学生对种类繁多的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导入教学后,让学生对种类繁多的动物进行分类。学生的分类标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按照食性将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按运动方式分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此处教师以参与学生活动的方式,可以把活动3的分类标准调到此处,例如:“老师也对这些动物进行了分类,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教师出示自己的分类标准: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并把相应的动物填到相应的位置。然后追问:“大家觉得老师的分类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在评价教师的分类标准时思考到了这些动物的特征。接着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补充同种类动物的名称,并让他们讨论各类动物的特征。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对各类动物的特征归纳得并不全面。此时教师进行补充,再让学生把各类动物与特征进行配对。学生在经历了特征的思考之后很容易进行选择。学生认识了动物的特征之后再对刚才列举的动物进行判断,以前有的学生把鲸鱼归于鱼类,这时认识到了鲸鱼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活动2:理解科学家分类标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在完成活动1后,教师设置悬念:大家想不想知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是怎么分类的?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再次激发了探究的兴趣,接下来探究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学生认识了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特征后,很轻松地理解了脊椎动物包括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和软体动物等其他类。
活动3:猜一猜。
在完成活动1、2后。“猜一猜”活动可以作为课堂游戏最后进行,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并且游戏活动可以根据课堂时间灵活把握。
这样调整后,本课的重难点经过“学生分类—教师分类—科学家分类”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学生对种类繁多的动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调整一单元的课题顺序,增大课堂容量
受《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的启发,我认为调整教材顺序除了调整一节课的活动顺序外,还可以调整一单元的课题顺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在执教六年级《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时发现,本单元包括《生活中的能量》《植物与能量》《动物与能量》《它们是怎样工作的》《电铃响叮当》《能量的控制》等内容,按顺序讲授前三课不能很好地衔接,但是与《它们是怎样工作的》《能量的控制》能很好地衔接在一起。备课时我尝试对教材进行了调整,我把《生活中的能量》《它们是怎样工作的》《能量的控制》三节课放在一起进行备课,第一课时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第二课时制作风动小鼓,第三课时探究能量控制装置是怎样工作的。在备第一节课时,通过了解学生对生活中的能量的认知,我发现寻找生活中的能量对学生来讲轻而易举,于是将重点放在“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和“能量的控制”两个环节上。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应用各种能量的例子,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例如:电风扇应用了风能和电能,它是通过接通电源进行工作的。由于能量转化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而抽象的概念,所以课前搜集资料时只让学生明白它们如何才能工作就可以了,没必要强塞给学生是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能量的转化作为课堂上探究的重點进行。本节课的简要教学流程如下:
1.情境导入,认识生活中的能量
通过观看视频导入,让学生感受能量无处不在。接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应用到了哪些能量,学生通过举例,理解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2.合作探究,能量转化
学生认识能量是通过某种装置进行说明的,如电风扇利用了电能和风能,但是学生不明白电风扇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教师在这里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电风扇是怎么工作的吗?它输入了什么能?输出了什么能?这样一问,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电风扇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接着小组合作探究其他装置把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最后教师总结:能量可以通过某种装置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拓展延伸,能量控制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控制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吹电风扇时,想要风小点,怎么办?学生自然想到用风速开关控制。接着教师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控制能量的装置?它们起到什么作用?控制什么能量?操作方法是什么?等等。
4.巩固应用,能力提升
学生完成知识探究后,教师出示课本中水力发电站的图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知识综合分析图片中利用了哪些能量?能量在物体之间是如何转化的?人们在利用电能时是如何控制的?
本节课这样调整后,课堂教学的流程变为“认识能量—能量转换—能量控制”,前后流程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调整后的教学是对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把生活与科学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他们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活化。同时,把原本三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用一节课就顺利完成了,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科学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整合教材内容,通过调整教材顺序,增强课程的意义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第一实验小学
(0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