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媒体文化的立体浸润等多种客观条件的变化,孩子们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已经逐渐前移,小学高年级阶段不少孩子开始悄悄地步入了青春期的门槛。正如詹姆士·杜布森在《预备青春期》一书所言,青春期如同一场球赛,家长和老师就是球队的教练,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要抓住这场比赛开始之前的最后“训练期间”,利用这个机会提供指导,让孩子能赢得这场比赛。三年前,我也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赛前指导”。
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
昨天早晨,一位家长打电话给我,告诉我班里一位男生近来几次发短信给她女儿,言辞极为暧昧。前天夜里又发信说:“我喜欢你,你别喜欢别的男生”。所幸的是,她女儿回的短信还算义正词严。另外,她还告诉我该男生在班级里发起号召,建了一个班级QQ群,群里已有很多同学,她用女儿的QQ传文件给同事时无意中也进群看了看,发现群里的言论很不干净,有的粗俗得不堪入目。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家长,除了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外,她也担心其他孩子渐渐学坏,所以一大早就急急忙忙给我电话。
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是一惊。她所说的那名男生一直是我们几位任课教师心目中的乖男孩,平常文质彬彬、勤勤恳恳,在班级中文静得如女孩一般,成绩也优秀,通常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树立的典型人物。这样的学生班里班外反差如此大,怎么能不令人诧异!
这位家长因为自己工作忙,孩子的爸爸不在本地工作,老人又在乡下,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向我们申请允许她给孩子配个小灵通。当初我们考虑到实际情况,默许了她的要求,同时提出该生在校六小时期间不允许开机,课间不允许在同学面前拿出来玩。鉴于这样的情况,我建议这位家长先找个合适的理由不动声色把孩子用的小灵通收回,同时告诉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有些举动家长要正确看待,既不能拔高上纲上线,又不能掉以轻心,关键在于家校配合,积极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度过人生的这一关键阶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班里孩子的思想动态,我请这位家长将孩子们建立的班级群的QQ号发给了我,我想试着加入,探个虚实。昨天下午,我将自己的其中一个QQ号的资料做了些改动,以班级一员的身份申请加入班级群。在我提出申请约一小时后,居然还就让我进了群。我进去后,立即让自己处于“离开”状态,看孩子们在群里说些啥。
群里在线的孩子还不少,我数了一下,有十几个呢。他们海阔天空,东谈西扯,毫无主题,一会儿争论这,一会儿吵闹那,确有不少污言秽语。有时也谈些青春期的敏感话题,虽然遮遮掩掩,把自己朦胧的念头表露得极为含蓄,但字里行间还是能窥出端倪。我静静地呆在一边,好似一只悠闲的“猫”在看一群“鼠”嬉戏。也许是我的不动声色使他们有了些警觉,“群主”立即发布紧急公告,声称可能是老师进了群,提醒群里所有的人收敛自己的言行,一会儿的功夫,群里安静了,一个个纷纷下线,我也只得撤退。
今天早上,我又上线了。打开QQ,发现自己已被踢出了班级群,无奈之下向几个“群众”发出了加为好友的申请,可惜都是无功而返,他们对我的号码保持了高度的警戒,无人理我。我不得不佩服小家伙们群纪的严明和他们一致对外的高度统一。万般无奈,我求救于打电话的那位家长,让她把女儿的QQ号和密码告诉我,同时请她配合,不让孩子用电脑。我又顺利地“隐身”进群了,群公告栏内容变了:“警报解除,危险已被踢出!大家投票表决,我们的班级群是否对老师开放?”我浏览一下聊天记录,各抒己见,但看得出多数人持反对意见,想有一个自己的、不受制约的天地。看来,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一个下午,我都让这个QQ号处于“隐身”状态,一直留意孩子们的话题,也一直在思考这个游戏玩不玩?如果不玩,怎么引导孩子?如果还继续玩,又该如何玩出理想的效果?许多孩子也是一个下午始终在线,一直闲聊,我担心他们沉溺于网络。
明天得和同事们商量商量,既要教育引导好每个孩子,又不能伤害他们纯真的心灵,不能让孩子们对我们的教育行为不理解,从而产生敌意。
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今天上午,女孩子家长又打电话给我,“群主”昨天继续不断地发信息给她女儿,看来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还挺冲动。我和班主任老师商量,觉得有必要约见一下男孩子的家长,请家长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上完第一节课,我立即与家长取得了联系。经过慎重考虑,我们把家长约到不会碰到孩子们的会议室,男孩家长如约而至。见面后,我和班主任老师把情况向家长做了一个简要介绍,同时也了解了该生近来在家中的表现。孩子家长联系自己最近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把整个事件连起来一想,终于明白了孩子近来表现有些异常的缘由。
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加之孩子一贯表现不错,因此很少关心孩子思想变化,平时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渐渐长大,家庭教育没有得到及时的刷新跟进。男孩家长经常出差,对孩子使用通讯设备和网络也疏于管理,也很少有机会与孩子交流沟通,所以孩子选择了网络聊天。群里都是些正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媒体文化的负面影响和缺少健康的引导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对他们健康成长不利的聊天群。在老师面前、家长眼里他们是乖孩子,在群里他们又是另一副面孔。我们帮家长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作了一些理性的分析,提出了几点教育建议:
一、孩子们出现的问题是成长历程中的自然现象,要正确对待,不能放大问题,也不能小视问题。
二、找一些合适的理由对家中的通讯设备和网络进行监管,理由要充分且恰当,不要引起孩子们的误会引发逆反情绪,管理的实施尽快到位,不能搞一刀切。
三、要增加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时间,通过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讲自己成长历程中的故事、亲子同读一本指导孩子度过青春期的书籍等多种形式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四、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互通信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下午,我和班主任老师又与另外几位家长进行了沟通,提出了同样的教育建议。我们两位老师筹划想借助于一个恰当时机让孩子们主动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群,和他们融为一体。
2008年4月15日,星期二
今天中午,利用午餐后的休息时间再次登录“永远的五一班”这个群时,发现群里发布了最新公告:“对不起,本群因某种原因不得不解散,请大家珍惜美好时光!!!本群具体解散时间为周六上午……”看来,孩子们已经有所觉察,觉得他们的群危机四伏,于是决定走为上策,散伙!其实,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只是想通过一定的方式净化一下群空间,希望他们在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平台里交流思想、共享成长的经验、促进发展,使这个群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和谐共生的园地。如果孩子们实施他们的计划,那我的构想就成了永远的构想。
中午绝大部分“群众”都在学校就餐,我借面批作业的方式逐个通知“群众”到我办公室见面,边交流最近作业的情况,边旁敲侧击了解一些信息。我发现孩子们都在隐瞒上网聊天的事,有的甚至声称自己连QQ号都没有,真佩服孩子们的演技,撒谎时面不改色心不跳,镇定自若,把自己双休日的活动介绍得井井有条、天衣无缝,让人听后毫不生疑。我想了解班级里男、女同学交往状况时,一个个守口如瓶,与在群里聊天时人人争当消息灵通人士的表现迥然不同。既然他们不想告诉我,我也装作不知,不揭穿他们,否则会进一步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失去沟通交流的基础。他们的言行充分显示了青春期小群体中个体表现的同一性和群体的排他性。
如何使孩子们都能够坦诚地面对老师,不解散QQ群?如何让他们积极地邀请老师或家长加入他们的群、成为他们的知己?如何使群发挥积极教育引导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几位老师在有限的时间中智慧地面对!
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
下午,我主动找“群主”谈心。谈话时,我并没有直奔主题,首先肯定了他在多方面的优点,比如学习态度端正、作业工整且正确率高、遵章守纪、有绘画特长、有人缘等等,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很开心。聊些题外话可以让他放松心情,能够与我主动交流。
在唠叨了几分钟后,我便问他,平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一般做些什么?看书?画画?上网?还是……我的问题没有很明确的指向性,所以他也就实话实说。他坦言,看书和上网是主要的活动。我又主动向他推荐了几本书,建议他最近读一读。然后,才试探性问他,会用QQ吗?会和同学聊天吗?他腼腆地笑了笑,说现在不会用QQ的人OUT了。于是我便主动把自己的另一个QQ号告诉了他,也表示要他的号,希望能成为他的好友。他拿着我的号码,自言自语地说,那个原来不是?我故意问他哪个不是什么?他笑了笑说,星期日他遇到了一个网名“秋水长天”(我的QQ昵称)的人,他以为那就是我。我顺着问他,“秋水长天”和他聊什么?他说没聊什么,只是想和他加为好友,他始终不谈“秋水长天”进群又被踢出群的事。我告诉他,网上坏人不少,别和陌生人聊天。他说他从不与陌生人网聊。我小心翼翼地继续追问他一般和哪些人聊天?他说班里有很多同学都有QQ号,双休日大家经常一起聊。(一不小心,又给我透了一条信息。)我故作惊讶,都在聊天室里聊吗?聊天室里人很多,也很杂,里面的内容也有些不健康,你们小学生最好别进。他见我有些严肃了,连忙辩解,说在群里聊,不去聊天室,群终于浮出水面!
我和“群主”谈话一直处于愉快的氛围之中。由于我自己没有建群的经历,于是我诚恳地请他介绍如何建群和如何管理群。“群主”被我的诚意所打动,他问我是不是想建一个群,建个怎样的群?我说班里既然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QQ号,就建一个班级群,方便我和同学们交流、沟通。他乐了,说用不着了,他已经建了一个班级群,群号是34912371,只要我加入他们的群就行了,终于水到渠成!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笔记本,让他把我加了进去。他边加边介绍群的知识,小家伙懂很多,我自愧不如。
加完之后,我又和他聊起了男女生相处的话题。我给他简要的介绍了进入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这个时期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现象,并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一个人应如何度过人生中这一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以及如何处理好青春期的烦恼事。我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不时停下来听他说说心里话。话题虽然敏感,但交流是和谐的,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晚上,我上线后,首次以老师的身份进入了“永远的五一班”,发现“群主”又在群中发布了新的公告:“本群又因某种原因不解散了,请大家聊天时要聊些有意义的话题,不允许说脏话,违者踢出!”我随即留言表示支持,同时感谢各位“群众”欢迎我的加入!
2008年4月17日,星期四
今天下午,学校举行了五、六年级的拔河比赛,“群主”是运动员,赛前、赛后情绪很阳光。我们班经过几轮激烈的争夺,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五年级组的冠军。全班同学欢欣雀跃,“群主”放学后在群中再次更新了公告:“哈哈,今天拔河比赛我们第一啊,大家高兴吧!!人人都有功劳的!”我也在群中发言,感谢运动员们的奋力拼搏并向全体同学表示祝贺!同时我发出邀请,邀请本群的“群众”本周日下午两点至三点开聊,我想借网络平台和“群众”们聊聊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给孩子们一些指导!
2008年4月20日,星期日
下午2点,我按时上线进入了班级QQ群,十几个孩子早就进来了,纷纷发言欢迎我的到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先是几十秒的沉默,然后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聊开了:陆老师,您对我们上网怎么看?反对聊天吗?爸爸妈妈不同意我上网,我总是偷着上,今天我告诉他们您要和我们聊天,才得以光明正大地上网,我该怎么办?……孩子们的问题、话题还真不少,有些是我们老师想都没想到的一些现实的成长话题。我始终坚持以朋友的口吻和他们谈心,讲述我自己成长历程中有趣的故事,讲我们那一代人为了看一场广场夜电影步行十几里路不觉累的快乐;讲捡废品、刮桑树皮卖、挣钱买一支心爱钢笔的骄傲;讲大忙季节帮父母下田收麦打田、起秧插秧的辛苦;讲偷偷喜欢一个女孩子情愫萌动的情怀……一晃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孩子们吵着还要聊,我答应孩子们以后每周都陪他们聊一次,也趁这个机会“唆使”孩子们邀请其他老师加入这个“群组织”,使其他老师也能利用平台和他们交流、沟通,和我一起帮这些小家伙度过青涩懵懂的初始阶段,扬起成长的航帆。
以后的日子,孩子们不但邀请了老师们加入了班级群,还鼓动家长也加了进来,这个班级群成了师生、亲子和家校沟通、交流的有效的载体,用QQ交流孩子们少了些面对面的羞涩,有了烦恼、困惑都能在这个群里得到老师和家长们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这个班级群后来一直很活跃,陪着我和学生们度过了他们美好而又值得回忆的小学生活,直到现在仍然人气很旺,我还经常在群里和他们联系,了解他们在初中里学习与生活的情况。
我为自己成功化解了一次孩子们的“青春危机”而高兴,但现在想起来,也为自己“穿马甲”进群和未经QQ号所有人同意就借号进群窥视孩子们的言行而纠结,究竟这是“恶的善”还是“善的恶”?孩子们中存在很多如同QQ群一样、大大小小的非正式组织,我们又该如何睿智而又道德地教育引导?对孩子们的教育如何才能实现目的和手段“善”的统一?
(陆晓林,海安县实验小学,226600)
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
昨天早晨,一位家长打电话给我,告诉我班里一位男生近来几次发短信给她女儿,言辞极为暧昧。前天夜里又发信说:“我喜欢你,你别喜欢别的男生”。所幸的是,她女儿回的短信还算义正词严。另外,她还告诉我该男生在班级里发起号召,建了一个班级QQ群,群里已有很多同学,她用女儿的QQ传文件给同事时无意中也进群看了看,发现群里的言论很不干净,有的粗俗得不堪入目。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家长,除了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外,她也担心其他孩子渐渐学坏,所以一大早就急急忙忙给我电话。
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是一惊。她所说的那名男生一直是我们几位任课教师心目中的乖男孩,平常文质彬彬、勤勤恳恳,在班级中文静得如女孩一般,成绩也优秀,通常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树立的典型人物。这样的学生班里班外反差如此大,怎么能不令人诧异!
这位家长因为自己工作忙,孩子的爸爸不在本地工作,老人又在乡下,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向我们申请允许她给孩子配个小灵通。当初我们考虑到实际情况,默许了她的要求,同时提出该生在校六小时期间不允许开机,课间不允许在同学面前拿出来玩。鉴于这样的情况,我建议这位家长先找个合适的理由不动声色把孩子用的小灵通收回,同时告诉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有些举动家长要正确看待,既不能拔高上纲上线,又不能掉以轻心,关键在于家校配合,积极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度过人生的这一关键阶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班里孩子的思想动态,我请这位家长将孩子们建立的班级群的QQ号发给了我,我想试着加入,探个虚实。昨天下午,我将自己的其中一个QQ号的资料做了些改动,以班级一员的身份申请加入班级群。在我提出申请约一小时后,居然还就让我进了群。我进去后,立即让自己处于“离开”状态,看孩子们在群里说些啥。
群里在线的孩子还不少,我数了一下,有十几个呢。他们海阔天空,东谈西扯,毫无主题,一会儿争论这,一会儿吵闹那,确有不少污言秽语。有时也谈些青春期的敏感话题,虽然遮遮掩掩,把自己朦胧的念头表露得极为含蓄,但字里行间还是能窥出端倪。我静静地呆在一边,好似一只悠闲的“猫”在看一群“鼠”嬉戏。也许是我的不动声色使他们有了些警觉,“群主”立即发布紧急公告,声称可能是老师进了群,提醒群里所有的人收敛自己的言行,一会儿的功夫,群里安静了,一个个纷纷下线,我也只得撤退。
今天早上,我又上线了。打开QQ,发现自己已被踢出了班级群,无奈之下向几个“群众”发出了加为好友的申请,可惜都是无功而返,他们对我的号码保持了高度的警戒,无人理我。我不得不佩服小家伙们群纪的严明和他们一致对外的高度统一。万般无奈,我求救于打电话的那位家长,让她把女儿的QQ号和密码告诉我,同时请她配合,不让孩子用电脑。我又顺利地“隐身”进群了,群公告栏内容变了:“警报解除,危险已被踢出!大家投票表决,我们的班级群是否对老师开放?”我浏览一下聊天记录,各抒己见,但看得出多数人持反对意见,想有一个自己的、不受制约的天地。看来,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一个下午,我都让这个QQ号处于“隐身”状态,一直留意孩子们的话题,也一直在思考这个游戏玩不玩?如果不玩,怎么引导孩子?如果还继续玩,又该如何玩出理想的效果?许多孩子也是一个下午始终在线,一直闲聊,我担心他们沉溺于网络。
明天得和同事们商量商量,既要教育引导好每个孩子,又不能伤害他们纯真的心灵,不能让孩子们对我们的教育行为不理解,从而产生敌意。
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今天上午,女孩子家长又打电话给我,“群主”昨天继续不断地发信息给她女儿,看来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还挺冲动。我和班主任老师商量,觉得有必要约见一下男孩子的家长,请家长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上完第一节课,我立即与家长取得了联系。经过慎重考虑,我们把家长约到不会碰到孩子们的会议室,男孩家长如约而至。见面后,我和班主任老师把情况向家长做了一个简要介绍,同时也了解了该生近来在家中的表现。孩子家长联系自己最近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把整个事件连起来一想,终于明白了孩子近来表现有些异常的缘由。
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加之孩子一贯表现不错,因此很少关心孩子思想变化,平时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渐渐长大,家庭教育没有得到及时的刷新跟进。男孩家长经常出差,对孩子使用通讯设备和网络也疏于管理,也很少有机会与孩子交流沟通,所以孩子选择了网络聊天。群里都是些正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媒体文化的负面影响和缺少健康的引导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对他们健康成长不利的聊天群。在老师面前、家长眼里他们是乖孩子,在群里他们又是另一副面孔。我们帮家长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作了一些理性的分析,提出了几点教育建议:
一、孩子们出现的问题是成长历程中的自然现象,要正确对待,不能放大问题,也不能小视问题。
二、找一些合适的理由对家中的通讯设备和网络进行监管,理由要充分且恰当,不要引起孩子们的误会引发逆反情绪,管理的实施尽快到位,不能搞一刀切。
三、要增加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时间,通过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讲自己成长历程中的故事、亲子同读一本指导孩子度过青春期的书籍等多种形式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四、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互通信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下午,我和班主任老师又与另外几位家长进行了沟通,提出了同样的教育建议。我们两位老师筹划想借助于一个恰当时机让孩子们主动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群,和他们融为一体。
2008年4月15日,星期二
今天中午,利用午餐后的休息时间再次登录“永远的五一班”这个群时,发现群里发布了最新公告:“对不起,本群因某种原因不得不解散,请大家珍惜美好时光!!!本群具体解散时间为周六上午……”看来,孩子们已经有所觉察,觉得他们的群危机四伏,于是决定走为上策,散伙!其实,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只是想通过一定的方式净化一下群空间,希望他们在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平台里交流思想、共享成长的经验、促进发展,使这个群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和谐共生的园地。如果孩子们实施他们的计划,那我的构想就成了永远的构想。
中午绝大部分“群众”都在学校就餐,我借面批作业的方式逐个通知“群众”到我办公室见面,边交流最近作业的情况,边旁敲侧击了解一些信息。我发现孩子们都在隐瞒上网聊天的事,有的甚至声称自己连QQ号都没有,真佩服孩子们的演技,撒谎时面不改色心不跳,镇定自若,把自己双休日的活动介绍得井井有条、天衣无缝,让人听后毫不生疑。我想了解班级里男、女同学交往状况时,一个个守口如瓶,与在群里聊天时人人争当消息灵通人士的表现迥然不同。既然他们不想告诉我,我也装作不知,不揭穿他们,否则会进一步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失去沟通交流的基础。他们的言行充分显示了青春期小群体中个体表现的同一性和群体的排他性。
如何使孩子们都能够坦诚地面对老师,不解散QQ群?如何让他们积极地邀请老师或家长加入他们的群、成为他们的知己?如何使群发挥积极教育引导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几位老师在有限的时间中智慧地面对!
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
下午,我主动找“群主”谈心。谈话时,我并没有直奔主题,首先肯定了他在多方面的优点,比如学习态度端正、作业工整且正确率高、遵章守纪、有绘画特长、有人缘等等,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很开心。聊些题外话可以让他放松心情,能够与我主动交流。
在唠叨了几分钟后,我便问他,平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一般做些什么?看书?画画?上网?还是……我的问题没有很明确的指向性,所以他也就实话实说。他坦言,看书和上网是主要的活动。我又主动向他推荐了几本书,建议他最近读一读。然后,才试探性问他,会用QQ吗?会和同学聊天吗?他腼腆地笑了笑,说现在不会用QQ的人OUT了。于是我便主动把自己的另一个QQ号告诉了他,也表示要他的号,希望能成为他的好友。他拿着我的号码,自言自语地说,那个原来不是?我故意问他哪个不是什么?他笑了笑说,星期日他遇到了一个网名“秋水长天”(我的QQ昵称)的人,他以为那就是我。我顺着问他,“秋水长天”和他聊什么?他说没聊什么,只是想和他加为好友,他始终不谈“秋水长天”进群又被踢出群的事。我告诉他,网上坏人不少,别和陌生人聊天。他说他从不与陌生人网聊。我小心翼翼地继续追问他一般和哪些人聊天?他说班里有很多同学都有QQ号,双休日大家经常一起聊。(一不小心,又给我透了一条信息。)我故作惊讶,都在聊天室里聊吗?聊天室里人很多,也很杂,里面的内容也有些不健康,你们小学生最好别进。他见我有些严肃了,连忙辩解,说在群里聊,不去聊天室,群终于浮出水面!
我和“群主”谈话一直处于愉快的氛围之中。由于我自己没有建群的经历,于是我诚恳地请他介绍如何建群和如何管理群。“群主”被我的诚意所打动,他问我是不是想建一个群,建个怎样的群?我说班里既然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QQ号,就建一个班级群,方便我和同学们交流、沟通。他乐了,说用不着了,他已经建了一个班级群,群号是34912371,只要我加入他们的群就行了,终于水到渠成!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笔记本,让他把我加了进去。他边加边介绍群的知识,小家伙懂很多,我自愧不如。
加完之后,我又和他聊起了男女生相处的话题。我给他简要的介绍了进入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这个时期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现象,并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一个人应如何度过人生中这一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以及如何处理好青春期的烦恼事。我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不时停下来听他说说心里话。话题虽然敏感,但交流是和谐的,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晚上,我上线后,首次以老师的身份进入了“永远的五一班”,发现“群主”又在群中发布了新的公告:“本群又因某种原因不解散了,请大家聊天时要聊些有意义的话题,不允许说脏话,违者踢出!”我随即留言表示支持,同时感谢各位“群众”欢迎我的加入!
2008年4月17日,星期四
今天下午,学校举行了五、六年级的拔河比赛,“群主”是运动员,赛前、赛后情绪很阳光。我们班经过几轮激烈的争夺,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五年级组的冠军。全班同学欢欣雀跃,“群主”放学后在群中再次更新了公告:“哈哈,今天拔河比赛我们第一啊,大家高兴吧!!人人都有功劳的!”我也在群中发言,感谢运动员们的奋力拼搏并向全体同学表示祝贺!同时我发出邀请,邀请本群的“群众”本周日下午两点至三点开聊,我想借网络平台和“群众”们聊聊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给孩子们一些指导!
2008年4月20日,星期日
下午2点,我按时上线进入了班级QQ群,十几个孩子早就进来了,纷纷发言欢迎我的到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先是几十秒的沉默,然后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聊开了:陆老师,您对我们上网怎么看?反对聊天吗?爸爸妈妈不同意我上网,我总是偷着上,今天我告诉他们您要和我们聊天,才得以光明正大地上网,我该怎么办?……孩子们的问题、话题还真不少,有些是我们老师想都没想到的一些现实的成长话题。我始终坚持以朋友的口吻和他们谈心,讲述我自己成长历程中有趣的故事,讲我们那一代人为了看一场广场夜电影步行十几里路不觉累的快乐;讲捡废品、刮桑树皮卖、挣钱买一支心爱钢笔的骄傲;讲大忙季节帮父母下田收麦打田、起秧插秧的辛苦;讲偷偷喜欢一个女孩子情愫萌动的情怀……一晃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孩子们吵着还要聊,我答应孩子们以后每周都陪他们聊一次,也趁这个机会“唆使”孩子们邀请其他老师加入这个“群组织”,使其他老师也能利用平台和他们交流、沟通,和我一起帮这些小家伙度过青涩懵懂的初始阶段,扬起成长的航帆。
以后的日子,孩子们不但邀请了老师们加入了班级群,还鼓动家长也加了进来,这个班级群成了师生、亲子和家校沟通、交流的有效的载体,用QQ交流孩子们少了些面对面的羞涩,有了烦恼、困惑都能在这个群里得到老师和家长们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这个班级群后来一直很活跃,陪着我和学生们度过了他们美好而又值得回忆的小学生活,直到现在仍然人气很旺,我还经常在群里和他们联系,了解他们在初中里学习与生活的情况。
我为自己成功化解了一次孩子们的“青春危机”而高兴,但现在想起来,也为自己“穿马甲”进群和未经QQ号所有人同意就借号进群窥视孩子们的言行而纠结,究竟这是“恶的善”还是“善的恶”?孩子们中存在很多如同QQ群一样、大大小小的非正式组织,我们又该如何睿智而又道德地教育引导?对孩子们的教育如何才能实现目的和手段“善”的统一?
(陆晓林,海安县实验小学,226600)